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投入和积累。《哪吒2》的成功经验当然要总结和推广,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不断突破,增加政策扶持、推动市场培育多方协同,让中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毛巧晖,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1/c407521-404231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9时43分37秒 当代学科生产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自省...学科间互文,将来源于多学科的知识供养,回馈给供给学科。这种期待是宝贵的,但想要实现它,首先需要完成民间文学学科的独立发展。但在当代的学科生产中,我们看到,附着性对学科独立发展的牵制作用表现得益发明显。毛巧晖曾在分析2023年民间文学的研究走向时指出,民间文学的学术焦虑“无疑指向理论取向与学术发展中的学科边界、跨学科对话等,而这也恰是当下民间文学研究要处理的核心和关键” [22]。因此,在我看来,中国民间...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19351-403746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1时13分12秒 构建民间文学自主理论话语的有益尝试...建社会主义新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历史使命,其在文学与政治的关联之间依靠自身张力建构的理论体系需要置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境和整体的学术史视野之中去思考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毛巧晖所著《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一书,引入“国家话语”的视角,以丰富详实的学术史料,清晰地勾画了1949—1966年民间文学学术发展的流变脉络,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对这一时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3/c404030-403602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3日9时19分25秒 继往开来,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发展路径...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主办,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朝戈金、丁国旗、钟进文、安德明、毛巧晖、刘大先、米海萍、冯文开等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聚焦“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进行多角度深入研讨,为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发展路径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8/c404034-4034835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8日8时46分28秒 民族文学研究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多维度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提出,少数民族题材连环画赋予多样性文化以可感性,通过塑造“重瓣花朵式”的中国形象,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认为,民间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是新中国文艺、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了新中国所倡导的各民族文学艺术“互见互鉴”和文学共同体意识,两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发展规划中具备一体性特质。当下,民间文学与...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1/c403994-403368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1日8时47分15秒 三联书店出版“中轴线非遗之旅”《中国文化名片:北京中轴线非遗之旅》即将由三联书店旗下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正式推出,该书系统梳理北京中轴线十五个遗产点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该书组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毛巧晖、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杨程斌等覆盖非遗研究、北京史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集中撰写,借助梳理中轴线上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呈现中轴线上的人、中轴线上的物、中轴线上的生活、中轴线上的精神,覆盖非物...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2/c403994-402407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2日7时49分27秒 新中国初期儿童文学典范如何确立...周扬:《在中国音协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35页。 62 张旭东:《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64页。 63 毛巧晖:《儿童文学中神话资源的转化:以萧袤为例》,《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2期。 64 贺桂梅:《书写“中国气派”——当代文学与民族形式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28页。 65 阮章竞:《...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5/c404030-402162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5日9时33分0秒 从不同视角观照灿烂多姿的文学景观...史诗与口头传统——〈玛纳斯〉史诗的文本形态及史诗艺人的演唱艺术》一书以国内外《玛纳斯》学的肇始与发展为基础,讨论史诗文本的产生与创作、玛纳斯奇的学习与演唱、文本创编规律和法则以及史诗的传承方式与途径。毛巧晖《从口头传唱到歌舞剧——史诗“玛纳斯”的当代传承》一文勾勒出《玛纳斯》遗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从口头文学、书面文本到舞台演绎的创新发展体现了《玛纳斯》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与文化价值。《格萨(斯)尔》的演唱...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6/c404101-401900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1日8时18分55秒 打开想象力,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学研究...学、非虚构与民族记忆:文学与人类学想象”暨唐奖青年学者论谈在苏州大学文学院举行。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毕胜,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蕾,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祝宇红,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卢成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刘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臧晴,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潘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5/c403994-4012582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8日14时53分4秒 王艳:新时代 新坐标 新话语——2022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的基石。“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源自1949年茅盾为《人民文学》撰写的《发刊词》,李琴通过概念溯源认为,“少数民族文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就已经产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提出是受到苏联影响。毛巧晖也认为,“少数民族文学”相关话语早在20世纪初期至二三十年代伴随歌谣运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以及对苏联民族理论和文艺观念的翻译就已经出现,但并未形成固定的话语表述。一同展开的还有与“少数民族文学”相关...
