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0 篇有关 李双志 的页面,用时 0.265秒.

第1页  共2页

卡夫卡《变形记》面世110年,那只大虫子依然是你我的嘴替

   ...接受道家思想,等等。 “其中《变形记》也很典型,我们的教科书里就出现了《变形记》和《聊斋志异》的对照。你会发现,我们对卡夫卡的认识建立在一个世界文学主题上,而这个主题又可以与我们民族的文学产生呼应。”李双志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家是在一个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视野下去读卡夫卡。” (三) 耐人寻味的是,近十年,国人对卡夫卡的阅读又开始有了切肤的感受。 “今天这个世界跌宕起伏,出现了新的战争,新...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04090-404530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9时35分29秒 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再版

   ...《法国小说的三位大师: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神曲〉中的法的形而上学》《蒙田》《意大利抒情诗诸时代》《论翻译艺术》等,《现代诗歌的结构》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堪称现代诗歌研究的里程碑式作品。 译者李双志,现任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德语系教授。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著有《弗洛伊德的躺椅与尼采的天空》,译有《现代诗歌的结构》《浪漫派的将来之神》《荒原狼》《风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8/c404090-404278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8时12分18秒 当下的青年写作正以何种姿态生长

   ...提及:“当代青年写作的问题之一,是具有封闭性,例如有些‘小镇青年’的故事,就在某种层面上具备同质性。” 青年书写青年,是一件看似合情合理但具有挑战的事情,其中也会出现惯常固化的叙事。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李双志也注意到这种现象,人们习惯的青年写作可能是残酷苦情的叙事,或者面对新鲜世界生发的猖狂而跃跃欲试的心态,但“青春期”并不止于此。 封闭性的青年写作,很大程度源于匮乏,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在此前接受本...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3994-4030590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6日8时16分42秒 故事永远都在,伴随着人类的远征

   ...间里不停地奔跑。以这匹马的故事,邱华栋隐喻了作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它在历史时间和空间中不断地奔跑,就像作家以杰出的创造力,不断地把杰作带给这个世界。” 今年的主论坛分上下半场,分别由青年学者包慧怡、李双志担任学术主持。法国作家克里斯蒂安·加尔桑、日本作家凑佳苗、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巴尔瓦、美国漫画家丹·诺特、美国作家乔纳森·斯拉特、澳大利亚华裔作家欧健梅,以及中国作家范晔、赵松、走走、顾文艳、梁贵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4/c403994-403053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4日10时5分6秒 2024上海国际文学周:想象无边,故事永恒

   ...们致敬讲故事的人,致敬行进在无数故事中的人,也希望我们都成为有故事的人。” 2024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活动海报 今年的主论坛围绕“故事的边界”展开,分上下半场,分别由复旦大学学者包慧怡、李双志担任学术主持。安哥拉作家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法国作家克里斯蒂安·加尔桑、俄罗斯作家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日本作家凑佳苗和辻村深月、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巴尔瓦、匈牙利作家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4/c403994-402985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9时6分30秒 朝向众多未来的诗学——论张伟栋的当代诗研究

   ...集》,刘鹏、安涅思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第147页。 [20]瓦蒂莫:《现代性的终结》,李建盛译,商务印书馆,2013,第43-44页。 [21]弗兰克:《浪漫派的将来之神——新神话学讲稿》,李双志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一讲。本雅明亦将浪漫主义运动视为“再次拯救传统的最后一场运动”,见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182页。 [22]杜威:《杜威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1/c404030-402820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2日8时48分33秒 黄雪媛:卡夫卡是彩色的,不是黑白的

   ...是卡夫卡的化身,你会动容于那一句“尽管我们的生活充满悲苦,微微一笑还是比较常见的”;或者明白了他写下“约瑟芬所吹的口哨摆脱了日常生活的桎梏,也使我们得到了片刻的解脱”时,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澎湃新闻:李双志把形容词“卡夫卡式”(Kafkaesque)翻译成“卡夫卡时刻”。我们怎么理解所谓的“卡夫卡时刻”?卡夫卡其实没有为我们提供现代性困境的解决方案,那么阅读他所带来的意义是什么?您说卡夫卡写到自己心里去...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3/c405057-402493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4日7时41分8秒 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从张枣的“元诗”说到当代新诗的“语言神话”

   ...10] 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 [11] 张枣:《诗人与母语》,《今天》1992年第一期,第239页。 [12] 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09页。张枣在其博士论文中也经常引述此书对于“纯诗”的论述。 [13] Alex Preminger, Frank J. Warnke, and O. B. Hardi...

