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情怀,都有社会担当。当然具体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书中我写的一些出版人,如高贤均、杨德炎他们没做什么大事,但是他们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埋头苦干,也是了不起的。《永远的微笑》一文写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杨德炎,他深知钱锺书读书笔记的学术价值,尽管知道出这样的书不太可能热销,但在没有获得相关资金支...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6/c405057-404398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6日9时35分46秒 李昕:一个出版人和一个文化时代...文学作家。 为众多的出版人塑像 李昕为众多的出版人塑像。他写屠岸,说“被自己的美德耽误了。他既是‘正人’,又是‘君子’”。写陈早春,“我感到陈社长的性格中有一种难得的宽厚和雅量。”写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杨德炎,称他执掌“正襟危坐”的出版机构时,是作者、读者和同事的“侍者”,并引用他的夫子自道:“我能做的,就是把金字塔招牌再擦亮一些。”只是,这位“敏锐精明而又温文儒雅、谦虚和蔼,彬彬有礼、亲切待人,永远有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1/c404063-403661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1日8时30分43秒 “商务”并非唯商是务,“印书馆”并非仅仅印书...联,总是让人留步思索。“读书”“民智”“教育”“积德”与百多年的商务是个什么关系? 与百多年来的中国是什么关系? 初识商务人 我与商务人第一次接触,是二十多年前在华中师范大学与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先生和毛永波先生的见面。那是20世纪末的一个中秋节,杨总和毛永波到武汉拜望我的导师邢福义先生,事先与我联系,让我做向导。商务印书馆是出版界的皇皇殿堂,杨总当年是驻德国、瑞士的外交官员,做过新闻出版总署...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15/c404063-3237472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15日7时57分58秒 江蓝生:我与商务印书馆的不解之缘...人的许多付出。 1997年,我们所和商务印书馆共同起诉某人炮制的词典严重抄袭《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侵害了语言所的著作权和商务印书馆的专有出版权。开庭质证时,我和韩敬体以及商务总经理杨德炎同志以确凿的事实,有理、有据地跟被告方往来激辩,最终得以胜诉。中国辞书学会以此事为契机,在业界发出向抄袭盗版等侵权违法行为和粗制滥造的不端学风进行斗争的倡议,激扬了正气,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19...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22/c404063-3235671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22日7时43分37秒 十年寄哀思——怀念杨德炎先生...制视频,回顾故宫出版的历程。我特意问他这件事,陈先生连声说是,当时在故宫拍摄,拍摄时间是游人未开放之前和游人出宫之后这两个时段,人住在华侨大厦,几个人带着摄影器材,怎么也没办法找到车,只好就近找商务,杨德炎自己骑三轮车拉着人和器材进宫。记得当日在丽晶酒店的盛大庆典结束后,即跟朗文出版社沈维贤、高孝湛等举行工作会谈,商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版权合作细节。沈先生精通印刷,思维缜密,富商业头脑,生意精确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15/c404063-3196705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5日9时56分12秒 程孟辉:忆出版家杨德炎先生现代中国出版业重镇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我国著名出版家杨德炎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但这位聪慧睿智、风趣儒雅、善解人意、温良谦和饱学之士生前的音容笑貌却常在我的心头浮现,犹如昨日。 德炎和我是上海老乡,他大我六岁,我和他交往四十多年,近半个世纪,可谓亲如兄弟,亦师亦友亦学长。 记得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夏秋之交,大学毕业刚被分配到中华商务编辑部工作不久的我,第一次在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大楼的四楼遇见了毕...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04/c404063-3180890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4日6时56分31秒 一位宽厚的出版家:杨德炎先生十年祭指顾倏忽,一代出版家杨德炎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 10年前的那个夏天,德炎先生因患肝癌,先在北京、后赴上海医治。在上海,因病情加重,恐将不治,商务印书馆的同志和他的家属遂安排救护车辆,日夜兼程,将德炎先生接回北京。到达并住进北京协和医院时,是2010年6月22日上午。接到商务印书馆于殿利总经理电话后,我旋即与我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聂震宁总裁一起,前去医院看望。那时已近中午,德炎先生已经神志不清,...