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60 篇有关 晚清小说 的页面,用时 0.216秒.

第1页  共13页

黄子平:子东兄二三事

   ...)、现代(反现代)的大叙事,方能借此人物线索的三股绳,汇成一个互相激荡互相冲突的“中国故事”。学而优则仕,经由“科举”选拔,读书人向上流动的所谓“仕途”,被乾隆年间常规化的“捐官”搅乱了。子东兄归纳出晚清小说的一个叙事模式,“士(读书人)看见官欺压民,很气愤,却无能为力”。最重要的是纳入了国族兴亡的叙事框架,无非是说,如此腐败下去,国将不国。后起的唯物史观的阶级叙事颠覆了这种框架,“启蒙(反启蒙)”“教育...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63-404622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12时47分56秒 许子东、李浴洋:文学史不仅记录过去,还是“可能发生”的历史

   ...?这里面包含对于“现代文学”的基本理解。 这一情况大概终究还是要改变的。因为只要从文本出发,就不能忽视把晚清文学带入视野以后,我们对于现代文学的认识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而且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回答。比如,晚清小说的一大主题是批判官本位,但到了五四,核心就转向了批判国民性。这个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受到了什么影响?作家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都需要认真研究。 延安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现在也是一个热点。不少青年学者都...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5057-404559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17分22秒 破立之间: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的“迷信”书写

   ...无灵的。”破除“迷信”正是清末舆论界从南到北极为风行的一种题旨。 [③]参见刘德隆 朱禧 刘德平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页。 [④]更多讨论详见张天星:《晚清小说创作中的自我禁抑现象——以禁抑诲淫和迷信为中心的考察》,《中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 [⑤]杨寿延:《当家人的也要说一说》,《京话日报》第226号,1905年4月6日。 [⑥]壶波生曾评价“北方...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42005-404332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10时3分14秒 “他们在黑暗中改变了语言”——孙频《地下的森林》五人谈

   ...副主编、编审,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专著《当代小说的话语转向与叙事变革》《新南方写作:地缘、经验与想象》《跨文化视野下的晚清小说叙事——以上海及晚近中国现代性的展开为中心》等,曾获第十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小说评论》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度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度优秀论文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04030-404244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16时19分6秒 阿英捐赠藏书系列探微

   ...、剩余等从不出错。书目的整理和邮寄也很及时和准确。从江澄波为阿英所寻的书目中可见,其中稀见本也不少,如王韬抄本多种、清代李宗棠著《东游纪念》、丁传靖著《闇公诗存》(蓝印本六卷)、弹词史料《文明秋凤》、晚清小说《杜鹃血》等。其中的《文明秋凤》,清代版本,阿英手中有几卷,但不全,因此点名要书。1961年11月12日,江澄波致信阿英:“为了等《文明秋凤》(根据江澄波说是乾隆年版,全本),致又拖延了一个多星期,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5/c404063-4032770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5日8时54分2秒 莫言的鳄鱼主义叙事 ——莫言话剧《鳄鱼》论

   ...效果,忘掉形象性和情感性,从而滑入概念化的泥淖的现象遍地都是。“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被当作现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然而这种现实主义却是不够充分的,情绪太露,观念化的表达非常普遍,或多或少有些晚清小说的影子。以至于后来梁实秋把“五四”文学看作是浪漫主义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乃至抗战文学尤其是抗战初期的文学,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文学,都存在着大量的概念化创作,即使是80年代以后,也存在着这种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04030-402981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9时12分44秒 《误入孤城》:新时代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中国叙事

   ...们的命运,且对当时的社会、历史进程均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误入孤城》融合新闻类文体与小说文体特点,兼具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创作效果。对新闻与小说文体边界的探察,可追溯到近代社会大众传媒刚刚兴起的时期。晚清小说曾经一度出现“小说的新闻化”的趋势和倾向,在国家民族意识崛起的时段,小说承载起了新闻的功能[26]。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闻与小说也曾出现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某种程度上的混淆关系,具体表现为早期报纸上...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1/c404030-402683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日17时36分57秒 “70后”作家的风景书写与叙事嬗变

   ...9]赵园:《北京:城与人》,第33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0]卢桢:《新时期以来中国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 [51]唐宏峰:《旅行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旅行叙事研究》,第1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2]肯尼斯·克拉克:《风景入画》,吕澎译,第38—39页,译林出版社2020年版。 [54]钱穆:《略论中国社会学》,《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8/c404030-402590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9日9时20分54秒 “省域文学史”的底层规则与时代进展

   ...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而止于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3。王德威在《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中重提“我们怎么定义‘现代’中国文学的问题”4,主张“中国作家将文学现代化的努力,未尝较西方为迟。这股跃跃欲试的冲动不始自‘五四’,而发端于晚清”5。“《新青年》说”和“晚清说”的冲突比较典型地...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8时29分47秒 似真与谑仿:王德威对中国现实主义的重勘

   ...再现’转化为修辞的演出,或仅是形式想象的展示而非逻辑推演的结果,那么随之而来的自由就使文学创作者充满了创新自觉,不管这些创新有多少令人发窘的结果。在现实重新被因果逻辑所掌握、被西方模拟理论所禁锢以前,晚清小说的惊人谑仿能力或许是最好,或甚至是唯一体现当代真实可能的方式吧”。 可想而知,谑仿对模仿的置换并非仅是评判晚清谴责小说视角或标准的位移,更关键的是其所引发的对于现实主义/现代性的历史经验与认知方式的倒...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3/c404030-402491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4日9时0分39秒 战玉冰:1896,“福尔摩斯”在中国

