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55 篇有关 李时珍 的页面,用时 0.14秒.

第1页  共38页

《长江文艺》2025年第4期 | 雷平阳:牡缅密缅(五题 节选)

   ...爷、神仙,他的肉眼真的没有看见。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中说到茶乃“木中清贵之品”,还说只要服四两雅州蒙山茶就可成为“地仙”,眼看就要触及茶树的脱世丰姿,话头又转到了茶的药理上。而先于缪希雍二十余年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的茶,则完全是一味药,茶树是无痕、无影的。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怀疑他们所见的茶树确实缺少丰姿和风采,类同于人们视而不见的普通俗物,用不着以文字去描述、呈现、吟诵它们,实在是个让人...

新作品#报刊在线#《长江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18961-404700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7分32秒 仰望的星空——《华夏石油和化工人》序

   ...,我国化工事业的开创者们,那些泰斗、大家、专家和奋斗者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貌。显然,策划这套丛书的编辑者雄心勃勃,有着宏大构想,即从我国火药发明之化工肇始,到药王孙思邈、为石油命名的沈括、《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均胪列其中,直到晚清到建国以来开创我国化工事业的先驱们,那些如星光闪耀的名字,如范旭东、侯德榜、吴蕴初、徐寿、陈调甫、徐名材、侯毓汾、吕时铎,甚至包括铁人王进喜,等等,等等,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30-404665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4时33分32秒 泛娱乐时代的“青年写作”

   ...了一些人首要的追求。比如,我的小儿子是2009年出生的,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要搞笑。你是从戏剧学院毕业并做过专业演员的,你应该知道什么是好的演员。我们年轻时,认为赵丹那样的演员是好的,他演过林则徐、李时珍等,演过喜剧,也演过悲剧。但现在的一些明星,他们以搞笑和取悦为主,并因此成为有钱的演员。这是社会价值观变化的缩影。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里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5057-404656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13分13秒 杜甫如何吃上蔬菜

   ...实在不应该求索无厌。 除了苍耳,杜甫还采摘过槐叶。古人食用槐叶有很长的历史。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晋人多食槐叶,尝见曹都、谏真予述其乡先生某云:世间真味,独有二种,谓槐叶煮饭、蔓菁煮饭也。”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槐初生嫰芽,可炸熟水淘过食。”杜甫摘下槐叶,是要做一道冷淘,也就是现在说的凉粉、冷面。 杜甫写于767年(与摘苍耳同一年)的《槐叶冷淘》诗中,看看这道“杜甫冷面”的做法:“青青高槐...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42005-404570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9时14分18秒 玉兰花开正清明

   ...颜色也单一。我的理解是,土著辛夷是玉兰的始祖。 我还是感觉辛夷这个名字比较诗意和清雅。古诗云:辛夷花落,海棠风起,朝雨一番新过。狸奴去后绣墩温,且伴我日长闲坐。 辛夷花名字的来历,主要源自花的嫩芽。如李时珍所言:“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辛夷”中,“辛”指其味,“夷”是花蕾初生时的嫩芽,“夷”,荑,荑草也,《说文》解释:“茅之初生也”。 古人常用辛夷来形容女子的洁白柔嫩。比如《诗经·卫风·...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18-404541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10时24分41秒 春分·妙笔“生色”

   ...人在渐暗的暮色中点亮了无数灯盏。这是几棵辛夷开花了。辛夷也就是俗称的紫玉兰,与白玉兰开花时的雍容浩瀚相比,辛夷植株低、花型小、花瓣更为纤细、别有一种内敛的文气。 辛夷这名字的来历,主要源自花的嫩芽。如李时珍所言:“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辛夷”中“辛”指其味。“夷”是花蕾初生时的嫩芽“荑”。“荑”,荑草也。《说文解字注》解释:“茅之初生也”。古人常以辛夷来形容女子玉手,如《诗经·卫风·硕人...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4018-404431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8时22分51秒 《广西文学》2025年第3期|杨献平:黄沙与绿洲之间(四章)

