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一步说,在知识看似具有确定性的同时还潜存着不确定性。这一方面是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一切具有不确定性,而不是具有确定性;科学的最终发展不是简单化,而是对复杂性的阐释”([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王昺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缺乏定力的知识分子往往会被“知识的不确定性”所左右以至于在理性的钢丝上东倒西歪。另一方面是说知识作为一种不确定的...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5/c404033-404539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5日11时37分19秒 《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五人谈:从“生活的时刻”到“真理的时刻”...于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契的伦理批评,他论著的框架来自于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和其继承者沃勒斯坦,读莫莱蒂的作品会经常看到一个概念,“边缘”或者“半边缘”,尤其是“半边缘”,这就是年鉴学派的概念,在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那里,欧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中心到边缘的资本主义外溢过程,中心的区域是不断变化的,最初是荷兰,后来是英国、法国而半边缘地带就从德国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以这是空间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加上空间的变化,构成...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90-404223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12时6分17秒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历史意义...问题已被众多学者揭露和批评。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学者提出了依附理论,指出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制于它所依附的特定发达国家的枷锁。依附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持续遭受发达国家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提出了“世界体系”理论。他认为,16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世界体系由中心、半边缘和边缘组成,中心是少数发达国家,边缘是亚非拉美广大发展中国家,半边缘介于二者之间。中心国家垄断政治权力,攫取经...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8/c419351-4034207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9时11分57秒 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在贸易市场,在维和现场,在抗疫战场,在奥运赛场……中国充分展现了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大国担当,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文版序言中写道: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的历史进程中起重大作用。从百年奋斗征程中走来,从5000多年文明史中走来,从人类发展长河中走来,我们的感受无比强烈:中国共产党是“为人...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5/c403991-3254564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6日11时50分1秒 “西部文学”的发现与敞亮...一样,现代意义上的“普遍性”也是通过不断界定分散在各地的“地方性”才能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的。于是,“西部文学”与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实际上处于的境地就类似于中国同世界体系之间的关系一样,基本符合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所论及的“融入” (incoriporation )和“边缘化”(peripheralization)这两个相关的过程。所谓“融入”是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6/c404101-3248599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6日12时25分11秒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倡议、方案,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难题提供思想指引、注入行动力量。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皮埃尔·皮卡尔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文版序言中这样写道: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的历史进程中起重大作用。 拥抱世界,才能拥抱明天;携手共进,才能行稳致远。面朝中国发展未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6/c403991-3248537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6日7时53分42秒 陈晓明:是否有一种关于文明的叙事?...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它们都包括“价值、规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对于布罗代尔来说,文明是“一个空间,一个‘文化领域’、是‘文化特征和现象的一个集合’。沃勒斯坦把文明定义为‘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物质文化和高层文化)的特殊连结。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和,并与这一现象的其他变种(即使不总是同时)共存’。根据道森的看法,文明‘是一个特定民族发挥其文化创造力的一个...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15/c404033-3222807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16日8时36分58秒 《神经漫游者》的三重空间书写与批判...见性地设想了此后的跨国经济和全球都市等的高速发展。小说籍由人物活动而展现的全球层面的跨国连结,隐喻性地展示了一种新的、联系紧密的世界城市体系,呈现了一个多中心、层级式、功能交错的网络系统图景,即类似于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弗里德曼的差异化的“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世界体系/世界城市体系。该体系虽然随着各个节点力量的消长发生着动态变化,但其中心地区总是全球生产(尤其是资本、技...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30/c404092-3214450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30日8时11分4秒 说不尽的都铎,写不完的故事——英国现代性的起点...不是一次“变革”, 因为这次改革引进了“官僚管理以代替国王的个人控制,全国的管理以代替王室集团的管理”。英国国家机构开始向现代转型,国家行政架构基本成型,为以后发展框定了方向。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者沃勒斯坦指出:“国家官僚制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将要从根本上改变从政规则,确保今后经济方针的决策,非经国家机构,不得轻易制定。” 其次是从亨利七世开始,较为经常地召开议会,以协商税收,咨询国是,特别...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01/c404090-3195139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日15时50分40秒 马丁·普克纳谈世界文学、宣言与戏剧...从教学(pedagogical)角度谈谈世界文学吗?从学术角度看,目前世界文学研究有颇多路线,比如莫雷蒂(Franco Moretti)和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的做法,主要取径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分析,而您的同事丹穆若什(David Damrosch)则在精神上更接近歌德的世界主义,保留了“世界文学杰作”正典的观念。换言之,今天隐隐存在着体系论者(systematizers)和文本细...