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28 篇有关 河南农村 的页面,用时 0.119秒.

第1页  共12页

一群特殊的“诗人”:诗歌让他们找回生活的希望

   ...变,解放思想,接受正规治疗,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我的余生》作者之一林晓辉在诗作《编制生命的透析机》中写道:“我用蓝色的床单画一个泳圈,剪下一条有翅膀的鱼,游出透析机”,充满着对生命的渴望。 出生在河南农村的邓芷仪,于2016年冬天加入胡杨林艺术团。在她笔下,透析机像“喝了红酒一样全身红彤彤”,“全身滚烫,为了患者延续生命,它一直沸腾自己”,这些质朴而真挚的诗句背后,是她的乐观与幽默。她说:“文字的力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3994-404575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26分2秒 一群特殊的“诗人”:在透析中绽放诗意人生

   ...面对生活。”《我的余生》作者之一林晓辉说出真实感言。他在诗作《编制生命的透析机》中写道:“我用蓝色的床单画一个泳圈,剪下一条有翅膀的鱼,游出透析机”,满是尿毒症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想象。 出生在河南农村的邓芷仪,于2016年冬天加入胡杨林艺术团,她也用诗歌记录了自己与疾病的抗争。在她笔下,透析机像“喝了红酒一样全身红彤彤”,“全身滚烫,为了患者延续生命,它一直沸腾自己”,这些质朴而真挚的诗句背后,是...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3994-404411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8时48分53秒 新春走基层丨浓浓文化味 锦绣乡村年

   ...恒正忙着回复网上买家的提问,把键盘敲得“嗒嗒”作响。“我们家的订单上个月就已经排到年底了,新单子都不敢接了。”姚永恒说,“今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来找我们的订单明显多了。” 源于农耕文明的社火,是河南农村少不了的年味记忆和乡愁寄托。早在清末时,霍庄就有了社火道具生产。如今,小到舞鞋头饰,大到舞龙舞狮,这里的社火道具已达30大类200多个品种,占据了长江以北70%以上的市场。 曾经,百年“社火村”一度面...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4/c403994-404081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4日7时18分13秒 《花灯调》我必须写,不写就跟自己过不去

   ...在呼唤这样的作品,如果我不写出来,就对不起时代,对不起读者,也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良知、使命和责任。 从写这部小说一开始,我就考虑如何塑造新时代新人形象这个问题。二十多年来,我每年都回河南农村老家,跟老家还保持着血肉般的紧密联系。对老家不断发生的变化,我看在眼里,喜在眉梢,动在心上,很想写一部表现农村现状的长篇小说。可是,不是我想写就能写,有了写作的愿望和冲动,不一定就能付诸写小说的行动。...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5/c405057-401960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5时44分26秒 莫砺锋,新中国首位文学博士

   ...家文化发展、时代进步的印记。他读书时的奋进,面对困难时的顽强,面对名利时的淡泊,对今天的我们来讲,有着很深的启发意义。 插队时开始大量读书 背过800首杜甫的诗 莫砺锋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他的父亲来自河南农村,初中读了一年多,遇日寇侵华,辍学当兵,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地方供销社工作。父亲给他起“砺锋”这个名字,希望他不露锋芒。莫砺锋记得,在童年时,全家人共读《唐诗三百首》,夏日夜晚小河边,兄弟姐妹与父亲比赛...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8/c403994-403846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11时0分36秒 《生命册》是戏剧人想用一辈子撬开的宝箱

   ...姥爷”身体不好,带着药来排练厅,他边吃药,边给他们说戏,可是当他跳上舞台,他的激昂劲头干翻全场的小伙子。宫晓东呵呵一笑:“排这个戏,就是我这个白发老头儿带一群孩子回首我们还没有走远的历史。” 剧组屡赴河南农村体验生活,年轻演员最初连从井里打水都不会,轱辘转了半天,拉上来一看,桶是空的。这群城里孩子被“姥爷”逼着逐一学会了挑水、烧火、拉风箱、打冬枣、修河坝。他们没见过黄河边的黄泥塘,人在泥塘里扎个猛子,上岸...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19389-403557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8时26分56秒 王帅:棉田上的红日

