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0 篇有关 朱生坚 的页面,用时 0.271秒.

第1页  共1页

晚近40年乡土小说“语言问题”再认识

   ...读是积极的,它包括进入早已发生在言辞内部的语言的进程,并且使我们面前的任何文本中可能隐藏着的,或不完整的、或被遮蔽的、或被歪曲的东西泄露出来。”见〔美〕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第68-69页,朱生坚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35)张莉:《“京味”的新声与新变——想象北京文学的多种方法》,《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3期。 (36)王德威:《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第...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7/c404030-4009698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7日9时28分14秒 身体与历史的共振:阿来小说的另一种解读

   ...英秀:《"空山"之痛》,《文艺争鸣》2008年第8期。 [17] 汪民安:《福柯的界线》,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73页。 [18] 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9] 阿来:《空山:机村传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20] 吴梦琳:《别让文学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四川日报》2016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0/c404030-3268273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0日9时13分37秒 大江健三郎是不惮于谈论自己作品的作家

   ...》,东京:《朝日专刊》,1964年8月。 15.参见大江健三郎2000年9月27日在北京清华大学的演讲《致北京的年轻人》。 16.参见萨义德《人文主义的范围》,收于同氏《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7月,第26页。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4/c404091-3264366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4日7时34分48秒 理想人格及其话语建构——论何向阳的文学批评

   ...法〕阿尔贝·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第76、77页,赵坚译,郭宏安校,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9。 (20)见〔美〕爱德华·W.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第139-140页,朱生坚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21)何向阳:《批评的底气》,《似你所见》,第6页,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 (22)何向阳:《一个叫“我”的孩子》,《彼黍》,第12、14页,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3/c404030-3244482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3日8时55分27秒 副本模式、游牧身体与生命政治新范式

   ...原[M].姜宇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 [19]邓淑贞.后现代视阈下的角色扮演[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20]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M].朱生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21]米歇尔•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A].汪民安,译.汪民安、郭晓彦.生命政治:福柯、阿甘本与埃斯波西托•生产(第7辑)[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15/c404027-3239989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5日9时19分50秒 论梁晓声《人世间》的情爱叙事

   ...第308、303、194 页。 ⑥ [ 美] 皮福:《复活的奥菲莉亚》,何吉贤译, 作家出版社1999 年版,第182—186 页。 ⑦ [ 美] 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5 年版,第9 页。 11[ 古希腊] 柏拉图:《会饮篇》,王太庆译, 商务印书馆2013 年版,第1 页。 16李银河:《性爱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3...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27/c430933-3147765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27日21时25分46秒 汤拥华:天真的与感伤的人性观察者 ——小白论

   ...不可能完全达到的法则(只能在遮蔽与暴露的冲突中使欲望不断被激发),这一法则同样统摄着叙述,后者在罗兰·巴特有关“文本的快乐”的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127页。 [5]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205~206页。 [6]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352页...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09/c404030-3144628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9日9时23分53秒 论叶弥《风流图卷》中的个体人格书写

   ... 23 27 何瑛:《你的世界之外:从大柳庄到香炉山——叶弥小说中的异托邦实践》,《扬子江评论》2015 年第4 期。 28 30 31 [美] 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5 年版,第2、70、73 页。 29 齐红:《人性的张力 叙事的动力——叶弥〈风流图卷〉的人物与叙事》,《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年第1 期。 36 杨庆祥:《尘世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03/c425776-3095427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3日11时9分20秒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刘永春:论叶弥《风流图卷》中的个体人格书写

   ... 23 27 何瑛:《你的世界之外:从大柳庄到香炉山——叶弥小说中的异托邦实践》,《扬子江评论》2015 年第4 期。 28 30 31 [美] 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5 年版,第2、70、73 页。 29 齐红:《人性的张力 叙事的动力——叶弥〈风流图卷〉的人物与叙事》,《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年第1 期。 36 杨庆祥:《尘世的...

新作品#报刊在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01/c425219-3095233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1日10时5分53秒 重构文学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个理论问题

   ...Through the 1949 Cri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p355. 【47】【52】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48】事件一词让人首先想起德勒兹或巴迪欧,但不妨同时参考伊格尔顿有关“文学事件”的论述。参看汤拥华:《伊格尔顿:作为“事件”的文学》,《文艺理论研究》20...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113/c404039-29643088.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13日13时53分12秒 重审比较文学视域内的“文学性”问题

   ...人的唯美主义之大众代言人”,而这又是基于对王尔德唯美主义的误读。在萨义德看来,布鲁姆对所置身的传统毫无反思,这是“自我吹嘘,不是人文主义,并且当然不是开明的批评。”参见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朱生坚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33页。 【53】加亚特里:《一门学科之死》,张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6页。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031/c404039-28821734.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10月31日11时56分39秒 《身体课》

   ...的康美丽已是一个中年妇女,几十年来再没曾得到过性高潮。对于生活早已经生厌的她,不愿再为家庭敷衍下去。来自作为少女的“她的身体”的消息,勾起了回忆,也使康美丽决定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  翻译《身体活》的朱生坚曾在该书后记中写道:英文版《圣经》写亚当和夏娃交合,用的动词是“know”,“know”做及物动词用的十一个义项里,前九个与“认识、理解、熟悉”有关,第十个与“支配、影响”有关,第十一个则是古代英语里...

