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 篇有关 曹清华 的页面,用时 0.16秒.

第1页  共1页

“左联”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与方法革新

   ...研究会、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文艺出版社等机构编纂的“左联”回忆文辑(如《左联回忆录》《“左联”纪念集(1930—1990)》等)。随着“左联”史料的厚积与丰富,“左联”研究也日趋深化,曹清华、陈红旗、贾振勇、孔海珠、汪纪明、王宏志、王锡荣、姚辛、张大明、张大伟、张广海、张小红、周国伟等学者对“左联”进行了多维度的考察,共同推动“左联”研究向前发展。虽则如此,今天的“左联”研究依然有待开掘...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7/c404063-3268057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7日23时4分24秒 孙郁:近二十年鲁迅研究之印象

   ...0年代出生的学者基本是博士出身,他们对于文学史与作家文本的描述,更为专业。张克、崔云伟主编的《70后鲁迅研究学人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内收鲍国华、邱焕星、姜异新、刘春勇、齐宏伟、梁展、曹清华、贾振勇、袁盛勇、符杰祥、李林荣、朱崇科、张洁宇、程桂婷、崔云伟、程振兴、潘磊、古大勇、陈洁、张克二十位青年学者的论文。一代人的审美方式与思维方式得以集中亮相,精神是开放的。青年学者试图在更新的层面思...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17/c404064-3208053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17日10时46分49秒 王布新评《那儿》: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力和存在困境

   ...命理想守护的重要标识。 注释 [1] 发表于《当代》2004年第5期。本文讨论的文本均引于此。 [2] 何言宏:《当代中国的新左翼文学》,《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3] 曹清华:《何为左翼,如何传统——左翼文学的所指》,《学术月刊》2008年1月。 [4] ⑦[法]福柯:《知识分子和权力法国哲学家M.福柯和G.德勒泽的一次对话》,陆炜译,《哲学译丛》,1991年第6期。...

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206/c404033-29689325.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6日9时18分4秒 《对话性阅读与批评》

   ...始资料出发对1930年代左翼文学做出客观科学描述和评价的著作,如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曹清华《中国左翼文学史稿》、张小红《左联与中国共产党》等,都是该领域中有材料、有观点、不乏新见乃至创见的研究专著。   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对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研究,如果要取得更大的突破,至少要注意以下...

作品在线#推荐榜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tjb/2016/0517/1017.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17日16时31分32秒 鲜有书家独为书(佟鸿举)

   ...7件名人作品,按专题分别编入新版《遗墨》图册。其中,第一专题,增加了辛亥革命时期风云人物的墨宝,如孙中山、黄兴等人。   其它四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相应的补充。增加的人文科学家墨迹有陈鹤琴、郭秉文、曹清华、季羡林、唐君毅、任继愈、周汝昌等人的作品;自然科学有严济慈、钱学森、王大珩、朱光亚、华罗庚、贝时璋、童第周、卢嘉锡、吴阶平等人的手迹。补遗的97位名人中,其中晚清进士5人;有近40人在二十世纪初先后...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8-15/170946.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15日10时36分28秒 王昕朋作品在深研讨 农村题材小说应重“实感”

   ...从王昕朋的‘三个农村’和农民关注的中篇,不由感觉社会和生活的变迁。”在相南翔眼中,王昕朋观察与体认农村生活敏锐、深入、细致,三篇小说堪称“当下农村生活场景的浮世绘”。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批评家曹清华则把“并非系列”三篇小说归为鲁迅先生所说的谴责小说一类,他认为“并非系列”小说的批判笔触具有针对性,锋芒所指当下的权力机制所催生与培育的“欲望”。“小说所针砭的不仅仅是一类人,或者某一阶层,而是这种‘...

评论#作品研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2/2012-06-25/132184.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6月25日15时47分34秒 《前尘——民国遗事》三人谈

   ...致;以真诚的小叙事实践,修正长期以来或明或暗的对民间个体生存的傲慢与偏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前尘》的创作是真正的民间写作,是为平民百姓寻找多元生存可能性与生存意义的文学。    历史之外的声音  □曹清华    “民国”是一个“战乱、灾害、饥馑、天地人之变数频仍”的时代。眼看旧的世界摇晃着就要坍塌下去,新的风气迎面而来却远没有扎下根基,人们仓皇间经受着种种择取和动摇的考验与折磨,这里面有多少琐碎的人物...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7-04-07/28028.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7日8时0分0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