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5 篇有关 沈扬 的页面,用时 0.181秒.

第1页  共2页

也算是秋收一颗籽

   ...极有才华的近代诗人,他的诗我很喜欢。我有他写在庚申(1920年)七夕句扇面:“微凉风露满中庭,天比柴窑色更青。洗甲洗车同一雨,勤耕勤织劝双星。庚申七夕句。霁林仁兄属。易顺鼎。”他在这一年去世。 老同事沈扬前辈,写得一手好散文。当时在一起工作,常见他的文字。从文的人,大抵情种,他夫人姓梅,他对梅便怜爱不已。记得他写国清寺隋梅的文字,满纸清香。近日他以新作赐我,读来秀润如玉。他九十岁了,人笔双健,他落到了...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04018-403783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9时44分9秒 作家走进花垣 开启“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花垣创作交流活动

   ...民明希望,作家们能够发挥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通过作品创作对花垣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文学记录、经验挖掘,真正展现花垣从”锰三角”到“绿三角”再到“美三角”的华丽转变。 启动仪式后,湘西州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沈扬、花垣县政府办副主任吴海波还分别带来了生态文学创作讲座,向参加活动的作家们分享了湘西州、花垣县矿山整治的相关情况和经验做法。 此次“青山碧水新湖南”生态文学花垣创作交流活动从3月18日持续至3月24日...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9/c403994-401983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9日8时16分14秒 黄发有:《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导言

   ...报纸和副刊的日趋衰落也使当代副刊研究逐渐边缘化。随着一些副刊的停办,越来越多的副刊转向包罗万象的“大副刊”路线,副刊和文学的关系日益疏离,文学副刊在文学传媒中的地位也大不如前。除了袁鹰的《风云侧记》和沈扬的《朝花怀叙录》,其他研究副刊的著述多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所写,偏重考察副刊的编辑形式和传播策略,对其文学风格与审美取向的分析较为浅显。影视与文学关系研究论著剧增,但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仍然是文学作品的...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13/c404034-3022469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13日8时31分6秒 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报纸和副刊的日趋衰落也使当代副刊研究逐渐边缘化。随着一些副刊的停办,越来越多的副刊转向包罗万象的“大副刊”路线,副刊和文学的关系日益疏离,文学副刊在文学传媒中的地位也大不如前。除了袁鹰的《风云侧记》和沈扬的《朝花怀叙录》,其他研究副刊的著述多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所写,偏重考察副刊的编辑形式和传播策略,对其文学风格与审美取向的分析较为浅显。影视与文学关系研究论著剧增,但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仍然是文学作品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12/c404030-3022363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12日9时48分59秒 1930年代的上海,为什么突然兴起“晚明小品热”?

   ...6月间的个人汇报;《近代散文抄》上册和《人间词及人间词话》两书编校者的手校本;一份沈氏自拟的著作简目和数张照片等。 沈启无 沈启无,1902年生于江苏淮阴。原名沈鐊,字伯龙,上大学时改名沈扬,字启无。1925年,从金陵大学转学到燕京大学,读国文系。也就是在这一年,他上了周作人主讲的新文学课程,于是认识了这个他非常崇拜的老师。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燕大毕业后,沈启无到天津南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529/c404063-3001967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30日9时19分58秒 春游虎丘山

   ...落和屋宇让人初见之下只是觉得寻常,寻常如普通百姓家。然作为一座布衣平民的坟墓,它却绝对称得上是鸿篇巨制——整座墓呈长方形:东西长十六点八七米,南北宽六米,高一点三五米。它是明末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沈扬、马杰五义士的合葬墓,五人墓冢,一字横列,正面镶嵌着五人名碑。“五人墓”近旁是著名的工人领袖葛贤墓,墓碑上刻有“有吴葛贤之墓”六个红色隶字。 “五人墓”内埋葬的是五位平民布衣,“五人墓”的建造者是...

