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姚家风水的。至今,姚村有一个很大的官塘,就是明代筑就的,依然碧波荡漾。 风水不是你想破就能破的,姚夔凭着自己的才干与品德,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成化九年(1473)二月,因为劳累,姚夔卒于任上。明宪宗命礼部谕祭,工部营葬事、兵部具舟归其丧,赠荣禄大夫,谥号文敏。 与姚夔同年出生的大明王朝另一位著名人物商辂,他俩是严州同乡,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商辂这样评价姚夔: 累为天官,位望隆赫,直谏如崇(姚崇),...
新作品#报刊在线#《百花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52554-404224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8时58分19秒 古代雅士守岁的情与韵...得富丽堂皇。明代袁尚统的《岁朝图》绘山村一隅,诸多孩童在院中敲锣、打鼓、放鞭炮,尽情嬉戏玩乐,屋内三位长者同桌对饮,观看儿童嬉耍。树石勾勒填色后皴擦,远山以花青淡淡涂染,笔法稳健苍老,画风质朴古拙。 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作《岁朝佳兆图》,图中钟馗手持如意,一随行小鬼双手托一放有柏枝与柿子的盘子,取谐音“百事如意”。画幅右上方有明宪宗朱见深御题:“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0/c442005-404109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8时52分19秒 海瑞为何不吃鹅?...鹅一只)。这一时期,整个皇族的用膳,每月大体需要鹅约二百多只。 随着时间变迁,皇室的用度显然是日渐奢靡的。到了明中叶,据祝允明的《野记》记载,“(成化皇帝)御膳日用三羊八鹅。孝宗即位,减,羊一鹅三。”明宪宗每天需要八只鹅,明孝宗比较节约,每天需要五只鹅。到了崇祯皇帝时期,每月要吃十次素膳,但总嫌寡淡无味,尚膳监的负责人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将生鹅褪毛,并在取出内脏后将素食材放进鹅肚炖煮,然后用酒水清洗去除...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42005-403959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8时43分29秒 《朔方》2024年第9期|薛正昌:宁夏历代长城踏勘纪行(中)...地处挖掘的壕堑。从防御意义上,已经在发挥边墙的作用。成化八年(1472年),延绥巡抚、右副都御史余子俊,在陕北主持修筑边墙,其修筑方式是:“依山铲凿,令壁立如城,高可二丈五尺,山坳川口连筑高垣。”(《明宪宗实录》)明确“铲凿”与“长垣”相结合以修筑边墙,即铲削、筑墙、挖掘壕堑三种修筑方式并用。余子俊边墙修筑法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朝廷要求北方沿边各军镇按照余子俊所奏边墙修筑之法“凿山筑墙”。宁夏花马池、灵武...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1/c418991-403437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9日8时43分3秒 一桩“人妖公案”背后的明代社会想象...于尚未“出幼”就被卖到远方。待到案发时,李大刚的户籍内应该不会有桑冲的记录。 明代赋役黄册中的军户登记(局部) 再来看桑冲在榆次县的义父桑茂。同样的问题是,为什么官府也不将桑冲的籍贯追溯到桑茂呢?《明宪宗实录》的记载甚至忽略了桑茂的存在,直接称桑冲为“山西太原府石州民”。一个合理的原因是,桑茂那边其实也没有登记桑冲的户籍(如果桑茂本人有户籍的话)。若这一推测属实,则桑冲极有可能从来不曾在官方的黄册上登...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3/c442005-4031927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3日8时14分31秒 王阳明:山水平生是课程...一淹尘土遂心生”。王阳明一生游历极广,行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其现存的六百余首诗歌中,与山水有关的诗作约占三分之一,他用诗歌绘就了一幅中华大地壮美秀丽的山水人文画卷。 余姚:“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王阳明出生于东南名邑——浙江余姚的一个书香门第。余姚西有龙泉山。龙泉寺在山的南麓,始建于晋咸康二年(336)。王阳明故居“瑞云楼”就在龙泉山北面。 龙泉山承载着王阳明美...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3/c442005-403044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3日7时0分37秒 明清文人如何看八股?...的经义之文,仿佛从朱元璋确立之日起就极为规范的八股文,但事实并非如此。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谈到“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这也就意味着八股文真正成型是在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时期。此外,乾隆命令方苞所编写的《钦定四书文》也是从化治(成化、弘治)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顾炎武的说法。成化之前的明代科举文章还没有定型,并不讲究八股的套路。 至于文章长度,与现在几万字起步...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6/c442005-402786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6日8时38分15秒 美在背向长安之处...