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我的一支画笔作过双钩或没骨的临摹。古人画梅似乎很少着色,或点墨梅,或双钩圈梅,澄怀味象,沁润淡雅,自有一股泠然出尘之气。那时的画梅名家多擅诗文,有吞鸟梦花之心手。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后两句堪称十分传神的梅花写照。 历代文人的咏梅佳作更是不胜枚举。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深具孤洁颖脱之美,是王安石罢相...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03/c404018-400889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3日10时10分44秒 重庆渝北区作协诗歌高研班结业典礼举行...罗晓红,熊筱枫,曾庆文,张强、常克、余景、李蜀霖、李永雄、泥文、阿雅等作家、诗人以及高研班全体学员共40余人参加了结业典礼。 典礼由渝北区作协副主席常克主持。高研班班长伊禾用“回眸初见、携手成长、朵朵花开、感恩有您、未来可期”总结汇报了高研班在学习期间的收获与成长,讲述了高研班导师华万里在任教期间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动人故事。华万里在致辞时希望高研班的十二位学员成为诗歌的传播者,在中国诗坛崭露头角,把...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2/c403994-3247269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2日8时49分13秒 古书画中的节气|大寒:残腊初雪,嫩寒春晓...探胜向来是古人人生一大乐事。赏梅实有寻梅、邂梅和赏梅三个阶段,尤以“花开将开未开好”的寻梅最见情趣。 元 王冕《梅花诗》 元代王冕梅花诗脍炙人口: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素以绘画闻名天下,其实也是艺术史中“诗书画印”统一的典范。首创花乳石刻印。书法功底深厚,由此题款字迹来看,主要从欧褚出,古意苍茫,洵为高手。同时...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0/c419391-3233603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0日16时3分39秒 记录青春战“疫”之路 长篇报告文学《青春逆行者》出版...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书写和记录战“疫”中的青春之歌,致敬伟大的抗疫精神。 《青春逆行者》一书有《逆行的青春》《报答春光知有处》《爱的温暖和力量》《生命的节点》《雷神山的沸腾》《青春脊梁》《迎风吐蕊,朵朵花开》7个篇章。郑能量、甘如意、杜富佳、张忻欣、贾娜、王利、佘沙……在书中,读者能看到一个个熟悉而青春闪耀的名字。作者将他们背后那些温暖、坚毅、担当的故事付诸笔端,为这个时代的青年画像,留下属于这一代人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06/c403994-3209531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6日8时45分51秒 书写战“疫”青春之歌 长篇报告文学《青春逆行者》出版...舍生忘死、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书写和记录战“疫”中的青春之歌,致敬伟大的抗疫精神。 全书分为《逆行的青春》《报答春光知有处》《爱的温暖和力量》《生命的节点》《雷神山的沸腾》《青春脊梁》《迎风吐蕊,朵朵花开》七个篇章。郑能量、甘如意、杜富佳、张忻欣、贾娜、王利、佘沙……在书中,我们能找到许多青春闪耀的名字,阅读到这些名字背后那些温暖、坚毅、担当的故事。 不惧生死,向“疫”而行,“85后”青年作家曾散...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06/c403994-3209505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6日8时1分49秒 2020年报告文学:倾听时代巨变跫音 倾情书写当代传奇...《一个武汉警察的春天》等反映警察、消防员、志愿者的作品。曾散特别关注抗疫前线的年轻人,发表了一批反映“80后”“90后”青年在疫情防控战中所绽放出的青春之花、所迸发出的青春光彩,如《如意》《迎风吐蕊,朵朵花开》《爱的温暖和力量》。普玄则注重描写和反映普通人在疫情中的经历与遭遇,特别是创作了类似《老唐这一路》《他们的名字叫美德》等一批讲述志愿者故事的报告文学。李朝全《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一心赴救,无惧...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203/c404034-3202147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2月3日11时20分1秒 汪曾祺读“聊斋”:孤愤,还是有所思?...臣子起初未必没有以身殉君父的血性,却往往被“一转念”(他强调,最易触发“一转念”的,就是床头人的哭泣)所误,真是令人齿冷、胆寒[46]。 汪曾祺为这个世界凭空吹来一阵阵骀荡的春风,春风中万物生长,朵朵花开,哪一朵花没有自己的香?于是,他既出人意表又水到渠成地为王婆洗冤,并唱响一曲杏花颂:“六月初三下大雪,王婆卖得一杯茶。平生第一修行事,不许高墙碍杏花。”[47]杏花在枝头“闹”出春意,当然是俗的,但唯...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05/c404064-3198921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5日8时36分12秒 抗疫战场上的长沙作家群...中,大年初一,从长沙开车逆行武汉做志愿者的郑能量出生于1992年;《温暖的光》中,心怀感恩,从汶川来到武汉支援的女医护人员佘沙、张琴都是95后…… 一个多月里,曾散完成了《生命的节点》《迎风吐蕊 朵朵花开》《湘水北去》《雷神山的沸腾》《决战雷神山》等一批中短篇报告文学创作,刊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作家》等主流媒体。 扎实的采访,为两人构建的长篇打下坚实基础。目前,纪红建关于抗...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9/c403994-3180166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9日8时10分34秒 特殊时期中绽放的新时代文艺观...放异彩,致敬英雄、赞美白衣天使是疫情诗文的主调,像王蒙《2020的春天》以“大疫情大部署”、“人民战争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以百姓之心为心”对全民抗疫的倾情歌颂,曾散《从汶川到武汉》《甘心》《迎风吐蕊,朵朵花开》等系列文章对抗疫英雄感人瞬间的捕捉,都让我们看到了文学久违的崇高傲然之光。 第四,艺术形态上新时代文艺观以独特的中华美学为核心,呼吁文艺创作打上鲜明的中国印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美学讲求托物...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22/c419351-3175498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22日8时42分18秒 曾散:挺起青春的脊梁...《生命的节点》《湘水北去》等报告文学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甘心》写骑单车逆行返岗回武汉,投入一线抗疫的社区医生甘如意;《爱的温暖和力量》写大年初一从长沙独自开车去武汉做志愿者的郑能量;《迎风吐蕊朵朵花开》写青年医务工作者群体,文中的护士李佳辰,母亲曾在17年前出战抗击非典,如今她接过母亲的接力棒,自愿加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纵观这些作品的主人公,不难发现,“90后”青年是曾散抗疫报告文学创...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06/c403994-3169750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6日7时17分23秒 曾散:挺起青春的脊梁...路社区、硚口区公安分局等抗疫一线,与医务工作者、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建设者、警察、社区志愿者深入交流,甚至和他们一起搬运抗疫物资、分发防疫用品,创作出《爱的温暖和力量》《从汶川到武汉》《甘心》《迎风吐蕊朵朵花开》《生命的节点》《湘水北去》等报告文学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甘心》写骑单车逆行返岗回武汉,投入一线抗疫的社区医生甘如意;《爱的温暖和力量》写大年初一从长沙独自开车去武汉做志愿者的郑能量;《迎风吐...