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76 篇有关 望春风 的页面,用时 0.194秒.

第1页  共19页

许子东、李浴洋:文学史不仅记录过去,还是“可能发生”的历史

   ...》更不用说了,也是充满了对于父亲(白嘉轩与鹿子霖)的同情。《白鹿原》是当代最好的小说,写的却是上一个时代的故事,基本的叙事动力是下一代对于上一代的重新理解。后来,莫言《生死疲劳》、苏童《河岸》、格非《望春风》等,都在写父亲。他们的写法与五四作家已经很不一样。我把这一模式叫做“财主底儿女们”。 这些当代作家不一定看过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他们也和路翎对待(小说中的)父亲的态度很不相同。但“新时期”以来最为...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5057-404559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17分22秒 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深远幽微的人情世态和历史文化信息。 作者简介 格非,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中国当代作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望春风》、《登春台》等,中短篇小说《褐色鸟群》《迷舟》《相遇》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博尔赫斯的面孔》《小说叙事研究》等。 2006年获鲁迅文学奖,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

书汇#新作快读#X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05085-404506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15时13分15秒 后发制人的学院派小说——读格非《望春风》

   ...全消失”,多少有点书卷气。父亲要儿子在他脸上亲一口,也是一种比较突兀的写法。对比《活着》,福贵送女不舍,用手摸摸女儿的脸,女儿也用手摸摸父亲的脸,这个瞬间,父亲非常意外,被感动,最后把女儿抱回家了。《望春风》里是父亲要儿子在他脸上亲一口,不大像乡村人际关系的习惯。小说写乡村父子之间有这样的肢体的接触,大家觉得很别扭。 “太阳终于在砖窑高高的烟囱背后露了脸。那熔岩般的火球,微微颤栗着……顷刻间,天地绚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4030-404363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9时9分9秒 乡土文明的崩溃与重生——观察新世纪以来乡村叙事的一个角度

   ...阿来的《机村史诗》(2018)是为了给村庄编织一部当代村落史;孙惠芬的《上塘书》(2004)以地方志的方式给上塘村的人文地理留下了一张完整的历史图绘;格非携《望春风》(2016)“重回时间的河流”,《望春风》以半个世纪中国乡村中的人物命运和历史变迁为焦点,对逝去的故乡故人作了告别。对小说而言,历史的遗民节节败退,但伦理秩序的维系却令人感怀。在格非这里,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村庄、人物消失了,几千年来建立在乡...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30-404223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9时24分12秒 回眸2024:翻阅长篇小说的三种方式

   ...写北方农村的生活日常,在内敛、平实、深沉的笔触中蕴涵着先锋性,并且具有一种“写实的说服力”——有能力让读者对这个存在于小说中的乡村世界深信不疑。 格非的《登春台》是有趣的作品,这部小说对比其前作如《望春风》《山河入梦》等,风格上有明显变化,那种标志性的带有江南意味的工致描写,以及格非式的哀伤,仍然存在,但作者似乎不再写得那么小心翼翼,小说中加入了大量议论性、哲理性的文字,初读略感冗赘,全篇读完之后却仿...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34-404071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37分47秒 格非:没有什么时代会真正过去

   ...么。只有这样,你才能像汪曾祺所说的,钻到人物的心里去。对人物的尊重是写好人物的前提。 澎湃新闻:我很喜欢这部小说的一个地方,在于几次写到了大街上形形色色的路人,几次“望出去”的目光充满了悲悯。似乎从《望春风》开始,你的笔下开始出现更多的普通人,他们不是知识分子,受教育程度不高,亦有着人性的弱点,但你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体贴与温情。你有意识到这个变化吗? 格非:作家不过是根据自己的经历、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0/c405057-401996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5时57分53秒 张光芒:论新时代长篇小说的传统文化书写

   ...小说通过那些身处逆境却坚守精神高地的人物形象,流露出作家对于儒学复兴的深切期盼,也预示着其对传统文化作多元性拓展与创新性发展的可能。如果说,《应物兄》是都市题材与儒学文化书写的当代结合;那么,格非的《望春风》就是乡土题材与儒家传统书写的双重变奏,故事主要发生地的名字“儒里赵村”就明显地包含了这一隐喻旨趣。小说通过赵伯渝与春琴的返乡之旅,蕴含着对传统文明现代化转型的复杂情感,也隐约展现了对现代化进程中文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30-403931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11时56分48秒 《山花》2024年第12期 | 张扬:春水谣

