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279 篇有关 晚明 的页面,用时 0.179秒.

第1页  共64页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香港、澳门和欧美的155位学者、作家(23),分别从“时空的‘互缘共构’”“文化的‘突流交错’”“‘文’与媒介衍生”“文学与地理版图想象”四个维度,令人瞩目地在184个历史瞬间节点,对上起1635年的晚明、下迄2066年(还未到来)400年的历史,进行跨国界、跨地区、跨文化、跨语际、跨学科的呈现,组成一个多层立体、经纬交结的浩瀚绵长的网状结构。 有关《哈佛史》“星座图”特征,学界同仁文章已有深浅不一、...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3-404625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19分26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片战争为上限),理由是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中国社会性质未变,反帝反封建的文学主流未变。现代文学的开始时间从“五四”推进至19世纪末,有的甚至认为其源流可以上溯到鸦片战争,甚至更早的晚明,其下限可以延续至1970年代末,甚至到1990年代前后。这种“文学史边界移动”的现象表明,这三个时代的文学确实存在着“打通”和“整体”的可能,同时也几乎宣告了文学史的写作会拒绝简化的大一统方式,最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1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28分26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片战争为上限),理由是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中国社会性质未变,反帝反封建的文学主流未变。现代文学的开始时间从“五四”推进至19世纪末,有的甚至认为其源流可以上溯到鸦片战争,甚至更早的晚明,其下限可以延续至1970年代末,甚至到1990年代前后。这种“文学史边界移动”的现象表明,这三个时代的文学确实存在着“打通”和“整体”的可能,同时也几乎宣告了文学史的写作会拒绝简化的大一统方式,最终...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51-404614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44秒 藏经牌记中的爱情故事

   ...生。云翼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值得记述的事迹,也没有什么个人著述传世。关于他的生平,零星散落在他的亲戚、朋友以及方外禅友的作品中,即便算上新见的谱牒文献及《嘉兴藏》牌记文献,至多也就是一位“内生”于晚明江南士人圈中的小人物——唯一有的,就是看到他曾经有一位挚爱的精神伴侣。更多的信息今天的人们也无法查考了,但我们可以确信,孙云翼曾经深深爱过她。 孙氏家谱 传世文献中,唯有丹阳地方志书中略载孙云翼生平...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42005-404607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27分47秒 梁启超、钱穆两位大家为何出书同名

   ...新路的观点。他认为清代学术大流,实源于宋明理学并有所延续,二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可以说,此一立论,并非校勘、考辨、搜补等细节问题的差池,而是一种重大的学术分歧。钱穆认为,清学者每言汉学必揆诸于晚明遗老,如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然这些学术巨擘无不寝馈于宋学。乾隆时,称量汉学诸家之学问深浅,也往往以宋学作为评判的标准。道咸以下,虽汉宋兼采,但多尊宋贬汉,“故不识宋学,即无以识近代也”。 另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63-404434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1分24秒 观古代版画笔记四则

   ...料就是村落家谱中的风水布局图。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对徽州豸峰村的风水图做过一番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式的符号学分析。平行的另一个兴趣是对苏州园林的再观察。现在可以看到的苏州园林兴盛于晚明,那一时期的园林图像资料,版画的表达比文人画更直接,但是关于总体布局的版画很少,如沧浪亭全图。但局部的园林场景很多。特别是关于生活内容与场景关系的,就更有价值。不过,我始终对这些图画有着一种更加超然的...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19926-404360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4日8时43分27秒 章培恒先生的内曜与心声

   ...代的关系的理论阐述。而在章先生的倡导下,“古今文学演变”成为复旦大学古籍所的一门新的研究领域。 此时章先生尤其关注文学史上的女性问题。实际上在《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评价》中打通文学史内在思想筋脉,揭示晚明对魏晋的传承关系。的确,晋人王戎的“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之语几成晚明文人的口头禅。而章先生则发见女性之声,以《搜神记》中唐文榆、《幽明录》中石氏女为例,指出她们“为情而死,为情而生”的精神形态与《牡丹...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20分2秒 如何将传统文化做成一本好书?