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11/c404090-3158100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11日8时40分11秒 阅读的本质...动上即席作了主题为“阅读,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的发言。大概讲的观点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我们也可以与远在欧美的哈贝马斯、罗尔斯、查尔斯·泰勒、沃勒斯坦、桑德尔等人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有了这两个时空维度的精神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来。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说法似乎仍然是从功能的角度去规定阅读活动的。 显然,阅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10/c407521-3157912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10日8时45分34秒 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思...敏锐地观察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读书界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知识转向,他说:“在之前,知识分子阅读的是尼采、海德格尔、加缪、弗洛伊德、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之后,人们开始阅读韦伯、布罗代尔、沃勒斯坦、福柯、《帝国》乃至《资本论》等等。这20年的变化大约可以从书单上窥见端倪。”读书界知识转向的发生意味着,内在于80年代新启蒙知识中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文化面对90年代中国问题的失语。新启蒙知识失语症...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10/c404091-3157890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2月10日8时24分0秒 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幸运,路遥是在二十世纪末写的《平凡的世界》,这个时间非常重要。为什么?我们今天面临着一个和二十世纪完全不同的世界,面临着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形成空前大断裂的节点上。在这个大断裂里,所谓的世界体系,比如沃勒斯坦他们强调的世界体系,所谓中心、边缘、半边缘,这样的世界格局正在解体。解体之后我们面临的新世界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一个新世界的新秩序正在形成,这一点可以说清晰可见。 世纪性的断裂给文学带来的问题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17/c404030-3150975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17日9时34分40秒 郦菁纪念沃勒斯坦︱左翼知识群体的过去与未来...转回欧洲之后。至若其思想的光彩、范式的流变,以及现实的政治能量,似乎已经少有深入而诚恳的讨论。沃勒斯坦最重要的继承者和盟友乔瓦尼·阿瑞基(Giovanni Arrighi)在2009年去世之后,只剩下沃勒斯坦自己创建的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布罗代尔中心(Fernand Braudel Center)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阿瑞基中心(Arrighi Center for Global Studies)周围...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10/c404091-3134538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10日7时56分41秒 世界体系理论的提出者沃勒斯坦去世,享年89岁当地时间8月31日,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家,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提出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去世,享年89岁。 沃勒斯坦。图片来自耶鲁大学官网 沃勒斯坦著述丰富,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其耗费30多年心血的《现代世界体系》(4卷)(The Modern World-System)。此外还有《...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02/c404090-3133034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日7时42分21秒 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世界文学”...并作了有益推进。20 世纪中期,比较文学家如德国的奥尔巴赫和法国的艾田伯等也继续将世界文学概念加以丰富和拓展,使其更具包容性和多样性。到了八九十年代,法国文学理论家卡萨诺瓦、美国比较文学家莫莱蒂等借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对世界文学空间和世界文学体系等作出了创新性阐释。美国比较文学家伯恩海默和戴姆罗什等强调应该加强多元文化的重新语境化并勇于吸纳边缘性声音。在戴姆罗什看来,世界文学不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文学的...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20/c404092-3023957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20日16时13分5秒 独把春光磨铁砚...,编成厚厚的一本文集《从西化到现代化》。该书已有多种版本,受惠者及于海内外学界。他在国内最早察觉西方学者关于全球通史和现代世界体系的研究成果对于开拓和发展新时期中国史学和整个社会科学的意义,为此而邀请沃勒斯坦等一批史学家、社会学家前来讲学,并在事前要他的研究生分工研读他们的著作,以便讨论对话。笔者关于殖民主义长波理论的读书札记就是这样产生的。为了扩大影响,他还组织了专题研讨班,吸收校内外青年学人参加。他们...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110/c404063-29639071.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10日13时35分57秒 贺桂梅:“文明”论与21世纪中国...,布罗代尔对特定文明的存在方式(如地中海文明)、诸文明的传播交流形态(如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做了典范式研究。这种曾被人概括为“长时段、大范围、跨学科、日常生活”的宏观研究方法,被沃勒斯坦等学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发展为现代世界体系研究。 追溯文明史研究的形成,1960年代是重要时段。在布罗代尔写作了《文明史纲》(初版于1963年)的年代,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出现了:麦克尼尔写作了《世...
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927/c404036-29563366.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9月28日8时57分9秒 贺桂梅:全球视野中的70-80年代转折与中国...全球性转折的时期。 对于这一发生于70-80年代之交的全球转折,不同领域的学者,包括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与文化理论家,诸如霍布斯鲍姆、杰奥尼瓦·阿瑞吉(Giovanni Arrighi)、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戴维·哈维(David Harvey)、詹明信(Fredric Jameson)与德里克(Arif Dirlik)等,都展开过深入阐释。 2 “漫...
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709/c404033-2939268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9日22时43分13秒 海外专访:布罗代尔受马克思的影响有多深?...与此同时,布罗代尔又建议与马克思主义保持一定距离。热衷于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莫里斯·阿居隆和米歇尔·伏维尔也被置于年鉴学派核心圈之外。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 彼得·伯克:很显而易见的是,他们也受到了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是布罗代尔拒绝承认莫里斯·阿居隆和米歇尔·伏维尔是核心圈内的人,还是说后两者故意远离核心圈,我不是很清楚。在英国,马克思主义者,比如霍布斯鲍姆,是最先欢迎使用年鉴学派研究方式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303/c405057-29122206.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3日16时48分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