   ...碗山芋茶(清水煮红薯),抱歉地和战士们说:“家里人都走了,没人帮你们做饭,也没有什么给你们吃。” 写到这里的陈梦家,一定很饿。 陈梦家豫剧剧本《红日》手稿 棉花 陈梦家不可能不饿,这里是1959年的河南农村,“三年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他周围的每个人都在挨饿。 陈梦家是头一年的12月来到这里——河南洛阳白马寺镇十里铺村植棉场的。在这片一望无际的棉花地里,他要劳动满一年,作为对他此前“右派”言行的反省。 豫...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04063-402993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5日9时31分55秒 女性情感激活了我的乡土记忆

   ...,但俩人都很磊落。 张 莉 两个年轻人是同居关系,在城市里,这很正常。 乔 叶 是的,但在村庄里会显得突兀,村里面人会指指点点。这就是一种对撞。 张 莉 《宝水》的小说语言也非常有特色,你找到了日常的河南农村语言的调性。都是家常话,却是精心选择出来的家常话,你从河南话中找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词语进行提炼。 乔 叶 对,这样的小说语言既有陌生化,又是从日常来的。它不是为了拗口而写,而是要读者一看,发现这个字他...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9/c405057-402743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0日7时59分53秒 短长书 | 《花灯调》:让乡村巨变成为文学视野中的可见之物

   ...。当初的准备不是文字、语言、艺术、和技巧上的准备,而是饥饿的准备,生活的准备,人生的准备,生命的准备。我准备了半辈子,酝酿了几十年,终于把这本书写了出来。”由此推导,是不是他曾经亲历并深置于记忆中关于河南农村的贫困、饥饿,让其灵感、情感又一次投射于贵州遵义这个偏远山区的深度贫困村?刘庆邦是河南周口项城人,你也曾长期在河南求学、工作,你怎么看待如他这类“农裔作家”纷纷创作脱贫攻坚题材文学作品的动机及意义? ...

专题#专题#短长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1/c458638-4026834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日9时19分31秒 挑起“花灯”迎新春 小说家刘庆邦推出现实主义力作《花灯调》

   ...足了生活的准备、人生的准备、生命的准备的刘庆邦感叹:“我准备了大半辈子,酝酿了几十年,终于把这本书写了出来。” 在文学上取得丰硕成果的刘庆邦,是一个经历过贫困、对饥饿有着深切记忆的人。出生于1951年河南农村的他,在幼年、少年时期饱受饥饿的困扰。正因如此,他对脱贫攻坚和消除贫困才有着格外的期待,深知其成果的来之不易,以文学之笔将其记录下来并予以传播的想法在他心里潜滋暗长。 在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创作条件等...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花灯调》#新闻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1/c459088-402683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日17时3分29秒 刘庆邦:从刚记事的时候就在为这部书做准备

   ...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刘庆邦曾经历过极端饥饿,因此,书写一部关于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小说,对他来说是一个责任,“我终于把它写出来了,好像完成了一个很大的心愿。” 刘庆邦1951年出生于河南农村,在三年困难时期最严重的1960年,刘庆邦九岁,“我爷爷饿得双腿浮肿,一摁一个坑。爷爷一坐在地上,就无力站起,需要我和二姐两个人使劲拉,才能把他拉起来。我父亲饥病交加,在当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去世了。我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3/c403994-4019468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16时47分4秒 讲述黔北故事,刘庆邦最新长篇小说《花灯调》面世

   ...国内外诸多重要文学奖项。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还曾获得第五十三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备受关注。 在文学上取得丰硕成果的刘庆邦也是一个经历过极度贫困、对饥饿有着深切记忆的人。出生于1951年河南农村的他,在幼年、少年时期饱受饥饿的困扰,吃过从水里捞出来的杂草,啃过榆树皮、柿树皮、煳坷垃。正因如此,他对脱贫攻坚和消除贫困才有着格外的期待,深知其成果的来之不易,以文学之笔将其记录下来并予以传播的想法...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花灯调》#新闻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59088-402649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16时25分10秒 归乡之途与融合之道:《宝水》的还乡书写与现代乡村想象

   ...代化的一次在地实践,提供了新时代下乡村现代化的样板;同时也包含着巨大的乌托邦冲动,生产了新的乡村想象空间。 关键词:乔叶 《宝水》 还乡书写 乡村传统 现代化 乔叶的《宝水》出版于2022年,是作者于河南农村采风数年的成果,2023年,《宝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作为河南作家、女性作家、“70后”作家,乔叶本身携带着丰富的符号元素,在我看来,她早年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品《最慢的是活着》不仅是她正式被文坛接纳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4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8时30分51秒 《山花》2024年第5期 | 谷禾:虚构者(组诗)

