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51 篇有关 柳如是别传 的页面,用时 0.236秒.

第1页  共8页

AI时代的文史工作

   ...原创力。陈寅恪研究《再生缘》,结论对错不重要,但他能发现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是真正的学术工作,如果没有他的工作,后来关于陈端生和《再生缘》的所有文章,自然也就不会有了,或者要晚很多年才会有。《柳如是别传》也是同样的情况。他愿意把精力放在这方面,这就是远大的眼光,他是个盲人,还能做这样的研究,可见早年记忆和联想力是如何发达。近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宝卷研究很热,但这个工作的第一功要记在郑振铎头上,是他...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57-404570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9时15分0秒 章培恒先生的内曜与心声

   ...35页)这观点与语言与章先生的著述相对照,可谓一脉相承。而陈先生的《柳如是别传》为明末清初一妓女立传,“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通过女权视点探讨男女爱情、婚姻的关系,记得有一次章师说到《柳如是别传》,大意是颇有去男子中心的意思,是走在时代前面的。确实,陈先生表彰陈端生和柳如是的自由与独立,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无怪乎引起非议,却显示一种不随波逐流的个性,这也为蒋先生和章先生所继承。 在跟蒋先生读...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20分2秒 展现明清才女艺术造诣

   ...画家、作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不仅注重个人修养,还关注家国命运,具有侠肝义胆和忠贞气节。 柳如是善吟咏,工书画,常着儒服与“云间三子”议论国事,是一位“侠而烈”“饶胆略”的奇女子。历史学家陈寅恪晚年著《柳如是别传》,评价其为“女侠名姝”,有“民族独立之精神”。展览中呈现了常熟博物馆藏清代高垲题《柳如是像》。此画以线描为主,描绘了柳如是着常衣的形象。 马守真以精于画兰而名扬江南,自号“马湘兰”。为人旷达的她,所...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9/c419390-403643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9日8时10分50秒 言立而文明

   ...典文本,其人其文去今已远,实难效法,现代以降此调不弹也非实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单篇文章如《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朱光潜《诗论》、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宗白华《美学散步》等,“在语言上有突破,在文体上都有新创”,为古人论文“诗心”与“言诠”的接续与再造,也说明古典文论文体的创化非不能为不可为,是不知为也! 缘何如是?孙郁《“思”与“诗”的互渗何以...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1/c459541-403516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日8时17分11秒 陈寅恪与中古史研究

   ...授收集整理,198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陈寅恪文集》名义出版了陈寅恪先生的主要著作,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及《柳如是别传》七种。从此,上海古籍出版社还陆续以《陈寅恪文集》等形式多次重印陈先生的这些著作。之后,又有三联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中国书店、团结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等众多出版社印行了上述的各种陈寅恪先生著作,所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5/c404063-403467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5日7时14分20秒 谢冕、高秀芹:一个人和他的时代及文学

   ...,很谨慎。 我跟陈寅恪先生不一样,郭沫若给陈寅恪写信要他从广州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职,陈寅恪直接就拒绝了,不从广州北上,他可以做到,我做不到,因为他学问太大了,我做不到那一点,但是他真是自由了。 他的《柳如是别传》学问真做大了,研究她在游艺界或者叫诗词界的名人聚会当中的交往,研究她和钱谦益来往的诗。陈先生研究到家了,从考证材料和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研究钱谦益怎么给她弄了别墅,他们怎么样约会,怎么样运营诗词。 过去...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8/c405057-403221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8日9时1分36秒 王笛:文学怎样进入历史的视野

   ...、转喻、讽喻等等。所以说历史和文学在表达方式方面其实有很多类似之处。小说可以证史,诗歌可以证史,今天的历史研究可以用更多的文学作品,这是由于我们受了新文化史的影响。其实中国早就有这个传统,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就用了很多诗词去发现历史。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在写《王氏之死》的时候,引用了不少《聊斋志异》的内容。有些学者不认可使用这些鬼怪故事,觉得走得放得太远。但是我们要知道史景迁...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3/c404033-403122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4日9时31分51秒 《黄河》2024年第3期|萧相风:消失的半岛书店(节选)

   ...。”他说,希望临终前还能再见见大家。第一次在书摊相遇,他就向老刘打听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这些年找柳如是的心愿一直未了。老刘说:“很久没有那个老人的消息了,可能已经过世了。”去年书友郭老师拿出一套《柳如是别传》,仅有上册和中册,独缺下册。他多年寻找下册而无果。郭老师就把这套残本交给老刘,让他挂在网上出售。老刘说:“虽然只有上中册,但我认为它是套好书,就没在网上挂出,私下里替书去找下册。”老刘在书友QQ群里...

