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7 篇有关 民族国家寓言 的页面,用时 0.248秒.

第1页  共2页

文学经典为何永不过时?

   ...救中国这个主题。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觉得中国作家“感时忧国”,太着迷于此,但这是一种苛求。提出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就论断,所有第三世界的文学都是民族国家寓言。只要国家还陷在第三世界,文学作者很自然地会想到国家的民族历史情况,不会只局限于对人性的解剖。 “感时忧国”并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相通的。鲁迅并没有翻译美国文学、法国文学,他喜欢波兰文学、北...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1/c405057-402401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1日8时36分3秒 用生活的语法构筑成长时空体与时代象喻

   ...烈场域中,靠智慧头脑和不倦奋斗成长为脱离水上漂泊而扎根城市,与大历史、大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之子”。 实际上,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长篇小说始,中国现代小说家们已开始初步探索成长时空体与民族国家寓言、时代象喻相结合的文学表达方式。中国新文学绵延发展一百多年来积淀生成的丰厚艺术经验中,成长叙事是不容忽视的。惟有现代性进程的全面展开,现代中国人的成长才真正成为一个“真问题”。经由现代个体的成长来想象...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五湖四海》#特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08/c448765-3260210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8日19时59分12秒 《孤山骑士》:后人类时代的情感寓言与人机伦理

科幻小说是现实社会的预言,寄寓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玄妙想象,过往幻觉话语的碎片一一兑现于未来生活场景中。自晚清以来,科幻小说就以乌托邦想象的形式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寓言,积贫积弱的新国民亟待以新技术或新制度改造冰海沉船,让祖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浪漫科幻的一个面向便是主体以自由精神驰骋思维世界,构型当下空间中看似不存在之物,让纪实与虚构反复交织,提前呈现弥赛亚到来之时的视觉图景。共和国初期科幻文学中(田汉《十三陵水库...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28/c404030-3231927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9日8时56分52秒 重读《风波》:话语权的暗战

   ...,即使对裂了,如照乡下两个钉一排的钉法,五六排也就够了”[34](P234)。当鲁迅写成16个铜钉时,虽然没有上升到民族国家寓言的高度,但已经在夸张六斤所惹祸事的严重性了。 鲁迅纠结的心情也源自于民族国家寓言这类文学形式的限度。恰如詹姆逊指出的那样,寓言往往将个人的生活世界与生命体验放置一个超越个人层面的民族国家的意义框架下来把握,虽然有以言行事的奇效,但却无形中缩减了生活世界的复杂性。考虑到尊重生命是鲁...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21/c419384-3216443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9日20时29分11秒 “总体性”中的李洱及其小说史意义

   ...性地阐述了小说名字的意指,石榴产自西域,汉代传入中国;樱桃产自东洋,不知何时传入中国。因此,“石榴树上结樱桃”,从语义的表层结构上看是阴差阳错,是颠倒和悖谬;但从历史的纵深和开阔处讲,它恰恰构成我们的民族国家寓言,就是乡土中国的现代转型,必须是在吸纳异质文明中寻求变革与蜕变。小说中,残疾乡村知识分子李皓以放羊为生,可行事却多以《水浒传》中的吴用和《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司马懿自譬,用词也是“招兵买马,以图决战...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8/c404030-3213392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18日9时16分14秒 作为“还乡”的周大新小说

   ...个人性花园”,以及花园里林立着的许多“灵魂标本”。《第二十幕》是周大新创作《走出盆地》之后对故乡南阳的再回首、再发掘,是对故乡大地上的历史、现实和人性的“向更深处漫溯”,从而使其上升到了20世纪中国“民族国家寓言”的高度。《第二十幕》不仅呈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史,而且展现了故乡中国人的命运史、心灵史和人性史。为此,我们可以说《第二十幕》蕴藏着周大新对20世纪中国的心灵“还乡”。 《湖光山色》...