结晶体,承载多少功名与富贵的绮梦。在遥远的盛唐,人人都对这座壮丽的城趋之若鹜,即便后代不再奉为都城,这里仍然是一座无法磨灭的精神高塔,静悬如月。许多年后,一个叫沈周的人却宁愿选择做一辈子隐士,这位拒绝明宪宗要其出山赴用的钦点、留下“不必向长安”传说的才子,最终成为“明四家”之首,也是本期书单主角之一。历来人们写沈周,粗识者爱其风雅而难具其深致与幽情,殊不知,沈周的好皆源自他的清醒,清醒地认识到今花之鲜不...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1/c429168-402203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2日15时3分51秒 诗意元宵灯正明...”。又因正月为农历元月,入夜之时为“宵”,故称“元宵节”。元宵节活动丰富多彩,而最富诗情画意的当为赏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元宵之夜更是长街璀璨,灯火交映,历代文人为此留下不少诗文记载。 明代《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清院本《十二月月令图·正月》 皇城:禁苑灯火万盏明 据《故宫史话》载:元代,入主中原的蒙古统治者承袭了中原汉民族的部分节庆民俗,元宵灯节便为其中之一,宫内会举办声势浩大的活动。...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5/c442005-401828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5日10时20分1秒 船行天下...便利交通,陆续改造旧水道,开凿新运河。魏文帝曹丕在黄初年间开凿沟通汝水、颍水的讨虏渠,就是现今漯河至周口的沙河。 据《明史》载,明成祖永乐六年(1408年),纳户部郁新奏言开辟淮、颍、沙三河漕运;明宪宗成化年间,因贾鲁河、沙河与颍水三川交汇,周家口水运西通襄阳、南阳,东连江淮,北至朱仙镇,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当时,新疆与内蒙的骡马、广东与广西的纸糖、湖南与湖北的竹木、天津的食盐与六安的茶麻,连同省内淮...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0/c404018-4003209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8时42分46秒 《灶王传奇》:烟火上下 传奇不奇...钰即位。这是历史上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尔后,主角先被安排在名为董氏的直峪农家,再被任命于大同府曹氏府邸,得知了“夺门之变”,即公元1457年朱祁镇从南宫重新复位,再次执掌朝政一事。第十二章则是从明宪宗朱见深在位的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说起,一直到主角再次完成新一轮候补登记……相较于传统史书的严肃性,李浩可谓充分发挥了“小说”之于其他文类的史馀特点,使“我”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讲述声音,具备了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12/c404030-326220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2日9时31分28秒 谁也撼动不了春节... 大概是北宋开始有了岁朝图。一开始,宋徽宗画《芙蓉锦鸡图》,只是把冬天看不到的花卉禽鸟描绘出来,烘托过年的气氛。慢慢地,各种年俗和寓意都被加入岁朝图,画面风格也多种多样,甚至可以很泼辣。比如画上钟馗,明宪宗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中就有手持如意的钟馗,正盯着向他飞过来的蝙蝠。这是“福在眼前”的意思,而旁边的小鬼还端着一盆柏树枝和柿子,寓意百事如意。我最喜欢的是清人金农的《岁朝图》,瓶中一枝梅花、几片天竹叶...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26/c404018-3261230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26日9时22分55秒 《文学港》2022年第11期|徐海蛟:桃花醒着...只是在午夜梦回时分,薄霜一般的月色悄无声息地落在阶前,仿佛下了一场雪;只是,只是在秋雨如丝的黄昏,人影散去,遍野暮色挤向一盏青灯。那走过的歧路,那过往的困厄,那些轻狂与不安,又会一次次接踵而至。 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二月四日,一个男孩降生于苏州吴中阊门内皋桥南吴趋里一户唐姓人家。正值虎年,就为他取名“寅”,在十二生肖中,“寅”即为虎的代称。唐寅是家中长子,排行老大,故字“伯虎”,又由“伯虎”而...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3/c419001-3255830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7日8时52分47秒 江苏古籍里的文化自信...各种学派,可谓百花齐放。 “泰州学派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成为晚明显学。”据周群介绍,王艮,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是泰州学派的创立者。他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世代为灶户(烧盐的苦力),十九岁时随父王守庵经商至山东,在山东拜谒孔庙时,受到很大启发,认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于是日诵《孝经》《论语》《大学》。38...