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487 篇有关 样态 的页面,用时 0.153秒.

第1页  共175页

新业态劳动者的自我书写 ——当代文学与劳动诗学的新向度

   ...”,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就素人作者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创作与传播这一点而言,新业态劳动者的自我书写也可以被纳入新大众文艺范畴,但其在写作姿态、题材内容与社会效能上与短视频、网络小说等新大众文艺样态存在鲜明的差异,后者更注重流量效应和娱乐消遣功能,而新业态劳动者的自我书写则更具个体反思的严肃文学属性。当然,新业态劳动者自我书写或许也可以纳入当前另一流行术语“基层写作”范畴,但基层写作涉及范围广、...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0-404715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再造“传统”:新笔记小说的乡土叙事革新——以莫言《一斗阁笔记》为中心

   ...《黑猫》则最为灵异神怪,一只枉死黑猫,魂灵在乡野中肆意附身,开展声势浩大的复仇活动,最终竟成为村里的信仰图腾。这些“志怪”故事的主角不过是田野乡间最普通凡俗的动物,在莫言笔下却呈现出“万物有灵”的纷繁样态。但与此同时,莫言从不掩饰这些故事的杜撰性质,如《锦衣》里,公鸡忽作人语,直言“有啥问题找莫言”[9],产生了强烈的“间离”效果,在志怪的基础上,又以戏谑之笔解构了志怪故事的惊惧效果,刻意冲淡其情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6分57秒 大地上不安的魂灵——读胡学文长篇小说《龙凤歌》

   ...胡学文的长篇新作《龙凤歌》依旧是一部关于乡土、生命与苦难的作品。小说以一个家庭在半个多世纪中的生命史、生活史、精神史结构全篇,并在这一主干之上不断枝蔓出新的故事,最终呈现出乡土社会复杂的生活面貌与情感样态。《龙凤歌》拙重而纤绵,展现出作者一贯的对于心灵世界的深入探寻和呈示、对于叙述的强大控制力,以及对于世态人情的细密勘查。小说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围绕着马秋月展开,主要写这一乡村女性在近二十年的婚姻与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2分50秒 风华不减还是美人迟暮?——浅析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中年写作”

   ...不怨怼男性的不忠,而只是尽可能呈现出现代社会中人物的生存、生活原象。此外,魏微《情感一种》、王秀梅《紫血》等小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70后”女作家不仅书写了在新的社会语境中爱情、婚姻等两性关系的样态,更超越了强调两性二元对立的女性写作状态,对男性的态度更加平和。由此,有学者寄予美好愿景:“在‘双性和谐’的境界里,女性主义消解了和男性势不两立的敌对关系,认为建立在性别差异基础上的男女平等才是人类关...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27分36秒 新大众文艺:从打工文学到素人写作

   ...经悄然并蓬勃地从草根和民间兴起并兴盛”:“大众生活,小镇青年,市井人生,摆摊琐记,打工经历,兴、观、群、怨,碰壁撞墙,峰回路转,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劳动者的写作,关于历史的民间记忆,各种圈子、各种样态的新的文学和艺术,它们的蓬勃兴起,标志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众写作和创作正在发生。”对于“打工文学”而言,“新大众文艺”的提出可谓恰逢其时。一直有学者想为“打工文学”改名,但都并不合身。将“打工文学”纳...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698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9分33秒 好的“少儿读物”不等于“儿童文学”

   ...材、伦理三个典型方面,来谈一谈当代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首先是语言。我国台湾的儿童文学作家林良的“浅语的艺术”,常被引用作为儿童文学语言艺术的精练概括。今天看来,这一概括仍然是精准的。儿童文学的典型语言样态,是一种符合各个年龄段儿童普遍认知和表达特点的“浅语”。儿童文学在语言上远离“浅语”,一味追求雕琢,不但会失去儿童文学自身的语言艺术特性,更会失去把握童年独特感受力和表达力的语言契机。不少儿童文学写作...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72-404696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40分23秒 宁肯《城与年》:开掘京味文学的新地层