   ...他尿得很高,我称之为“高射炮”,他尿出来了,我们猝不及防或急忙接在杯子里,他不管,小鸡鸡缩回原来的模样,除了睾丸上有几粒水珠,就跟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 他姥姥说,小孩的尿液是一种药材。为此,我查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中说,“人尿,也称轮回酒、还元汤。入胃,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童子尿最佳”。按照民间说法,人浑身是宝,精血、骨头、毛发、粪便和皮肉等,《...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18966-404421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8时22分30秒 《人民文学》2025年第2期|叶浅韵:舌尖叛逆(节选)

   ...来形容,岑人岑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羞耻。这些难于让人理清的名字,透露出人们对这种植物的深深误会。 有记载说,李时珍第一次发现折耳根时,也如汪老般受不了这直冲云霄的腥味儿,便直接取名为“鱼腥草”。要知道,李时珍可是芫荽的热爱者,说它能“辟一切不正之气”,可“处处种之,冬春采之,香美可食”。芫荽虽然顶着香菜的美名,却也被很多人不待见,说它有臭虫、肥皂和金属的混合味道,是食物界的败类。热爱香菜的人也大可以轻蔑地...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18925-404326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8时32分26秒 《西游记》续书中的“麝妖”

   ...物”的留恋。杨建国则想突破《非烟香法》作为治疗抑郁之方、安抚亡国之痛的理解,将“香法之变”回归到身体感知本身。在文章里,杨建国的论述也间接为《后西游记》《续西游记》中的“香医”找到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即李时珍《本草纲目》之“气味阴阳”和董说的《香医》及《本草释略》。在《后西游记》《续西游记》中都曾多次出现取经人通过嗅觉感受到香味或者异味,因为疏失或无法识别使用禁忌从而惹来新的险难。如《续西游记》第八回: ...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19926-404293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8时51分54秒 《西游记》续书中的“麝妖”

   ...物”的留恋。杨建国则想突破《非烟香法》作为治疗抑郁之方、安抚亡国之痛的理解,将“香法之变”回归到身体感知本身。在文章里,杨建国的论述也间接为《后西游记》《续西游记》中的“香医”找到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即李时珍《本草纲目》之“气味阴阳”和董说的《香医》及《本草释略》。在《后西游记》《续西游记》中都曾多次出现取经人通过嗅觉感受到香味或者异味,因为疏失或无法识别使用禁忌从而惹来新的险难。如《续西游记》第八回: ...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42005-404298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16时12分13秒 一半是科学一半是文学,新药研发科学家梁贵柏新作《双药记》讲述疟疾斗争史

   ...《肘后备急方》中曾提到青蒿治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此后的一些医书中,也有用青蒿熬汤、制丸治疟的方子。但“青蒿一握”重新出现在主流医书《本草纲目》之中,已经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李时珍整理和辨析医书典籍时,发现前人提到青蒿有青、黄之分。谨慎起见,他同时列出了“青蒿”与“黄花蒿”两个条目,也照录了葛洪“青蒿一握”的方子,但并未对其进行验证。青蒿仍然被埋没于故纸堆中。 抗战时期,西南大...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3994-404212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8时41分44秒 李建永:立春立春,百草回春——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咬春”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据传最初制作“五辛盘”,是为了“却春困”。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大蒜、胡荽、萝卜、韭菜、羊角葱等辛荤时蔬,确有发散风邪、行气活血之功,既有益于健康,又能使人精神振奋。据明代药王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五辛菜》讲:“岁朝食之,助发五脏气。常食,温中去恶气,消食下气。”时逢立春,一家人动手制作春卷春饼,“聊把一尊酒,共寻千里春”,多好! 适宜春天享用的好吃食还有:“春吃萝卜夏吃蒜,秋...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3/c404018-404119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8时39分35秒 葛冰:我写历史小说的追求

   ...、短篇小说短小精悍,采用横切面的方法,抓住古代科学巨匠一生中最闪光的经历、最重要的代表作来写,重点突出,更能显示出名人的光彩。比如《药童小草》一册,通过5篇悬疑故事,写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五位中医,包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千金要方》、华佗的麻沸散和扁鹊的号脉。通过这一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医大家的面貌。 3、写小说,把人写好最为重要。人写活了,故事就生动。创作这些小说时,我...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32-404069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10时3分5秒 葛冰:我写历史小说的追求

