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 1941年2月,植物学家干铎(1903—1961)从湖北去往四川考察,路过这里时,发现路旁生长着一株参天古树,苍劲挺拔,独特的雄姿引起了他的注意。经初步测量,树高35米,胸围达到7米多。两年后,植物学家王战(1911—2000)由重庆乘船前往恩施路过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区),在与杨龙兴聊天时了解到,磨刀溪有一棵奇特的古树。王战立即登岸,走了3天到达磨刀溪,找到这棵树并采集了样本,样本标号为“王战118...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18-404673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1时20分16秒 梦的建筑学...形式的梦都提供了某种关于命运的解读,而只有触摸死亡,才能接近命运的终极意义。当然,那不会是一个确切的答案。死亡是无法阐释的。不过可以看出,作者对死亡的态度并非完全悲观。毕竟,《群星,娇娥,植物学》中的植物学家父亲与《焚风期杂病论》中的生物教师马先坡都有过类似的表达,说自己喜欢“灭绝的东西”。恐龙骸骨或古老的蕨类植物化石已经没有生命,但仍以非生命的形式继续存在着;在审判日之后,人类也将加入这个美丽的灭绝者的...
专题#专题#《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59101-404572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16时57分36秒 《山花》2025年第3期 | 王单单:原本山川,极命草木...家枚乘的《七发》,意思是:陈说山川之本源,尽名草木之所出。山川的本源,得由草木来辨别;而草木之所出,需要人来指认。人通过认识草木,从而理解山川;人理解了山川,一定程度上,才会认知到“自我”。我虽然不是植物学家,但也有“极命草木”的冲动。于是,花潮汹涌的日子,我从昆明出发,开启了一个人的鲜花之旅。我选择的路线,大致参考了1934年林学家、森林生态学家、森林地理学家吴中伦先生《吴中伦云南考察日记》里所走的路线...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18988-404481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2分2秒 鸽子花开...鸽子飞翔的林海,以数不清的鸽子花构成了像千万只白鸽栖落枝头的雪白世界。 珙桐树又名鸽子树,也叫空桐、柩梨子。佛顶山下的凤凰山上生长的珙桐为野生树木,开花时花色雪白,花形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白鸽,一些西方植物学家把珙桐称为“中国鸽子树”。 每到四月,珙桐繁花盛开时,远远望去,像一只只美丽的白鸽栖息在茂密的绿荫丛中,像白玉雕琢落在翡翠色的树枝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当茂盛的白花凋落后,绿叶满枝的树枝上,便被一...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04018-404423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17时45分40秒 92岁江曾培:写作是我的养老法宝...始老一代出版家的优良传统,从笔力照见时代万象,值得当下出版界年轻人学习。 比如,书中写到“加强美学美育修养离不开真善美”——“朱光潜比喻说,面对一棵古松,木商认为它值钱在木料,这是实用的态度,可谓善;植物学家则要分析它的习性,这是求真的态度,是为真;而画家则最为欣赏它苍翠劲拔的树姿,这是审美的态度,是为美。真善美三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江老用辛勤的笔触和智慧的思考,展示了一个出版人的尊严。”中国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3994-404378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8时12分53秒 陈毓贤:追忆叶嘉莹与赵钟荪...洪业提出用录音机录他往事的想法。洪业去世后,我把他的回忆整理成书,这便是哈佛大学于1987年出版的《洪业传》,后来该书的中文版又添加了不少难以用英文表述的内容。书中提到,洪业晚年好作诗,不时与叶嘉莹、植物学家胡秀英,还有哈佛燕京图书馆的戴廉唱和。他说,把自己的思绪和感触转化成一首诗的那种满足感,就像“女人把孩子生出来”那么痛快。可惜我原本没有出中文版的打算,就没有向他要些他和叶嘉莹酬唱的诗词。 张立青、...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4063-404360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7时6分19秒 闻一多重释传统经典的路径...看看他关于《芣苡》的解读。他认为, 以往对《芣苡》的解读“讲来讲去,还是几句原话,几个原字,而话又那样的简单,简单到幼稚,简单到麻木的地步”,而其关键在于理解“芣苡”这一“篇中最要紧的字”。他首先按照植物学家的说法指出其“是一种多年草本植物,除了花是紫色的,小而且多之外,其余叶与花茎都像玉簪。夏日结子,也是紫色的”。接下来,他根据禹母吞薏苡而生禹的传说,并结合古声韵学的知识,认为“‘芣苡’与‘胚胎’古音既...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64-404223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12时6分31秒 卡尔维诺:我总是设法把上午的时间浪费掉,最后总是在下午才坐下来写作...诺:是的,我经常随身带着笔记,还有提纲。在过去十来年的时间里,提纲已经成了令人着迷的东西。 威廉·韦弗:你父母都是科学家,他们难道不想把你也培养成一个科学家吗? 卡尔维诺:我父亲是个农艺学家,母亲是个植物学家。他们深切地关心植物世界,关心自然,以及自然科学。但他们很早就意识到,我在这个方向没有兴趣——孩子对父母的通常反应。