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5 篇有关 洛文塔尔 的页面,用时 0.175秒.

第1页  共2页

像阿多诺那样思想,像萨特那样表达

   ...作?因为他深刻意识到,资本主义进入“晚期”,连语言都被文化工业“全面管理”,变成了标准的大众文化。为了与之抗衡,阿多诺只好放大招,下猛药,以毒攻毒,把论笔写难,难得如同走蜀道、上刀山。用他的另一位同事洛文塔尔的话说,他这么做,是“对语言消费主义的机智拒绝”。 然而,就在阿多诺如此鼓吹之时,萨特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在《什么是文学?》中大谈“通俗化”的好处,强调占领“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他还反复告...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19351-404452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9时1分40秒 当代文学期刊与文体嬗变关系研究

   ...版了单行本。对文学期刊与文学文体关系的考察,不能仅仅局限于文体的审美观念和文体风尚的变化,因为文学期刊与文体的互动,也是文学内部的艺术元素和外部的社会文化因素相互碰撞的竞技场。 在文学社会学的视野中,洛文塔尔认为文学是社会“价值观的特别恰当的载体”[13],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文学本身就是传播媒介”[14]的观点。沿着这一思路,我们也可以把文学文体视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在多元互动的社会场域中,文学媒介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30-403931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1时51分17秒 记忆即写作:利季娅·金兹堡的非虚构理论

   ...和记忆的技术手段”来维持身份的稳定性,不然则会发疯。[19]明日之我和昨日之我的身份连续性,本质上是靠功能性记忆建立起来的叙事连续性,而文化和身份认同则是个人和集体的功能性经过代际沉淀的结果。 大卫·洛文塔尔认为:“个体延续性完全依赖于记忆。回忆过去的经历让我们同早先的自我连接起来,不论我们已经变得有多么不同……生活史只有通过持续的修正与发明才会变得合理和可信。”[20]因此,遗忘不是一种遗憾,而是维持理...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04092-402800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8日8时9分4秒 雅俗之辨、类型文学与大众读者

   ...言,《三国演义》《红楼梦》是传统通俗小说,但当代读者只把它们当经典读。经典即“正”,也就是“雅”。所以雅俗之辨还涉及读者问题。 在《小说的兴起》中,瓦特就专门谈到“读者大众”与“小说”兴起的直接关联。洛文塔尔在《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一书中也论及,在18世纪,“甚至一个相当没有名气的作家也可以靠给狂热的公众写连载小说获得丰厚的收入”。在中国,通过写连载小说来获取收入,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的。文学革命之后,...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6/c419351-4022947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6日8时59分54秒 雅俗之辨、类型文学与大众读者

   ...言,《三国演义》《红楼梦》是传统通俗小说,但当代读者只把它们当经典读。经典即“正”,也就是“雅”。所以雅俗之辨还涉及读者问题。 在《小说的兴起》中,瓦特就专门谈到“读者大众”与“小说”兴起的直接关联。洛文塔尔在《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一书中也论及,在18世纪,“甚至一个相当没有名气的作家也可以靠给狂热的公众写连载小说获得丰厚的收入”。在中国,通过写连载小说来获取收入,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的。文学革命之后,...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6/c404033-4022940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6日8时38分33秒 《奥斯维辛之后:阿多诺论笔选》

   ...“艺术:摇摆于严肃与欢悦之间”,呈现了阿多诺对文学艺术的关键论述;第三辑名为“文化工业:总体效果是反启蒙”,选取了阿多诺谈论大众文化的重要文章。本书前有译者导言,后有附录三篇——其中译文一篇(译文作者洛文塔尔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对阿多诺知根知底),访谈两篇(受访者塞缪尔·韦伯译有《棱镜》,是普天下英译阿多诺第一人;马丁·杰伊著有《辩证的想象》,是全世界法兰克福学派史第一部)——它们都有助于读者对阿多诺的阅...

