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参与读者语言生活的作品,都是梦幻泡影。一切文学,一切母语的河流,必须要穿越不毛之地,穿越险峻的峡谷,流向读者,滋养一颗语言文字的种子,培育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样才算完成自己的使命。阅读,是文学传播永恒的归宿。所以,我们谈论榜单,谈论文学的传播,最后必须要回到阅读的问题上来。 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从阅读资源匮乏的时代,迈入了阅读资源剩余的时代。在阅读资源匮乏的年代,人们精神上缺衣少食,倾向于积极主动的阅读。...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1/c404034-401569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1日9时5分14秒 古诗中的雪与暖...更是心灵在漂泊流离中寻找归宿的画像。如果说“日暮”和“天寒”唤起了每个人无家可归的彷徨,那么“风雪夜归人”则唤起了每个人心中对归家的渴望。若不是这雪,何以看见我们的无家可归;若不是这雪,我们何以寻求那永恒的归宿。这样永恒的吟唱与德语诗人里尔克遥相呼应:“谁在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这样的雪夜,谁不想归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里的雪...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10/c404018-3234900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10日8时32分23秒 朱巧玲:用静默的方式闪烁光芒...世界的软联通 深读诗会第三十一期——揭志刚:诗中万物有情 深读诗会第三十期——方霞:用诗歌赞美生活 深读诗会第二十九期——戴逢春:用抒情传递正能量 深读诗会第二十八期——李双鱼:诗乡是永恒的归宿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23/c403994-3228981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23日12时17分45秒 张伟明:用诗歌建立与世界的软联通...”往期推荐: 深读诗会第三十一期——揭志刚:诗中万物有情 深读诗会第三十期——方霞:用诗歌赞美生活 深读诗会第二十九期——戴逢春:用抒情传递正能量 深读诗会第二十八期——李双鱼:诗乡是永恒的归宿 深读诗会第二十七期——周瑟瑟:诗是生命的难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18/c403994-3225709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8日17时4分29秒 揭志刚:诗中万物有情...春的小园 已涨满雨声了 “深读诗会”往期推荐: 深读诗会第三十期——方霞:用诗歌赞美生活 深读诗会第二十九期——戴逢春:用抒情传递正能量 深读诗会第二十八期——李双鱼:诗乡是永恒的归宿 深读诗会第二十七期——周瑟瑟:诗是生命的难度 深读诗会第二十六期——程华:在文字与数字之间搭建桥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27/c403994-3223848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27日14时28分25秒 方霞:用诗歌赞美生活...月花 伸手之间 花儿谢了 却在你心里洒下 一片宁静 “深读诗会”往期推荐: 深读诗会第二十九期——戴逢春:用抒情传递正能量 深读诗会第二十八期——李双鱼:诗乡是永恒的归宿 深读诗会第二十七期——周瑟瑟:诗是生命的难度 深读诗会第二十六期——程华:在文字与数字之间搭建桥梁 深读诗会第二十五期——周璇:以诗歌为方法探索人的丰富内心世界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02/c403994-3217867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2日17时38分50秒 戴逢春:用抒情传递正能量...以及写作的技巧 沉溺于麻雀飞过的恍惚 比如此刻,我想起那些满是尘埃的诗句与分行 对在深圳飘落的大雪再没有一点怀疑 “深读诗会”往期推荐: 深读诗会第二十八期——李双鱼:诗乡是永恒的归宿 深读诗会第二十七期——周瑟瑟:诗是生命的难度 深读诗会第二十六期——程华:在文字与数字之间搭建桥梁 深读诗会第二十五期——周璇:以诗歌为方法探索人的丰富内心世界 深读诗会第二十四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9/c403994-3216183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9日9时10分39秒 李双鱼:诗乡是永恒的归宿...阿翔回忆:“大概是2007年,我在线上认识了李双鱼。那会儿我和樊子创建了‘大象诗社’,李双鱼是最早一批成员之一。”尽管一些作品因网站关停或改版而遗失,但诗歌在生命中的分量不曾削减分毫,诗乡依然是李双鱼永恒的归宿。 2002年,李双鱼南下务工,辗转于广州、黄山、上海等地后,后定居于深圳。