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的影子模糊了,同学们的影子模糊了,岸上的杨树、柳枝也模糊了。我回到船舱,取下背着的军用书包时忽然发现,书包里插着一根尺把长的半截柳枝,能闻出清香来,附着的一张作文纸上写着《诗经·采薇》中的四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时的语文课本并未选《诗经》,但图书馆能借到。除去杨彪还有谁呢?再想却心生疑窦:那字迹要比杨彪的秀丽。未及多想,渡轮在上海十六铺码头靠岸,旋即上新兵专列,在暮色中掠过...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18-404627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24分2秒 《西部》2025年第2期|汗漫:荷戈图...,是洪亮吉的篆体手迹。曾经,冬夜里,母亲一边哐当哐当织布,一边讲授《诗经》《离骚》,为幼子开蒙施教。母亲故去后,这世界就四季风雪了。每逢祭日,洪亮吉不吃饭、不会客、不走正门,喃喃诵读母亲最爱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脸上满是泪水。 自一八〇〇年从新疆获赦归来住进这两进宅第,至一八〇九年六十三岁去世,洪亮吉在此度过最后九年岁月。他把终老之地定名为“风雪授经堂”,请张松画一幅《风雪...
新作品#报刊在线#《西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19009-404570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39分39秒 怀乡书写的总体脉络和主要特色...考等必不可少的离乡出行,包括战争导致的滞留异地他乡,都必然让离乡游子萌生怀乡情感。于是,书写游子的怀乡、思乡之情,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怀乡之情的书写在《诗经》中就出现过,《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至今都是抒发怀乡之情的名句。《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是这么写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33-404065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10时10分38秒 王尧:《我是五月的孩子》自序...子的田爷爷。他们怎么会到了非洲?我现在在海边。”这样一种忽东忽西、忽远忽近而又凝神于当下的感觉贯穿在我这组文字的始终。 如果以时空写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收入本书中的三篇旧作,或许标识着不同的节点。《昔我往矣》是《一个人的八十代》的一章,写于2008年新春到来之际。在大雪纷飞的日子,我坐在书房,在屋檐的冰凌中看见故乡的闪烁,写了一组关于80年代的文字,算是和一个年代告别。《我们的故事是什么》酝酿于2010...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4032-403839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11时40分38秒 北阳河撷芳...详细的注解。单从字面来看,或许只是因为最初有5棵柳树而就名的。历经岁月的摧折后,而今,古柳却貌似只余4棵。其中有两棵苟延残喘;一棵大半已是灯枯油尽;一棵却仍是蓬勃葳蕤,它的树冠轮廓直径足有10多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青州历史悠远,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那么驿站必定是少不了的。况且,在距离北阳河不远的南边,就曾是南燕国的旧址,这北阳河边是不是也曾是一条官道呢? 还有一种假想。...
专题#专题#“聚焦火热生活 书写时代新篇”中国作家网驻站内刊优秀作品联展#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8/c459525-403345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8日14时31分53秒 汗漫:故乡或许只能在内心留存...高铁、坐飞机回到故乡,可能更重要的还是从阅读、从写作、从精神上回到故乡,重建故乡,这两个维度,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必要的。 故乡的书写,还乡的书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文学命题。从《诗经》中就开始还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东汉的张衡是天才型人物,他是科学家,懂天文,能创造地动仪,绘制星图,也是诗人、汉赋大家。他的《归田赋》是中国人写的第一篇关于回到家乡、回到田园的文章。大家可能更熟悉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8/c403994-402947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8日8时30分29秒 浮生半日 闹市寻书...选、三曹诗选,都是同类书的上品。然而,余先生注解的诗经,文风却很不稳定,比如这本书《采薇》里的“不遑启处”,余先生居然释成“腚不着凳”,虽生动,却不雅,好像有意开玩笑。而《采薇》作为小雅名篇,里面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千年的空谷清音,所以窃以为“不遑启处”释为“坐不安席”,似比“腚不着凳”更符合原诗风格意蕴——余先生地下有知,以为然否? 还有一套《西游记》,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4063-402642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7时26分20秒 说《东山》...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这种艺术上的敏锐感、节制力和操控力实在是惊人。 王夫之曾经称赞《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另外《小雅·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也是同样的笔法。其实《采薇》与《出车》只是四句,远不如《东山》尽通篇之力带给人的震撼感。《东山》的细腻生动,可以为《诗经》之压卷,堪称第一流大手笔。虽然全是想象,但写来...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19926-402564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7时39分58秒 重读《东山》:敏锐感、节制力和操控力...下巨大的想象空间。这种艺术上的敏锐感、节制力和操控力实在是惊人。 王夫之曾经称赞《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另外《小雅·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也是同样的笔法。其实《采薇》与《出车》只是四句,远不如《东山》尽通篇之力带给人的震撼感。《东山》的细腻生动,可以为《诗经》之压卷,堪称第一流大手笔。虽然全是想象,但写来...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19384-402568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16时43分25秒 《散文百家》2024年第4期丨乔忠延:从墨子到“墨子号”...的呐喊声中刺向对方,一个个热血昂扬的士卒顷刻间就会血肉迸溅,死于非命。在他看来,战争就是屠杀的遮羞布,战场就是直达坟墓的通道。 这时候,可能孔子正在修订《诗经》,边吟诵,边选录。赶路人听到的或许不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而他则拼命赶路,衣袂飘散了,慌忙用一根草绳系紧;草鞋磨破了,赶紧绑个硬实的木屐;无处投宿,找个路边的茅庵小寐…… 这个...