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06/c403994-3177290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7日9时57分58秒 曹乃木先生访谈录在通州搞师范教育 张稷:商务的馆史,从翰伯先生恢复馆史研究室以后,一直到陈原、林尔蔚、杨德炎和王涛总经理、于殿利总经理都相继做了一些工作。现在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继续挖掘、整理和研究1949年以前的历史;另外,1949年之后的资料,较之前要少,需要抓紧挖掘整理,值得留存的,也要想办法留存下来。很感谢您能接受口述采访。 曹老,您是商务的老编辑,又是唯一被周总理接见过的《新华字典》组的编辑。您是...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16/c405057-28782633.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17日9时13分59秒 老教授1978年受命编纂词典 历时36年终完工...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讨论的内容,就是在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间,规划编写出版160种中外语文词典。 对于辞书出版来说,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一次重要的辞书会议。著名的出版人、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杨德炎在2005年撰文提到,“这是我国辞书史上第一次有关辞书编纂出版的规划会议,也是至今业内最为重要的会议。” 词典规划(草案)经会议讨论后,部分地方的代表主动承担下一些任务。 国务院在下达的通...
书香中国#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zjqy/2014/2014-04-14/200177.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4月14日16时33分21秒 杨绛:坐在人生的边上...辛苦,难以言表。此次商务组织精悍力量,克服种种困难精心编订目录,认真核对原件,核对校样,补充注释,工作深入细致,历时三年有余,成效显著,这怎使我不佩服和感激莫名!相信锺书和襄成此举的原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同志地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 《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2003年出版时,我曾作序希望锺书一生孜孜矻矻积聚的知识,能对研究他学问和研究中外文化的人有用;现今中文笔记出版,我仍这样想。私心期盼有...
研究#作家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5-04/126061.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5月4日13时58分18秒 珠玉琳琅的矿藏——读《钱锺书手稿集》...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他当然知道自己不是有钱人家子弟,他首先得有个职业图生存,剩余的精力才能用来“做做学问”。他的志愿不大,却也不小了。 可是他的成就呢?一部《钱锺书集》,又承商务印书馆的杨德炎同志有胆有识,为他立项出版一部不太可能热销的《手稿集》,包括《容安馆札记》、《中文笔记》、《外文笔记》,数量巨大。但钱锺书对我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大部分没能完成,而研究西方文学的书,影儿都没有呢。他今天...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11-14/106144.html 发布日期: 2011年11月14日8时41分52秒 《钱钟书手稿集》出版故事 杨绛赞有胆有识...决定斥资3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将钱先生的全部笔记手稿扫描印行,公之于众。这笔钱对于出版社来讲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而投入其中的时间精力更是难以计算,但是这对学术的发展,却是功德无量的。“杨先生牢牢记住了杨德炎的名字,每次都要提的。”陈洁说。 然而,促成手稿集出版的杨德炎先生却遗憾地因病于去年去世,没能看到全部手稿问世。但是他心底对手稿集“责无旁贷”的信念早已传递给每一个承担这项工作的人。 20...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1/2011-11-07/104777.html 发布日期: 2011年11月7日8时59分41秒 我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迎来110年华诞...家现代出版机构,110年来,商务印书馆一直致力于建设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翻译引进海外先进文明。至今,他们已为读者奉献了以学术著作为主的近5万种出版物,在海内外拥有亿万读者。 据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商务印书馆坚持深化改革,着力促进发展,努力维护和发扬前辈开创的出版优势,进一步强化语文辞书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两大传统出版项目,使语文辞书和汉译学术名著两大品牌长盛不衰。与此同时...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6-07/24346.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6月7日9时6分6秒 亚太出版商联合会图书评奖揭晓...童类图书银奖《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的77个秘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学术类图书银奖《风土》(商务印书馆);鼓励奖《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杨德炎、常务理事黄书元等出席了本届年会。 