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声音。在传统背后,诗人还是立足于对话性,所能做的仍是以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去激发某种温润诗意的生成。 在江苏青年一代诗人的写作中,继承古典传统是一种诗学上的精神自觉。以具体审美而言,现代诗歌的“汉语性”恰恰是他们在面临创作困境时一直致力于追求的美学风尚,这既体现为一种诗性的传承,又呈现为更具深度和活力的创造。 (作者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30-404546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9时20分13秒 新诗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择在个人化和日常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复与调整现代性与现实、历史、传统、本土的关系,进而构建可持续的新诗中国式现代化路径。如王家新、孙文波等诗人提出的“中国话语场”概念,以及中国新诗派代表诗人郑敏提出的“汉语性”概念等。 四 中国新诗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新世纪以来,媒介变革成为推动新诗现代化的动力之一。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网络诗歌迅猛发展,并经历了从网站到博客,再到如今公众号、短视频、小红书等传播媒介和话...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9/c404034-404495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6日10时28分34秒 十年来诗歌的新质与可能...译介、本土经验和原创力等问题一直被持续讨论。也就是说,在全球化的世界诗歌背景下,中国的诗人和诗歌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译介的现代性”与“生成的现代性”以及如何达成个人性、本土性、汉语性和世界性的融合将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以国际诗歌节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跨语际诗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的召开,促进了10个国家之间70多位青年诗人的深入互动、互鉴...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8/c459541-403417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7时15分32秒 古代文论中的形式批评传统值得重视...性的系统解释就更谈不到了。故如何完整揭櫫形式讨论的真实意指和独到价值,使之能回应传统文学本有的程式化特征,进而由古人所执着的技术之魅,追溯到所尊奉的审美宗趣,最终开显古代文学批评的特质,揭示其在凸显“汉语性”这个传统文学根本特性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王汝虎《形式批评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内在传统》一书,正试图弥补这种“视野缺损”,在多个方向上对古代文论中的形式批评传统做了系统的阐释和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2/c404063-4031134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日19时28分50秒 独家 | 青年写作赋予诗歌哪些新质与可能?...多是更加剧烈的现代化进程的亲历者。享有全球化资源的同时也意味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写作诗歌之外,沈至还从事艺术、诗歌译介,这些使用中英双语创作的经验促使他更多接受了“新的语言”的介入,进而倒逼了对“什么是汉语性”以及如何表现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差异的思考,他认为,“具备对英语的把握能力之后,对汉语理解的更新将为诗歌创作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从事译介过程中,沈至切身体会到我们的文学尤其是诗歌在北美等地遭遇的“冷遇...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9/c429168-402881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0日8时0分23秒 批评家敬文东访谈:最终拯救我的是汉语的“诚”...:“但最终拯救我的是汉语,是汉语的/仁慈、宽厚和悠久,但更是汉语宠幸的诚。”在您的语境中,应该如何去理解“汉语的诚”呢?诗人张枣曾提出“汉语性”这个概念,他认为寻求新诗的“现代性”,关键在于不可丢掉“汉语性”,否则新诗将陷入身份危机,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 敬文东 我理解张枣,他孤悬海外那么多年,汉语,尤其是他心目中的古汉语,或者他理解的古汉语,就是他最重要的乡愁,其次的乡愁是蒜苗炒腊肉与回锅肉。他理解的...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3/c404003-402558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7时54分52秒 汪涌豪:旧体诗创作的当代机遇与命运...法,由气象、体调、血脉等构成的风格则是软性的,它们相对复杂,许多时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只能神通不可语达,因此暴露出的问题更多、更严重。 如前所说,古诗用的是古汉语,它有自己独到的特质,我们称之为“汉语性”。譬如它的单字活力强,组合搭配极其灵活,词性可以活用,成分经常省略,等等,它们构成了古汉语重意合轻形合的特点,进而形成了古诗简省、概括、含蓄、隽永等优长。