   ...放,不过如此。 人在少年时,春种一棵树,宛如写下一行诗。少年种树萌动的是欢喜心。种树之举,见出纯真少年气,少年气也是赤子气。少时种桃树,不单单欢喜,也满怀好奇、期待。桃树三四年后花开有果,少年从此年年望春风,每一季的春风里,日日看桃树,如对至亲。 桃树易栽易活。那年早春,年少的我走在起伏的山岗坡地上,见到一株野生的桃树苗,雀跃不已,轻手轻脚地拿铲刀将它连根带土挖出,放在提篮里,到家后,在门前找了空隙地,...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18988-403878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9时51分56秒 格非《登春台》:漫长时代里的芸芸众生相

继“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月落荒寺》之后,作家格非推出了最新长篇小说《登春台》。小说串联起沈辛夷、陈克明、窦宝庆、周振遐等人物,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春台路67号,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长达40年的漫长岁月中,诉说芸芸众生的命运沉浮。小说中没有笼统的、符号化的人物,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既真实到触手可及,又经过虚构而充满魅力,以细节呈现复杂的人性,在平凡中掀起个性的微澜。书中人物有着各自的生命轨迹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04030-403807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10时35分54秒 短长书 | 《登春台》:先锋作家如何书写改革开放史?

   ...彼此交叠,共同凝结成一整个时代的蓬勃涌动。 作者简介 格非,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望春风》、《月落荒寺》等,中短篇小说《褐色鸟群》《迷舟》《相遇》等;另有论著和散文随笔《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博尔赫斯的面孔》《小说叙事研究》《文学的邀约》等。2006年获鲁迅文学奖,2015...

专题#专题#短长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58638-403347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4日17时19分24秒 本土批评话语立足“中国经验”的建设与实践

   ...建立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差异性、与“中国故事”相表里的“中国叙事”风格的自觉和自信,如莫言的《锦衣》《一斗阁笔记》、贾平凹的《秦岭记》《山本》、张炜的《河湾》《去老万玉家》、刘震云的《一日三秋》、格非的《望春风》、王安忆的《考工记》、李洱的《应物兄》、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北上》、付秀莹的《陌上》《野望》等等,本土的历史风物、传统的叙事智慧、当下中国人的经验处处可见,与此同时,批评话语的更新与适配也在广泛展...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31/c459541-403508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1日8时22分33秒 本土批评话语立足“中国经验”的建设与实践

   ...建立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差异性、与“中国故事”相表里的“中国叙事”风格的自觉和自信,如莫言的《锦衣》《一斗阁笔记》、贾平凹的《秦岭记》《山本》、张炜的《河湾》《去老万玉家》、刘震云的《一日三秋》、格非的《望春风》、王安忆的《考工记》、李洱的《应物兄》、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北上》、付秀莹的《陌上》《野望》等等,本土的历史风物、传统的叙事智慧、当下中国人的经验处处可见,与此同时,批评话语的更新与适配也在广泛展...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30/c419351-403502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0日9时16分3秒 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的思想指针

   ...体现作者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赓续。长篇小说《北上》,以历史与当下的两条线索,讲述家族家国与运河的紧密关联,展现了一条河流的历史和一个民族的秘史。因故事独到、人物独特而获得广泛好评的,还有《群山之巅》《望春风》《陌上》《上庄记》《爱历元年》《曲终人在》《装台》《云中记》《锦绣》《家山》《爹》《大辽河》等作品,它们都是现实主义参天大树结出的累累硕果,向人们充分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充沛活力与现实主义方法的艺术...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2/c459179-4034411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2日8时19分59秒 王一川:“两个结合” 与中国现实主义文艺的五种理论范式

