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62 篇有关 民间技艺 的页面,用时 0.084秒.

第1页  共9页

《这一凿,生命如花》

   ...的青铜器皿,既沉淀着民间记忆的斑驳绿锈,又闪烁着生命原色的璀璨光芒。作家以十三篇散文构建起一座立体的非遗博物馆,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技术、口头传统与表述、礼仪、节庆活动等,让那些即将消逝的民间技艺,在文学的场域里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民间艺术离不开民间艺人。他们本是平凡的民众,却因非凡的手艺而变得不平凡。作者在《这一凿,生命如花》这一章节中描绘了高港的毛庄石雕、世泽木雕和高港根雕。这三种质地的雕...

书汇#新作快读#Z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87-404621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10时20分58秒 《流动的宴席》:小说的内部意蕴

   ...由此可以别解,呈现出复杂、深广、悠远的旨趣。尤其是鲁牛这位石雕艺人让人印象深刻,据说是把豫东芒砀山的石雕艺人和岭南雷州石狗文化相融合,一双“阴阳眼”可以看出路过的人内里藏着一个什么动物,写得活灵活现,民间技艺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带给了读者新奇的阅读感受和审美体验。 这是李知展的狡黠和聪明之处。我喜欢这种在司空见惯的日常里能旁逸斜出的独到表达,前提是这种表达得有意思,会心处让人轻轻一笑,读后故事沉下去,还能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1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50分9秒 王彬彬:汪曾祺小说与民间匠艺

   ...又不沉溺于世俗;是在世俗中却又有着挣脱世俗的诗情画意;是带着全部的世俗而向非世俗的境界迈出半步一步。而民间匠艺,似乎特别能够满足汪曾祺对这种人生应然状态的期待,似乎与汪曾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特别吻合。 民间技艺,诸如木匠、瓦匠、铁匠、铜匠、锡匠、锁匠所秉持之技艺,这类技艺当然首先有着实用的属性。但任何一门技艺,如果达到艺术的境界,就不仅仅只有实用性,而同时具有了美学意义。还有许多民间技艺,则与实用无关,一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30-404570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23时36分55秒 “有情的书写”——谈侯志明的抒情散文

   ...。《一张特殊的贺年卡》通过一张自制的夹有山西剪纸的贺年卡写家乡的年俗。因为每年过年,全家人都要参与一场盛大的剪纸活动,从买花样、拓花样,到剪纸和贴窗花,热热闹闹地带出了过年的气氛,剪纸也就不仅仅是一项民间技艺,更是沉淀在我内心深处的亲情的呈现。《老屋》《老树》《老井》中,细腻的景物描写成为维系家庭亲情和故乡情谊的根祗,表达的是“我”对家庭、对故乡的情感体认。在所有这些咏物抒情的文章中,“情”的绵延构成了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30-404547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9时11分47秒 从博物馆到美术馆,历史中的美学典范向大众走来

   ...馆的藏品240余件(套),涉及彩陶、简牍、帛书、画像砖、花砖、陶俑、木俑、写经、彩塑、临摹壁画等多个类别。 甘肃的绘画与雕塑艺术一直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历史而备受瞩目,既有古老文明的庄严与神圣,又有民间技艺的质朴与生动;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灵动美。在“绘塑同光”板块中,画像砖、陶俑、木俑、彩塑、临摹壁画等展品悉数亮相。 距今约5000年的马家窑彩陶作为中国史前艺术的瑰宝,承载着先民的智慧和审美意...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19392-404450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8时42分6秒 区域身份与时代精神的双重奏

   ...化呈现,在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热情颂扬的同时,更进一步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笔者看来,这是一部开幕见“扇”而且满目皆“扇”的舞剧。它高度重视“制扇”背后广阔的民间技艺体系,致敬中华民族孜孜以求、久久为功的“工匠精神”。 还有部分作品深挖历史文化IP,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如湖南省民族歌舞团(位于吉首市)的《二十四时舞》(李世博编导),该剧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叙事轴线,串联...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7/c419389-404100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7日9时9分36秒 bilibili平台“泛文学”现象及其情感模式观察

