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同年秋,王士禛、王又旦、汪懋麟、陈廷敬、徐乾学饮集祝园,“赋诗饮酒相娱乐,命兴化禹生貌五人像为一图。”禹之鼎绘有《城南雅集图》(又称《五客话旧图》)。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上巳日,徐乾学、朱彝尊、徐元文、姜宸英祝园修禊,并有《上巳集南城祝氏园联句》。开篇提到的徐乾学的“旧游农坛西,紫阁郁连畛”即作于此次。 康熙中后期,祝园逐渐荒芜,曾经的游赏修禊之所,已逐渐淡出士大夫们的目光,取而代之的是康...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42005-404664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1时53分33秒 李梦阳诗中的“宋调”...阳学杜变体的七律实已堕入宋调。许学夷亦评李梦阳七律曰:“有生句、稚句、庸句、鄙句,其卤莽率意、近于学究者有之。”又曰:“献吉之卤莽率意,昧于杜之变。”(《诗源辩体》)孙枝蔚亦谓李梦阳七律“间入于宋”(朱彝尊《明诗综》卷二九引),这对于一心宗唐复古而鄙弃宋诗的李梦阳而言可谓莫大的讽刺。 我们若具体考察李梦阳七律便会发现其中确有近于江西诗派的粗豪生涩之处。如李梦阳《杪夏急雨江州》一诗:“急雨吞江倒石根,吐云...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42005-404589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15分51秒 “诗话浙江”丛书漫谈:感受江南无穷魅力...性的名山秀水,且因历代官民之开拓建设以及历代文人之歌咏加持,而得名重天下。以旧州名言,台州得名于天台山;明州得名于四明山;处州本名括州,因括苍山得名,避唐德宗名而改;湖州得名于太湖。南湖烟雨,孕育出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西湖名重天下,离不开白居易和苏轼两位大诗人任职时的建设疏浚,更因他们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广为世人所知。有些名山云深道险,如雁荡山,弘传最有功者为唐末诗僧贯休,以兰溪人而得广涉东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2/c404030-40423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2日8时24分58秒 丞相祠堂何处寻——北京城的文天祥记忆...服塑像后感怀不已,写就“正气山河壮,丹心日月光。后贤多感企,瞻慕教忠坊”的诗句。“奇才”汪中书写的楹联,即“正气识孤忠无愧丹心昭日月,法天抡对策长荣青史壮乾坤”,长久悬挂于祠堂享堂之外。开创浙西词派的朱彝尊为文氏遗砚“玉带生”作歌,其中“俾汝留传天地间,忠魂墨气常凝聚”,将后学睹物思人的感情诉说到极致。精于戏曲的蒋士铨为文氏遗琴作诗,以“太古遗音存正气,坏漆长留丞相字”,吟诵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海丰吴氏后...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42005-4041800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12时56分15秒 李商隐诗中的愤与恨...不如意就感慨,有点愁绪便放大,一放大,就如天塌地陷,甚至居然萌生了经由“自残”而求解脱的意念。《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清代学人朱彝尊读此诗后喟叹不已,说是“感愤至矣”。 李商隐的不幸与他同令狐家族两代人的复杂过从有关,诗人早年曾受令狐楚的赏识提携,联姻李党后,因是世交,楚子绹与他偶尔还有信函的往还,即使是虚与委蛇,李商隐也没能掩藏...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42005-403742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日9时20分44秒 斯文在兹:作为文学空间的书院...城文派,以及甬上证人书院与浙东文派等等,皆是书院与地域文学互动的显例。 参与地域文学的建构,首先在于书院推尊乡贤,以示文脉传承。许宗彦给杭州《诂经精舍文集》作序,称道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等学者,以及朱彝尊、姜宸英、查慎行等诗家古文家,都是浙江一省之名家;朱珔序苏州《正谊书院小课》,列举苏城惠氏、昆山顾炎武、吴江朱鹤龄、常熟严虞惇等,皆为苏州一府之鸿儒。这些属于晚近乡贤。而阮元序广州《学海堂集》,称“岭...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42005-4037105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11时55分33秒 叶嘉莹与中华诗教学会...一手资讯非常珍贵。 “弱德之美”是此文的一条重要意脉。作者从叶嘉莹的“弱德”个性,追溯到叶氏祖辈诗礼传家,叶嘉莹父亲叶廷元“弱德之美”的生命内涵。 我曾多次忖度叶先生在阐释古典诗词、阐释诗词之学、解释朱彝尊《静志居琴趣》时强调的“弱德之美”,知道那绝非软弱之义。于诗词而言,“弱德之美”近似“婉约”“阴柔”,就是含蓄委婉,言不尽意,意在言外。那是一种优雅温润的审美品质。于人而言,应该是含蓄内敛,不张扬不凌...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42005-403702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10时24分3秒 回乡:叶嘉莹的世纪求索...