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35 篇有关 柳词 的页面,用时 0.098秒.

第1页  共7页

【访古知新】手执铜琶铁板 高唱“大江东去”

   ...说苏轼有一次问人:“我和柳永的词比起来怎么样?” 那人回答:“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拿着红牙板,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您的词,得是关西大汉,手拿铜琵琶、铁绰板,高唱‘大江东去’。” 和柳词的婉约相比,苏词的豪放,一下子有了画面感。后来,人们惯常把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也是打这儿来的。 不过,苏词的特点真的只是豪放吗?苏轼本人认可这一点吗?本报记者就此“穿越”到公元1100年,在海南儋州...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05057-404501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8时26分20秒 技术与大众传媒

   ...出自己声音的时候了。这种理论预设包含自我献祭的英勇姿态:精英的文化霸权土崩瓦解的时候,倡导这种主张的知识分子也将泯然于大众。尽管如此,许多知识分子并未详细考虑大众的声音寄存于何处。“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口口相传的民间传播可能覆盖多大的范围?大众汇聚在广场上振臂高呼,这种传播显然只是一种象征性原型。大众传媒的出现及时填补了理论预设的空白之处,但是,技术、大众传媒、商业市场的循环关系出其不意地打乱了...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5/c404018-403392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8时59分34秒 新传媒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

   ...表现了各地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它不仅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而且启示着并不断启示着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体的演化变革。 唐人说,凡有井水处皆吟白(居易)诗。宋人说,凡有井水处皆歌柳(永)词。为什么?白诗柳词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鲜活,生动,生命力强大。 自古而今,那些装腔作势、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文虚艺,生之也即灭,行之也不远。 时代变了。文学主体也在变。回看历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9/c419351-403305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30日9时20分41秒 “以俗为雅”的提出、实践和价值

   ...化用在诗中,使作品活泼、生动、通俗,饶有情趣。 除此之外,在宋词当中“以俗为雅”的创作实践亦深得其妙。柳永的词吸收了大量口语入词,风格通俗流利,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宋代叶梦得所谓的“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之说。宋代胡仔云:“柳之乐章,人多称之……彼其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苕溪渔隐丛话》)再如李清照的词,语言平易,格调清新,明代杨慎评赞云:“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6/c419351-402294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6日8时58分54秒 扬子江畔共话文学破圈:做好圈内事,找到文学现场

   ...文学破圈吗?这只是网红效应和媒介事件。刘月悦说,文学的出圈需要文学话语和观念的变革,“目前文学的尴尬处境在于,对很多人来说,它已经不再是滋养精神生活的重要养料了”。 古典文学时代,“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在跫音未远的20世纪,文学也曾是我们想象世界、理解自身的方式。“就像路遥《人生》里黄亚萍喜欢高加林,喜欢的原因是他看起来像保尔·柯察金,或《红与黑》里的于连。她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4/c403994-4013097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4日8时27分40秒 作品立不住,出圈出不久

   ...行艺术创作。但文字不是死的,它可以通过多种传播方式“活”起来。中国古代的乐府诗和宋词曾经以音乐为媒介,成功走出了“文学圈”,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叶梦得对宋代词人柳永有这样的评价:“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意思是有人烟、有水井的地方,都能听到根据柳永词谱成的流行音乐。由此可见,文学的传播,需要依靠其他媒介。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将媒介视为“转换器”,他认为两种媒介交汇可以获得新的能量,媒介交汇的时...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9/c404033-4012769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9日7时39分44秒 《满族文学》2022年第2期|朱以撒:薄如蝉翼

   ...到大,从大到老都是不快乐的,还好老天眷顾,他喜欢上填词、制曲,便一一写去,以为富贵荣华也不过如此。我能理解枕腕而书这个动作,这个动作足以使人眉目舒展,不知今夕何夕。写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给很多的人看,如柳词,虽草野闾巷亦能歌咏。一个则是相反,给极少数的人看,甚至就给一个人看,诡秘得很。看过的人记熟,顺手就着煤油灯让它化为一片乌云;或者咽入口中,让它烂在自己的肚肠里。许多的谍战片都有如此雷同的设计,不厌其...