   ...学性所在,视频的形式和内容都与中国古典田园诗文形成了某种“互文”关系。 后来,李子柒的账号内容出现了微妙的风格转变,“传统文化与生活美学”成为了她的鲜明标签,盐井、绢花、蓝染、蜀绣、印刷、造纸、漆器等民间技艺也成为她的拍摄对象。从种下一颗蓼蓝种子开始,到印染一匹靛蓝的花布;从获取麻皮和树皮开始,到做出一张构皮纸,寻根溯源的精益求精是她想表达的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去“复...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33-403961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31分59秒 抒情童年的自我超越

   ...00分便象征了武京京成长仪式的完成。阿喜哥虽然以“好孩子”的形象出场,但并非一成不变的角色,引领他实现自我超越的是形而上的文化。他作为敞开的主体,自觉向长腿爷、李老师、刘春雷、樵老爷等人学习传统知识或民间技艺,在音韵的调度、笔画的运作与胡琴的演奏中自我完善。镇长为阿喜哥系上“第二十届鸦雀岭少年鼓王”的红绶带时,也将传统美德与民间文化具象化为这个小小少年,呈现出小说的第二重“自我超越”。同时,当“鼓王”成为...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6/c404072-403695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18时6分27秒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书写不能只是贴标签

   ...,更是网络文学创作的热门赛道,由这些经典IP衍生而来的作品,至今仍在各大文学网站保持着相当规模的点击率、订阅量。 由此看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网络文学勾勒了纵贯民族历史、神话传说、风俗信仰、民间技艺等不同维度的文化图景,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对天地、自然、时空、生死等问题的独特观念,以及中国文化传统所积淀下来的价值追求与审美趣味。 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学的结合,不仅在题材、类型和表现方式...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04027-403702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9时48分41秒 拱墅时光

   ...馆尤为有名,是全国最早系统介绍与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杭州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也很有意思,其前身为通益公纱厂,保留了建筑的传统木梁结构,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手工体验基地,集互动教学、非遗手工体验和民间技艺表演于一体,馆内有竹编、油纸伞、造纸术等近20项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技艺体验,推动了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活化”。 此外,拱宸书院、大运河紫光檀博物馆、小河公园、大运河数字影像馆、浙江徐门琴馆、仝仺美学馆、...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18-403349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8时57分2秒 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 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群众积极性,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亮点元素,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社交平台等媒介讲好新时代乡村故事,增强乡村群众文化自信。政府有关部门、数字技术企业等可联合开展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作,对农业非遗、农村文物、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特色美食等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展示和管理,开发线下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让乡村文化“活”起来。 在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背后,乡村文化数据资源体系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0/c407521-403243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0日9时57分46秒 拓展创新空间 实现共情表达

   ...的画作抽象到材质和技艺的层面,借此呈现“舞绘”的美好。该剧美学顾问张晓凌认为,编导们创作的笔锋所向,直指《千里江山图》背后那个被历史严重忽略的、广阔的民间图景——由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所构成的民间技艺体系,这里所内蕴的智慧、激情、发现、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巧夺天工的技艺,不仅是包括《千里江山图》在内的一切伟大作品的根源,也是山水精神的原点。张晓凌认为,沿着这种认知,可以推导出一个全新的概念——“人民...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2/c419389-403184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2日8时8分4秒 这8天,新疆成了我们共同的故乡

   ...疆,是老百姓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白鑫感慨。在乌鲁木齐丝绸之路陶瓷科技艺术馆,他向现场制作彩泥塑的非遗传承人认真讨教手工技艺,想有朝一日把它传授给自己在埃及开设的中文学校的孩子们,让他们从小感受中国民间技艺的美妙。 墨西哥翻译家莉娅娜与作家徐则臣是多年好友,曾经将《跑步穿过中关村》带到拉美国家。此次老友再相见,他们徜徉在新疆农业博览园的紫藤花长廊下,回忆起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探讨共同热爱的文学。“我是第...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7/c429168-403067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7日8时22分52秒 中外合拍纪录片的思考