新作品#报刊在线#《黄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1/c426204-402616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日8时2分25秒 论《“三”生有幸》的叙事策略

   ...枯花荣花重生,一树烂漫来迎春”的奋起,每个平凡人物自我都定义彪悍人生、创造彪悍之路。鲁迅先生有言,“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③不朽之人往往是立德立功立言者,但陈寅恪耗费十年之功、煌煌八十万言的《柳如是别传》,却讴歌一风尘女子,可见,只要人物精神要素具备大质量,再平凡的人物也能发出光芒。礼失求诸野,作品以小传形式精心打磨的各色人物,真实存在,历时呈现,典型形象,身上体现的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于自...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2/c458525-402150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2日17时36分16秒 纵横文史 博览贯通——卞孝萱先生的学术人生

   ...卞先生在《现代国学大师学记·前言》中指出:“以唐诗证史言,清末刘师培已发表《读全唐诗发微》,远在寅恪经营《元白诗笺证稿》之前;以明遗民诗证史言,抗日战争期间邓之诚已经营《清诗纪事初编》,亦在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之前。学界尊寅恪,是也;而不知师培,忽视之诚,误矣。《学记》榷论三人以诗证史,庶几无偏。”因此,卞先生在《现代国学大师学记》中专门撰写《刘师培以唐诗证史》《邓之诚与〈清诗纪事初编〉》二文加以论述。 ...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5/c442005-402026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5日9时22分13秒 浅谈《“三”生有幸》的叙事策略

   ...“花枯花荣花重生,一树烂漫来迎春”的奋起,每个平凡人物都定义彪悍人生、创造彪悍之路。鲁迅先生有言,“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3不朽之人往往是立德立功立言者,但陈寅恪耗费十年之功、煌煌八十万言的《柳如是别传》,却讴歌一风尘女子,可见,只要人物精神要素具备大质量,再平凡的人物也能发出光芒。礼失求诸野,作品以小传形式精心打磨的各色人物,真实存在,历时呈现,典型形象,身上体现的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于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7/c404030-4019076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7日8时54分34秒 王笛×张明扬×李磊:不要把陌生人社会极致化

   ...候,辽东当地老百姓究竟是怎么民不聊生的,有很多面上的记载,但具体到人就付之阙如,所幸,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当地人造反的资料,对于古代的普通人而言,往往只有造了反才有资格进入历史。 以诗证史 李磊: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是以诗证史。《那间街角的茶铺》引用了成都的民谣、竹枝词。《弃长安》,引用了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历史写作使用诗歌,如何做到补充资料的不足,又防止文学创造的主观性? 王笛:当历史研究缺乏细节的时候,...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6/c405057-4011226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7日7时58分14秒 兴衰更迭:经世诗风在清代的消长

   ...,骚人怨愤之章,宜其霞蔚云属也”之识;宋荦为卓尔堪《遗民诗》所作序,则以“几与德祐、祥兴诸君子争烈矣”论“胜国遗民诗”;至于钱谦益《后秋兴》、吴伟业《永和宫词》《琵琶行》《松山哀》等系列作品,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郑方坤《国朝名家诗钞小传》则分别给出“实为明清之诗史”“可备一代诗史”的美誉。概而言之,故国的覆亡和时代的剧变,既促成了清初诗坛的群体纷呈,遗民诗人、贰臣诗人与国朝诗人鼎足而立,也营造了多元耸动的...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9/c442005-4003895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9日9时27分50秒 道不同亦可为谋

   ...蹈和器乐方面的才能,同时还记录了她们与当时一些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应酬和交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戏曲的繁荣状况及艺人生活情景。按照陈寅恪的说法,也该算是一部“颂红妆”之作。后陈寅恪写《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当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此书的影响。如其中“张怡云”条,所写张氏才华俨然与陈端生、柳如是不相上下: (张怡云)能诗词,善谈笑,艺绝流辈,名重京师。赵松雪、商正叔、高房山皆为写《怡云图》以赠,诸名公题...

