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了晚清中国在报刊上连载外国文学作品——长篇小说——翻译的先河。而《申报》馆丛书书目中的《昕夕闲谈》一条,则极有可能是晚清中国从人性相通这一角度,来看待并评价中西文学或中西小说的先锋,“是书(《昕夕闲谈》)系经名手从英国小说中翻译而成也。夫中外之人,虽言语不同、嗜欲不同,而喜、怒、哀、惧、爱、恶、欲之情则一”。这一断语,不禁让人联想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歌德在谈到“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时的场景。 所不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4/c404063-4013119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4日8时54分7秒 钱锺书读书品味塑成里的童年影响...er-Lytton,1803-1873)在中英文学交流之初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最先被译成中文的英国长篇小说,连载于申报馆《瀛寰琐纪》(1872-74),后又推出“申报馆丛书”单行本(1875)的《昕夕闲谈》,原作就是他的《夜与晨》(Night and Morning,1841)前半部。此后又有傅兰雅的重译本以及“说部丛书”里的一部《菱镜秋痕》。小说《庞贝城的末日》在1913年被搬上银幕后,周瘦鹃根据电...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26/c404064-3240872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6日8时0分38秒 梁启超与晚清文学翻译...译界所发挥的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影响和时代风向标作用仍认识不足,整体意义上的梁启超与晚清文学翻译研究尚待加强。 一、梁启超与晚清文学翻译的兴盛 文学史家一般将1873年蠡勺居士所译英国长篇小说《昕夕闲谈》在首家文艺杂志《瀛寰琐记》刊载,视为近代中国作家翻译西洋小说的肇端;西方来华传教士的诗歌、寓言、小说等的中译活动,还要更早一些。然而,在甲午战争之前,西洋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宗教与公法书籍居于翻译系...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3/c404064-3179436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3日8时36分4秒 刘晓军:近代语言革新与小说语体的变革...不啻一万有奇矣。”(林乐知 范祎679)新名词的译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给小说语体增添了新鲜的活力。白话小说使用新名词的年代颇早,同治十一年(1872年)《申报》刊载蠡勺居士所译《昕夕闲谈》,第一回的回目“山桥村排士遇友 礼拜堂非利成亲”便使用了“礼拜堂”“排士”“非利”三个新名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杭州上贤斋版沈惟贤所作《万国演义》,同样大量使用新名词,仅回目便可见一斑,如“...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1/c404034-3179139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1日8时48分9秒 中国小说文体观念的古今演变...里的“小说之体”便是指章回体的形式特性。 除了传教士用汉文所著的小说用章回体外,本土译者也尝试用章回体翻译西方小说。1873年《申报》主办的文艺刊物《瀛寰琐记》连载了由“蠡勺居士”翻译的英国小说《昕夕闲谈》,这一小说也被称为“第一部汉译小说”。为了适应报刊连载和大众欣赏的方便,译者对全文分节并采用了章回体,每次刊载两节,在每节的结尾处也即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译者通常采用“要知后事如何,下回详谈”的用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1/c404063-3174325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1日9时56分31秒 媒体、文学和早期中国现代性...怡情”,但却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参照,而非直接批判中国本地风俗,达到修正中国风俗的目的。此时,申报馆已发现一些未曾刊行或稀见的中国小说符合他们的规划。于是,《瀛寰琐纪》转而发表那些作品,因而终止连载,《昕夕闲谈》译作最后以书籍形式出版。《瀛寰琐纪》另外刊载的外国作品是24卷至26卷连载的寺门静轩(1796—1868)的《江户繁昌记》,这是一部有关19世纪30年代江户(今东京)极为具体,又具讽刺性的纪实文学作...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20/c419387-3151550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0日10时3分37秒 论晚清小说的书价...束力。 申报馆既发行报纸又刊售小说,它出版小说便常在《申报》上刊载相应的广告,书价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如光绪元年四月十五日“《儒林外史》出售”的广告中就宣称是“收回纸价银圆五角”,该年八月初四日“《昕夕闲谈》全帙出书”的广告中则云“收回纸价工洋四角”,诸如此类的表白在刊售其他小说的广告中也常可看到。只收回成本显为不实之言,但却使人较易相信其书价的合理。同时,这类广告又常自誉质量的精良,一一读来,不难发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06/c404063-30959546.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6日7时6分13秒 晚清“翻译小说热”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利顿(EdwardBulwer Lytton)的《夜与晨》(Night and Morning)以《昕夕闲谈》的名字翻译并连载于当时的文艺杂志《瀛寰琐记》第3至28卷上,原著于1841年在伦敦付梓,《昕夕闲谈》只译了原作68节中的33节,此为最早由中国人完成的翻译小说。[5] 在此之后,翻译小说在华译介传播如雨后春笋般一发不可收拾,“翻译小说热”亦随之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瀛寰琐记》这样的市场化报刊...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23/c404033-3035673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23日8时20分44秒 《简·爱》手稿上,能看到油墨指印...;发表于1872年5月《申报》 上的我国最早的小说译作《谈瀛小录》(翻译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 《格列夫游记》);发表于1873年1月《申报》馆文学期刊《瀛寰琐记》上的中国近代首部长篇翻译小说《昕夕闲谈》;我国著名翻译家屠岸在沪翻译中国首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时所用的原版书;狄更斯的个人藏书与藏书票;劳伦斯限量签名版诗集《三色紫罗兰》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初版限量签名版;《张元济日记》手稿中关于我...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08/c404003-2985468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7日9时36分10秒 “文苑英华”展与中英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人的喜爱。 翻译 “文苑英华”展览的中国部分展示了英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历史。有意思的是,最早由中国人翻译的英国文学作品不是莎士比亚,也不是狄更斯或任何一个知名英国作家的作品,而是一本叫《昕夕闲谈》的小说。这本1873年由蠡勺居士翻译、由文学期刊《瀛寰琐记》连载的小说是爱德华·布尔沃·利顿(Edward Bulwer-Lytton,1803-1873)所著的《夜与晨》(Night and Mo...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509/c403992-2997342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9日8时15分47秒 战争、革命、人之观念的交织与流变... 如徐念慈在《苏格兰独立记》第十七回加“觉我赘语”说:“不惜赤血, 争回国权, 实为人道之正, 吾同胞其听者!”该句所言“人道”反映的恰恰是国家至上的观念, 而非以人为本的“人道”涵义。藜床卧读生在《昕夕闲谈·译校重订外国小说序言》中使用“人性”一词时说:“人性约分三大级:聪明而弱者, 亚洲也;坚忍而强者, 欧、墨也;其非、澳两洲, 则愚而固执, 不足深论。”该观点显然是晚清流行的人种理论之翻版, 此处的...
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12/c404034-2986272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12日14时20分25秒 唐?|的藏书...绪二十八年,1902)、《雪中海》(上下)(光绪二十九年,1903)、《迎因小传》(光绪二十九年,1903)《俄国情史》(光绪二十九年,l903)、《瓜分惨祸预言记》(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译昕夕闲谈》(上下)(光绪三十年,1904)、《海天鸿雪记》(光绪甲辰,1904)《十五小豪杰》(光绪三十年,1904)、《黑奴吁天录》(光绪三十一年,1905)、《女娲石》(光绪三十三年,1907)、《黄帝魂...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2-03-16/60827.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3月16日7时25分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