   ...一城市人居空间服务。依整本书的精神内瓤来论,小说集《城与年》是和老舍先生的《茶馆》、李龙云的《小井胡同》同属一类的作品,无论写哪些人物、讲哪些故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某一时代某一社会境遇下的群体生存样态。 恰如书名所示,书中十篇小说合力塑造的真正主角,并不是具体哪个故事里的哪几个人物,而是贯穿延展在这十篇小说里的同一社会历史时空结合体——“城与年”。换句话说,小说集《城与年》蕴含了高强度的戏剧表现潜...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3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1时22分44秒 意象与日常的诗学重建——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与审美范式

   ...么由此烘托的重大母题便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与道德伦理等恒常价值的失落,其大量作品一再深描乡土世界被侵蚀、阉割和消解的历史。贾平凹的乡村造像超越贫穷愚昧和美丽富饶的两极循环,既呈现出被侵蚀、被破坏的颓败样态,其日常诗学因为努力还原吃喝拉撒和喜怒哀乐的生活整体,又包含了不断寻求修复和重建的可能。 结 语 现实主义发展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要的新变是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此后长篇小说是感受、体验与直觉的增加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41分12秒 从历史走向时代前沿的海派小说——围绕《千里江山图》的漫说

   ...城市呈现的色彩浓度。小说的美学呈现,甚至小说人物的呈现方式,都是契合了海派人物的场面姿势。作者的经验驾驭了这一切。其他作家写不出这一种海派时尚的美学经验的作品。 红色谍战的情节,和我童年时的另一种生活样态也很相似。每当窗外传来游行口号时,祖母常把我关在家里,不准出门。我不知道苏州河桥上的小伙伴们现在是什么样子。多数时候,祖母会在家里的方桌上点香,低头合十默念着什么。我记忆里并没有菩萨像供奉着,但肯定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0-404658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23秒 《挂在墙上的弦子》:流淌丰饶的人情,折射古典的光晕

   ...道,讲的事情不是亲历,就是亲见,亲闻,讲得真鼻子真眼。而且,她一开口就有故事,有细节,由不得你不张着耳朵眼子听,听了不能不信服。”这既是小说中讲故事的大姐,亦是创造艺术幻觉的作家本人。他摘取生命的种种样态,娓娓道来,道个中曲折,语其中真意,读者的心随之牵动。可以说,小说集《挂在墙上的弦子》中的九个故事,构建起九种不同的人间光景,流淌着丰饶的人情,折射出古典的光晕。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30-404664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1分28秒 解剖麻雀”,把脉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有明确定义,“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关于“短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短剧通常采用单集时长15-30分钟的系列剧、集数在6集内的系列单元剧、20集内的连续剧、周播剧等多种形态”。 长短是一...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19388-404660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29分32秒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

   ...义现代化模式影响。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证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唯一的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建的高水平的现代化文明样态,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文化发展模式,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超越,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指向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根基、鲜明的人民性和旺盛的文化生命力。本文从内在逻辑、原则导向、发展路径...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19351-404640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22时52分19秒 以“文学事件”为方法:观照新世纪文学发展的一种角度

   ...的及物性和公共性,是对20世纪90年代封闭化的个人写作和纯文学“迷失”的有力反拨;反对者则认为,代言不但会缩略和固化千差万别的底层经验,形成“男杀人女卖身”之类的苦难同质化的竞写套路,进而还让这一写作样态沦为与底层民众真实痛痒无关的文学“圈地运动”。正是在这一争议中,本来有其自身发展脉络的打工文学,被一些批评家合并到底层文学的潮流中一并讨论,打工文学主体打工者的身份所带来的人生经验与创作经验的合一——...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3-404625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20分41秒 运动的文学与文化——重思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种路径

   ...提高的辩证法”,构成了20世纪中国“运动的文学与文化”一个核心特征。因此这里的命题不仅是一种精英性的文化去由上而下地改造民众的精神,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通过对新政治的追求生成一种新的、能够“化人”的文化样态。如何根据历史的具体状况来描述这样一种“文化”样态的边界、内容和机制,既是具体历史研究的课题,也是重大的理论挑战。 进一步地,在这样一种广阔的文化运动的图景当中,20世纪中国的诸多核心范畴,如人民、社...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19351-404625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15分31秒 张学昕:短篇小说的“肋骨”