   ...照搬古籍,很多读者可能看不懂;但如果过度娱乐,则丢了“文化魂”。我的经验是,出版团队自己得先“吃透”文化内核,再用现代语言“翻译”出来。 《九色定瓷:定窑里的传统文化》是一册极为丰富的定窑色釉资料,有晚明收藏家项元汴《历代名瓷谱》里描述的“紫蒨若烂熟蒲桃”的玫瑰紫定、南宋邵伯温《闻见录》中描述的“定州红瓷器”等。该书作者是沙孟海先生嫡孙,既有家传,又有实践,细致入微地将定瓷传承发展脉络充分展现。 出版...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03994-404265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8时36分21秒 由“森”到“木”的晚明江南士人研究

   ...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十四部。此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共载各类图表6125幅。作者将《三才图会》的出版置于晚明商品经济大繁荣、出版业大发展,即樊树志先生所论“晚明大变局”的背景下进行述评,使读者理解了《三才图会》这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实用亲民、接地气的知识普及性书籍越来越被市场所欢迎”,其“内容广辑博引、包罗万象、图文并茂、互为印证”,...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42005-404298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16时13分3秒 对话兴安:人工智能很难战胜文学本身

   ...“固有色”概念,创造了“光与色”的艺术,也使西方油画向现代艺术迈了一大步。欧洲十七世纪巴洛克版画对中国明代画家吴彬的影响,使他的仙佛人物和山水在明代画坛异军突起,那种怪异变形的风格,影响了陈洪绶等一批晚明的画家。在我看来,吴彬和陈洪绶是明代最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中国当代的水墨艺术可能恰恰缺少一股力量,使其绝地逢生。 顶端文学:在你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探讨哪些主题?这些主题是否也与水墨作品有所关联? 兴安:...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5/c405057-404258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8时16分4秒 小说体散文的新探索——读汪浙成《塞外笔记》

   ...应该更准确地概括为“小说体散文”? 散文和小说是两种文体。五四时期,周作人在《美文》中把散文定性为“叙事和抒情”,从桐城派载封建伦理之道挣脱出来,为当时的个性解放提供了文学形式的合法性。但其外延只限于晚明的性灵小品,相对于我国古典散文从诸子到唐宋八大家以智性为主的宏大传统来说,边界显然过于狭隘了。纵观世界文学史,纯粹抒情叙事的散文极其少见。在英语百科里,单独使用的prose,与其说是一个独立的文体,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5/c404030-404257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9时43分53秒 汉阳话“梅”

   ...一句“夜深雪映婵娟月,照彻梅花瘦几分”,记下了当时的惊鸿一瞥。在历史长河里,凤栖山诸园兴废频仍,多次易主,“眼看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唯有梅岩始终傲立,历经沧桑,恰如“梅魂”不灭。 晚明时期,汉阳本地人萧丁泰接手了梅岩。萧丁泰久经宦海沉浮,早年购得梅岩遗址,并在此基础上营建了一座“萧氏林圃”。林圃构造精巧,花木繁茂,号称江汉园林之最。登临梅岩之顶的汲江亭,大江洲渚、城郭之盛,一览而极...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18-404221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7时14分22秒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创造文体研究新辉煌

   ...,正反映了礼制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现象;拈出《诗牌谱》不仅是酒令,还蕴含着汉字诗学的丰富意义;指出评点是转向对文本的语言分析和形式的批评,对于文化的普及和古代修辞学、写作学等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总结晚明清言的审美特征、时代色彩,以及其在文人心态和思想内容方面的两重性。这就使他的研究上升到了语言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文化学的高度。 吴著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其有情怀、有思想、有活力。他拒绝将文体形态看作...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2/c404030-404115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3日8时58分33秒 春节书单 阅读中返乡草木中“亲在”

