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第2期。 [15] 程光炜所谓的河南大学史料研究“四代说”,参见程光炜《再谈抢救当代文学史料》,《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 [16] 陈培浩:《歌谣与中国新诗——以1940年代“新诗歌谣化”倾向为中心》序(王光明),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17] 王国维:《国学丛刊》序,转引自王学典主编《史学引论》,第18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8] 吴秀明:《当代...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8/c404057-402947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8日8时30分33秒 陈培浩:文学批评必须警惕话语的僵尸...经历着写作上的挣扎,叙事长诗《吴满有》也融入了一些民歌元素。这显然并非艾青所长,这部作品缓解了艾青部分现实的焦虑,却也因为吴满有这个人物后来的争议行为而不能再提。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40 年代在新诗歌谣化方面引领潮流的还是解放区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国统区诗人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我试图说明,《王贵与李香香》是如何经历版本的变迁及经典化的接力。同时也想说明,当时国统区的“马凡陀的山歌”是如何...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5/c405057-4010265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5日7时54分8秒 《乒乓响亮》:书写充满友爱与梦想的童年时光...成长的节奏。刘海栖说过:“对于叙述方式的掌握,相当重要的一条便是对非叙述性语言的运用。”由于打乒乓球是小说结构的重要部分,小说中穿插着大段描写乒乓球技巧的非叙述性语言,虽然十分专业,但因刘海栖善于使用歌谣化的口语、形象化的比喻,读起来非但不枯燥,反而趣味横生。大量活泼、明快、风趣的非叙述性语言的运用,不仅减缓了小说的叙述节奏,也缩短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作者在叙述节奏和语言艺术上的探索与优化,使得《乒...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9/c404072-4003902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9日9时52分24秒 从沟通内外到超越内外——新世纪新诗研究的本体话语历史化趋向...的“历史谱系”思路让我们意识到:新民歌运动并非一颗凭空产生的诗歌肿瘤,而是新诗“大众化”线索的逻辑延伸和激进化产物:“自20年代中期的‘革命诗歌’和‘普罗诗歌’,中经30年代以‘中国诗歌会’为代表的‘歌谣化’运动,直至40年代各种‘朗诵诗’‘街头诗’运动,这是新诗‘大众化’逐渐延伸和拓展的路径。”16“谱系化”所构成的历史连续性无疑正是语境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这种研究思路日后在他的《论歌谣作为新诗自我建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09/c441821-3260282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1日17时6分35秒 从沟通内外到超越内外——新世纪新诗研究的本体话语历史化趋向...的“历史谱系”思路让我们意识到:新民歌运动并非一颗凭空产生的诗歌肿瘤,而是新诗“大众化”线索的逻辑延伸和激进化产物:“自20年代中期的‘革命诗歌’和‘普罗诗歌’,中经30年代以‘中国诗歌会’为代表的‘歌谣化’运动,直至40年代各种‘朗诵诗’‘街头诗’运动,这是新诗‘大众化’逐渐延伸和拓展的路径。”16“谱系化”所构成的历史连续性无疑正是语境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这种研究思路日后在他的《论歌谣作为新诗自我建构...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2/c419351-3257179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2日11时49分48秒 今日批评家 | 康凌:不写也可以...由社会劳动的组织方式所决定的一种形式属性,诗歌节奏因而与文明的危机和神秘的种姓无关,与之紧密关联的是劳动大众的身体经验和感觉方式。为了寻找到为劳动大众所熟悉的“自然节奏”,左翼诗人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歌谣化运动,试图从谣曲、儿歌、小调、鼓词、弹词等传统形式中提取音响结构,注入新的社会政治信息,以唤起劳动大众的阶级意识。康凌以石灵的《新谱小放牛》为例分析了左翼朗诵诗的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策略。《新谱小放牛》通...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4/c404030-3255897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4日10时6分19秒 毛泽东的新诗主张及其当代影响...展新诗”对此后的诗歌创作、发展以及诗歌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些影响中需要再次注意的是诗歌的大众化和民歌化问题。 1920年代“革命诗歌”“普罗诗歌”,1930年代以“中国诗歌会”为代表的“歌谣化”运动,1940年代各种“枪杆诗”“快板诗”“标语诗”“朗诵诗”“街头诗”,1950年代的新民歌运动和196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新诗的“大众化”的道路是相当明显的。