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5 篇有关 汉字革命 的页面,用时 0.302秒.

第1页  共1页

从蒙学到经学:论《孔乙己》的识字之喻

   ...》,刘师培、黄侃之说《文选》,桐城派之祖述《左》《史》,申明义法,绾合义理、考据、辞章,均可照鉴小学与文章学的交织关系。流播至文化层面,晚清民国的许多文化论争,如文言、白话之争,文学的复古与革新之争,汉字革命的拉丁化与罗马化之争等,都以识字这一文化共识为前提,识字问题也是诸多论争的一个聚焦点。 宋僧释守珣有偈云:“若是孔门真弟子,自然知道化三千。”[96]当“一己化三千”的语典融入禅宗的话语,若借用鲁迅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4063-403942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1时31分1秒 20 世纪中国语文运动的新叙事

一、新的叙事策略 钟雨柔的新著《汉字革命:中国语文现代性的起源(1916—1958)》(以下简称“《汉字革命》”)叙述了20 世纪上半叶一段关于汉字革命与文学革命相互缠绕的历史,主要论及鲁迅、赵元任、瞿秋白、许地山、晏阳初、唐兰等人相关言论和实践。该书拒绝了实证的考察,利用德里达的“语音中心主义”和“文字/书写学”概念,重构从民国(1916 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汉语拼音化运动的历史。作者的视野暗合了霍布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04063-403710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11时59分4秒 感官: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

   ...“声音”对听众和作者都造成影响,构成回路,并彼此强化。 当然,对于想深挖“革命传统”的学者而言,裴、江、唐的视角未必周全。例如,所谓革命大可不必局限在政治领域,“五四”以来的汉字革命同样可为其内涵。而汉字革命的开端——罗马化运动,正标志着语音中心主义在中国的发生,是论者所说的“听的文学革命”(37)。我们可以检讨:对声音的运用是否为革命文学的专利?它同发端于通俗文化的声音景观和听觉想象构成怎样的文类对话?...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4034-403065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7日9时29分11秒 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第七期)

   ...学理论》(冯庆)、《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洪涛)、《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王晴佳)、《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李孝悌)、《大不敬的年代:近代中国新笑史》([加]雷勤风)、《汉字革命:中国语文现代性的起源(1916—1958)》(钟雨柔)、《书、儿童与成人》([法]保罗·阿扎尔)、《地理批评:真实、虚构、空间》([法]贝尔唐·韦斯特法尔)、《批评意识》([比]乔治·普莱)、《文学...

中国作家网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30/c403928-402888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6日15时16分38秒 《汉字革命》

   ...文学家,以各自的背景和立场,厕身于这场“革命”中,他们不同的“拼音化”实践,让对“声音”的追寻,融入了汉字罗马化、汉字拉丁化、五四白话话语、语体文和新形声字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文字策略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汉字革命的诉求,也与20世纪中国民族革命的紧张进程相呼应、重叠,与民族救亡、抗日战争、扫盲运动和大众教育勾连了起来,呈现出左翼的气质。最终,汉字革命在‘反殖反帝’的全球背景之下暂时落下帷幕,而基于汉字小学传统...

书汇#新作快读#H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5/c405069-402026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5日9时40分0秒 3月文学报好书榜

   ...》 《隐墙》 《登春台》 《纷纷水火》 《井中男孩》 《问道江南西》 非虚构 《我的战争都埋在诗里:艾米莉·狄金森传》 《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 《孤独者的漫步》 《健民的账本》 《念念平安》 《汉字革命》 (以上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原文链接

书汇#图书排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9/c404069-401983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9日8时26分17秒 林语堂、王云五与汉字检索、打字机的故事

   ...笋不断出现,主要集中于三类:按偏旁区分字形、按数字区分字形、按其他空间单位区分字形。这些办法的主旨都是用尽可能少的步骤快速识别、分类汉字。与此同时,著名知识分子、语言学家钱玄同在1925年发动了广泛的汉字革命,呼吁对汉语文字发起全面攻击。 改进汉字索引的竞赛像是一场障碍赛跑。人们需要的不是作秀,而是攻略:索引制的指示必须简单明了;汉字排序要合乎逻辑;不能多一道先查找部首或计算笔画数目的手续;索引制必须以客...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0/c404063-4011541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0日9时24分12秒 重读《秋夜》:革命风潮转换中的文学与“汉字”问题

   ...句,或者说整个《野草》的写作发端,乃是一笔“拆字造句”的游戏笔墨。 在晚清和五四时期,鲁迅对“文字”尤其是“字形”的态度、观念及书写实践存在极大的差别。在1908年前后,受章太炎影响的鲁迅处在与“汉字革命”对立的位置上,他的《破恶声论》也有对吴稚晖等人“同文字”[10]主张的批评。 1908年,章太炎和吴稚晖等人就“万国新语”问题展开论战,图为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和吴稚晖《书驳中国用...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15/c419384-3239993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5日9时47分33秒 想象《语丝》的方式:同人结构与文体偏移(1924–1927)