亚太出版商联合会是亚太地区目前唯一的国际性出版社团。APPA图书评奖每年一次,参评图书均是当年度内APPA成员国之间翻译出版或合作出版的。图书奖分为学术、儿童及...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6-03/24299.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6月3日22时26分2秒 陈原留给我们的财富...触不灵,我就砸门,他听不见,没办法我只好给他打电话,说“报告,本人已到,请开门”。 杨德炎(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陈原先生在这间小屋精心设计了书架,他离不开这个书架。那个小桌子,大家去的时候可以在上面享受咖啡、浓茶,围坐在一块儿...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3-19/71854.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19日1时34分8秒 翻译枪手一周竟赚2.5万 专家呼吁建立翻译资质准入制...但屡屡发生在文学翻译领域的抄袭、剽窃、粗制滥造,词不达意,南辕北辙,笑话百出,每每令人尴尬。现在,翻译居然也有了枪手,翻译的现状的确到了不得不大声疾呼的时候,所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间隙,商务印书馆杨德炎、译林出版社章祖德、译文出版社叶路、人民文学出版社潘凯雄、《人与自然》杂志刘硕良、自由撰稿人止庵、法国文学翻译家胡小跃等一批出版界、文化界的专业人士召集起一个研讨会,在此他们呼唤建立翻译资质准入制。 ...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3-19/23406.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19日1时23分32秒 改“哦宝贝儿”为“哦亲爱的” 翻译枪手一周赚2.5万 专家呼吁建立翻译资质准入制...但屡屡发生在文学翻译领域的抄袭、剽窃、粗制滥造,词不达意,南辕北辙,笑话百出,每每令人尴尬。现在,翻译居然也有了枪手,翻译的现状的确到了不得不大声疾呼的时候,所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间隙,商务印书馆杨德炎、译林出版社章祖德、译文出版社叶路、人民文学出版社潘凯雄、《人与自然》杂志刘硕良、自由撰稿人止庵、法国文学翻译家胡小跃等一批出版界、文化界的专业人士召集起一个研讨会,在此他们呼唤建立翻译资质准入制。 ...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3-19/23374.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19日1时23分32秒 出版家60年勤于著述 出版界聚会纪念陈原...我国的出版事业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陈万雄认为他是“近代启蒙性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与会者还提出了编辑《陈原文集》、《陈原书信集》,撰写《陈原传》的建议,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表示,这些问题正在考虑之中。 陈原先生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出版家,曾担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策划和领导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汉英词典》等辞书,并重新启动、组织学者编辑出版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6/2006-11-06/20906.html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6日14时8分0秒 四家出版社启动启功出版计划...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抒发对先生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之情,表达进一步弘扬先生的道德文章、积极推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心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傅铁山及任继愈、郑欣淼、袁行霈、傅熹年、谢辰生、罗哲文、程毅中、杨德炎等一百五十余人出席座谈会。代表们不约而同地提到,启功先生一生热爱文化事业、关注学术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进步。他不仅自己为出版社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古籍整理与学术著作,贡献了璀璨夺目的书画作品,而且一直热心...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6/2006-07-27/19776.html 发布日期: 2006年7月27日10时26分0秒 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刊行...为珍藏而不便利用,使编纂工作和成果留下不少缺憾。” 飞龙在天:国宝探秘别有洞天 《四库全书》卷帙浩繁,加之深藏高阁,一般人难见其踪。“印行《四库全书》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梦想。”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说。然而,旧中国时代,官府无意、官员无德、经费无着、战火无尽,出于种种原因,这个梦先后六次与商务印书馆擦肩而过。为此,商务印书馆的前辈张元济先生曾感慨道:“《四库》事层层难关,真如唐三藏之取经,……。...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5/2005-12-23/17425.html 发布日期: 2005年12月23日10时21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