如今我很遗憾我没有尽我所能地吸收他们的知识。我的叛逆部分程度上可能是由于我的父母更老...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5057-404172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7时47分53秒 时代的植物性与动物性:韩江的写作与全球症候...。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客观地来看植物的灵魂,又或者说植物,它跟人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从亚里士多德或者荀子那里看到,他们都认为,植物跟动物相比,更不用说跟人类相比,首先就是它没有知觉。当然,现在也有一些植物学家说,人有知觉,植物其实也有知觉,不过,一般还是认为,或者按古典的理解,植物跟人、动物的区分就在于植物没有知觉,它只有生长、营养的功能。在韩江的小说里,她也用了这个意象,植物靠光合作用就可以活下去,不用...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04090-404128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9时30分35秒 邹建军:李强诗歌创作与民间歌谣的结构关系...贝壳路/天上有白琵鹭/潜江好呀/两千年的风雅颂/今夜又写下十行//地下的黑/天上的白/人世间的水灵灵/大氤氲/潜江好呀/芒种之后/夏至之前/一百万朵荷花/次第开了/她们有细细的腰/艳艳的脸/湖北青蛙/植物学家/用七七四十九天/科学论证过了/此地的美女/非同寻常/苗条了54%/漂亮了45%。(《潜江好呀》) 表面上还是说“他”(潜江),其实是在说“我”(诗人)。这首诗虽然是直抒胸意,但并不是大喊大叫,也不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6/c404030-404090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6日0时31分15秒 《广州文艺》2025年第1期 | 徐兴正:怒江三题...入缅甸后改称恩梅开江。流至境外的独龙江,面积1994平方千米的独龙江乡,以及现有总人口数千人的独龙族,天然地形成一个地理历史人文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仿佛孤悬世外,长期被封闭隔绝。1923年,美国探险家、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约瑟夫•洛克在怒江地区考察,拍摄过一幅独龙族人照片,传播到西方,外界对这个共同体的了解,在这幅照片上停留很多年。20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龙江乡至贡山县城开辟出一条人马...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州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19881-404063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9时12分26秒 地域空间只是一个调色板,它并不意味着更多...感受、把握和驾驭你的生活。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眼光。“上要接天,下要着地”,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底层作者来说,他们可能存在的缺陷是“上不着天”。我指的是整个人类的知识视野,并不是经济学家或是植物学家那种特别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大的、哲学性的把握,这个视野是需要的。 所以我会以我的创作经验、教训,为这里的年轻作者提供一点借鉴。不是以开会的形式,就是闲聊。比如针对某个问题引出话题,产生一种浸染式的交...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05057-404074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8时26分35秒 腊月牡丹红...废药用,但尤以观赏独占了群芳谱上的魁首。 窃以为不然。原因是,在上古的文献典籍中,牡丹和芍药是不加区分的,皆称为“芍药”。后来才把草本者称为芍药、木本者称为牡丹或木芍药(宋·郑樵《通志》)。而根据今天植物学家的科学调查,“郑风”的所在地今河南新郑一带,正是野生牡丹的重要分布地之一,而并非野生芍药的原产地(王莲英、袁涛主编《中国牡丹与芍药》)。则《诗经》所咏的“芍药”,从今天的认知上看当非芍药而是牡丹。 《...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4018-404051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8时53分48秒 西南联大87年:在回望中景仰...,即北大、清华和南开师生各自结伴。这次“旅行”,同时又像是一次深入中国腹地的研学。师生们第一次深入到西南社会底层,亲眼目击了西南社会的文化、经济及生活现状,对中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当年还是清华助教的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征镒更是边走边收集植物标本。 张曼菱了解到,“湘黔滇旅行团”并不是一次孤立的旅行,读书人的风骨热情也大大感染了沿途民众。师生所到之处,常常引起当地民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欢迎,许多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04063-404062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1日12时55分45秒 水杉林中的情思...国部分地区“隐居”,被称为珍稀的植物“活化石”。