书汇#新作快读#A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3/c405062-4022217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3日17时7分44秒 南帆:论雅俗之辩

   ...教动机则代表精神的进步——娱乐和逃避的需求不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动员人的高尚的冲动来抵抗它,并且只有远离娱乐的干扰,达到孤独的境界,我们才能增强内心的自我意识,从而走上救赎之路。 根据上述两种源头,洛文塔尔以18世纪英国文化为例总结了审美趣味的演变: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倾向于认同贵族的审美趣味,“到了18世纪中期,中产阶级不仅由富有的商人和地主组成,而且还包括店主、职员、学徒和农民...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5/c404033-3256672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5日15时40分22秒 作为粉丝的批评家

   ... W. Adorno,Prisms,trans. Samuel and Shierry Weber,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81,p. 126. ㉞[美]利奥·洛文塔尔:《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甘锋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35页。 ㊱这里的说法来自邵燕君申请北大长聘副教授的《个人述职》(2016年11月)材料。因笔者是其评审专家之一,得以见到了这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9/c404030-3245021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9日9时41分38秒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历史演绎及其中国影响

   ...在德国犹太商人赫尔曼·韦尔 (Hermann Weil)资助下成立“社会研究所”,到20世纪40—50年代批判理论的成熟,法兰克福学派不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先声,而且,以霍克海默、波洛克、洛文塔尔、弗洛姆、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等为代表的理论家,还切实地提出并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具体内容,这主要表现为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思想、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批判研究;本雅明的机械复制...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5/c419351-3244637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5日0时18分58秒 林森小说阅读笔记:海雾与流光

   ...峰,投机者黑鬼等不同代际、不同宗族在内的所有乡土人生。 对现代性危机的警惕让林森在小说里保持了对工具理性的审慎态度。作为1980年代生人,港台流行文化虽然一定程度上松动了高度集中的文化模式,但也将洛文塔尔式的担忧推到人们眼前。精英教育背景出身的林森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笔下1990年代以来的海岛社会危机,最致命的都来自于社会结构外部,“‘只要不吸毒就是好青年’——这是镇上流行的评判标准。白粉从二十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2/c404030-3236285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日1时41分47秒 细读/粗读:生产性文学批评的阅读状况

   ...6—68页,第137页,第139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0][41]汉斯·诺贝特·费根:《文学的特殊社会学问题范围》,鲁氓汉译,《外国文学报道》1987年第4期。 [42]利奥·洛文塔尔:《文学与社会》,张苾芜译,《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张英进、于沛编,第73页。 [43][44]约翰·霍尔:《文学社会学》,张英进译,《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张英进、于沛编,第297页...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23/c404033-3208588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3日9时17分2秒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新向度

   ...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新时代构建新型民族关系。文学传播是观察各民族关系的独特而重要的视角,因为文学不仅是历史与现实的镜子,而且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各民族交流互鉴学传播学家洛文塔尔所言:“文学本身就是传播媒介”。就此而言,以传播学视角研究文学现象是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一个新的向度。 当代文学研究的困局与突破口 在新时期以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版图一直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05/c404101-3198969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5日11时25分12秒 胡安定:《玉梨魂》版权之争与职业作家的形成

   ...1923年第2卷第53期。 28 姚民哀:《双寰记跋》,《双寰记》,徐振亚著,上海中国图书公司1916年版。 29 文丐:《文丐的话》,《晶报》,1922年11月2日。 30 [美]利奥·洛文塔尔:《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甘锋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31 鲁迅:《商贾的批评》,《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1~593页。 32 古女:《两...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02/c419387-3148473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日9时6分4秒 “被人不公平地冷落了的人物”

   ...理论和传播理论相互贯通起来,由此论证了艺术传播活动虽然受制于文艺发展方式及其表现形态,但其必然在人类观照自然、认识社会、审视自我时,产生重要的“工具”作用,也由此必然地担负着人类解放的重要功能。因此,洛文塔尔的思想及其理论,被认为是“在文化社会学领域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Russell Berman.“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Mass Culture”.JSTOR,Theo...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08/c404092-3144427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8日8时25分23秒 阿多诺与文学的辩证性