   ...先有一两种的试译,得到了读者,于是便风起云涌互应起来,造就了后期的侦探翻译世界”,“而当时译家,与侦探小说不发生关系的,到后来简直可以说是没有。如果说当时翻译小说有千种,翻译侦探要占五百部上”(阿英《晚清小说史》)。正是因为翻译的繁荣、小说的流行、译本的复杂,“一书多译”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才会出现上述关于柯南·道尔、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各种奇怪译名。 比如我们现在都很熟悉的《血字的研究》(A Study i...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9/c404063-402458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9日9时8分23秒 战玉冰谈晚清民国的侦探小说

   ...说作为纯粹消闲的文学读物来看待,而是认为其具有普及现代法制、革新办案手段、传播西方文明的时代价值。 但就是从这样一种“机缘巧合”开始,清末民初翻译和阅读福尔摩斯探案的热潮却一发而不可收拾。按照阿英在《晚清小说史》中的说法,“而当时译家,与侦探小说不发生关系的,到后来简直可以说是没有。如果说当时翻译小说有千种,翻译侦探要占五百部上”。比如目前发现的中国本土创作的第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中国侦探:罗师福》,主人公...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1/c405057-402405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2日7时53分58秒 一部开山之作 世纪经典之路

   ...大抵是受梁启超“小说革命”的影响和推动,20世纪30年代,编簒小说史一度成为学界热点,一时间庐隐的《中国小说史略》、范烟桥的《中国小说史》、谭正璧的《中国小说发达史》、郭箴一的《中国小说史》、阿英的《晚清小说史》等竞相问世。这些著作的观点和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流露的对《史略》的看法也不尽一致,但其行文立论均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取法和借鉴《史略》的印记,当然也无形中扩大了其影响,推动了其传播。1935年,写出过《...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9/c404064-402061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9日8时57分4秒 绘制由点到面的网络文学历史地图

   ...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其中详者略者当有不同,开启范式者如起点中文网,有词条、简史与专题,而有些网站,或因资料匮乏,或因时日过近,未能详述,正给后来者留下偌大的空间。这不禁让我想起陈平原等人关于晚清小说史的研究方法,即“消解大家,凸显潮流”。描摹潮流,点明趋向,成了撰写文学史著的重要路径,《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亦是如此。 更应注意的是,《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记录了“潮流之外”的作家作品。如蜚...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7/c404023-401907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7日8时55分24秒 李欧梵谈他的二十世纪和跨文化研究

   ...什么都是断裂,做相反的题目,二来也反对先预设一个理论架构的做法,我想把人文学科的各类知识和方法重新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期待偶然的发现,重构不同层次的意义。 您近年也尝试做数字人文研究,比如《见林又见树:晚清小说翻译研究方法的初步探讨》这篇文章就借用了莫雷蒂的方法。莫雷蒂晚近反思他的工作时指出,阐释(interpretation)和量化(quantification)之间构成某种反题关系,前者游走于形式和世界...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1/c405057-401633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1日12时12分46秒 曾攀:短篇小说的“有我”与“无我”

   ...不一定包容万物众声,但可以是最为嘹亮的音调。 【曾攀,文学博士,《南方文坛》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中国小说学会理事,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在国内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著有《跨文化视野下的晚清小说叙事——以上海及晚近中国现代性的展开为中心》《新南方写作:地缘、经验与想象》《当代小说的话语转型与叙事变革》等。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8/c404030-4014147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8日14时3分3秒 “求实——严家炎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

   ...展出了严家炎的手稿、笔记资料、照片、图书等134件藏品。《新事物在艰苦中生长——重评丁玲小说〈在医院中〉》《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金庸小说研究·序言》《走出百慕大三角区》《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晚清小说》等手稿,及其丰富的授课讲稿、手写日志等,生动展现了严家炎不平凡的学术历程和始终“求实”的学术品格。 与会人员合影 摄影:陈泽宇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4/c403993-4011807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4日17时25分3秒 晚清报刊上的红楼故事

   ...孙宝宝的“泡影姻缘”是当时较轰动事件,将市井绯闻写成红楼故事,目的自然是吸引读者,而手法仍在影射现实的范畴之内。将名著中人物置身于晚清社会,作者借助他们的言行或批判生活中的丑恶,或抒发自己的理想,这是晚清小说创作中新出现的流派。读者对熟悉的小说人物在当下如何行事处事颇感兴趣,阅读时自然地会比对现实与引起联想,这也是晚清报刊续写红楼故事的目的。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4/c419926-4011733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4日8时38分28秒 晚清报刊上的红楼故事

   ...孙宝宝的“泡影姻缘”是当时较轰动事件,将市井绯闻写成红楼故事,目的自然是吸引读者,而手法仍在影射现实的范畴之内。将名著中人物置身于晚清社会,作者借助他们的言行或批判生活中的丑恶,或抒发自己的理想,这是晚清小说创作中新出现的流派。读者对熟悉的小说人物在当下如何行事处事颇感兴趣,阅读时自然地会比对现实与引起联想,这也是晚清报刊续写红楼故事的目的。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7/c442005-4011277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7日9时32分52秒 鸳鸯蝴蝶派与通俗文学家:民初主流小说家遭遇的否定性遮蔽

   ...象,“新文学家”也曾试图找出时代、社会的成因。然而,他们从未对此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而是简单地将其归因为时代、社会之恶。例如,钱玄同认为此种书籍盛行乃是因为政府厉行复古政策,这就严重遮蔽了此派小说是晚清小说在民初时段的接续和新变的事实。面对1920年代上海“消遣式的小说杂志”重新流行,西谛认为“他们自寄生在以文艺为闲时的消遣品的社会里的”。成仿吾则指出“这些《礼拜六》《晶报》一流的东西”是“应恶浊的社会...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01/c404063-4006820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日6时54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