它们从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命名、研究、引种和栽培,至今也不过80来年的光阴。 现在洪泽湖湿地的这片水杉林,也并不是天然林,而是引种的人工林。正是历代植物学家和科研人员的接续努力,才让我辈有缘流连在这特殊的红叶儿美景中间。古代诗人留下了不少的红叶诗,却没有我辈这番幸运奇遇:可以直接亲睹水杉从“活化石”变为“观赏树”的生物奇迹。 透过横斜的红叶间隙,阳光如瀑...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7/c404018-403906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9时53分34秒 以“一生一事”之心绘自然...画工具一起去现场写生。“我们之间不唯有师道尊严,还有朋友情谊,一幅幅带着环境背景的写生图,就是这份情谊的见证。” 2018年,曾孝濂被诊断为肺腺癌中期,需要去北京复查。出发前一天,植物所的老同事、著名植物学家李恒来到他家。曾孝濂感觉不寻常,果然,李恒有一篇论文准备投给《自然》(Nature)杂志,缺一幅滇重楼的彩图,希望他到北京后能抽时间画一下。“我知道《自然》是国际生物学的顶级刊物,此文一定非同一般。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30-403815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10时47分38秒 《红豆》2024年第9期|扎西才让:时光...方国度——中国。十年后,他移民到美国,成为夏威夷岛的一名植物采集员。后来他在夏威夷大学从事植物学研究,建立了当地第一个植物标本馆。一九二二年,也就是他三十四岁那年,受美国农业部的资助,他以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的身份,前往中国云南寻找抗病毒的栗子树——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自此始,他先后六次来到中国,深入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等地进行了长达二十七年的考察。 约瑟夫·洛克进入甘南境内后拜访了卓尼土司。他观察发现...
新作品#报刊在线#《红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18993-403792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9时45分51秒 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储存下绵延后世的丰富“基因”宝藏;为西藏大学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培养出西藏大学第一位植物学博士;攀上珠峰北坡,采集到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植物——雪莲,这也是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每一次援藏结束,钟扬都有无可辩驳的理由继续——第一次是要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第二次是要把西藏当地的人才培养起来,第三次是要把学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直到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出...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9/c404019-403781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9日10时4分1秒 赵瑜:墨白的时间之书...两年洗碗工后,洛克攒了一些钱,坐船到了夏威夷。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份教授语言的教师工作,这个时候,洛克已经学会了十多种语言。正是在夏威夷,洛克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天,他来到农业部门,声称自己是一个植物学家,一直在夏威夷工作。他建议美国应该出版一部关于植物的标本集,他本人能胜任这样一份工作。于是,在没有任何人查证他的专业背景的情况下,他的汇报获得了支持,他收到一笔经费。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在夏威夷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1/c404030-403728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日22时49分41秒 云南作家和匠宇分享新书:讲述约瑟夫·洛克在中国西部探险经历...者、云南纳西族作家和匠宇在活动现场分享创作该书的心路历程,讲述美籍奥地利探险家、学者约瑟夫·洛克百年前在中国西部的探险经历和学术成就,为读者揭开一段跨越时空的中西交流故事。 约瑟夫·洛克是一位探险家、植物学家及人类学家。1922年至1949年,他的足迹遍及中国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对当地植物群落、人文风俗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考察。他的著作《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将纳西族文化介绍给了全世界。 云南大学人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8/c403994-403633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8日8时7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