谷禾,诗歌和小说写作者,1967年6月出生于河南农村。著有《鲜花宁静》《坐一辆拖拉机去耶路撒冷》《北运河书》《世界的每一个早晨》《黑棉花,白棉花》《镜中逃亡》等多种。现供职于某出版单位。 孤独观察 孤独像聚氯乙烯紧里的电缆线, 牵扯在你我之间,把彼此的 话语带给对方。一根电缆线,承载了 世事的悲欣、愤怒、失落、困惑, 让两个从未谋面的朋友,深夜里 促膝相向(如果在街头巧遇, 更大可能是擦肩错过)。旧时光...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5/c418988-402366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9日8时24分56秒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视野中,写出新时代之“新”、新农村之“新”

   ...它是一种综合美,不仅有城市之美,也有乡村之美,不仅有外在之美,也有内在之美。我试图通过《花灯调》,逐步地向“中国美”靠近。 (作者系北京作协副主席) 乡村召唤着我 □周瑄璞 我出生于河南农村,9岁转学到西安,跟随父母生活。爷爷奶奶去世后,我曾经以为不再介入那里的生活,从此将切断与乡村的联系。但是,走上写作道路之后,时常感到有一个声音召唤我:回来吧,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于是中年的我,回到故...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8/c403993-401977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8日10时57分16秒 一段历史的“提词人”——与郭小川干校年表整理有关的一些问题

   ...淡如水,远不像郭小川这么一波三折、“波涛汹涌”。 9月17日,郭小川致信纪登奎,检讨庄则栋通讯事宜,并提出到河南农村长期落户的要求。至此,郭小川应已自知,自己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调京,所以才被迫提出到“河南农村长期落户”的请求。而在这不久前,与他同为老干部的韦君宜已调回人民文学出版社,虽在军宣队的监管之下,但也是临时负责人之一。 1974年2月27日:回京。次日,打电话至干校留守处,得知中组部已通知留守处办...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4/c404064-401881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4日8时50分22秒 触摸贯穿女性成长之路的脉搏

   ...一次艰难而波折的尝试,但“旁观者”的身份并不意味着冷眼,反而使他确立了克制的原则。 《雪春秋》是“90后”写作者郑在欢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位女主人公大雪、春蓝和秋荣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她们都出生于河南农村,度过了压抑、失落的童年,后来主动或被迫辍学,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如果说,郑在欢的小说集《今夜通宵杀敌》等具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气质,那么《雪春秋》则一改语言风格,用现实的辛酸和哀痛将读者包裹。 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1/c404030-401503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日8时32分57秒 《雨花》2023年第9期|谷禾:蝴蝶标本

   ...斑驳的暗影。 在蒙尘的残卷和博物馆里 沉睡,你睡眠的量子纠缠 是看不见的宇宙黑洞,横在 生命的时空的穿越和离散中。 “灵与肉都近于透明,蝴蝶 并不存在,你所见的尽是幻影——” 【谷禾,1967年出生于河南农村,诗歌和小说写作者。著有《坐一辆拖拉机去耶路撒冷》《北运河书》《世界的每一个早晨》等作品集多部,获“屈原诗歌奖”“陆游诗歌奖”“草堂诗歌奖”等多种奖项。现居北京。】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07/c419885-4009011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8日8时59分26秒 “田埂上的诗人”韩仕梅出版首本诗集

   ...由中南博集天卷与湖南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书中收入158首韩仕梅创作的新诗,用真诚质朴的语言讲述这位生活在农村的女性觉醒、挣扎、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 诗集表达对生命的感受 上世纪70年代初,韩仕梅出生在河南农村,没有好好上过学,被过早安排步入婚姻,遭受过丈夫的不理解和冷暴力。49岁的她,在网络上写诗,表达对生命的感受。50岁的她,因起诉离婚上了热搜。 2021年11月25日,“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这天,联合...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22/c403994-4008308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2日8时54分26秒 周瑄璞:当我书写乡村,就会想起豫中平原

   ...统,经过多年的摸索,近年来又将写作关注点放在我的出生地河南乡村。因为童年生活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对一个写作者尤为重要。我虽然只在那里度过十岁之前的时光,但当我想起农村,当我要书写农村,就会想起河南农村。只有了解河南农村,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乡村。《芬芳》书写了豫中平原的沧桑变迁,是一部中原乡村山乡巨变的长篇小说。在五十年的时光流逝中,着重描述了颍河流域人民从追求温饱到建设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写出...

专题#专题#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进会暨作家活动周#发言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1/c457842-4004084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1日11时9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