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0/c403994-3254830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0日8时31分25秒 读懂中国“和合”文化...巡图》第六卷,此卷以御制《驻跸姑苏》诗为题,重点展现苏州阊门到胥门一带的景观。整幅画以大运河为主轴,河岸屋宇纵布、商铺林立,一派盛世繁华气象。 和谐社会的根基,是“人心和善”“以和为贵”的价值观。明宪宗朱见深绘《一团和气图》轴,描绘了3位老者抱作一团,左侧老者戴道冠,中间老者做僧人装扮,右侧为一戴方巾儒士。整幅作品构图巧妙,远看似一位盘腿而坐的笑脸弥勒,喜气和睦,表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和谐交融的...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1/c419392-3254287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1日8时43分3秒 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永乐疑阵》启动众筹 为读者揭秘紫禁城肇建往事...年来紫禁城的考古成果也被充分利用。 同时,明朝的服饰也是《谜宫3》重点呈现的内容。故事中出场人物的服饰种类繁多,如锦衣卫飞鱼服、内官监制式冠服及外国使节的异域装扮等。编者除了参考《明宣宗行乐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徐显卿宦迹图》《职贡图》等官方粉本外,还对比研究了大量散藏的明人肖像,力求在角色设计与人物立绘中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致新作中包含了百余个“硬核”知识点,可以让读者在知识的汲取中享受游...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6/c403994-3246795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6日16时13分27秒 端午赐粽午门外...此便有了端午赐扇的习俗。明清时期的紫禁城,端午赐扇是重要的礼俗之一。 清代《燕京岁时记》载有:“内廷王公大臣至端时,皆得恩赐葛纱及画扇。”扇子不仅寓意扇除瘟疫,而且表达了帝王仁爱之意。 据《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载,成化元年(1465年)夏四月甲辰,“(帝)赐大臣扇”。对于资格比较老的内阁大臣或经筵讲官,皇帝还会赠送其他端午节令用品。明万历《大明会典》记载:“凡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丝缕...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02/c419926-3243671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5日15时18分30秒 端午赐粽午门外...此便有了端午赐扇的习俗。明清时期的紫禁城,端午赐扇是重要的礼俗之一。 清代《燕京岁时记》载有:“内廷王公大臣至端时,皆得恩赐葛纱及画扇。”扇子不仅寓意扇除瘟疫,而且表达了帝王仁爱之意。 据《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载,成化元年(1465年)夏四月甲辰,“(帝)赐大臣扇”。对于资格比较老的内阁大臣或经筵讲官,皇帝还会赠送其他端午节令用品。明万历《大明会典》记载:“凡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丝缕...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02/c442005-3243672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日8时3分15秒 元宵:冬去春来灯如昼...的诗词中。 旧纸绢里的“元宵集市”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曾在一档文化类节目中谈及,社火花灯在明代达到兴致的高峰,当时元宵节的法定假日为历史上的最长时间,整整放10天假。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更是将500多年前紫禁城内“闹元宵”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时间拨回至1485年的元宵节,明宪宗朱见深下令在宫中隆重庆祝,皇宫内外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人人身着喜庆服饰,愉悦之情溢于言...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15/c404063-3235207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15日7时44分26秒 元宵佳节 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之看花灯局部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美好的月圆之夜,故称元宵,又称元夕、灯节、小正月、上元节。和另一个满月佳节中秋不同,元宵不重天上月,而重人间灯。正如清人梁元颖《元夕前门观灯》诗曰“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元宵的第一关键词是“灯”,观灯、猜灯谜,人们纵情狂欢,尽一夕之乐。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佳节最具辨识度的习俗便是观灯。早在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15/c404063-3235207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15日7时33分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