2023年12月,“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的5部中外合拍纪录片在美国探索频道播出,它们或聚焦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或介绍传统文化与民间技艺,或展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实践,通过一个个可感可知的个体故事,传递出饱含社会关切和人文关怀的新时代中国形象。 纪录片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搭建桥梁。近年来,解读中国工作室策划推出一批中外合拍纪录片作品,生动记录贴合我国实情的时代影像,积极...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2/c419388-402009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2日8时35分9秒 肖江虹:让我们怀着美好的诗意继续前行

   ...“像个虔诚的农民”,寻找着恰宜的土壤与阳光,流水与季风,当他认为的时机降临时,小说的胚芽才从土壤中陡然生长出来,而此时,光阴已将山河更迭数次。他对于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情有独钟,一直在贵州乡间寻访留存的民间技艺、民俗文化,记录这片土地上少有人知的人故和风景。当地的一位傩面师要在去世前把傩面全部烧掉。肖江虹发现了,觉得惋惜,傩面师却说“消亡不可怕,没有尊严的消亡才可怕”。那胚芽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件事,或许...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4/c405057-401657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6日7时46分19秒 镞刀刻出幸福花

   ...镞刀刻制而成。” 他还带来了自己创作的“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剪纸作品。“我将剪纸艺术作为青少年劳动教育课的一项内容,推广到蔚县的中小学,编写了校本课程。当传统艺术与活力无限的青少年相遇,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将会迈向更广阔的天地。”高佃亮说。 走出高佃亮工作室,我的耳边仍然时时响起镞刀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镞刀刻出幸福花。高佃亮以剪纸的形式讲述人间美好故事,传递真、善、美,回报养育他的故乡和大...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8/c404019-401347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2日9时3分19秒 以多元视角聚焦“非遗”事象

   ...非遗”文化事象,构成了色彩斑斓的传统文化图景,彰显出鲜明的文化特征。 严格来说,迟子建其实并没有写过真正意义上的“非遗”题材作品,但她的作品中却呈现出诸多“非遗”事象,如民间故事、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间技艺、民间俗信等。这在其早期的散文和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树下》《微风入林》《逝川》《白雪乌鸦》《烟火漫卷》《秧歌》等作品中可窥一斑。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非遗”事象最多的一部小说。民间的“泛神...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1/c404101-4013014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日20时46分22秒 宋韵瓯风 南戏薪传

   ...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等,就是流传至今、艺术成就较高的南戏佳作。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地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为民间技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使温州成为中国戏曲的发源地,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南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百戏之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与文艺审美发生了巨大变化,幸福...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5/c404003-4010271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5日8时18分56秒 周吉敏:收集时间深处的光亮

   ...生活的小随笔——也是必不可少的语词训练和情感积累。2009年至2011年间,她尝试走出书斋去乡间行走,去采访年迈的手艺人,以文字和镜头记录泽雅古法造纸、彩石镶嵌、水上台阁、竹编、蓑衣等三十项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采访过程中,一名编制竹丝灯笼的老人猝然离世,让她感到时间的窘迫与刻不容缓,更是加快了行走和记录的步伐,让更多的民间技艺被人看见。“写作让它们从技到艺,给予它们艺术的审美。”周吉敏如此说。 最终,《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2/c403994-400755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2日8时16分53秒 解码非遗中国——王芸散文集《纸上万物浮现如初》

   ...大手笔描绘,加上精细的描摩,将有形的戏台化为无形的情感记忆,给人“苍茫随思远,萧散逐烟微”的感觉。写这一系列,是想为那些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在现代生活中逐渐式微,却又具有独特魅力和中国味道的文化元素、民间技艺,保存一份文学档案。 王芸对瓷器的偏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当有机会接触采访邓希平后,文思泉涌,写下散文《瓷上宝石》,以主人公邓希平一生的风云变幻观照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的工艺,关注这一非遗传承,进而折射整个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5/c404030-4006363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5日8时47分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