评论家廖令鹏于此时结识了李双鱼,并目睹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廖令鹏认为李双鱼无愧于打工诗歌第三代的代表诗人、宝安诗群中的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24/c403994-3211172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24日11时35分57秒 《人民文学》 2021年第4期|王剑冰:塬上·春日...然后就是木棒的敲击。那声音里有多少意趣、多少迷情?或在此时,一曲《眉户调》轻轻哼起。曲调缠绵,随着暗蓝的云气飘得很远。 是的,时间长河中的一个个女子,她们那塬上人特有的巧手与心思,为一棵棵草找到了永恒的归宿。留在棉布上的何止是草的芬芳,也包括她自己的美丽。这真的是乡间的诗,是塬上的《草叶集》。 七 跟着朱秀云来到地坑院的上方,那里连着一片田野。田野里到处都是逢春而发的青草和野花。塬上的女子对于这...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09/c418925-3207352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5日8时39分30秒 《朔方》2019年第7期目录... /樊文举 083 纸上有座山 /董永红 090 头 羊 /卢 永 097 列文的一天 /鲁兴华 [散文随笔] 102 菜 店 /吴全礼 109 吴大侠 /彦 妮 113 永恒的归宿 /李振娟 [诗 歌] 118 前往逍遥境的旅程(组诗) /安 奇 121 蝴蝶在飞(组诗) /刘乐牛 124 时间的卷宗(组诗) /西 野 127 伫立海边(组诗) /常 越 ...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06/c418991-3127814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6日8时43分38秒 《中国作家》文学版2019年第3期|萨娜:冬天的猎营地(节选)...把安道和逝去的索丽亚相提并论了。七十多岁的索丽亚就是糊涂后走丢的,多年后她的下落还是解不开的谜,她的行踪像风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后来有人猜测,或许她是顺着河流漂走了,不论是灵魂还是肉体,最后总要寻找永恒的归宿。 安道说:那个椅子是老板留下来的,他想让你走。 你一点也不糊涂,三石头说,你比河流还清晰。 安道得意地说:我走在两个世界之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安道说:没有信仰的人什么都敢干...
新作品#报刊在线#《中国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604/c418927-3111902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4日9时6分12秒 法国动画电影《白牙》: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恬静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结尾,白牙奋力向山林奔跑,在镜头视角的切换中,任谁都能看出白牙对自由的热切渴望,那里有它熟悉并热爱的一切,那里是它的家园,是它心灵的栖居之所,也是它永恒的归宿。当它向群山发出呼喊时,影片在故事高潮后奏出一段最完美的余韵。
儿童文学#动漫艺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121/c404076-3057966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21日8时29分37秒 亮缎锦袍与虱子...,就是只相信事物的必然性,只关心终结。在终结的映照下,所有的过程都只是过程,都是转瞬即逝。而这里所谓的终结又是什么呢?就像《印度之行》里那个长老说的。他说我们印度有条河叫恒河,人死了,就放在河里。漂向永恒的归宿。无论现在怎样,最后大家都是一条河里的生命。大家都顺流而下。 我认为这个印度长老说得很清楚了。事物的终结只有两个字:虚无。 在漫无边际的虚无笼罩下,那些奉行东方精神的人们,便过起了闲散的生活。...
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107/c404018-29632470.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7日16时40分25秒 溪边自有舞雩风...身,还是有形的伤疤刺痛着神经,人总有一种自我解脱的本能——与其说解脱不如说是对灵魂的慰抚,那是人最柔软的部分。它可以抵御世间一切灾难造成的创伤,在心中种植一片繁花满园。所以说,人性的可贵之处便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常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米兰昆德拉曾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道:“身体就像一个囚笼,里面有东西在跳,在看,在往外张望。”显然,这不仅仅是心跳,更是一个人不死的灵魂。灵魂的存在迫使我...