又由于它要求语有本源,事有出典,能给诗歌带来...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1/c404057-4021345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1日7时20分15秒 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从张枣的“元诗”说到当代新诗的“语言神话”...有“缺乏丰盈的汉语性”的危险。“汉语性”(“母语”)对张枣而言并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类别问题,而且包含着它背后的语义环境和生活内容,显然这又是张枣在海外期间所匮乏的东西:“同时,如果它【诗歌】寻求把握汉语性,它就必然接受洋溢着这一特性的整体汉语全部语义环境的洗礼,自然也就得濡染汉语诗歌核心诗学理想所敦促的写者姿态,即:词不是物,诗歌必须改变自己和生活。这也是对放弃自律和绝对暗喻的敦促,使诗的能指回到一个...
专题#专题#文学新苏军·批评有力量——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专栏#李章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1/c457811-4003335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17时51分58秒 旧体诗与汉语的“忒修斯之船”...非得有几十年的功夫”,可见对程式化意味浓重的中国诗——其实也包括一切中国艺术而言,向传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有此基础,才谈得到融合古今,汇通中西。而这种融合汇通的目的仍然是为张大汉语的传统,彰显诗歌的“汉语性”,这是个人认为要写出具有民族气派和传统韵味的好诗的前提。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有理由乐观地瞩望旧体诗未来的命运,并相信对每个人而言格律和修辞不是妨碍,它们能让你与别人不同,进而让现在的你与过去不同。 ...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5/c442005-4000636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5日9时20分22秒 现代诗:文本学研究的另种“设计”...辅的传输。它们不断进行着高频率的转化作业。 文本的生成与完型类似光合作用,作为有机生命体它不能逃避“客观性”标度的检验。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真善美”的尺度,也挥舞着“世界性”“中国性”“民族性”“汉语性”等虚大准头。现在则要放下“身段”,侧重文本标度的客观性,除了“深、广、高、宽、厚”之外,还有浓度、密度、精度、难度、融度、清晰度、亮度、跨度,都应引起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决于文本“标准”,标准由标度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8/c404030-3253619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9日11时17分20秒 张桃洲:论郑敏在中国新诗史上的位置...”……在各种思潮的“碰撞”越来越繁复、激进与保守的“对峙”趋于极端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郑敏一系列看似激烈的论说及其引发的论争? 可以看到,一方面,郑敏从语言出发、探掘古典诗歌与汉语的特点所隐含的“汉语性”议题,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但主要是文化层面的争论,在喧哗的20世纪90年代诗界回应者寥寥,由于缺乏与20世纪90年代诗歌氛围的“共振”(当时诗人和理论家的重心在别处),所以并没有对写作实践产生实质...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6/c404064-3251179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6日7时19分12秒 新诗的“身份”与1990年代历史意识——以“世界诗歌”争论为起点...,走得更激进的是萧开愚。他坚持认为诗人对语言的运用——“重建人和世界的关系”必然是政治性的。诗歌语言应实现对既定语言系统的更新,正如诗人作为知识分子应时刻关联现实,对当代诸相作出判断。如何理解新诗的“汉语性”?萧开愚要求诗人须臾不能离开身处的环境,通过持续的改写将现实“陌生化”并重新审视。也就是说,“汉语性”不特指某种诗歌风格或美学形式(“返祖和追求绝缘于当代的雅致”),而是指批判立场本身,是诗人面对西...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7/c404033-3250452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7日9时27分21秒 李海鹏:比起绝对化的划分,写作与研究要复杂生动得多...手不释卷”,这个词用当代的话说就是“追剧停不下来”。此外,我还喜欢《三言二拍》里的一些故事,它们的叙事形态和传奇色彩,以及回应明代社会语境的方式,对于我自己的写作极富启示意义;如果说我的写作抱负中有“汉语性”这个维度的话,那么我想要的“汉语性”不是在中国新诗史上曾经启示意义重大的晚唐诗,而似乎来自这些东西,相比之下,我更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写作与当下语境之间的对话性。 受访者简介: 李海...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07/c405057-3241649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16日8时8分59秒 “重写中文”——“毕达哥拉斯文体”的文化拓扑空间...语的时代,穆尔法则、梅特卡夫法则、盖茨法则一统天下。在这些数字宪法的统辖之下,我们还有多少词语呢?