而1930年代掀起的关于文艺“大众化...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3/c441819-3253294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6日11时31分6秒 陈培浩、王威廉、林为攀:那些小说中的人是些什么人——从林为攀的《方寸》谈起(对谈)...作家》《作家》《文艺报》《江汉学术》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迷舟摆渡》《阮章竞评传》《互文与魔镜》《歌谣与中国新诗——以1940年代“新诗歌谣化”倾向为中心》《岭东的叙事与抒情》等著作。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首届广东青年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奖项。 王威廉,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系、人类学系、中文系,文学博士。著有长篇小说《获救...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10/c405057-3196204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0日9时53分17秒 陈培浩 王威廉 张勇利:小说的叙事与精神叙事...作家》《作家》《文艺报》《江汉学术》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迷舟摆渡》《阮章竞评传》《互文与魔镜》《歌谣与中国新诗——以1940年代“新诗歌谣化”倾向为中心》《岭东的叙事与抒情》等著作。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首届广东青年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奖项。 王威廉,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系、人类学系、中文系,文学博士。著有长篇小说《获救...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28/c405057-3190848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28日6时41分51秒 《有声的左翼: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020年6月 ISBN:978-7-5321-7632-8/I.6073 定价:42.00元 内容简介 一个社团——中国诗歌会 一种诗歌实践方式——诗朗诵 一次文学运动——新诗歌谣化 一个知识谱系——节奏学 一批诗歌文本 通过对以上要素的考察梳理,本书完成了对1930年代左翼诗歌的某种理论“理想型”的建构和分析:从当时留下的诗论文章和作品书写中,作者试图抽绎出它们所蕴...
书汇#新作快读#Y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08/c405086-3185352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8日9时7分53秒 小说的“玄关”——关于《七月,养蜂人》的对话...作家》《作家》《文艺报》《江汉学术》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已出版《迷舟摆渡》《阮章竞评传》《互文与魔镜》《歌谣与中国新诗——以1940年代“新诗歌谣化”倾向为中心》《岭东的叙事与抒情》等著作。曾获《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首届广东青年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奖项。 王威廉,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系、人类学系、中文系,文学博士。著有长篇小说《获救...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3/c405057-3179568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4日11时41分16秒 杨丹丹:文本互文、方法修正和精神证词...仿佛执一根批评的魔杖不断变幻出超越你阅读期待的文章,不断提升你的期待峰值,无论是在写作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令人惊叹。从2018年至今,培浩相继出版了《互文与魔镜》《歌谣与中国新诗——以1940年代“新诗歌谣化为中心”》《岭东的叙事与抒情:新世纪粤东文学观察》《穿越词语丛林》《正典的窄门》五部文学批评专著。并获得《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广东省青年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等系列奖项,入选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0/c404030-3178953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0日8时29分13秒 艾芜《救亡对口曲》:被忽略的 “新诗歌谣化”代表作...不会做,只好发议论。”艾芜《救亡对口曲》在节奏和韵律上十分讲究,每节四行,每行七字三节拍,全部对称,全诗押韵,一韵到底,十分工整。这符合鲁迅对新诗有节调有韵且自然的要求,在几十年间广泛传唱,堪称“新诗歌谣化”的代表作。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08/c404063-3173876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8日8时59分9秒 文学中的“地方”与“世界”...