   ...情怀与怀旧思绪相交融的复杂滋味[36]。 属于这种心性现实主义范式的文艺作品,就笔者有限的阅历所及,除了《人世间》以外,在2012年以来各个文艺门类创作中,还有着丰富多样而又程度不同的呈现:文学中有《望春风》《心灵外史》《漂洋过海来送你》《谁在敲门》等,戏剧中有《活动变人形》《永定门里》等,舞剧有《大河之源》《到那时》等,电影有《亲爱的》《心迷宫》《烈日灼心》《我不是药神》等,电视剧有《都挺好》《装台》...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理论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7/c459179-403412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7日9时56分46秒 读书会 | 《登春台》:一千零一种伤

   ...非的格言 小说出版时,格非正值花甲之年,以往繁复的先锋技巧、悬念迭生的侦探式写法在此被稀释,整体趋向平和淡然,呈现出历经岁月的沉淀。格非小说常见“格言”的排列,《春尽江南》中,格言是精神病人的呓语;《望春风》中,伪文化人的空洞格言构成对世界的讽喻。《登春台》中的格言则带着年长者的语重心长,朴实而真诚。朱老师开解沈辛夷“要学会从时间的末端来看待现在”;周振遐劝慰狱中的窦宝庆要“拥有一种从未来,从生命的尽头...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登春台》#特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59533-403354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14时16分45秒 “命”的四样写法——评格非《登春台》

   ...接作用于现实,但它们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正是因为这份面对虚无的勇气,和将这勇气兑现成作品的才华,这些作家才是伟大的作家。 这为谈论格非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谱系与坐标。从《敌人》到“江南三部曲”再到《望春风》《隐身衣》《月落荒寺》,格非笔下的人物总被一缕忧郁的气息缠裹得举步维艰。这气息是什么?它时明时灭,飘到中国文学的历史中,就接续着曹雪芹们的省思;当它摇摆于存在、不存在之间,就融入了久远的、对于形而上...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登春台》#特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59533-403346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14时7分3秒 功绩主体与自由主体的双重困境——论格非的长篇小说《登春台》

   ...的扯拽。在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里,格非始终秉持一种看似平淡舒朗的叙事,但在那些并无剧烈冲突的故事背后,却总是隐藏着形而上的灵魂与形而下的躯体所构成的各种张力。像《春尽江南》[①]里的谭端午和庞家玉,《望春风》[②]里的赵伯渝和赵礼平,《月落荒寺》[③]里的楚云与林宜生,都在种种情感或伦理的纽带之中,形成了互为他者的对抗性张力关系,并以各自的隐喻性,折射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断撕扯。这种强劲的内在张力,在他...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登春台》#特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59533-403346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14时6分7秒 文学资源的转向与近十年小说发展新态势

   ...验的写作让先锋小说失去了读者,也失去了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近十年间,以格非、苏童、孙甘露、李修文为代表的小说家,纷纷转向古典文学寻求创作资源的更新,以实现与读者、与现实生活的重新连结。格非的长篇小说《望春风》承续“江南三部曲”系列作品,在回归古典与传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作品借鉴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群像的塑造方式,以史家列传的写法,书写历史迷雾中儒里赵村的人事变迁。长篇小说《登春台》,题名取自老子《道德经》第...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30/c419351-403315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10时34分5秒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体现作者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赓续。长篇小说《北上》,以历史与当下的两条线索,讲述家族家国与运河的紧密关联,展现了一条河流的历史和一个民族的秘史。因故事独到、人物独特而获得广泛好评的,还有《群山之巅》《望春风》《陌上》《上庄记》《曲终人在》《星空与半棵树》《云中记》《锦绣》《家山》《换届》《爹》《大辽河》等作品。它们都是现实主义参天大树结出的累累硕果,向人们充分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充沛活力与现实主义方法的...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04034-402999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10时30分24秒 格非:写作是绝对的冒险

   ...的,小说是不和解的,是写困惑的。小说家要提供另外的智慧和价值,小说需要重新借助故事的力量。我希望在某种程度上跟社会和解,又不能轻易和解,哪怕分离和死亡。 废墟的存在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复苏 舒晋瑜:写作《望春风》的缘起是什么? 格非:这部作品,我思考了很多年。过去村子里有河流、有庄稼,每次回到村庄,感觉村子是永远不会变的,它的存在不断印证着家的感觉。村庄拆掉后变成荒原,和丘陵地带连在一起,没有任何标属。 有...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8/c405057-402737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8日16时14分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