   ...年2月26日日记,《钱玄同日记(整理本)》,第621–622页。 [55]1922年4月8日钱玄同致周作人函,《钱玄同文集》第6卷,第76页。书中此信年份作1934年,误。 [56]钱玄同:《汉字革命》,《钱玄同文集》第3卷,第62页,原载《国语月刊》1923年第1卷“汉字改革专号”。 [57]钱玄同1925年4月26日日记,《钱玄同日记(整理本)》,第635页;钱玄同:《〈国语周刊〉发刊辞》...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18/c404063-3225633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8日8时21分31秒 心理实验室中的汉字问题(1918—1949)

   ...学家在汉字问题上的态度,更接近胡适的保守立场,而非钱玄同的革命主张。 对于汉字将来的命运,心理学家仍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如沈有乾所说,汉 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未被淘汰之物似乎没有必要突然废弃。汉字革命的呼声,源于现代中国的文化突变。改革汉字的迫切要求,一是因为与异文化的接 触,二是出于普及教育的愿望。但沈有乾建议重新审视汉字革命的基本预设:汉字是否确实不如拼音文字?是否有碍教育普及?各种文字改革方...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07/c404063-3212405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7日8时52分17秒 关爱和:钱玄同的学术精神与品格

   ...,坚持语体文字使用传播的前提下,研究整理国学。钱玄同1922年把中华书局在上海办的《国语月刊》移到北京来办,他本人与黎锦熙担任主编。1923年,钱玄同在《国语月刊》第一卷第7期“汉字改革专号”上发表《汉字革命》一文,决心掮起汉字改革的大旗,把新文学运动确立的国语改革的事业全面推进;此年前后,钱玄同选择“疑古玄同”为个人的别号,提倡从辨古书之真伪,审史料之虚实入手,研究经史子集,点燃了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古史...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0/c404064-3200589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0日10时27分12秒 付祥喜:史实遮蔽与形象建构

   ...意见》中发言,这个遴选条件及其实际效果,便是要给读者带来北方学者就大众语问题达成某些共识的印象。虽然如此,记录者仍担心读者未必看得明白,于是借黎锦熙之口,在《意见》结尾作出宣言式的“结论”:“我们主张汉字革命”。 甚至,连《意见》发言者所占篇幅,也刻意做了“厚此薄彼”的安排:一方面以较多篇幅突出周作人、钱玄同、胡适等名人的发言,另一方面以极少篇幅记录刘梦苇、魏建功等青年作家的意见。这个做法,与陈望道、...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27/c404063-29954943.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28日9时13分26秒 传统与新民:林纾与钱玄同

   ...钱玄同又一功绩在于动员鲁迅为《新青年》写文章。彼时鲁迅处于思想沉默期,钱玄同隔三岔五就到绍兴会馆与其沽酒夜谈。如鲁迅所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诞生,就出自钱的劝说之功。 “汉字革命”是五四白话文运动重要内容,钱玄同已不是那个跟随章太炎认为“汉字最优”的学生,他此时对一切“古”的东西“深恶痛绝”,连名字也称为“疑古玄同”。他认为“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语决不能统一,国语...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406/c404064-29193085.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4月7日8时55分53秒 重审“文明等级论”

   ...为中心的考察》在文献中指出了西方文明观中的“毁灭性”,其中有“殖民主义者设置的思想陷阱”。而孟悦、刘大先提供的知识视角,也在另一层面证明了类似的观点。 这里不能不提的是程巍《语言等级与清末民初的“汉字革命”》,我以为是有代表性的论文。作者从东西方学者对于汉语的不同理解,以及汉字革命产生的过程,看出强势文化对于弱小民族的压抑。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尤其是像汉语这样的古老的存在,它的博大和幽深,因...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31/c404039-28821765.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31日12时27分41秒 《新文学的镜像》

   ...一样。钱玄同在《汉字革命》中说:“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语决不能统一,国语的文学决不能充分的发展,全世界的人们公有的新道理、新学问、新知识决不能很便利、很自由的用国语写出。”〔注:钱玄同:《汉字革命》,李中昊编《文字历史观与革命论》,北平:文化学社,1931年。〕钱玄同把语言媒介与文化内涵视为一体,为了否定旧文化,并且与西方的新文化相接触,他甚至提出了激进的废除汉字的主张。高本汉对文言文的赞叹,...

作品在线#推荐榜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tjb/2015/0806/1014.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8月6日16时1分42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