专题#专题#文学新苏军·批评有力量——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专栏#李章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1/c457811-4003335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17时51分58秒 参与创造文学的汉语和汉语的文学

   ...的文化内涵。复旦大学李双志和朱绩崧都回应了“信息对称”原则。朱绩崧指出目前文学翻译存在的核心问题,还是出在“信、达、雅”的“信”上,译者应充分理解原作的含义,以相对简洁的语言去体现出原作者本来的意思。李双志坦言,作为译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在中文和外文之间不断跳跃,对参。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仍是相互促进的。 青年文学与ChatGPT焦虑 世界青年文学创作的趋势、作家的写作受到新媒体与科技的影响、科技...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1/c431803-326611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1日8时18分18秒 影响的焦虑:世界文学视野中的青年翻译家们

   ...。 当我们回望清末民初的翻译家在现代汉语方面创造性的工作时,也不能忽略,当下学科设置的泾渭分明也可能造成译者在汉语语言使用方面的遗憾,而一位好的译者一定是优秀的母语使用者。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译者李双志认为,翻译就像一种出入于不同语言的修炼,译者需要克服当下不同语言学科之间的断裂实现再度融合,从优秀的汉语文学当中获得滋养。 南京大学西语系副教授、译者张伟劼也有同感。在他看来,翻译的过程也是不断逼...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0/c403994-3264719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0日9时4分16秒 戈麦诗歌方法论之一:戈麦诗歌中的智性想象

   ...、臧棣《犀利的汉语之光》,《发现》第3期(1992年12月),第25页。 9、臧棣《犀利的汉语之光》,《发现》第3期(1992年12月),第21页。 10、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11、臧棣《犀利的汉语之光》,《发现》第3期(1992年12月),第20页、25页。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5/c404030-3260681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5日9时56分15秒 追寻美神:1980年代中国的新浪漫主义与审美教化

   ...纲领》作者有争议,一般认为是谢林或荷尔德林起草了这份重要文献,而其思想则为谢林、荷尔德林、黑格尔所共享,并在一定程度上揭橥了德国古典哲学和浪漫派思想,可参见弗兰克《浪漫派的将来之神——新神话学讲稿》,李双志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5~215页。 [53]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石泉、梁志学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293页。 [54][55]骆一禾:《火光》,《骆一禾诗全...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1/c404064-3260425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1日9时38分40秒 梁永安 × 李双志 × 陆志宙:黑塞给我们在疼痛中仰望的力量

   ...己获得生命的一种意义或者一种路径。这点我是很喜欢的。黑塞的作品里边人是有血有肉的,都是人把百分百的生命投进去的,既虔诚,又充满了未知,充满了那种生命过程,像《荒原狼》,是把人生的沉重都扛起来了。 李双志:《荒原狼》把人在夹缝中的生存给体现出来了。阅读黑塞会刺激我们去发现,去感知,对这个世界的复杂和矛盾变得敏感。 梁永安:黑塞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他书写的人物已经被社会塑造了,已经在社会的种种不同...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5/c404090-3259319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5日9时53分34秒 《所有的桥都孤独》

   ...,如《曼哈顿的好上帝》《洪堡亲王》《少主》等,短篇小说集《三十岁》《同声传译》等。 1968年,英格博格·巴赫曼获得奥地利国家文学大奖。1973年,因罗马家中发生火灾,重伤不治而去世。 李双志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语系教授。译有《现代诗歌的结构》《浪漫派的将来之神》《荒原狼》《风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尔诗文选》《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合译)《比利时的哀愁》等。

书汇#新作快读#S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0/c405080-3259040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0日11时21分7秒 关注|2022年11月外国文学重点新书

   ...步工作,如果没有他出版的作品选集和他对瓦尔泽手稿的解码——瓦尔泽就不可能康复,他的记忆很可能会被淡忘。” 5.《所有的桥都孤独》 [奥]英格博格•巴赫曼,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出品,李双志 译 《所有的桥都孤独》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奥地利诗人英格博格•巴赫曼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分为“青春年代的诗”“1948年至1953年间的诗”“《延宕的时光》”“《大熊座的呼唤》”“1957年至1...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8/c431803-3257606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30日8时6分3秒 山水的知识和移情的停顿——关于散文写作的生长空间

   ...,转引自陈国球:《中国抒情传统源流》,东方出版中心2021年版,第15页。 [3] 参见张诒政:《宋代自叙诗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版。 [4][8] 顾彬等:《中国古典散文》,周克骏、李双志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5] 孙康宜:《抒情与描写》,钟振振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9页、10页、55页。 [6] 田晓菲:《神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9/c404030-3257682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9日10时31分59秒 大革命时代里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抒写1(上)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刘半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6页。 5 6 [法]菲利普•拉库-拉巴尔特、让-吕克•南希:《文学的绝对——德国浪漫派文学理论》,张小鲁、李伯杰、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1、172页。 7 8 [德]恩斯特•贝勒尔:《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李棠佳、穆雷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9 12[美]雅克•巴尊:《古典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3/c441819-3253293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3日16时53分32秒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公示目录

   ...6月 雷韵 浙江作协 23 《比利时的哀愁》 雨果·克劳斯(比利时) 德语 李双志 译林出版社 2020年6月 张睿 译林出版社 24 《奥维德诗全集:拉中双语版》 ...

服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5/c403937-3244637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5日11时58分19秒 消费时代的抒情

   ...花》,1996(9)。 ⑤[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⑥[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 ⑦[德]哈贝马斯:《现代性-未完成的工程》,《现代性基本读本》,丁君君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⑧[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7/c404030-3250451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7日9时20分21秒 黑塞逝世六十周年|走进黑塞的文学世界

一、走近黑塞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复旦大学德语系的李双志。 外国文学的天空群星璀璨,它们照亮人间的悲欢,激励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探索人生的价值和世界的魅力。这其中有一颗明星,在德语文坛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他的名字叫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1962)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对于许多爱好文学的朋友来说,这肯定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黑塞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一位德语小说...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09/c404091-3249832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9日11时24分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