专题#专题#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5/c429370-3201019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5日7时59分51秒 “总体性”困境与宏大叙事的可能

   ...似,在强调当下主体意识、思想对历史叙述的渗透方面也有相同之处,甚至在诗性修辞和欲望表现上,也依稀可见“新历史小说”的些许影子。这是其被误读为“新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对“正史”(或“民族国家寓言叙事”)和“新历史”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观,房伟均抱警惕的态度。关于前者,他认为国族寓言式宏大叙事“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被动性、情感压抑性、自卑情绪,并且充满了通过道德性塑造,超越西方他者的内在焦虑……...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04/c434900-3195619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4日22时33分33秒 “总体性”困境与宏大叙事的可能

   ...似,在强调当下主体意识、思想对历史叙述的渗透方面也有相同之处,甚至在诗性修辞和欲望表现上,也依稀可见“新历史小说”的些许影子。这是其被误读为“新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对“正史”(或“民族国家寓言叙事”)和“新历史”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观,房伟均抱警惕的态度。关于前者,他认为国族寓言式宏大叙事“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被动性、情感压抑性、自卑情绪,并且充满了通过道德性塑造,超越西方他者的内在焦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01/c404030-3195088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日9时4分38秒 “总体性”困境与宏大叙事的可能

   ...似,在强调当下主体意识、思想对历史叙述的渗透方面也有相同之处,甚至在诗性修辞和欲望表现上,也依稀可见“新历史小说”的些许影子。这是其被误读为“新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对“正史”(或“民族国家寓言叙事”)和“新历史”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观,房伟均抱警惕的态度。关于前者,他认为国族寓言式宏大叙事“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被动性、情感压抑性、自卑情绪,并且充满了通过道德性塑造,超越西方他者的内在焦虑……...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01/c404032-3195084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日9时0分12秒 付秀莹论

   ...,翠台、望日莲、香罗、瓶儿媳妇、银花、小鸾、喜针、素台、兰月、春米等,使它成为一部阴性的乡村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真是不常见。萧红的《生死场》书写北方乡村的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被鲁迅解读为民族国家寓言,在学者刘禾看来,《生死场》还包含着彼时女性真实痛彻的生命经验,它在被压迫民族的经验之上又叠加了被压迫性别的经验。与《生死场》相比,《陌上》则倾向于家长里短的日常经验,更多地是借鉴了世情小说的笔法,在...

专题#专题#70后作家论#付秀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06/c434309-3192191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6日16时5分56秒 希望,还是虚妄?——当“东北文艺复兴”遭遇“小资”读者

   ...达),是非常不和谐的。但对于第三世界来说,由于民族国家和个人命运早已联系在一起,那些看起来非常个人化的写作,其实也可能非常有政治性。如果说1980年代以来生成的“纯文学”观念是要着力超越詹姆逊所谓的“民族国家寓言”,那么“张定浩们”恐怕要反思其中来源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知识谱系与趣味养成,“黄平们”也要真正从文本细读出发,把他的文学理想和文化召唤落到实处。 谭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我不...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09/c404033-3188498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9日8时33分49秒 经典“70后”:付秀莹论

   ...,翠台、望日莲、香罗、瓶儿媳妇、银花、小鸾、喜针、素台、兰月、春米等,使它成为一部阴性的乡村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真是不常见。萧红的《生死场》书写北方乡村的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被鲁迅解读为民族国家寓言,在学者刘禾看来,《生死场》还包含着彼时女性真实痛彻的生命经验,它在被压迫民族的经验之上又叠加了被压迫性别的经验。与《生死场》相比,《陌上》则倾向于家长里短的日常经验,更多地是借鉴了世情小说的笔法,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25/c404030-3172225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25日9时2分2秒 哲思现实主义与内敛的先锋性——王威廉小说论

   ...言叙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如房伟在《文学史视野中的〈绿毛水怪〉》一文中指出的:“中国现代文学自起源以来,一直有奇怪的逻辑悖论。因为其‘后发现代’特质,中国现代文学总表现出詹姆逊所说的‘民族国家寓言’的特定模式,甚至是那些力比多的文本, 也难逃宏大叙事的束缚。”31但王威廉的一些小说超越了这种寓言模式,如《倒立生活》就将主题引向了个体存在的层面。还有一些小说使用了寓言化的写作手法,但小说人物和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20/c404030-31515843.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3日8时43分12秒 哲思现实主义与内敛的先锋性

