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体的必要之举,不仅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筑牢深厚的学理根基,更能为解决现代世界层出不穷的复杂问题提供极具价值的智慧启示。新一代“古典学人”,正以文明互鉴映照古典学研究,书写多元交响的文明之路。 (作者:曹顺庆 赵瀛,分别系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92-404620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5分16秒 立足中国视角 建构文学谱系...。他认为,在世界文学研究中,应转变如英国牛津大学麦克斯·缪勒开创的以追寻印欧文化共同体为目的的传统求同思路,而寻找各国文学特有的灵魂,建构中国自主的文学知识体系。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会长曹顺庆,从文明互鉴角度反驳了德国学者威廉·洪堡关于“希腊语言优越性在于其不受外来影响”的观点,认为文学研究应进一步跳出“西方中心论”叙事。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说,面对一些舶来的文学理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3994-404168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8时21分43秒 2024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外国文学研究要凸显“学术创新意识”与“中国文学意识”。蒋洪新提出,学术界要突出整体论的文学批评观,更加深入研究外国文学思想的内核,注重文学与思想的内在相互契合和交融。曹莉梳理了英美文学研究的中国进程。曹顺庆认为,秉持文明互鉴的视野重审中国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重现“历史中”“世界中”“文明中”的中西文艺评论话语的对话与互构,是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郑伟提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并不是...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4/c404034-404013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4日9时30分8秒 “多元互鉴与文学谱系:中外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创刊40周年庆”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编金莉高度评价了杂志始终秉承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开放的创新精神。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上外文学研究院总支书记张和龙主持。与会专家从东西方文明互鉴和人工智能发展等角度探讨比较文学研究核心和学科发展。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指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肇始于西方文明的冲击,后期发展受制于西方中心论的主导叙事,他呼吁加强文明互鉴,重视中西文明的平等交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建军强调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不仅在于对具像个体的比较,更在于...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03994-403743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日10时55分58秒 文明互鉴 汲古启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激活古典文明的现代生命力,学古以知新、汲古以启新、承古以创新,为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智识基础与精神动力。 (曹顺庆系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明钰系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研究生)
专题#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1/c459585-403664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1日9时45分39秒 文明互鉴 汲古启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激活古典文明的现代生命力,学古以知新、汲古以启新、承古以创新,为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智识基础与精神动力。 (曹顺庆系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明钰系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研究生)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3/c419351-403602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3日9时21分45秒 推进中国古代文学制度研究...重镇和交流平台。 文学制度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自傅璇琮先生《唐代科举与文学》等力作问世以来,这一领域研究成果丰硕,蔚为壮观,展现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文学思想史等研究并驾齐驱之势。曹顺庆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从全球视野来看,文学制度研究同样源远流长,斯达尔夫人的《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及威廉斯的“The Institution of Literature...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3994-403586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11时41分16秒 中外文学研究存在问题与当下任务高峰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以文本为证,以时代为据,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和传播体系的构建。董晓从选题趋同性出发,探讨片面化现象。面对琳琅满目的西人方法,他认为当下学者应静下心来,回应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实质性问题。曹顺庆从文明互鉴的高度,反思了西方文明论误区,主张中国学界应当重写文明史,构建中国话语,明确文明互鉴意识,纠正西方文明论的谬论。金雯则强调,学者的自主性应与家国情怀和时代需求相结合,由小我及大我,逐步构建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3/c403994-403528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3日10时38分13秒 言立而文明...》中认为,“对本民族文化本体地位、特征及价值的自觉认识,是‘文化自觉’理论的目标,也构成当代中国文论知识创新的内在价值追求”。以此观念为基础,方能进一步完成传统思想及文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曹顺庆对“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之说背后依凭的观念局限有颇为深刻的反思,认为此说仍潜存着“以西律中”的思维,因此,“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充分意识到古代文论在解释当代文本甚至域外文本时皆具理论效力,其活力和意义不...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1/c459541-403516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日8时17分11秒 走向人群:废名1930—1940年代文学实践中的《论语》资源...19年版,第290页。 [41]吴小如:《读止庵编〈废名文集〉琐记》,《文史知识》2002年第12期。 [42]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北大半月刊社编印:《北大1946—1948》,1948年版。 [43]曹顺庆:《“〈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儒家经典的解读模式与话语言说方式》,《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44]约瑟夫·阿·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刘丽、姜铁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4/c404064-402848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4日23时9分10秒 知识论视域下的中国儿童文学评价...该如何表现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双重特质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根本问题。