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04 篇有关 沈曾植 的页面,用时 0.157秒.

第1页  共6页

沈建中:学路烟云散记

   ...可求,如今只得为当年放弃谋求拍摄而后悔莫及。假设我能有一个安定的拍摄环境,那么我敢说,现在本书收录的可能就不止三百位前辈了,然而事实上是没有假设的。 《余音》纪念前贤的年代跨度较大,由晚清民国杨文会、沈曾植写到当代章培恒和朱维铮,16位前贤中的周一良、庞朴先生,我曾有缘为他们摄影;书中有句“马学良在精心地撰写他的《撒尼倮语语法》”,马先生曾手录彝文《祭祖经》赐下,我视为珍宝。字里行间还提及冰心、吕叔湘、...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04063-403653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8时37分1秒 办新学:盛宣怀是不是“甩手掌柜”?

   ...堂总办伍廷芳、二等学堂总办蔡绍基,总教习丁家立等均依此聘定。及至1896年盛宣怀获得专折奏事权后,对于管理人员特别是总办人选确定后均奏明朝廷立案,以示郑重而增威信。南洋公学历任总理(后称总办)何嗣焜、沈曾植、汪凤藻等,提调伍光建等,甚至译书院负责人大多经盛宣怀奏明朝廷准予备案。 清末新式教育以西文西学为主要内容,对于外国教习依赖尤重,师资难聘。盛宣怀对此也十分重视,约请熟识的中外使节、在华外籍人士代为延...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1/c404063-403661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1日8时35分42秒 《天涯》2024年第3期|汤成难:刻经

   ...几天跑图书馆和古籍书店,甚至到周边城市的古籍书店找资料。一天午后,他正在一家不起眼的旧巷书店,被一本叫《募刻全藏疏》的古籍吸引,这本古籍发行于民国八年,木刻本,封面、封底微损,内页贴有毛笔题记。卷首有沈曾植、陈三立、欧阳渐、梅光义等同启“募刻佛教全藏启”,版心下镌李贻和、姜文卿等众多刻工名字。老马向后慢慢翻看,目光停留在一段话上,“际江之南,梵宇鞠为茂草,自明以上,古刻化为云烟……誓竭半身之精力,募镌经...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4/c418992-4023571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4日15时11分51秒 商务印书馆《散原精舍诗》的编选、刊行和版本

   ...首,民国石印本 陈三立收到新诗集大概在民国壬戌九月二十一日七十生日之前[51]。陈三立七十生日是当时诗坛大事,《申报》简讯云:“寓公陈伯严前日七十寿辰,京沪遗老诗人,均联袂来宁祝贺。”[52]陈宝琛、沈曾植、郑孝胥、陈衍、陈夔龙、吴庆坻、冯煦、康有为、杨钟羲、江瀚、吴绩凝等同辈,夏敬观、李宣龚、陈诗、袁思亮、孙雄、周达、黄浚、叶玉麟、吴用威、诸宗元、罗惇曧、左念恒等晚辈,均作诗文以祝。想来商务亦有以诗集...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9/c419387-4022617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9日8时16分17秒 南宫碑今昔

   ...。日本的宫岛咏士(又称宫岛大八),将南宫碑体书法带到日本,创建善邻书院,成为日本书法的一大流派。 南宫碑体书法在清末民国时期已成为通用的楷书字体,孙中山先生用南宫碑体题写“饮和食德”“同德书报社”等,沈曾植、郑孝胥等书法大家都曾痴迷临写南宫碑体。 二 清末民初,曾被称为“河朔重镇”“北门锁钥”的古城大名,虽然已现颓态,但依然是冀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20年,张裕钊的入室弟子王洪钧正式定居大名,在此...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1/c404019-401865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日8时29分0秒 落日余晖——科玄论战中的康有为

   ...的态度,不过与不少北洋军政要员——特别是吴佩孚——过从甚密。陈独秀为此指责康有为“似丑妓从良”“老而不安于室”,称吴佩孚“要做张勋第二”。康有为也与传统思想界以及外国友人保持着互动,与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沈曾植、经学家吴秋辉、朝鲜儒士李炳宪、日本政客大隈重信、美国国务卿休士(休斯)等都有书信往来。 尤为令人瞩目的是,在科玄论战如火如荼的1923年,康有为应地方政要之邀访问了洛阳、开封、保定、济南、西安等城市...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5/c404064-401737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5日16时29分38秒 苍虬阁日记中的近代文艺纪事