   ...像短篇大师契诃夫、莫泊桑、卡夫卡、博尔赫斯和雷蒙·卡佛等等,都在不断地开创短篇小说写作的新纪元。他们不仅在世界范围内使“短篇小说观”发生着变化,而且,从重情节、虚构故事,发展为依照生活或存在世界既有的样态,自然地叙事。巧合和真实,叙述、“空白”和张力,意绪和节奏,都精妙绝伦。这些,都深刻地彰显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短篇小说价值。 可以想见,现在对短篇小说本体做出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将是一件多么饶有兴味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4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30秒 《草木志》:接通乡村书写的“驿路”

   ...人信服地处理了乡村建设内生动力和外部引导的关系。作者并未机械化地图解政策,也没有把开民宿、搞旅游、直播卖货这些已在很多小说中被过度消耗的元素拼贴在情节里,而是通过叙述者的目光,关注新的念头、方案和生活样态如何从乡村内部生长出来,一天天枝繁叶茂。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哨花吹”这一充满活力的乡村干部形象,他周旋于村中各个说话“有号”、行事“冒尖”的能人之间,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化解他们的陈年心结,推动墟里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7/c404030-402379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2时55分45秒 一场充斥“伪命题”的编剧圆桌对话

   ...度更重要。 让秦雯感到懊恼的是,最近一些送到她手上的剧本,多通过不停堆积事件来“提速”,有时候十几个人同时出来发生了十几件事,秦雯表示,这会成为另外一种被弃剧的可能。 袁子弹认为,与其说长剧同其他文艺样态共同争夺观众的注意力,不如说是争夺抵达人心的能力。“我们不是在和微短剧竞争,我们是在和所有具备抵达人心能力的作品竞争。谁更能抵达人心的幽微处,谁就能抢夺到注意力。”袁子弹特别强调了克服创作惯性的重要意...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88-404609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49分3秒 《白水谣》:如何实现历史叙事的当代价值

   ...18日。流过空间的滚滚时间,不再是惯常的碎片化、截段式镜像,而是整体的无缝流布。 相比于同类小说,《白水谣》中杨氏家族的特点可用一个“大”、一个“小”来概括。 所谓“大”,是指家族代际多、人丁多、生命样态多。杨家百年历七代,全书所涉各色人等近百人,而各人有各人的人性善恶。这是一部包罗百年间世态万象的小说,悲痛与欢娱、穷困与富裕、爱情与仇恨、生存与死亡、成功与失败、理想与现实共存。作者想全方位地还原时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30-404593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9时1分42秒 中华文明标识,以艺术“再编码”

   ...者都敏锐地提出,要警惕对中华文明标识内涵的浅薄化理解和符号化的堆砌滥用。 中国评协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提出,“艺术创作者应真正走到历史纵深处去,知道什么才是原汁原味的,努力呈现出艺术应该有的样态”。他以书法为例,认为其不应被窄化为视觉艺术,这样会导致人们只关心“哪篇写得好”这样的技术问题。“事实上,磨墨、执笔、用笔和结构、章法布局等,都是中华文化中关于人的德行要求落实到书法领域后的表现,这些...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4003-404598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7时42分34秒 写作是以生活为柴的燃烧 ——关于《野蜂飞舞》的访谈

   ...理解的基础上,它比技术更难,它也是好作家的根本。并且,这些问题都不是孤立的,也不孤立存在,而是像谜团一样纠缠在一起,牵一丝而动全局,有时候产生的影响也几乎难以预料。 14. 您在后记中提到,生活的本来样态是“质朴的,苦涩的,犹疑的……”您对此是如何理解的?您又为何想要呈现出这么一种风格? “质朴的,苦涩的,犹疑的……”是就我所经历的故乡的生活而言的,因为贫寒,因为人们坚守传统的观念,践行传统的生活方式...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5057-404570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5时45分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