的修养境界与她的学问是相应的。跟随先生之前,少年的我只知道诗词能对一个人的内心产生作用,但不知道经过一生的积累,那个人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叶先生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温柔敦厚者,诗之教也’。” 在研究朱彝尊爱情词的美感特质时,叶嘉莹创造了一个叫“弱德之美”的概念。 “这种美感所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就是豪放词人苏轼在‘天风海雨’中所蕴含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5/c404063-403688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10时45分22秒 袁济喜:从传统诗文评到当代文艺评论...古文辞类纂》选录古文名篇,依文体划分为13类,并于书首设置序目,概述各类文体之特点、源流、义例。此外,宋代杨亿的《西昆酬唱集》、明代刘成德的《汉魏诗集》、臧懋循的《元曲选》、清代李兆洛的《骈体文钞》、朱彝尊的《词综》、周济的《宋四家词选》大抵皆在序跋、小引或凡例中进行评断,阐述编选体例与文艺思想。评选法是诗文评的一种重要的批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是选本,所以作家的个人好恶、文学修...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19351-403560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9时23分50秒 蒋寅:“吾与君不妨各行其非”...亦非自然而至,实多所权衡而有以取之。至严沧浪之独标盛唐,则尤为宋末遍历诸唐而宗旨始定者,盖可知也。 谈迁《北游录》记吴梅村论诗语曰:“诗文举业,俱不可着一好字胸中。稍着则伎俩见矣。”赵执信《谈龙录》论朱彝尊、王渔洋曰“朱贪多,王爱好”。梅村所谓“好”亦即秋谷谓渔洋爱好之“好”耳,唯美而已。 前人论诗每言生熟,而其实难有恒定标准,惟在彼此阅读经验。《瀛奎律髓》卷十一徐致中《夏日湖上访隐士》:“水乡菱藕熟,...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2/c442005-403442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2日8时41分21秒 “吾与君不妨各行其非”...亦非自然而至,实多所权衡而有以取之。至严沧浪之独标盛唐,则尤为宋末遍历诸唐而宗旨始定者,盖可知也。 谈迁《北游录》记吴梅村论诗语曰:“诗文举业,俱不可着一好字胸中。稍着则伎俩见矣。”赵执信《谈龙录》论朱彝尊、王渔洋曰“朱贪多,王爱好”。梅村所谓“好”亦即秋谷谓渔洋爱好之“好”耳,唯美而已。 前人论诗每言生熟,而其实难有恒定标准,惟在彼此阅读经验。《瀛奎律髓》卷十一徐致中《夏日湖上访隐士》:“水乡菱藕熟,...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1/c419926-403432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1日9时5分47秒 颜巧霞《家的食单》:在美食回忆中感悟人生百味...风土人情和美食食单的时候,时常跳出一步,动用自己深厚的文化积累,写出蕴含在作者笔下美味中的深厚而广博的历史积淀,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多个维度拓展美食的文化意蕴空间。比如,引用袁枚的《随园食单》、朱彝尊《食宪鸿秘》等历史上的正宗食谱以及李渔《闲情偶寄》、沈复《浮生六记》等涉及美食的历史名著中的相关描述,实现历史记载和鲜活现实的美妙碰撞;在鲁迅、汪曾祺、张爱玲、郁达夫、林清玄、梁实秋等近现代名家对美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4/c404030-403127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4日9时30分18秒 广武:城与墙的时间密码...争地盘,也是争信仰。人们穿梭在城里,把历史当作佐酒小菜,一代又一代诉说自己的悲欢离合。 “吴中四杰”之一、官至山西按察使的杨基来了,哲学家李挚来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来了,与纳兰容若相好的朱彝尊来了,连慈禧和光绪都来了,而城里的居民们却见怪不惊,一如此刻的自在安然。 新广武,旧广武,距离并不远啊,为什么会有两座关城守候在雁门关之北? 站在两座关城南望,都是勾注山的雄伟。勾注山,《山海经》就记...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9/c404018-403016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0日15时16分32秒 集地域书法大成 建科学研究范式...中后期,余姚王守仁冲破台阁体而自成一格,徐渭、倪元璐、陈洪绶等则继之掀起追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风潮,违而不犯,重新为书坛注入活力。 清代碑学、帖学、印学辉映两浙,雅好金石的学者亦常为书家代表,如曹溶、朱彝尊、丁敬、黄易、俞樾、赵之谦、吴昌硕等。近现代浙江黄宾虹、罗振玉、李叔同、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王蘧常、钱君匋等则凭借考古新发现,博古通今,以学养书,碑帖融合,拓宽书法之路,奠定了当代书法的发展基础。...