   ...来说,日记详细记载了陈曾寿以世家子弟经历辛亥鼎革,以遗民身份自处的人生历程。不过,陈曾寿在诗词、绘画等领域的成就,又使他在中国近代文艺占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此外,陈曾寿的师友亲旧如张之洞、陈三立、沈曾植、梁鼎芬、陈宝琛、袁思亮、傅增湘、溥心畬、关絧之、赵朴初等人,又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由于这些缘故,陈曾寿日记的文史价值就不能被相关研究者忽视了。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5/c404063-4014602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5日9时11分3秒 王培军:读《苍虬阁诗稿七种》

   ...出人入天。”陈三立批:“沈郁喷薄,其声动心。”郑孝胥批:“摇魂荡魄,刻入精深。丁巳十一月十一日,孝胥读至此止。”《三台山山居杂诗》,陈三立批:“瘦骨寥音,廓然大适。”郑孝胥批:“神清意洁,悠然自深。”沈曾植批:“清微静远,由韩苏而入欧梅,可与散原为世外交矣。”《南湖晦夜寄怀散原先生》,郑孝胥批:“厉而敻。”陈三立批:“沈思孤往,萧瑟嵯峨。”皆是。 《石遗室诗话》卷十谓陈曾寿早年所作诗,“抗希《骚》、《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5/c404063-4013229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5日11时50分7秒 从“郑成武”到“郑红羽”

   ...》一种出版,其中收入《与李正刚》信札一通。内容很短,提及“郑成武”。全文为: “培老之诗,本未带来,忽有郑成武少年为我带到湖南,由彼寄到渝,由德潜揭到津,现亦安然在案头。奇极不可理喻耳!” “培老”为沈曾植,参与创办支那内学院,晚清诗人,著《海日楼诗》。李证刚是沈氏门人、欧阳竟无密友,此时为中央大学教授。他曾为郑坚老师,盛成亦向以师礼待之。李证刚还是盛成郑坚在1933年结婚时的主婚人。所以,与郑成武当然...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8/c404063-4005926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8日10时18分42秒 钱锺书《谈艺录》中的“伐材事”

   ...阔大闲旷,无美不备,而其精深处乃自宛陵得来。世之论放翁者,尠道其学宛陵。甚矣,真能读放翁诗者之不易遘也。”罗氏此说,在当时可算是“特识”,因为据陈衍说,那时学放翁的人甚少,而且就是学宛陵,也是他本人与沈曾植等的提倡之功。《石遗室诗话》卷十的第一条云:“初梅宛陵诗无人道及。沈乙盦言诗夙喜山谷,余偶举宛陵,君乃借余宛陵诗亟读之,余并举残本为赠。时苏堪居汉上,余一日和其诗,有‘著花老树初无几,试听从容长丑枝’...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5/c404063-4002813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5日8时33分12秒 “新文学运动”冲击下的旧“文苑”

   ...0题的诗人有18位: 上海《东方杂志》“文苑”发表诗歌20题以上之诗人统计表 这些作者基本上是当时旧诗坛中占主流地位的同光体诗人及与其往来密切者。作为同光体赣、闽、浙三派和诗论领袖的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衍,均表现不俗。这些诗人在南北全国性的报刊上大发其诗,可以称得上是全国性诗人,在汪国垣的《光宣诗坛点将录》中阶位比较高,也是我们今天近代诗歌史关注比较多的诗人。因此,“五四”新文学家批评旧诗时,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3/c404063-400260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日7时1分57秒 “花如遗恨不重开”: 古诗注解谈片

   ...。倘若东坡再生,可与毛奇龄对质,或许也会学王安石反驳欧阳修那样,调侃一句“西河不学之过也”! 画眉何必学张敞:刻板印象与草木皆兵 典故确实是“以意逆志”的一大障碍,但有时却也不在典故本身。晚清沈曾植出入老释,学问极佳,其诗歌也是典故繁复,还有不少佛教、道教的用典,加之晚清之今典,往往让人读不懂。故《光宣诗坛点将录》比其为“青面兽杨志”,评语:“十八般武艺高强,有时误走黄泥岗。”除婉讽他参与张勋复...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3/c442005-3267101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3日8时44分10秒 “晋唐笔法”的审美趣味

   ...,不过,北碑派书法对今天的书法审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碑能让我们看到六朝时期不同于二王一脉的书法技法,这完善了我们对于古代笔法的认知;北碑派书法中,也有一些书家融合二王的行草技术与碑派书法于一体,比如沈曾植、王遽常等,形成了新的书法技法形态,这也是对晋唐古法的传承与发展。 因此,中国书法史、书法笔法的发展形态是多样的、复线的,晋唐笔法只是古代笔法的一种形态,后世也在不断继承和发展晋唐笔法,不断创造出...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4/c419391-3266430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4日8时35分4秒 七十老翁何所求?缪荃孙的失足