文史#频道头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05/c419383-3020946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日15时42分34秒 柳如是的寻觅

   ...的人可以丧失他的生命,但是不能丧失他的自由。就是这种守住自我的镇定,才可以使人在苦痛本身里也可保持住而且显示出静穆的和悦”。陈寅恪先生晚年,在失明膑足的艰难中,耗费十年心血,写下80多万言的皇皇巨著《柳如是别传》,正因为柳如是身上,鲜明体现着他毕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清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他的族人逼迫柳如是,要谋夺钱的家产,柳如是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3/c404063-3266330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3日8时47分54秒 法律与文学汇融的成功探索

   ...中国的政治史、文化史和法律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研讨会主持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表示,法律和文学的关系由来已久。“陈寅恪先生就是以诗为史,以此研究文学和法律,他的著作《柳如是别传》《莺莺传》等作品,即是把情理、法理和诗歌结合起来的写作。北京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朱苏力曾著有《法律与文学》一书,从法律的角度来研究诸如《窦娥冤》等案例。可以说,法律与文学间的理论研究具有广阔空间。”在程...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7/c404023-3265173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7日8时36分29秒 ​《广州文艺》2023年第1期|蒋蓝:锋刃之书(节选)

   ...山怀古》里有“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名句。益州即指四川、重庆全境以及陕南、滇北部,治所在成都。 王濬梦到的固然是人生得意之刀,“梦而可切,这把刀可谓锋利无比了。” 对此,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第四章里指出: 微之诗“个个君侯欲梦刀”句,其意谓人皆欲至西蜀一见洪度,如王士治之得为益州刺史,此固易解。……然寅恪少读《晋书》,于“三刀”之义颇不能通。后见唐人写本,往往书“州”字作“刕”形,...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州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6/c419881-3260771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7日9时1分54秒 《山花》2022年第11期 | 荆歌:在松陵(节选)

   ...小钱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家里很是热闹。小钱绝对是个“文青”,不仅读很多书,还拉小提琴。《围城》和《写在人生边上》当时都是她借给我读的,我因此对钱钟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去买了《管锥编》和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发现看不太懂,于是就明白了小钱老师为什么不把它们推荐给我读。我们那时候在办公室,有事没事都会比赛背诗。背徐志摩,也背戴忘舒,舒婷北岛顾城的也背,还有洛尔迦、金斯伯格、海涅和泰戈尔等等。 如此文...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30/c418988-3257792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日9时8分8秒 黄德海:知识结构变更或衰年变法

   ...实风格的由来。此文或许暗示着他从对《聊斋》才子气的欣赏中走了出来,对作品的阅读心态更为开通,也始重平实雍容之风。这样的转变,是对文学概念的进一步扩大,也影响了汪曾祺对非文学类著述的评价,如他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就称其“是一个长篇的抒情散文,既是真实的,又是诗意的”。如此认识,将汪曾祺此前思想中分茅设蕝的想象与事实,渐渐融为一体。 汪曾祺是最早对西方现代小说有所借鉴的作家之一,所谓“我是较早的,也是有...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9/c442005-3254766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9日8时21分58秒 谢泳:新时代的文史研究

   ...原创力。陈寅恪研究《再生缘》,结论对错不重要,但他能发现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是真正的学术工作,如果没有他的工作,后来关于陈端生和《再生缘》的所有文章,自然也就不会有了,或者要晚很多年才会有,《柳如是别传》也是同样的情况,他愿意把精力放在这方面,这就是远大的眼光,他是个盲人,还能做这样的研究,可见早年记忆和联想力是如何的发达。近年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宝卷研究很热,但这个工作的第一功要记在郑振铎头上,是...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6/c442005-3251179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6日7时1分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