   ...叙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如房伟在《文学史视野中的〈绿毛水怪〉》一文中指出的: “中国现代文学自起源以来,一直有奇怪的逻辑悖论。因为其‘后发现代’特质,中国现代文学总表现出詹姆逊所说的‘民族国家寓言’的特定模式,甚至是那些力比多的文本, 也难逃宏大叙事的束缚。”31 但王威廉的一些小说超越了这种寓言模式,如《倒立生活》就将主题引向了个体存在的层面。还有一些小说使用了寓言化的写作手法,但小说人物和...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27/c430933-3147803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27日21时26分43秒 大地之子李佩甫——从《平原客》说起

   ...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4。泰勒则认为“认同和自我是在与有意义的他者持续的对话和斗争中形成的”5。“我,李德林,来自中国”中的三个词是并列的、同等重要的,李德林与中国联系在一起,恰如詹姆逊的第三世界民族国家寓言理论所阐释的。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同样具有根深蒂固的宰制作用,比如“宗族”“群”“仁”以及道德孝悌伦理均从生命细节、从身体最深处规训着这位留洋深造过的学者,他吸的是“中华”烟,他挚爱的食物是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16/c404030-3140320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16日9时48分11秒 大地之子李佩甫——从《平原客》说起

   ...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④。泰勒则认为“认同和自我是在与有意义的他者持续的对话和斗争中形成的”⑤。“我,李德林,来自中国”中的三个词是并列的、同等重要的,李德林与中国联系在一起,恰如詹姆逊的第三世界民族国家寓言理论所阐释的。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同样具有根深蒂固的宰制作用,比如“宗族”“群”“仁”以及道德孝悌伦理均从生命细节、从身体最深处规训着这位留洋深造过的学者,他吸的是“中华”烟,他挚爱的食物是由...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5/c430267-3137303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5日15时41分34秒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的三副启蒙面孔

   ...时结合电影所使用的镜头语法,来考察隐含作者对启蒙问题的价值立场与镜头细节所暗含的形式意识形态,以此强调新世纪中国知识界重返启蒙起跑线的必要性。 关键词:《不成问题的问题》 启蒙现代性 反启蒙话语 民族国家寓言 一 以“启蒙”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梅峰导演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从美学形式上看,黑白色、明暗调颜色运用与光影技法、乡村山水风景定格、室内静物空镜头、凝固的人物中景特...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5/c430267-3137298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5日15时25分32秒 文学史视野中的《绿毛水怪》

   ...小波立足中国现实文化悖论,又超越其上的主体气质。这一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更是“了不得”的大事。中国现代文学自起源以来,一直有奇怪的逻辑悖论。因为其“后发现代”特质,中国现代文学总表现出詹姆逊说的“民族国家寓言”特定模式,甚至是那些力比多的文本,也难逃宏大叙事的束缚。这也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被动性、情感压抑性、自卑情绪,并且充满了通过道德性塑造,超越西方他者的内在焦虑。从沈从文的湘西牧歌到柳青“创业史”式的农...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524/c427075-3110225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5日16时19分41秒 作为“他性”的城市与城市文学

   ...到70年代一度中断,80年代以来仍在延续。只是这时的乡土文学,如贾平凹的《腊月·正月》,其表现出来的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的主题,因为涉及到改革开放这一宏大叙事而具有此一时代的规定性内涵,但作为关于中国民族国家寓言写作的性质并没有根本改变。 这种状况,决定了此时的城市文学的写作,某种程度上构成为乡土文学的他者式存在。也就是说,有关城市的想象和对城市的书写,很多都是在以乡土文学作为他者的前提下完成的。就前者而...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21/c404033-30987623.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21日8时49分38秒 《黄金时代》《废都》与90年代

   ...们都以“性爱”为突破点,既开启了90年代欲望叙事,也表明了90年代文学在冲突、浮动、重组中确立“个性自我”的新可能性。 一、肉身的政治:时代转型的暧昧景观 中国现代小说的性爱叙事,总联系着现代民族国家寓言。现代中国面对救亡压力,天然地将性爱故事所包含的自我个性反抗,融入民族国家寓言,形成具内在张力的后发现代国家独特的性爱表述,比如,“革命加恋爱”式的左翼文学。正如刘禾所说:“中国与西方暴烈的撞击将民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30/c404030-30370571.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30日8时35分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