   ...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专家、阐述中国古代艺术的“超级写手”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在中国画中“神游”一生。他的《隔江山色:元代绘画》《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山外山:晚明绘画》《诗之旅: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溪山清远: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等一系列作品,提醒我们拥有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普通人的励志和草木中的“亲在” 推荐书籍:《蒿香遍地》《迷失的小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6/c403994-404093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6日9时0分16秒 茶与饭的世情之美——评胡竹峰散文集《茶饭引》

   ...。《茶之苦》《茶之涩》《茶之形》《茶之骨》重在讨论茶的味道、形状、品格,茶的味道在与苦瓜、中药的对比中得以呈现。对于碧螺春而言,“螺”形象地传递了茶的条形,太平猴魁与桐城派的文章风格近似,桐城小花茶与晚明小品近似……在对茶形的辨别与剖析中,茶叶各自的形状与品格被形象化、拟人化了。《茶之骨》则将茶与酒、玉进行对比,突出其君子般的格调。 作者对茶的书写,既有文化意义上的溯源,如《红楼梦》《茶经》《虬髯客传...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04030-404076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9时17分54秒 “世界”的邮戳:晚清手绘明信片

   ...信片略显笨拙、拘谨和用力过度,画家或许对怎样讨巧地处理画面缺乏经验,但因此留下几件“密度”较高的样本,反而是一种难得的“全景式”社会写实小品。不过,聪明的画家很快领悟到,手绘明信片重在“趣味”,就如同晚明以后盛行的“笺谱”——“萝轩变古笺”“十竹斋”,同样是为文人墨客定制的水印木版信札,明信片只是换了邮政的新衣而已。于是,一种轻松、幽默、简明扼要的样式,很快就风行起来。 由庄入谐,夸张的调笑就无所不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04063-404076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9时1分28秒 陈春成:天下畸人癖爱山

晚明尚癖。我有一偏见,觉得魏晋人的癖,多有对礼教、对政局的逃避或逆反,故常有不近人情处,如嗜食痂、食臭虫、听驴鸣等,表演性较多。至晚明,人的癖更纯粹些,就是喜欢,溺于所爱。张岱所嗜极多,曾说:“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汤宾尹说:“士患无癖耳。诚有癖,则神有所特寄。”袁宏道在信中对友人劈面一问:“髯公近日做诗否?若不作诗,何以过活这寂寞日子?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故有以弈为寄,有以色为寄,有以技...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04032-404053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10时1分24秒 捕捉“无名之物”,让事物“返魅”

   ...策的灵性光点。尽管约翰·伯格生活在ChatGPT等AI尚未问世的时代,但发生在人与人间的通信恰恰为今天探讨“AI能否创造艺术”提供了一种思路,不失为跨时空的回应。 ——栏目主持 杜佳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作者:[美]朴锺弼 江秋萌 译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晚明时期,生活在浙江嘉兴的文人、艺术家兼出版商周履靖出版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书籍,包括《绘林》《画薮》...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9/c429168-403982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15时10分6秒 2025年,到上海博物馆看什么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闭幕后,将移师上博东馆展出。 3月21日,上博馆藏的印章、玉器、漆木器、竹刻等200余件多门类文物将亮相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与来自海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和重要个人收藏一起,呈现“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艺术与文化”。这是该馆扩建后的首个特别展览,将通过展示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期江南生产和流通的文物和艺术品,探讨在新旧思潮冲击和全球贸易带来大量财富的背景下,江南地区城市居民如何于物质文化、思想、...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4/c419392-403952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4日9时6分18秒 顾炎武的天下观

   ...融制度,“亭林与青主更立新制”,他“饶于财用”,真不差钱。儒家所谓耕读传家,读是读的,耕却未必,更以商贾为耻,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晚明其他文人,往往是写书卖书,靠书吃书,只能做书生意,顾炎武的经济之路,走得宽。他做布匹生意,开专卖店;他做金融生意,开“银行”。他还买田买地,没证据能证明他搞过房地产,但确实曾科学种田,搞规模经济,“先...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6/c442005-403896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6日8时23分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