   ...存的抵抗的力量。即使在法兰克福学派中间,也没有人像阿多诺那样,坚持不懈地与人类意识的一切野蛮性作对,也正是他那种浑身带刺、时刻要与思想作对的性格,而不是他艰涩、博学、谜一样的文字风格,让霍克海默在选择洛文塔尔还是阿多诺做自己的继承者这个问题上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一 西奥多·维森格伦德·阿多诺(Theodor Wissengrund Adorno)于1903年出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一个优渥的犹太家...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16/c404091-31298556.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16日8时10分2秒 理查德·沃林:阿多诺百年诞辰——否定辩证法的巅峰

   ...的友谊包含了一种深厚的同性恋部分,让人想起斯特凡·格奥尔格的圈子。(格奥尔格圈子当然是一个男士俱乐部,以其天赋异禀而又魅力非凡的领袖的种种带有威权风格的行为著称。)这件事在2002年克拉考尔给社会学家洛文塔尔(Leo Lowenthal)的信发表后泄露出来,激起了关于这层关系的流言蜚语。如克拉考尔在1924年的信中所坦承:“你知道吗?我觉得我对这个人(阿多诺)感到了不自然的激情,对此,我终究只能用一个事实...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07/c404091-3127994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7日8时34分41秒 文学的市场与市场的文学

   ...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97491. [14]葛红兵.小说类型学的基本理论问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2. [15][美]利奥·洛文塔尔.文学、通俗文化和社会[M].甘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 [16]天天看新闻.对话出版人: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谢锦[OL].http://www.kankanews.co...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208/c404034-3061541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2月8日8时7分53秒 资本如何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

   ...能形态也并非总是固定不变的,更不必说一个时代的通俗文学常常会在另一个时代成为严肃文学的经典。同样,通俗文学的读者大众也并非一个超历史的群体。网络文学被定性为满足大众趣味的通俗娱乐文学,然而美国著名学者洛文塔尔曾明确指出,“不能把‘大众的趣味’作为一个基本范畴,而是要坚持查明,这种趣味作为技术、政治和经济条件以及生产领域主宰利益的特定结果,是如何灌输给消费者的”。这就意味着,所谓的大众心理需求不只是网络类型...

网络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907/c404027-29521582.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9月7日11时28分56秒 文艺批评与文化认同之建构

   ...在历史使命与精神追求的缺失,德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在19世纪以降,要么陷入封闭僵化的科学主义研究的旋涡,要么沦为纯粹权力话语的附庸。为此,哈贝马斯呼吁人们要充分意识到文学背后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功用,高度关注洛文塔尔与阿多诺所提出的“批判的文学社会学”研究路径。这种研究范式,就是突破文学内部的审美结构,将其内在的审美意涵与外在的社会政治理解、国家认同意义结合起来的综合性研究。 就中国当下而言,我们的文艺研究所...

报刊#文艺报#第三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07/c405171-29452685.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8月7日12时41分22秒 永久的幸福关怀

   ...探寻阻碍幸福的多种方式,法兰克福学派提升了人们对自身幸福状况的认识。法兰克福学派揭示:“对幸福的控制”,包括暴力方式与非暴力手段,前者主要涉及对身体的控制和侮辱,后者则悄然地剥夺了某些民众的合法权利。洛文塔尔揭露了集中营的犹太人被纳粹视作动物,肉体遭到非人性的折磨,这些囚徒战战兢兢,以苟活为奢求,忘却了思考,放弃了解放的希望。霍耐特则揭示了弱势群体遭受的身体侮辱,如虐待、强奸等,这些伤害充斥于家庭和社会中...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6-04-22/87453.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22日6时58分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