古典文化、文学绝世般断裂、隔离,我们在认识他人中苦苦寻找自己,可是,现代汉语已然与西方语言同构,丰盈的汉语性及其中国智慧在哪里呢?“一切存在都想变成语言。”(尼采语)我们为什么只有译名而不能命名?在命名他人所不能命名的东西时,我们有什么样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呢?莫非真的进入了语言衰败的时代?分离、对峙、中断...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5/c404033-3238425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5日12时43分47秒 王东东:中国现代诗学中的元诗观念...论述中存在着不少张力,这种张力其实是元诗的生机所在,其中可能的矛盾甚至蕴含着元诗概念的当代性。元诗的张力存在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汉语与西语等二元概念之间。一般认为,张枣是倾向于传统、东方气质以及汉语性的诗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张枣的元诗观念因此会显得保守甚至具有一种封闭性。他对二元概念的另一极也给予了足够重视,从而要求批评者能够辩证地理解元诗观念。 张枣对元诗理念的设计也试图达致一种辩证的中道,...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0/c419351-3237930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1日8时57分44秒 新时代·共识度·生长点·世界性...走进来”的跨语际、跨文化、跨国别、跨民族的多元对话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与中国诗歌译介及其影响和效果史有关,还与中国对所谓的世界文学体系的想象、参与、反应和评估有关。 新诗如何能够达成个人性、本土性、汉语性和世界性的融合,显然还将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译介的现代性”或“转译的现代性”是我们谈论中国诗歌的必备话题,而诗歌译介确实对中国新诗的历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年来的诗歌译介和研究大体分为以下几个...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24/c404034-3229070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6日15时22分26秒 姜涛谈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与新诗...的思路和关怀,1920年代的困境、二十世纪的能量在今天并没有消散。您忧惧“元诗”泛滥,成为新的“笼子”,把“新诗”之“更新”解释为“更成熟”,以期盼“诗歌的成年”。您所谓“成熟”,包括您对“中国式”“汉语性”的追问,和朱湘以来所谓新诗乃“旧诗与西诗里面也向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之间是什么关系? 姜涛:某种“去历史化”的倾向,不仅体现在新诗研究中,在当代诗歌写作和批评中也有显现。从某个角度看,当代先锋诗歌...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22/c405057-3220266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23日8时40分19秒 2020年诗歌:“伟大的声音常常从心底升起”...位汉语诗人作品,甚至诗歌还被提升到民族寓言、种族触角和语种文化的层面。在一定程度上译介的选择性、差异性、不对等以及意识形态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在跨文化、跨语际的背景下,“世界文学”“世界诗歌”还涵括了“汉语性”“中国性”“民族主义”“东方主义”“第三世界写作”等问题。与此同时,诗歌的国际化视野也助长了一些假想中心主义的全球化写作幻觉。跨文化、跨语际的诗歌交流实际上并不是对等和平衡的,而是“差异性对话”,往...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18/c404034-3200232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18日10时48分39秒 重申“为汉语写作”的梦想——试谈麦家《人生海海》的语言问题摘要:麦家的《人生海海》显示了一种“为汉语写作”的语言抱负。作品的语言风格整体上由紧向松,构成了一种“倒喇叭型”结构。同时《人生海海》还呈现出了多元汉语性的追求,主要体现为用自觉的语言意识和自洽的文体结构来整合和激活古典汉语、民间汉语和当代先锋文学三种语言资源。文学和语言的交互构成了每一种民族语言走向理想之途的永恒运动,《人生海海》的写作实践,重申了以写作创造更好母语,用文学建设现代汉语的诗性、丰富性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8/c404030-3180036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8日11时49分23秒 欧阳江河:深入“坚硬的内核”,走向“25岁”...是仅有,又是绝无,光靠写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张枣经常感叹说,他特别想写的那个东西,往往写着写着就消失了,而另外的东西反而出现了。这个过程也很好,这是张枣独特的地方,他干了许多诗人干不了的事,包括语感啊,汉语性啊,还有湖南文化的高级性,等等。当然这更多是在做风格、趣味和灵氛层面上的事,他并没有直接进入那个“坚硬的内核”中去。他在写作中做的事基本是在委婉的、奇幻的、离迷的这样一道美学线索上。叶芝在被庞德改造之...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24/c405057-3175760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24日7时7分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