原创#散文•随笔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21/c404011-2988084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22日9时59分17秒 任丽青:永葆真情,《文化名人与“涛声依旧”》

   ...了。刘希涛在他的文学道路上也幸运地遇到另一位这样的伯乐——当年《厦门日报》的副刊编辑沈扬。沈扬写过长达三页的信给刘希涛,跟他谈论诗的构思。在这样热情的编辑的悉心辅导下,《连长的脚板》诞生了。可贵的是,沈扬为文学青年做了那么多,却连个名字都不留,直到多年以后,受惠的作者才知道他叫沈扬。 上海青浦出身的画家程十发也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艺术家。在担任画院院长的时候,他为了解决画师们的住房困难,曾拿出自己...

评论#作品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20/c404030-28793195.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20日9时1分3秒 我和“朝花”的一段文字缘

   ... 我曾写过一篇桂冠诗人池田大作怀念周恩来总理的短文,刊载在2007年1月22日的朝花副刊上。池田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促进中日友好,现任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 今年是《解放日报》“朝花”创刊60周年。沈扬先生的《他们、你们、我们,都和“朝花”有缘》一文,说得上是妙笔生花。可不是嘛,我同“朝花”的不解之缘,始于1956年。不过,我仅仅是个忠实的读者。改革开放后,才试着写上几篇勉强能发表的散文。我将坚持写...

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09/c404019-28761027.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9日6时51分51秒 《朝花怀叙录》

作者:沈扬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1日书号:9787807065777定价:25  喜欢写太阳写大海的刘白羽先生,其生命历程中最后两篇以大海为背景和内容的散文,正是发表于《朝花》;萧乾先生自《梦之谷》之后为何不再写小说?刊载于《朝花》的《回首〈梦之谷〉》中对此有答案。陈祖芬一改“专写普通人”初衷而写起了市长的缘由;“鸳鸯蝴蝶派”作家作品论争的后期进展;刘心武红楼新解中的“三钗”...

阅读#新书推荐#C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627/c405064-28501208.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7月8日22时7分41秒 《朝花》带我走上写作路

   ...了做嫁衣的角色,还担当舆论“导向”的任务;《朝花》不但培养上海作家,还大力推荐域外作者。在报业,在副刊,《朝花》成了百花丛中的一朵美丽的“百合花”,她开得灿烂,开得生气勃勃。《朝花》上常常出现文化大家沈扬、朱蕊、赵丽宏、叶辛、王小鹰等人的散文。他们从《朝花》中走出来,走上中国文坛,成为世界级大师的人物。   rn   关注《解放日报》,读《朝花》是我每天不可缺少的事,在快节奏、重压力的今天,她能温暖我...

原创#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6/2016-03-23/161137.s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3月23日9时42分24秒 国学启蒙,以有趣的方式

   ...一部分。   深奥的国学知识在精心解说之下变得通俗易懂。下课时,所有的同学都齐声背诵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句,“我不仅能背出来,也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勇气很重要,但也不能有勇无谋。”一个叫沈扬的小朋友骄傲地说。一旁陪孩子听课的家长杨勇表示,孩子们假期上的补习班都只会教考试内容,像这样的国学课还是头一回,孩子也很感兴趣。   南京大学2013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吴云是第一次参加活动,几天下来...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9-02/216431.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9月2日9时3分52秒 朱自清之孙谈家风:做人要正,做事要实

座谈会现场。沈扬生 尹德勤 摄   自从“扬州家风”征文活动启动以来,已收到近千封投稿。昨天上午,本报与市文明办在何园共同举办了“扬州好家风座谈会”,邀请了名人之后、科技工作者、扬州好人、社区当家人等一起共话“扬州好家风”。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传承有序的共同价值   “家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4-24/201403.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4月24日15时50分34秒 黄宗江为创作抽烟致嘴巴肿 去世前还有很多计划

   ...间,又与孙道临等共同组织燕京剧社,演出《雷雨》等名作。1940年,他退学赴上海,成为职业话剧及电影演员,参加了话剧《愁城记》、《蜕变》、《正气歌》、《楚霸王》及电影《乱世风光》等演出,曾与谢添、蓝马、沈扬一起,被重庆戏剧界称为“四大名丑”。1949年,黄宗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先后创作了《海魂》、《柳堡的故事》、《农奴》等优秀的电影文学剧本,其中《海魂》和《农奴》分...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12-03/183654.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3日10时15分6秒 电影《目标战》举行首映式