新作品#报刊在线#《满族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08/c419959-323699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8日14时43分8秒 借鉴传统,推动现实主义创作发展

   ...写了许多具有历史感慨和现实指向的怀古诗。 到了宋代,商业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文人的生存空间更具伸展性。最初作为“艳科”的宋词,慢慢成为了记录自我情怀和市井生活状况的重要文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文学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元明清三代之文学,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要代表。戏曲领域的《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长生殿》《桃花扇》等,小说领域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3/c419351-4006193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3日8时38分19秒 《朔方》2023年第7期|金瓯:宣叙与咏叹

   ...雅士与通俗传统的形如冰炭使得柳词一直饱受攻击,即便是他最受欢迎的代表作《定风波》,也被晏殊讥为“风华有亏,卑之无甚可观”。 据著名学者孙康宜教授的研究,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一剧“几乎就以前引柳词(即《定风波》)为架构基磐”。一首词作发展为一出剧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词人诸多风格的词作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以文拟人,即是种种不同的人物性格,这才是准备完整了的文学手法、文学工具。经过了元杂...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2/c418991-4004911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4日8时46分14秒 却话金榜题名时

   ...不远了。 或许,比起“金榜题名”,柳永更适合“浅斟低唱”。正是他“偶失龙头望”,才会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才会有“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才会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 “题名”非“提名” “金榜题名”时常被误写为“金榜提名”,实际上,“题名”与“提名”虽然都与“名”有关,但却是意思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语。要看清楚其区别,不妨从“题”和“提”的字源说起。 题是...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6/c442005-4002964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6日16时8分23秒 进击吧!文学!

   ...院,走出封闭、守成、内倾的舒适区,走向熙熙攘攘的市井人群,走向互联互通的数字世界,走向发达的现代传媒网络。文学正在努力恢复自鲁迅开始的强健的新文学传统——为人生、为平民;努力回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甚至梦想回到自己最初的也是最有活力的形态:街谈巷议。 三、发展的世界与进击的文学 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从来都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歌德曾借浮士德的形象,拥抱改造世界的科技革命,歌颂世界的上升,...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7/c404033-3268790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7日8时27分43秒 “纸上诗歌”遇上新媒介时代

   ...诗词发明了一套押韵的规制,这是一种声音上的规制,而在很多新诗中,韵律几乎没有了。严格的声音规制表面看起来非常死板,但其实对跨媒介传播却极为有利。乐府、宋词被谱成曲子之后,传播盛况空前,“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便是例证。周杰伦的《本草纲目》《青花瓷》等古风歌曲能引发华语乐坛的共鸣,乃因其美学运转的文化母体为古典诗词。现代诗除了形式上的分行,没有任何的字数、声音的规制,失去声音的基础,即便谱曲,也很难以达到...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7/c404033-3266602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7日8时59分5秒 近代词学史的新特征

   ...女性视角切入。她认为读词应心细如发、专心致志,无有杂念,细细品味,方可得其意;又认为词主言情,“迷离惝怳,若近若远,若隐若见,此善言情者也”。但情语并非亵语,正所谓“好为亵语者,不足与言情”,故她批评柳词“舞馆魂迷,歌楼肠断,无一毫清气”。钱氏的词学观与其性别视角有着较大关系。 研究对象多样化 近代词学的研究对象相较于前代来说,主要呈现出实用性、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也间接影响着近代词...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7/c442005-3265193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7日9时23分40秒 文学脱口秀,创新还是返祖?

