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好评。数据显示,该剧首演时年轻观众占比98%,印证了其“年轻地道”的创作定位。 近年来,一批戏曲赢得了年轻人的芳心。青春版《牡丹亭》连演20年,培养了一批年轻观众,强调了“青春”主题的持续挖掘;江苏昆剧院通过“老带新”模式创排《瞿秋白》,将党史叙事融入水磨腔,该剧巡演时00后观众达41%;以京剧文化为主线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展现梨园百态与非遗技艺,年轻观众占比突出,其中,19岁至24岁观众占比高...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07521-404503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8时59分20秒 昆剧《诗宴·唐才子传》:以昆曲之美再现唐诗风韵...院三代艺术家联袂演出的新编昆剧《诗宴·唐才子传》3月21日在京上演,将唐诗的浪漫与昆曲的雅致融为一体,唤起当代观众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踏上以诗为媒的精神寻根之旅。 昆剧《诗宴·唐才子传》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继《世说新语》系列后,以“折子戏”的创编方法创作新编昆剧大戏的又一次探索实践。该剧以元代文人辛文房编撰的《唐才子传》为蓝本,通过《浔阳》《除夕》《守志》《草堂》四出“折子戏”串联起白居易、贾岛、王维、...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19389-404458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8时24分30秒 2024年戏曲:小剧场做足大文章 老题材尽显新面貌...创作,首演后备受好评。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方面,在第十届中国京剧节上亮相的海派京剧连台本戏《七侠五义》舞台机关设计精巧,在保留京剧技法展示的基础上实现了经典武侠的时代化改造,极具观赏性。上海昆剧团、湖南省昆剧院在第九届中国昆剧节上推出的《玉簪记》和《渔家乐》两出经典剧目,采取“小全本”的串折改编,既在一定程度上接续了传奇文本上的连贯性,又保留了折子戏在表演上的舞台精华。 本年度戏曲行业的热点话题众多。其中,...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19389-4041260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8时28分54秒 进步须于百尺竿...体之时所呈现出刀刃向内的特有痛感,和人文归于大定长治的涅槃升华。该剧将宏大的历史浓缩成极具思想震撼的艺术作品,也以历史的寓言紧扣当代普通情感关切,显示了历史剧的文化和艺术高度。 昆剧《家》(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高度浓缩巴金文学名著的经典场面,契合昆曲行当家门、歌舞抒情的表达手段,是昆剧现代题材创作的又一部力作。剧作通过设定“巴金”和大哥“李尧枚”的人物关联,用灵动的笔触来展示现实空间,挖掘巴金文学世界的现...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19389-404005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8时40分31秒 白先勇 昆曲有多美?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年,他把《游园惊梦》小说改编成舞台剧,演出后轰动一时,在中国话剧史上,这是第一次把昆曲融入了话剧在舞台上演出。1987年白先勇受邀到复旦大学去做访问教授。时隔39年重回上海,最叫他难忘的是看到一场上海昆剧院推出的全本《长生殿》,“我不仅为那晚的戏喝彩,而且深为感动,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百戏之祖’昆曲居然重返舞台大放光芒。这样了不起的艺术一定不能任由其衰微下去,我当时心中如此思索。隐隐间我已起了扶持昆曲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6/c403994-403402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6日8时53分22秒 情景交融 文旅互促...作结束”不同,《浮生六记》试着通过版本迭代,保持作品的新鲜感。园林版每年都有内容更新,已经从1.0版本迭代到7.0版本。此外,还推出舞台版、七夕夜游园版、厅堂版、上海版、苏州山塘景区版,以及与昆山当代昆剧院合作的剧场版。这些版本既可单独成篇,相互之间又有故事关联,形成实景演出IP矩阵。很多观众看了其他版本,会重新回到沧浪亭关注园林版的不同细节,也有观众从上海追到苏州、从苏州追到南京,领略不同版本的味道。...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人民日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0/c459540-4033634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0日15时44分59秒 来苏州园林,赴一场昆曲之约...清唱。演员着水衣,跟曲牌,打节拍,唱工尺谱。 第二进厅堂,主题是“剧”。一道丝线帷幕隔开了观众,演员正在进行登台前的装扮。对镜上彩、吊眉、贴片、戴网,系水纱、戴头面,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同一时间,苏州昆剧院的资深演员担当导赏老师,为观众详解昆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学一句念白,叫一声“姐姐”,不知不觉间,观众已从昆曲的花园中登堂入室,期待着推开门,看到第三进舞台。 舞台是一座园林。《牡丹亭》的故事,正是...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8/c419389-402946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8日8时0分14秒 《1699·桃花扇》:青春靓丽与史诗气质兼备时隔18年,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出品的《1699·桃花扇》再登北京保利舞台,桃花依旧,心动如初。历经时间的沉淀,这部曾经年轻的剧目日益成熟稳健。如今,舞台上的《1699·桃花扇》不仅是一部青春靓丽的“入迷之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美学与悲剧内涵的史诗大戏。 对于从没看过昆曲演出的观众来说,《1699·桃花扇》堪称最能一秒入迷的科普型入门昆剧,即便是昆曲小白也不存在什么理解障碍,不仅故事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2/c419389-402829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2日22时25分14秒 一部活态的昆曲史...的艺术成长、事业发展、艺术感悟、对昆曲现状及未来的思考等方面展开,生动展现了百年来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 有别于以往的昆曲单人口述史,这套《口述史》是迄今为止最为集成的昆曲口述史料,受访者不仅来自江苏省昆剧院、上海昆剧院、苏州昆剧团、北方昆曲院的南昆、北昆等“正昆”院团,还来自永嘉昆曲、武义昆曲等“草昆”剧团,并兼顾国内影响较大的曲社及“川昆”“湘昆”等昆曲裔派院团;除了活跃在演出一线的昆曲实践者,还有一...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8/c404004-402730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8日7时58分48秒 “抢救性”记录古老剧种百年变迁...史,《昆曲口述史》团队用14年坚持完成这部当代昆曲从艺者的自我展示,助力推动昆曲这一传统戏曲的当代延续。 《昆曲口述史》的采访对象涵盖了2010年前后活跃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苏州昆剧院、江苏省昆剧院、浙江昆剧团、湖南省湘昆剧院、永嘉昆剧团等昆曲院团的昆曲从业者,以及相关昆曲艺术和理论工作者,对他们进行采访和录音、录像。最后呈现在这部口述成果中的昆曲人数总计140余人,其活动分布区域...