  10月16日,由济南军区政治部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现实军事题材电影《目标战》在北京举行了首映仪式。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刘沈扬,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吕民松,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李传芳,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李秀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副局长喇培康,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领导及影片主创主演等出席活动。   电影《目标战》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和习近平主席“能打仗、打胜仗”...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3-10-18/72719.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0月18日8时1分21秒 “神人”黄宗江(唐斯复)

   ...着曹禺大师演戏获得点拨,在上海仅两年便声名鹊起,曾有题为《贵在得人物之神韵——忆当年黄宗江在上海舞台上》文章见诸报端。当人们开始追捧舞台上的黄宗江时,他却消失了——转身出现在重庆舞台上,与谢添、蓝马、沈扬并称山城剧坛“四大名丑”。1944年秋,湘桂失陷,他愤忧国事,再遭失恋,告别重庆,远走了。这回可走得真远,参加千名老兵组成的“中国赴美参战海军”到美国受训,在迈阿密、关塔那摩学习基本海事,游弋了古巴、...

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10-08/176383.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0月8日11时14分58秒 《流浪地球》入选国家2013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多萝西娅?布兰德、杰克·哈特等 编著,刁克利、叶青等 译   12 西顿作品精选集(珍藏版)(11册) 海燕出版社 [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 著,王广州 主编,向程、沈扬等 译

科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6-04/163936.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6月4日10时1分58秒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2013年百种青少年推荐图书 莫言作品入选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多萝西娅•布兰德、杰克•哈特等 编著,刁克利、叶青等 译   12 西顿作品精选集(珍藏版)(11册) 海燕出版社 [加]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 著,王广州 主编,向程、沈扬等 译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3/2013-05-30/163560.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5月30日9时35分5秒 关于改文风

   ...现出来。在这最需要讲道理的时代,“改文风”的第一要求就是撰文者要有讲道理、讲清道理的自觉。此时此刻,重温马克思关于“批判的武器”的论述,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意义重大是无疑的。   短文例谈   沈扬   笔者曾经旅居多年的八闽之地,近来人们在议论改进文风会风的时候,常常说到两篇短文,一篇是马尾船政学堂招生规章,题为《求是堂艺局章程》,全文218字;另一篇是福建日报的一篇社论,全文163字。 ...

评论#焦点探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3-07/156051.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3月7日9时20分3秒 老报人怀叙《朝花》往事

   ...《自由谈》、文汇报之《世纪风》,都是名重一时的副刊;刊之选名是重要之事,既要雅致,泛着文化气息,又要易记,让人过目难忘,好的刊名大多此意,如有名人拟就,更是可喜之事。《朝花》之名就寓意深远,出自名家。沈扬《蒋星煜文心不老》一文披露了《朝花》之由来:“《朝花》副刊冠名前,曾向各界征集刊名,他也收到了编辑部发出的征询信,随即想好了一个刊名——《涛声》寄去。后来报社从一批候选名字中最终采纳了赵超构(林放)先...

原创#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2/2012-04-01/64415.s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1日9时25分37秒 清初戏曲

   ...治事件。作者以周顺昌为主脑,牵合杨涟、魏大中、左光斗等遇难的事迹,反映了阉党恃权横行的黑暗政治,更着重表现的是周顺昌等人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剧中写进了市井细民颜佩韦、马杰、周文元、杨念如、沈扬五人急公好义,聚众请愿,对抗官府,以及最后苏州百姓捣毁魏忠贤生祠的场面,突出地塑造了颜佩韦的高大形象,反映了晚明社会市民阶层的壮大,?粘醪较允境龀晌恢至α康睦诽卣鳌N馕耙怠肚逯移仔颉分兴担骸耙怨?...

文史#中国文学史料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2-15/116337.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2月15日10时40分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