讨的既是地方性立场如何融入文学叙事的问题,也是文学写作如何凝思地方性、激活地方性的问题。20世纪中国文学对地方性知识的启用形成了多次浪潮,其中包括从20年代北大歌谣学会的歌谣征集运动、 40年代的新诗歌谣化、文学民族形式的追寻、 50年代的新民歌运动、80年代的寻根文学到新世纪颇受瞩目的方言写作。地方性叙事由此构成了理解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条显豁线索。 桂籍旅美作家、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陈谦结合自己...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06/c404034-3149422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6日16时10分8秒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4期摘要...《诗》为史,始将经学一变而为史学,成为《诗经》学价值被解构的开始。此后,胡适等新一代学人视《诗经》为史料,经学价值被进一步解构。同样由胡适倡导而获“古史辨”派助推的《诗经》文学化解读在1930年代走进歌谣化。至闻一多以西方理论为标准的《诗经》研究的出现,《诗经》文学化解读基本定型。1980年代出现的以“文化”为号召的《诗经》研究,其实是起于文学又最终获得文学首肯的。回望百年《诗经》学,可以看出,彻底瓦解...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艺理论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15/c419027-3023079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15日15时12分52秒 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化学反应”...“新诗的地理问题”两个主要方面。“地理”一词尽管广阔无边,但由于我们是从新诗研究的角度谈论“地理”,所以,其言说对象应当是具体而生动的。回顾新诗的历史,从刘半农、俞平伯都曾关注过的以民歌、山歌为代表的歌谣化创作,到现代派诗歌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西部诗”,到“第三代诗歌”浪潮的出场形式,特别是因此而备受诗坛关注的“四川诗人群”“海上诗群”等,都可以通过“新诗地理”的角度...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05/c404033-3003649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5日9时15分6秒 “新歌行”与中国近现代诗歌...个重要标志。这种向民间歌谣获取资源的取向,得到了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鲁迅和沈尹默等新文学作家的认同,进而发展为“白话诗创作要以民间歌谣作为师法的典范”的认识,[[62引致白话新诗创作的“新诗歌谣化”。因此,早期新诗中不乏以“歌”、“谣”为题的篇章。在最早发表的新诗中,就有陈独秀的《丁巳除夕歌》,胡适《尝试集》中的《平民学校校歌》(附谱)、《四烈士冢上的没字碑歌》(附谱)、《双十节的鬼歌》,刘大...
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08/c404034-2991237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8日17时20分3秒 蔡皋:诗意的远方,是自由的故乡...书“小松树”奖特约专家评委。2016年长沙市博物馆举办《月亮粑粑-蔡皋艺文世界》绘本原作展。 致敬辞 有两个被广泛认可的身份交织在蔡皋身上。一个是画笔与心念皆有古韵的绘者,她将民间故事、传说与歌谣化为图画书中灵动的生命;一个是对当代图画书艺术有现代理解的绘者,她的构图、技术与理念都不拘于传统,她对当代世界图画书艺术的理解也已超越本土范畴。 蔡皋是最早在国际图画书领域受到认可且有影响力的中国绘...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110/c405057-29010492.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月10日7时42分46秒 期待与你重逢的日子...旅行 2 弃教创业,你选择着餐风露宿 锋利的岁月,雕刻坚强,勇敢与奋斗 我独守远方的一湾静湖,枕着澎湃的歌 一如雪浪花,卷起翻飞的情愫 是你热情的希翼,唱响了永恒的歌谣 化着盛夏的葱郁,聚焦定格心底的画卷 风卷残云的人生,落寞游走我的灵魂 理想的落差,沉重着迟疑的脚步 你吹响故乡的号角,贮立商海的潮头 此去经年,在故乡的驿站不期偶遇 你的热情,...
原创#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4/2014-06-04/110117.s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6月4日10时27分56秒 民间话语:伴随新诗的成长岁月(刘继林)...、左翼时期的普罗—大众诗学、抗战时期的民族—国家诗学、新中国成立后的主流政治诗学、新时期以来的大众文化诗学等,均从繁复驳杂的民间话语资源中获得了这样或那样的启示和借鉴。20世纪中国新诗的“平民化”、“歌谣化”、“大众化”、“民族化”、“本土化”、“政治化”、“世俗化”走向,几乎无一例外都与中国新诗的民间话语密切相关。 但无法回避的是,民间,毕竟来自底层,源于传统,具有“大杂烩”和“藏污纳垢”的特点...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5-02/161255.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5月2日10时33分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