   ...1917年10月26日)》)。 类似王国维、罗振玉这样对缪荃孙的看法和采取的做法,在遗民中当不乏其人。像海上遗老公祭瞿鸿機时,居然未通知与瞿颇有交情的缪荃孙,这让缪荃孙很是不满,误以为是主持其事的沈曾植(子培)(实际是另一遗老张篁楼负责其事)在排挤他,“子培承办不知会,可恨”(缪荃孙戊午年四月十七、十八日日记)。对此众遗老有意疏远缪荃孙的情况,刘承幹也很清楚: 此次艺风作古,在承幹忘年交契,叹悼...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8/c404063-3259515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8日8时36分40秒 王国维与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向

   ...新东西出来了。张尔田说,观堂学问境界还只是比量,没有现量。这话我信。现量是很高级的境界,是有识再加上有亲证的悟。亲证了,就说不出,也不必说出。近人惟马一浮先生有点现量的境界”(第7页)。又说自己最佩服沈曾植先生,是通过王国维了解到沈曾植的。“王国维的学问有两样是从沈曾植那里来的,一是文字训诂,一是蒙古史。”(第85页)“‘尊王’最厉害的是王国维,很可惜他讲乙庵先生(沈曾植,号乙庵)的考据部分,义理部分没...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0/c403994-3258447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0日9时25分1秒 夏承焘日记中的陈寅恪、钱锺书补说

   ...藩《经史百家钞序目》、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明文集类次之体要而穷其流变。)刘勰《明诗》、王闿运《诗法一首示黄生》、包慎伯《答张翰风论诗书》、章炳麟《辨诗》、陈衍《近代诗钞序》、张惠言《词选序》、沈曾植《畺邨校词图序》、曹元忠《畺邨丛书序》、王国维《论元剧之文章》。(辨诗词、词曲之源流正变。) 古书源流,《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节录郑樵《校雠略》十六论、章学诚《校雠通义》。 已上...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2/c404063-3255721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日9时5分12秒 “后来谁与定吾文?”——张尔田的遗民关怀与世界眼光

   ...甚大,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将之出版,“庶几后人有所凭借,以为载笔之资”,为了促成此事,他在致王国维信中建议联合罗振玉、沈曾植等人一起努力“发起此事”,“斯亦养士之报所应然也”,并请人在上海的王国维打探一下沈曾植对此事的态度(209页)。可惜此事之后如何进展不得其详,大概并未得到沈曾植、罗振玉等人支持,或即便得到了支持也未能付诸实行,因为不久这批档案就被当作废纸出售。幸运的是,它们恰好为识货的罗振玉购得。 ...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4/c442005-3245500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4日7时40分23秒 现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一大贡献

   ...以能理解王国维,因为他有陈三立这样的父亲,陈三立其实也是殉文化而死。晚清民国的旧体文学家许多人为旧文学面临灭亡而痛苦,他们在话体中喜欢梳理师承,强调格律,提携旧体文学作者,维护旧体文学的传承。陈三立、沈曾植等人戊戌变法时都是维新派,他们只是站在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立场上学习西方。因此,如何正视中国文学的历史延续,建立一个新的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兼顾新旧文学的评价,形成中国特色,正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第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22/c404030-3228808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22日8时15分2秒 许我忘年为气类 风义平生师友间:几种王国维书信集读后

   ...28-429页)所记:“十月三日,沈子培卒于沪,……静安书言其遗著书眉及废纸所记,颇可纂辑成数卷,其成书亦有数卷,诗文大致已有清本,合之可得二十卷。此事维当任之……”可见此函必作于1922年10月上旬沈曾植先生过世之后。第三,沈氏函又提及“昨叔平兄由沪回京”,指的是马衡先生在农历新年后由沪返京事。若此函确实作于1923年4月,那么马衡先生“由沪返京”的时间也应在该月。但是,《往来书信》(100页)192...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19/c419382-3228665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9日9时4分30秒 许纪霖: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

   ...成。朱子之在中国,犹西洋中世之Thomas Aquinas,其功之不可没”。从朱熹的两宋理学到晚清的湘乡南皮,学衡派继承的是正统的理学传统,只是到了民国,他们不像传统的官僚士大夫那样固守庙堂,而是中经沈曾植、王国维的过渡,转向了学院的象牙塔,成为纯然的学人,从官僚士大夫变为学院知识人,但精神气质依然是理学知识人。 与曾国藩、张之洞到陈寅恪、吴宓这一理学士大夫脉络平行的,乃是另一路阳明心学的文人士大夫...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10/c404063-3227837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0日8时47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