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宋时人盛弘之《荆州记》中的一段。《太平御览》卷五十三收录此文,标注赫然。所以在我的提议下另换了引文。 此次修订后不久,教委也对老教材提出修订要求,所以人文社与费师正式商洽,邀请费先生和廖仲安、孙静、李修生、沈天佑诸先生共同讨论,分头负责,在世纪之交的两年里,对《文学史》做了第三次较大规模的修订,费师在全书最后的《再修订后记》中对第三次修订也有说明。我写了一篇《老树着花无丑枝——修订本编辑手记》,刊发于...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1/c404063-402901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日8时37分47秒 古籍专家谭丕模...副教授的启功、俞敏、陈秋帆。(参见《“四有”教师童庆炳》一文,见2015年11月19日《光明日报》)他们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培养了许多后继人才。 谭丕模除了在当时的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了聂石樵、邓魁英、李修生等后来在中国学术界有名的专家外,还尽心及力锻炼提携一些青年学子。如前文提到的关于李煜词的两次讨论,交由北师大中文系学生、时任《文学遗产》通讯员的牛仰山整理讨论纪要,以《关于李煜及其作品的评价问题(北京...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0/c404063-326272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0日9时44分29秒 游国恩、萧涤非二先生交谊考原标题:酬唱寄友情——游国恩、萧涤非二先生交谊考 1978年12月,修订《中国文学史》期间于中山大学校园孙中山铜像前,自左至右依次为廖仲安、季镇淮、沈天佑、萧涤非、费振刚、冯至、李修生、王季思。 附言:自忝列费振刚先生门下,就时常听老师聊及编写《中国文学史》时的逸闻趣事。这套不无时代色彩的文学史,从主编人选、编写过程,到实施细节等等,尤其是其影响之大,已成为不可复制的绝响。作为当时最年轻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06/c404063-3207011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6日8时12分35秒 行道与守道:元至明初文人人生模式的生成与转换...谕集贤大学士阿鲁浑撒里等曰:“集贤、翰林乃养老之地,自今诸老满秩者升之,勿令辄去,或有去者,罪将及汝。其谕中书知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1页) 14(2)李谦:《寿七十试卷序》,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9册,第64页。 15(3)苏天爵:《元故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赠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袁文清公墓志铭》,陈高华、孟繁清点校:《慈溪文集》,第135页。 16(4)关于元代...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15/c404063-3189239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5日7时51分52秒 李修生:潜心黄卷 志在传道...经辞典》、《古籍整理与传统文化》、《中国分体文学史》、《辽金元文学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列之一,该丛书获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文史英华》(获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李修生先生是我国元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先生接触元代文学,可以从1954年读元明清文学方向研究生时算起,至今已60余年。一甲子的岁月倏忽而逝,甘坐冷板凳的他潜心黄卷,在学林谱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 ...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113/c404063-3154506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13日8时20分54秒 “台阁”与“山林”文坛地位的升降浮沉...第41册,第226页)可知杨维桢不仅在松江主持文会,而且也到附近的嘉兴主持同类性质的文会。 [36]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0册,第64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37][38][39]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48册,第138页,第136页,第644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40] 王彝撰、都穆编:《王宗常集》,收《四库明人文集丛刊·胡仲子集(外十种)》,第406页,上海古籍出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24/c404063-3151931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4日7时29分8秒 鲍鹏山:文学史就是心灵史...成功。 我在读大学时,包括后来在大学做文学史教学时,使用的是游国恩的文学史,辅助的有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的文学史,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文学史,刘大杰先生的文学史,后来还有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等的《中国文学史纲要》。这些文学史都是给大学的专业学生读的,侧重知识性和系统性,是立足专业教育的教材。 贺圣遂老师让我撰写的文学史,我当时的理解,是要给一般的非中文专业的文学爱好者,写一本感性化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902/c404030-3026613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2日8时2分54秒 回归文学传统 建构民族诗学——2014年古代文学研究综述...代。在陈垣、姚从吾、札奇斯钦、孙克宽、袁翼、陈高华、李治安、张广保、申万里尤其是萧启庆教授的努力下,元代历史研究、元代文化研究已经完全改变了人们对元代的认识,但是文学研究界一直无视这些学术成就,以至于李修生一再呼吁,元代文学研究要重视元史研究成果。在李修生、杨镰、邓绍基、幺书仪、曾永义等学术前辈的努力下,随着《全元文》、《全元诗》的出版,元代文学研究终于在21世纪出现了新的转机。 2014年,无论...
理论#学术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12-30/229524.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12月30日12时15分15秒 元代文学学会成立助推研究深化...所中从事元代文学与文献研究的教师、科研人员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旨在组织全体会员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升我国元代文学与文献研究的学术水平。会议推举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修生为元代文学学会(筹)首任会长。 (黄二宁)
民族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8-08/214170.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8月8日10时36分14秒 经典诗文的全球视野...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交流的全球化特征,这一核心特征没有在元曲中充分展示,在元代诗文中得以全面展开。事实上,在元代,诗文创作依旧占据主流,据杨镰主编的《全元诗》统计,元代有诗人5000余人,作品近14万首;李修生主编的《全元文》统计,作家3000余人,作品3万余篇。当然,数量不说明问题,更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全球视野中的元代诗文何所作为、有何贡献与意义。 海纳世界:疆域的全球性特征与诗文主题的大气开阔 ...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7-14/211026.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7月14日10时11分24秒 经典诗文的全球视野...家和地区广泛交流的全球化特征,这一核心特征没有 在元曲中充分展示,在元代诗文中得以全面展开。事实上,在元代,诗文创作依旧占据主流,据杨镰主编的《全元诗》统计,元代有诗人5000余人,作品近14 万首;李修生主编的《全元文》统计,作家3000余人,作品3万余篇。当然,数量不说明问题,更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全球视野中的元代诗文何所作为、有何贡 献与意义。 海纳世界:疆域的全球性特征与诗文主题的大气开阔 ...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7-14/210964.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7月14日8时56分40秒 经典诗文的全球视野...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交流的全球化特征,这一核心特征没有在元曲中充分展示,在元代诗文中得以全面展开。事实上,在元代,诗文创作依旧占据主流,据杨镰主编的《全元诗》统计,元代有诗人5000余人,作品近14万首;李修生主编的《全元文》统计,作家3000余人,作品3万余篇。当然,数量不说明问题,更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全球视野中的元代诗文何所作为、有何贡献与意义。 海纳世界:疆域的全球性特征与诗文主题的大气开阔 ...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4-07-14/76914.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7月14日7时11分51秒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建构文学史总体观“既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里程碑,也是重新建构中华民族文学史总体观的台阶。”在今天举行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出版座谈会上,乐黛云、邓绍基、杨义、李修生、张炯、刘锡诚、郭英德、叶舒宪等20多位学者称赞这部专著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对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学史研究模式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1997年确定的重大委...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5/2005-11-25/17107.html 发布日期: 2005年11月25日8时49分0秒 二百多人十余年努力 白话文译本《二十四史》出版...近一亿字,共分八十八册,纪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该书由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担任 主编,著名文史学家安平秋为副主编,参加编译工作的作者达二百多人,其中包括著名学者章培恒、黄永年、曾枣庄、倪其心、李修生、杨忠等。该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编写,历经八年,完成了全书的整理和今译,此后又经二十几位专家、资深编辑的反复斟酌和修改,统一体例,精心校对,耗时五年,终于圆满出版了这部巨著。 《二十四史全译》采用...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3/2003-12-24/12276.html 发布日期: 2003年12月24日14时28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