专题#专题#2022年度文学概观#其他门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45-3269507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8时20分20秒 鲁迅与民间文学关系重探...认可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与此同时,将一直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民间文学二级学科取消,后经钟敬文等人呼吁,调整为“民俗学(含民间文学)”[102]。 在论及民间文学的危机时,潜明兹、毛巧晖等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症结指向了民间文学的“文学本体”的丧失[103],换言之,民间文学学者们未能守住作为根本阵地的文学,依附于民俗学的潮流和范式方法,造成了当下的困境。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学”也并非一成...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1/c404063-3266963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1日7时22分22秒 新时代 新坐标 新话语...的基石。“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源自1949年茅盾为《人民文学》撰写的《发刊词》,李琴通过概念溯源认为,“少数民族文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就已经产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提出是受到苏联影响。毛巧晖也认为,“少数民族文学”相关话语早在20世纪初期至二三十年代伴随歌谣运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以及对苏联民族理论和文艺观念的翻译就已经出现,但并未形成固定的话语表述。一同展开的还有与“少数民族文学”相关...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07/c404101-326590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7日8时26分31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行动...生活层面,更体现在深入内心体验的情感认同层面。 将少数民族文学的脱贫攻坚书写置于当下中国文学的整体进程,各民族作家作品共同关注作为“国家行动”的脱贫攻坚主题,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书写了别具特色的故事。毛巧晖指出:“新时代的民族文学,在尊重差异性的同时,进一步彼此促进、互动融合,为从情感、民心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少数民族文学脱贫攻坚书写秉持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智慧,但其更...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4/c404101-3235899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4日15时19分37秒 第十二届全球海外华文书店春节联展开启...袁海旺等海外汉学家均热情推荐中国好书。法国友丰书店、马来西亚大众书局、澳大利亚中华书籍书店等12家海外华文书店代表在视频中表达了新春祝福。 在春节文化云交流活动环节,中国作家赵晏彪、中国社科院教授毛巧晖与法国巴黎分会场的法籍华裔艺术家李中耀、法国大学生在线联动,一起朗诵春节诗词、画生肖虎、写福字、写春联。 据介绍,联展活动为期2至3个月,将在全球范围展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4/c403994-3233859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4日16时15分25秒 王轻鸿:中国传统故事诗学的现代重构...][24][37]参见胡适《白话文学史》,第61页,第15页,第46—47页,第69页,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年版。 [11]郑振铎:《文艺丛谈》,《小说月报》1921年第1期。 [13]参见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第31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14]胡适:《儿童文学的价值》,《1913—1949年儿童文学论文选集》,少年儿童出版社编,第481页,少年儿童...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06/c419351-3218376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6日9时1分51秒 让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在新时代大放异彩...满—通古斯语族英雄史诗研究中,从而发展出新的研究模式。 创新研究理念与方法 革命民间文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实践,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研究员毛巧晖介绍说,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民间文学研究一般以1918年《北京大学日刊》发布《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为起点,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对民间文学学术史的梳理中,学界较为关注民间文学研究兴起之时的西...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03/c404101-3212118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3日8时40分57秒 “声辞”的张显——延安新秧歌是怎样“唱”起来的...陈希文:《安吴堡职工大队概况》,《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上),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选编,1988年版,第262页。 13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97页。 14毛巧晖:《新秧歌运动的民间性解析》,《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15胡征:《狮舞——延安“鲁艺”生活回忆片断》,《人文杂志》1981年庆祝建党专刊。 16张庚:《回忆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鲁艺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0/c435233-3200650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0日16时45分45秒 力行不惑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对抗性”下的分离与内卷化危机,以及它所面对的失声下的失重与游离双重困境,从而指出在“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时代语境下,重新审视、建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六分会场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肖甘牛的搜集整理研究为例,阐明了民间文学通俗化实践的背后涉及的复杂历史语境,并进一步论析了这一实践连接的不同文化生产模式、价值认同和文学想象。 梁昭(四川大学文学...
民族文艺#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20/c404098-3197255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0日10时3分26秒 探寻民俗节日的“变”与“新”毛巧晖 毛巧晖部分学术著作 编者按: 自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开启以来,非遗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也为民俗节日研究打开了创新思路。在非遗保护过程中,传统节日习俗研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非遗保护为民俗节日研究提供了怎样的新思路?如何使这种新型节庆习俗,成为乡村文化建设资源的契合点与生长点?带着这些问题,本期学术周刊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毛巧晖,请她来具体分析非遗视域...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211/c405057-30617958.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2月11日11时33分25秒 纪念郑振铎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初衷。国家文物局人事司彭冰冰副司长、朱岩石研究员介绍了郑振铎先生对中国考古事业及文物保护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吴晓都研究员重点讨论了郑振铎世界文学的研究思路及他在翻译出版领域的卓越贡献。毛巧晖副研究员则分析了郑振铎在俗文学、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谈到了他对宝卷、变文、传奇剧等文学资料的关注和系统研究,在学术讲座部分,致力于郑振铎研究、曾完成过郑氏年谱编纂和传记写作的陈福康教授全面介绍...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14/c403994-3040057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4日12时38分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