   ...认咱们这些穷亲戚。硬往里拱的人,我也硬是没见出几个文学天才来。话说回来,天才不是哪个圈子圈得住的。 狍平方:莎士比亚当年剧作的演出就是娱乐平头百姓,所以才会有那些所谓的粗口;“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宋词也曾挑梁流行歌曲。文学和娱乐从来不是敌人,只能某一种文学叫文学才是文学最大的敌人。 周文婷:其实很多东西是受到了我们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接受不了一个穿惯西装的人,突然改穿嘻哈风。尤其目前抖...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5/c404033-3259320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5日10时13分29秒 2021年湖北网络文学综述:百花齐放与类型深耕

   ...者认为与其代表作《庆余年》《间客》构成了三部曲,在风格上延续了标志性的“文青”风格,在每一卷卷首,作者都用一首诗词作为题记点题,笔触富有诗意,人物刻画细腻,以井九修仙飞升为主线,刻画了如赵腊月、顾清、柳词等一众鲜活人物。在延续个人风格的同时,作者也不断创造性地扩展小说幻想的疆界。与传统修仙小说不同的是,《大道朝天》中人物修炼飞升后,转入了科技世界,由修仙转入了科幻,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在书中碰撞、交融,...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4/c404027-3256565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6日9时24分51秒 王崇明:日记中的诗话

   ...》中说明了具体的原因:“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可惜,宋仁宗“留意儒雅,务本向道,深斥浮艳虚华之文”,不满柳词,特别地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将他榜上除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晏殊曾当面指责柳永说:“殊虽作曲子,不曾到綵慵拈伴伊坐”,逼得柳永无法再“诣政府”。(《宋艳》卷...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4/c442005-3250220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8日9时41分22秒 铸就新时代文学的高峰

   ...升鉴别力和阐释力,不断地与文本对话、交流,发掘并赋予新的意义,推动文学创作的高峰进程。 读者对文学的关注喜好和艺术感受力的强弱,也是文学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宋词高峰的涌现,与“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这样的宋词热度分不开。而在当下图像时代视觉文化的冲击下,文学受到极大的冲击。当人们喝茶饮酒、谈天说地,分享的是阅读某部文学作品的感觉或创作体验时,文学便充满了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文学的繁荣与社会...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5/c419351-3248430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5日7时53分20秒 对话黄德海:“好的文学批评是一次协作性朝向未知的探索之旅”

   ...。比如,是不是可以问,不能够让更多人欣赏,是否因为我们的写作功力不够? 不妨举几个例子——《三体》是不是通俗作品?金庸是不是通俗作品?《红楼梦》和《水浒传》当年是不是通俗作品?“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的词当年是否肯定是通俗作品?“旗亭画壁”的故事说的不是通俗?这些问题,都很难有简单的结论。对我个人来说,我也看短视频,也完整读过几部千万字级别的网络小说,有些网络作品,可能已经远远超过所谓的严...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0/c405057-3248023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0日8时14分20秒 洛水:网络文学就像是我的曼伊帕

   ...和许许多多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一样,我们共同追逐着时代的巨浪弄潮而行,受益匪浅。 今时今日,若以读者的数量和作品的销量而言,网络文学已经算是大获成功,占据了文学的大半壁江山。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从这个角度而言,网络文学真正实现了文学的普及化。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它镌刻着时代的烙印,时刻保鲜,如同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它补充着当下最热门的语言和梗,一如古时诸多的典故来由。 当然,网络文...

网络文学#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5/c404024-3238402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5日8时57分52秒 八百里分麾下炙——辛弃疾的英雄泪与烟火气

   ...间的烟火气息。 我读稼轩词,就像读老杜诗的感受是一样的,少年时,大家都说他们好,自己也觉得不错,但终究不是当时最吸引我的。年少时候心里那些粉红色小心思、雾蓝色小忧愁,是多么容易与温韦词相呼应,被晏柳词所吸引啊。直到近年来,才越发读出老杜的好,年年必重读老杜诗,且长使我这个女子(算不得英雄)泪满襟。 七八年前买了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蓝白色封面的《辛弃疾词》,小开本可以一手掌握,因为方便,时时翻阅,越...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7/c404064-3230148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7日9时39分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