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06/c405057-3169749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6日7时5分37秒 书写战“疫”中的青春之歌——访作家曾散...哪些作品?你认为,面对灾难与不幸,报告文学有什么重要意义?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又在何处? 曾 散:一个多月以来,我紧锣密鼓地采访,其间创作了《爱的温暖与力量》《从汶川到武汉》《甘心》《迎风吐蕊 朵朵花开》《生命的节点》《湘水北去》等一系列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上。文学的最终价值是温暖人心。报告文学写作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起到了文学的“轻骑兵”作用,作家们深入现场...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15/c405057-3167355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15日6时54分37秒 迎风吐蕊 朵朵花开...,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她们用稍显稚嫩的肩膀撑起了疫情灾区患者的整片天,她们朝气蓬勃,青春焕发,仿佛珞珈山上那一树树被风吹绽的早樱,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在荆楚大地上,迎风吐蕊,朵朵花开。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03/c404019-3165985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3日6时48分21秒 课本里的“岁寒三友”...梅之芬芳,恰似人之高洁坚贞。“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从陆游到王冕,皆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在诗词中以秀美端庄的梅花来表达自己卓然不群、高洁坚贞的志趣节操。 千百年来,“岁...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119/c419391-3155521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19日9时38分36秒 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陈更:我不算聪明 但我一直很努力...努力一个肯定。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我也相信所有的新青年,都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兼备温柔和勇气的人。” 时刻不忘传播传统诗词之美的陈更,还现场清唱了诗人王冕的一首诗《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落落大方的台风,清新动听的歌声,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陈更生于1992年,是陕西咸阳人,201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对于自己“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227/c403994-3090410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2月27日7时59分11秒 《滇池》文学2019年第1期|王祥夫:宽堂先生...来,西墙上是画家谭凤环的一幅仕女画。我说,陈老莲。冯先生说,小谭画得好。这堵墙上有一阵子还挂一幅冯先生的梅花,是横幅,是老干新枝穿插有致朵朵花开淡墨痕,我回去亦细心仿了一幅,现在仍挂在我的卧室里,亦是朵朵花开淡墨痕。 每次见冯先生,总不谈《红楼梦》,要谈,也只谈过一两次。说到《红楼梦》,我最烦参加“《红楼梦》学会”的会,会上的人个个都以为自己是什么专家,一旦发言讲起《红楼梦》,就是洗过脚的水再洗脏袜子...
新作品#报刊在线#《滇池》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118/c419154-3057563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18日8时29分28秒 “艺术的美好未来在于青年艺术家的勤奋探索与积极前行”...青年艺术家能够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悟时代的精神,在与世界对话的过程中,找到独属当代中国艺术的坐标,创作出真正能感动人的作品。 韩子勇在致辞中将本次展览喻为“一座花室”,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好比朵朵花开。韩子勇说,一朵朵花开本不需要谁来宣布,但世界熙熙攘攘,也需要有人喊一嗓子,让浩浩荡荡行进的人流为努力开放的花朵们逗留一时片刻。韩子勇谈到,古今中外艺术大家的代表作,大多是在青年时期创造的,青年艺术家...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107/c419390-30508038.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7日12时0分16秒 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小说文字,真实的王冕大概与此会有些不同。然王冕鄙视权贵,远离官场,隐居山林,这个人生筋骨是没错的,这也是在“千里做官为吃穿”的年代里很难能可贵的,故王冕的诗《墨梅》一直为后人喜爱:“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初读语文课本,以为王冕必是最善画荷,后来才知道,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画梅。他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梅花屋主”。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01/c404018-3037501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日7时25分0秒 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和合文化...舞到了中国,配上歌唱了。芭蕾的这一革新,恰好是和合精神在中国人审美情趣中的反映。 中国画中,除了图画本身外,常配有诗词、书法、篆刻等,相得益彰。元代画家王冕自题一幅《墨梅》诗云:“我家洗砚池头时,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不但使他的墨梅平添几分清气,而且他的画与诗也一起反映出他清越的人品标格。而西洋画中,这些都是没有的,最多是作者签署一下自己的名字。 中国的饮食文化十分发达...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903/c419351-3026707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3日7时34分3秒 梅之颂...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那些缀于枝头的半透明的花朵,“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梅花香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念花开,“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铁骨冰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凌寒独放,“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曾经记忆中的一个冬日周末。家里温暖的炉火上水壶冒着...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20/c404018-3023748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20日7时14分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