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19391-402992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5日8时51分29秒 江南五圣叙事的身份类型与文本策略...成亲”在甲、乙两类中都可能出现在核心母题之前或之后,可见它不是结构性的叙事单元。 [29] 其实蝗虫只对岸民有害,与渔民无碍,故可以推测刘猛将的叙事应该源于岸民信仰,渔民在继承后又加发挥。 [30] 朱彝尊:《罛船竹枝词》,引自丘良任等编《中华竹枝词全编》第三卷,第603页,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31]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第15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32] 田仲一成:《中国...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42005-402803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8日9时52分11秒 锅包肉的东北往事...场建于1926年……别家馆子没有炒菜,于家馆则烧羊肉、扒肉条、烧胸口、锅爆肉等一应俱全。”可见,因俄人讹音,锅爆肉成了锅包肉,此事存疑。 从烹饪方法而言,锅包肉本并不该算“爆”。“爆”讲求旺火高温,如朱彝尊《食宪鸿秘》记肉生法:“精肉切薄片,用酱油洗净,猛火入锅爆炒,去血水,色白为佳。” 东北有道名菜“黄金肉”,烹饪方法类似锅包肉。此菜背后还有一则历史传说,努尔哈赤曾当过伙夫,并在一次宴会上,将切好的里...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1/c442005-402757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1日9时2分33秒 《作家》2024年第5期|范小青:君看野外孤坟下(节选)...来过。而且许多年来,村民从来也没有把这个乱坟堆当一回事,它是个孤坟,石牌上的其他字迹也早已模糊,因为“郭时衍之墓”几个字刻得比较大,尚能辨认。 这个人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曾与同时代的顾炎武、朱彝尊等齐名,生逢乱世,潜心经史,不随俗浮沉。 我们先找到村部,还好村长是在等着的,没有放我们鸽子,这就很不错了,我们自我介绍后,村长也自我介绍说,我姓郭。 我就“咦”了一声说,不是说派了一个不姓郭的村长吗...
新作品#报刊在线#《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7/c418994-402527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7时34分0秒 南朱北王的梅岭诗路...生产场域。在清初诗坛,朱彝尊与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他们在梅关古道上的体验与书写,具体而微地显示出诗路景观的浪漫诗意和时代意义。 顺治十三年(1656),海宁人杨雍建出任广东高要县知县,聘朱彝尊为西席。朱彝尊的广东之游,主要是因为授徒不足以维持生计,但不能排除其抱有阴结豪杰的目的。当时,他对朱明王朝尚存的南天一脉还抱有幻想。朱彝尊度大庾岭的时间是在顺治十三年岁末,其《度大庾岭》诗云:“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2/c442005-402549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2日9时14分33秒 不该被冷落的《日下旧闻》...如果打算借着古藤书屋的旧址,开一个全国性的朱彝尊研讨会,大房产商能够“网开一面”吗? 他经手编的书为《日下旧闻》:日下,即日头之下、天子脚下,是京师之地域;旧闻,往昔之闻见,见之于历史记录、旧书典籍。朱彝尊是具有这个条件的。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家下旨在各地征求版本、始编《四库全书》时,乾隆就点名说“昆山徐氏之传是楼,常熟钱氏之述古堂,嘉兴项氏之天籁阁、朱氏之曝书亭,杭州赵氏之小山堂,宁波范氏之天...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2/c442005-402549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2日9时13分55秒 引领读者品味“旧书新知”...增,几十年来,他在故纸堆里寻觅着北京历史文化的文脉,并通过出版、写书、讲座等形式,把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京味绝版好书抢救出来。 杨良志小心翼翼地搬出他收藏的两函十四册的《日下旧闻》,这是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朱彝尊所著。清代乾隆年间,于敏中、英廉等人在《日下旧闻》的基础上考证和补充,撰成《日下旧闻考》一书。摆在杨良志书柜中的《日下旧闻》,是当年他在上海一家拍卖公司拍得,书页早已泛黄,时光印痕无声无息地浸透其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1/c403994-402335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1日8时39分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