   ...、短篇小说短小精悍,采用横切面的方法,抓住古代科学巨匠一生中最闪光的经历、最重要的代表作来写,重点突出,更能显示出名人的光彩。比如《药童小草》一册,通过5篇悬疑故事,写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五位中医,包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千金要方》、华佗的麻沸散和扁鹊的号脉。通过这一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医大家的面貌。 3、写小说,把人写好最为重要。人写活了,故事就生动。创作这些小说时,我...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72-404068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9时42分14秒 柑与橘

   ...。这是一棵深情的树。 摘柑子不容易,树太高,擎一竹竿击打,打轻了,柑子不下树,打重了,容易破皮。有时候打下来了,偏偏又挂在树枝上,或者跌坏了,汁水溅出,令人懊恼。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柑也如此,李时珍说,柑,南方果也,而闽、广、温、台、苏、抚、荆州为盛,川蜀虽有不及之。岭南及江南的柑子,吃过不少,全不似故乡安徽的柑子那般酸涩。瓯柑可圈可点。瓯柑者,浙地温州瓯海之柑也。初冬时去过瓯柑林,一树果实皮色...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04018-404036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8时42分21秒 茅盾致赵清阁集外信札两通考释

   ...才在致姚雪垠的信札中(1976年12月29日)谈及拍摄成电影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要把明朝士大夫的对话弄成现代话,起义将士及劳动人民的对话中也要防止出现新名词。从前拍过几部历史影片,如《甲午海战》《李时珍传》等,但都是没有小说原本,编剧者自己创作,现在从原作改编,问题就不同了。改编有所依据,这是有利条件,但也因此有所拘束,这是不利之处。¼¼将来《李自成》搬上银幕,或许观众们会觉得影片太简略了。原作的战...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19382-404040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7日10时6分35秒 屠苏酒中无屠苏

   ...外,还有一种基于字义的联想。屠与苏是一对反义词,“屠”意为杀戮,而“苏”字又写作“甦”,有“死而复生”之意。南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孙真人屠苏饮论》云:“屠者,言其屠绝鬼炁;苏者,言其苏省人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亦称:“此药屠割鬼爽,故名。”古人认为疫病由疫鬼传播,“屠鬼”当是由驱疫产生的联想。 屠苏酒最主要的功效,就是预防伤寒瘟疫。《小品方》称屠苏酒能够“令人不病温疫”,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42005-404039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7日9时39分35秒 冬日茶事

   ...价格也普遍上涨。 我的讲述让朋友们大为惊奇,重新审视手头的茶杯,细品它的与众不同。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世界茶源于中国,这么说大概没有人会反对。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到陆羽的《茶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饮茶习惯到饮茶文化,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演变成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翻看世界地图,那些早早晚晚的欧洲发达国家,无不地处高纬度,与茶无缘。茶叶最早是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传入中...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18-403958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7日9时54分15秒 李建永:节令:“天人合一”的伟大发明——我写二十四节气

   ...仁——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写到“小满苦菜秀”: 小满苦菜秀。据《礼记·月令》讲,春天“其味酸”,夏天“其味苦”,秋天“其味辛”,冬天“其味咸”。故小满吃苦菜最“正点”。苦菜的生长特性及其食用和药用功能,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苦菜》均有阐释:“【释名】荼、苦苣、苦荬、游冬、褊苣、老鹳菜、天香菜。【集解】﹝桐君药录曰﹞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冬不枯。﹝时珍曰﹞苦菜即苦...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19926-403878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15时35分46秒 牛蒡花

   ...效性,着眼于成熟的果实和根苗,而很少顾及花。宋代政治家、科学家苏颂在其药物学宝典《本草图经》中记载:牛蒡“叶如芋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大小而多刺”,“根有极大者,作菜茹尤益人”。明朝医学大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其益人”,“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有清热解毒、滋阴益气之功。其干燥成熟果实称为牛蒡子,味辛性寒,宣肺透疹,利咽解毒。牛蒡的肉质根...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0/c404018-4038654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9时53分3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