原创#散文•随笔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020/c404011-29598801.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0月20日12时22分44秒 为心灵寻觅一处老街...笑眯眯的。走近了,他们都在说着“春天”、“舒服”的字眼,在茶香和炊烟的味道里,尽情享受着春风的暖意。一切艰难不都烟消云散了吗?回溯一段时光,听着故人讲故事,看岁月掷地有声。如此,对生活热爱便可通向心灵永恒的归宿。 街,有些暖。 树上的鸟儿立在枝头,啁啾出一派的明媚。卖花的老人出来了,拖着满车的春天踽踽独行在老街的一隅。黄的,红的,绿的,是瓜叶菊,是杜鹃,是三叶草。我忍不住弯了腰,去亲近这婆娑的春意。...
原创#散文•随笔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017/c404011-29592730.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0月18日13时38分41秒 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萨宾娜四处流浪,生死未卜;弗兰茨在进军柬埔寨过程中壮烈牺牲。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看似必然的选择,其实对生命自身而言是毫无意义的、荒谬的。无论如何选择,世上的难题还是永远无法解决,众生归一,死亡还是人类永恒的归宿。世上的美与丑、善与恶,一切对立面交织错杂,有时让人们失去判断力,使得我们无从反击,变成了不能承受之轻。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认为,...
原创#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012/c404014-2958287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0月12日9时21分22秒 生命无常...,其实无常从未离开过人们,只是人们不愿或没有去意识。出生就是死亡的开始,创造就是毁灭的开始;聚合就是离散的开始;得到就是失去的开始…… 这就是诸法无常的道理。 二 活着,是暂时的寄存;死亡,是永恒的归宿。暂时有长有短,永远有近有远。 你无法确定自己什么时候死,或在什么地方死;也不知道以哪一种方式死,或者死于什么原因,中毒、落物、闪电、重击、疾病、地震、车祸等等,死因林林总总,死法五花八门,也许这...
原创#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18/c404013-2947964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8月18日10时20分14秒 李海鹏:升入星空的痛苦诗学:一种精神自传...这一形象甚至具有某种受难者的意味。这样的诗人姿态,帮助寒烟在诗歌中实现了对自身命运必然性的(或者说宿命)清醒认识和自信,诗人确信自己的最终命运必然指向自己一直仰望的星空,其中闪亮的一颗必然属于自己通往永恒的归宿,这也必将成为自己在尘世蹉跎一生之后最好的酬劳[4]。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和自觉,寒烟的诗歌就构成了自己身陷尘世之囹圄,却时刻心系伟大命运的精神自传和写照,正如她在与诗集同名的诗歌《月亮向西》(这首组诗...
评论#作品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329/c404030-2917683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29日9时12分58秒 张丛皞:作为地域文化书写者的孙惠芬...现在城乡书写的分配不均上,还体现在色彩分明的价值判断上。歇马山庄只有非常孤独和不合时宜的小青对乡村格调和农村生活时刻保持着警惕和距离,城市在大多乡民看来是问题丛生和污浊不堪的。进城是谋生的出路,回乡是永恒的归宿。这其中自然有作为城市底层的民工群体对城市的特殊理解,也符合中国文学素有的自然伦理观的表达泛型,但同时也有乡村人对城市及其文化的那种不期而然的心理印记。如果以城市现实为参照,孙惠芬小说的城市印象显然是...
报刊#文艺报#第六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812/c405174-28630432.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8月23日16时10分55秒 张丛皞:作为地域文化书写者的孙惠芬...现在城乡书写的分配不均上,还体现在色彩分明的价值判断上。歇马山庄只有非常孤独和不合时宜的小青对乡村格调和农村生活时刻保持着警惕和距离,城市在大多乡民看来是问题丛生和污浊不堪的。进城是谋生的出路,回乡是永恒的归宿。这其中自然有作为城市底层的民工群体对城市的特殊理解,也符合中国文学素有的自然伦理观的表达泛型,但同时也有乡村人对城市及其文化的那种不期而然的心理印记。如果以城市现实为参照,孙惠芬小说的城市印象显然是...
评论#作家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816/c404031-28640748.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8月17日0时13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