文学创作的语言困境背后隐含的是文学理论的失效。夏中义将这种现象概说为“世纪性失语症”。针对中国当代文论界遭遇的表达、沟通与理解的失语现状,曹顺庆将其比作“走进超级市场的中世纪的灰姑娘”。毋庸置疑,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场域中,如果缺失了民族性的过滤机制及话语立场,盲目西化不仅销蚀着中国文论的民族性基石,而且也不利于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当然,这也不意味...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1/c404072-4022014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1日8时21分23秒 清明送别马识途:遗风余思 薪火相传...。读书时曾获“马识途文学奖”一等奖的李乐乐说,马老留给人们“对人生的热忱和写文章者的勇气与赤诚”,是最能直接打动人心的地方。 “今天大家怀着既沉痛又感恩的心情向马老告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原院长曹顺庆回忆,当年就设立文学奖一事,他曾专程去马老家中面谈,听说马老准备捐字拍卖后,因知他并不富裕,曾劝马老“留着钱自己用”,但马老说,“要让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传承下去,就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马识途文...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5/c403994-402101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5日9时38分16秒 2023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西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核心关键词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辨析和比较研究,组织了包括“境”“文”“味”“生”在内的多组关键词中西比较专题,获得了学界良好的反响与呼应。 (二)在方法论上促进文学理论的中西汇通 曹顺庆提出,我们应当从文明互鉴的意义上推进东方文论的话语研究,还原东方文论的价值,进一步探讨东方文论的范畴与话语,实现东西方文论的对话。金惠敏认为,中国西学具有四大特性:中国性、比较性、世界性、对话性。我们...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6/c404034-401599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5日13时23分32秒 李庆本:比较文学的中国范式...派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阐发研究”的提法无疑是有缺陷的。如颜元叔采用弗洛伊德学说来解释王融的“思君如明烛”和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时,说烛炬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就显得牵强附会,难以服人(曹顺庆114)。但这种无效性的阐发研究,并不能证明和支持“西方理论不能阐释中国文学”这一结论。它只能证明,用西方的某一种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理论),不能解释中国的某一(些)作品(如李商隐的诗歌)。对于有缺陷的...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7/c419351-4011277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7日9时29分3秒 2022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义,在矛盾中寻觅生机,在张力中传承革新。刘彦顺认为,文学阐释学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也不是文学文本,而是在意义上呈现出时机化的、在时态上正在进行着的、在时体上流畅的且构成方式是绝对同时性的文学阅读生活。曹顺庆提出了一种“比较文学阐释学”的构想,借由这一研究模式,比较文学可以为文明互释、东西互鉴正名。刘月新提出,创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应该从传统的立法型文学理论走向现代的阐释型文学理论,在对中西方文学...
专题#专题#2022年度文学概观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38-326949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7时51分17秒 2022年度四川文学作品影响力排行榜发布...花文艺出版社 2022年6月 吕峥《怪圈——政治周期与明末困局》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1月 李春蓉 《扶州记》成都时代出版社 2022年6月 四川省2022年理论评论排行 曹顺庆 《曹顺庆论中国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2年 赵毅衡 《艺术符号学:艺术形式的意义分析》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2年 张法《中西文论互动中的中国当代文论》文艺争鸣 2022年第5期 ...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4/c403994-3269323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4日8时22分58秒 中国文学的世界文学之路...5因而,“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在本身语言文化传统里有多少读者,多么有名,如果没有超出本身语言文化的原点,到更广大的世界范围里去流通,那就始终是一部民族文学的作品,而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 在此基础上,曹顺庆先生做了进一步阐释:“‘世界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作品;要有不止一种语言的译本;影响力超出本国或本民族,甚至跨越文明圈;不仅受到了其他文明和文学的影响,而且在对外传播中出现了变异现象。”在这里,曹顺庆先...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0/c404033-3266051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0日8时31分34秒 中国文学的世界文学之路——新世纪中国学者及作家的新探索...5因而,“一部文学作品无论在本身语言文化传统里有多少读者,多么有名,如果没有超出本身语言文化的原点,到更广大的世界范围里去流通,那就始终是一部民族文学的作品,而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 在此基础上,曹顺庆先生做了进一步阐释:“‘世界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作品;要有不止一种语言的译本;影响力超出本国或本民族,甚至跨越文明圈;不仅受到了其他文明和文学的影响,而且在对外传播中出现了变异现象。”在这里,曹顺庆先...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8/c419351-3265308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8日21时22分56秒 有效的对话建立于平等的交流与协商...价值。在数千年历史中,对传统经典的阐释有其规律可循,可谓“因阐而变”,还会因时代的需要通过新的阐释而实现文本的功能再造。为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可以在比较的视野中进行阐释,在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曹顺庆针对“重写文明史”问题提出,人类历史已经进入新的变局和多元格局之中,我们必须对世界格局和文明互鉴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有更为主动、更有分量的发声。应当用人类文明互鉴的事实,批判文明冲突论,打破“西方中心论...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0/c404034-3261420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30日9时49分44秒 2022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义,在矛盾中寻觅生机,在张力中传承革新。刘彦顺认为,文学阐释学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也不是文学文本,而是在意义上呈现出时机化的、在时态上正在进行着的、在时体上流畅的且构成方式是绝对同时性的文学阅读生活。曹顺庆提出了一种“比较文学阐释学”的构想,借由这一研究模式,比较文学可以为文明互释、东西互鉴正名。刘月新提出,创新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应该从传统的立法型文学理论走向现代的阐释型文学理论,在对中西方文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0/c403994-3260310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0日8时4分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