阅读#新书推荐#S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627/c405080-28499488.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7月8日22时35分46秒 由“我”步入“世界”的跋涉——李德南的文学批评(王威廉)

   ...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   [11] 李德南:《途中之镜》,274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12] [美]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71页,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3] 陈晓明:《再论“当代文学评价”问题》,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期。   [14] 参见李德南的博士论文:《“我”与“世界”的现象学——史...

今日批评家#今日关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jrppj/2015/2015-07-02/247118.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7月2日16时32分5秒 “起跑线”上的岳雯(金理)

   ...》,《中国作家》2012年第4期。   [7] 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文选》第536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7月。   [8] 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71、72页,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7月。   [9] 岳雯:《世界与世界隔着深渊——读林白的<北去来辞>》,《长篇小说选刊》2013年第4期。   [10] 岳雯:《上海传奇的另一种写法——论虹...

今日批评家#今日关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3-17/196239.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3月17日16时40分44秒 文学批评:大学硕/博文章的秀场?(刘火)

   ...数为27篇。大学硕/博文章18篇,课题文章6篇。“上海一家”总文数为14篇。由于该期刊篇末未设“作者介绍”,不能确认作者是否有大学中文系背景,但从作者本身看,大学背景的仍然不在少数。如李振声、宋明炜、朱生坚等。   这个样本想要证明什么呢?从数学的角度看,硕/博文章及大学背景的比例高得让人惊讶。“西南一家”里硕/博文章占总文数的87%,“东北一家”里硕/博文章占总文数的66%。有经费补贴和资助且有“功...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2/2012-09-28/142585.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9月28日10时29分33秒 《身体课》:身体是认识的终点与起点(李昌鹏)

   ...美丽已是一个中年妇女,几十年来再没曾得到过性高潮。对于生活早已经生厌的她,不愿再为家庭敷衍下去。来自作为少女的“她的身体”的消息,勾起了回忆,也使康美丽决定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   翻译《身体活》的朱生坚曾在该书后记中写道:英文版《圣经》写亚当和夏娃交合,用的动词是“know”,“know”做及物动词用的十一个义项里,前九个与“认识、理解、熟悉”有关,第十个与“支配、影响”有关,第十一个则是古代英语里...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1/2011-05-10/97295.html 发布日期: 2011年5月10日9时32分55秒 《身体课》

   ...美丽已是一个中年妇女,几十年来再没曾得到过性高潮。对于生活早已经生厌的她,不愿再为家庭敷衍下去。来自作为少女的“她的身体”的消息,勾起了回忆,也使康美丽决定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   翻译《身体活》的朱生坚曾在该书后记中写道:英文版《圣经》写亚当和夏娃交合,用的动词是“know”,“know”做及物动词用的十一个义项里,前九个与“认识、理解、熟悉”有关,第十个与“支配、影响”有关,第十一个则是古代英语里...

文学新书#作家出版社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ook/2011-04-07/2277.html 发布日期: 2011年4月8日11时53分35秒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新生代小说家创作研究

   ...象征与寓言。身体的符号化和故事的躯体化两种倾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终于一起完成了叙事使命。“身体的符号化”、“故事的躯体化”两个概念见于彼德·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一书的《绪言》,朱生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柳翘翘终于完成了作为女性(身体与精神)意识的喻体的历史使命。   在以上两个成长叙事案例中,作家们都赋予人物生活以诗意和想象的特质,使其超离具体的社会背景,小说与寓...

新作连载#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0/2010-02-02/82173.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2月2日15时1分43秒 身体的烙印——对《纹身师》的一种解读

   ...肉身》转引自谢有顺、于坚的《写作是身体的语言史》,载《花城》2003年第3期   ⑵⑶⑷⑸⑹⑻彼得·布鲁克斯(美):《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P10、P1、P10、P28、P41、P49,朱生坚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⑺⑾⑿⒀谢宏:《纹身师》,载《莽原》P134、P29、P202、P202,2005年第4期   ⑼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P6,花城出版社,2005年...

#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9/2009-10-10/77902.html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10日10时4分35秒 学术新见

  当前大众消费的“大跃进”心态   朱生坚在《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问题》(载《上海文化》2007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与之相应的消费文化出现在进入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主要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而在发展中国家,各个时代重叠在一起:人们的脚上还沾着农业社会的泥巴(包括各种古老的思想观念),身上已经穿戴着工业社会的名牌服饰,头脑里却又向往着后工业社会的生...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7-10-09/29790.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10月9日14时41分43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