新作品#报刊在线#《散文百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8/c429302-402187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2日9时3分25秒 《绿洲》2024年第1期|谢家贵:图木舒克的树...家们颂扬不已的题材之一,古人常以柳赠友,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围绕着柳树,不仅产生过许多的诗词,还流传着很多有意思的习俗。 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着亲人离别...
新作品#报刊在线#《绿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1/c450424-401935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1日13时40分32秒 《百花洲》2024年第1期|金艺:大院里的小森林...又在一棵用篱笆围起来的大树下,发现了一小片野豌豆。它紫色的花在白天的微风中形如翻飞的蝴蝶,夜晚就收成一把镰刀状。让我惊喜的是,《诗经》里“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里的“薇”就是野豌豆,那句广为传诵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出自《小雅·采薇》,这让燕子在河流之上又飞了一回。 不过这次不是缠绵深邃的情思引发我的共鸣。豌豆苗是上好的蔬菜,野豌豆苗应该味道也不错吧?这个念头唤醒了千年来女子好...
新作品#报刊在线#《百花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7/c452554-401845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6日8时36分20秒 2023年11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趋势……冯雷 国际诗坛 斯特拉科娃诗选……[斯洛伐克]马丁娜·斯特拉科娃 / 禤园 译 短歌 赵天谋 李之平 董进奎 李骥 全秋生 杨廷成 查曙明 郑洁 张霞 田斌 理坤 水白 石莹 张雄文 张小毛 昔我往矣 舒然 当代诗词 诗词翰墨 咏兰亭……冯剑星 本期聚焦 沈鉴宇诗词选……沈鉴宇 新田园诗题材的新开掘……段 维 诗林撷英 赵缺 金中 吴宝军 李舟军 周方 刘道平 张伟超 廖振福 朱永兴 高源 盛月富...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7/c436741-401050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8日14时26分37秒 作为“一代人”和成为“一个人”...种命运承担起来吗?他们还有再度与社会、与“圈外”群体沟通的欲望、愿望(包括那些遭遇生存焦虑、价值危机的青年学生),以及为此培养相应的认知、批评与传达能力的自觉与热情吗? 赵园老师的三十年自选集命名为“昔我往矣”,似乎传达出一种“逝者如斯”不可再现,但也毋须留恋的感慨与达观。对于新一代研究者,思往鉴来或许引人深思的将是“今我”怎样与颠簸摆动的时代现实持续保持张力,承受“时代之重”,在“为己之学”“成己之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5/c404063-4014008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5日20时18分22秒 谈“折柳赠别”...别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古典诗词中杨柳与别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联系从何时开始建立、其内在的关联是什么,讨论颇多,但仍然不是很清晰。 杨柳与离别最早的关联,论者往往追溯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认为杨柳摇曳婀娜的依依之态与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交融在一起,开启了诗歌中以杨柳咏离别之先例。这一关联可从训诂角度考察。《采薇》中描述杨柳之态的“依依”有两解,一以何楷《...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2/c442005-4013712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2日13时30分10秒 慢走缓慢行走。“再见”这一告别语的前身。 汉语文学的源头《诗经》《古诗十九首》,大抵上可以概括为“昔我往矣”和“与君生别离”——“往”,“别离”,成为汉人抒情与叙事最具痛感的主题。 别离之际,叮嘱远行者“慢走”,含悲意,存深情,须以长亭短亭为背景、折柳赠柳为道具。显然,这是古典中国。来访者步行、乘舟、骑驴,悠悠去,不开私家车、乘火车、坐飞机。 尤其在南方。“声声慢”“扬州慢”“雨中花慢”,这些词牌...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8/c404018-4013492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2日9时1分12秒 《诗刊》2023年11月第21期、第22期目录...趋势……冯雷 国际诗坛 斯特拉科娃诗选……[斯洛伐克]马丁娜·斯特拉科娃 / 禤园 译 短歌 赵天谋 李之平 董进奎 李骥 全秋生 杨廷成 查曙明 郑洁 张霞 田斌 理坤 水白 石莹 张雄文 张小毛 昔我往矣 舒然 当代诗词 诗词翰墨 咏兰亭……冯剑星 本期聚焦 沈鉴宇诗词选……沈鉴宇 新田园诗题材的新开掘……段 维 诗林撷英 赵缺 金中 吴宝军 李舟军 周方 刘道平 张伟超 廖振福 朱永兴 高源 盛月富...
新作品#报刊在线#《诗刊》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4/c418926-4011782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4日11时28分31秒 鲁迅一生只写过五副对联吗?...,深更幽魄绕萱帏。”此联早就收入《鲁迅全集》了。至于鲁迅书写古人的对联,薛文漏掉的更是不少,今我想得起来的就有鲁迅曾书写李贺诗联“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色无俗声”赠友人,鲁迅还书写过《诗经》中的对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赠友人,等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22/c404063-4008299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2日8时38分52秒 《越过》:故乡回望与民族文化的守护...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返乡,乃返归本源之切近,不仅仅是返归故乡,而是要返归自己的本质的形成之源。其实,回乡、归乡的主题,早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就有体现。《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这些诗句皆表达了游子的羁旅愁苦。在《忏悔录》中,诗人直言,异乡是江湖险恶的。诗人对故乡的地域认同和自我归属感,使得他的心灵最...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8/c404032-4008002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8日9时25分51秒 无论古诗还是新诗,都应讲究“诗味”...味”与诗人的艺术表达 毛泽东1965年在致陈毅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借用独特的、形象化的景物来进行“赋”“比”“兴”可以让人兴趣盎然。譬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在用景物标志季节的同时,衬托了情感的力量。 “诗味”需要经过一番酿造方可得,所以诗人在表达时要注意含蓄凝练。以《泊船瓜洲》中的那句...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1/c404033-4007494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1日9时21分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