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4/c404003-402704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4日8时13分57秒 古老的昆曲绽放新的华彩图①、图②: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图③:苏州昆曲传习所实景版《游园惊梦》演出场地。 以上图片均为苏州昆剧院提供 江苏省苏州市老苏州城东北角,有座五亩园。100多年前,一群10岁出头的孩子聚拢在这座院落,学文习武、练声唱念。中国昆曲百年接力的大幕就此拉开。 同一片院子,交叠百年时光,曾经的昆曲传习所旧址,如今建起苏州昆剧院。 今年是苏州昆剧院创排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搬上舞台20周年。5月...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2/c419389-402687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日8时47分22秒 “恭王府非遗演出季”精彩上演...院古琴专业的毕业生们与师从李凤云教授的广陵派传人共同登台,为观众献上余音绕梁的精彩演出。 在昆曲专场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北方昆曲剧院带来的幽默诙谐的《狮吼记》,还能看到来自昆曲发源地——江苏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折子戏,如《牡丹亭·春香闹学》《虎囊弹·山门》《红梨记·亭会》。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校、千灯镇秦峰少儿昆剧团的孩子们与昆山当代昆剧院的专业演员们同台表演,体现了昆曲艺术在当地的接力传承。此外,今年的昆...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8/c404003-402587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8日8时22分35秒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何以常葆青春...出版本,如1953年国风剧团苏剧昆曲混合版,1957年上海戏校八场版,1959年北京昆曲研习社十一折版,1962年湖南省郴州专区湘昆剧团七场版;到八九十年代,昆曲《牡丹亭》声名鹊起,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北方昆曲剧院都排演过多个版本。 这些排演培养出了一代代有着丰富舞台经验和深厚艺术造诣的昆曲演员,他们对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昆曲《牡丹亭》也因此形成了一批固定的观众。但是,当时的昆曲也...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2/c419389-402548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2日8时30分19秒 AI时代,中华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时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观众七成以上都是老年人。 昆曲如何在新世纪寻回观众?制作一出经典大戏,借此培养一批青年演员接班,并以青年演员吸引青年观众——这是白先勇想到的办法。2003年,他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并集结两岸文化及戏曲界精英,联手创作青春版《牡丹亭》。 “我们选中《牡丹亭》,因为这出戏本身就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容易被青年观众接受。《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扛鼎之作,明传奇中的翘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9/c403994-402387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9日8时57分27秒 汤显祖故园行大约20年前,台湾白先勇先生在苏州昆剧院排演青春版《牡丹亭》,我得以观看彩排,随即又受邀到台北大剧院观看《牡丹亭》首演,并参加“汤显祖与牡丹亭”学术研讨会。虽然在大学课堂上汤显祖与他的剧作是老师必讲的内容,但时间的流沙使得曾有的了解渐渐模糊,那次与《牡丹亭》的邂逅让我对汤显祖的文化形象又变得清晰起来。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国际巡回演出,轰动效应此起彼伏,让这位16世纪思想解放的先驱、中国的莎士比亚为国际...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5/c404018-4023597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7日8时29分11秒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供图 4月29日,青春版《牡丹亭》精华版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上演,柳梦梅一往情深的唱诉,吸引观众一步步走进杜丽娘与柳梦梅刻骨铭心的爱情传奇故事,禁不住为这段真挚的感情流泪、叹息、惊喜。 4月2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2004年4月29日,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戏剧院正式首演亮相,开启全球巡演。20年光阴流逝,《牡丹亭》青春依旧,传承不息。 当晚的演出由沈丰英、俞玖林两...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8/c419389-402308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8日8时1分4秒 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开幕...振”字辈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昆剧《林冲》,28日晚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精彩上演,拉开了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的帷幕。 本届昆剧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4月28日至5月4日,从全国八大昆剧院团遴选的16台昆剧大戏和折子戏将在苏州轮番上演,同时推出6大类17场昆曲配套活动,首次推出昆曲艺术赏析进高校、进园林以及昆曲演出进商业综合体等活动。大戏包括北方昆曲剧院《国风》、上海昆剧团《玉簪记》、...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9/c404003-402261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9日8时1分34秒 “一戏两看”《桃花扇》:传统经典与当代解读完美结合江苏省昆剧院近日来京上演的“一戏两看”《桃花扇》,阵容强大,表演精湛,不仅让我们看到这部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重现舞台的光彩,更让人看到30余年来,几代艺术家整理挖掘、精心打磨,让这部“冠绝千古”之作无论在演出形式还是表现内容上都做出的守正创新。 “一戏两看”《桃花扇》分为“全本”和“选场”两台大戏,各长达三个小时,舞美极简,突出表演的精致讲究。其中“全本”分为九幕,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为主线,更注...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6/c419389-402167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6日8时3分34秒 让古老昆曲与更多年轻心灵相遇...划”在北大落地并向港台推广。2017年,校园传承版《牡丹亭》项目启动,以北大学生为主体并面向北京高校海选,最终来自北京16所高校和1所中学的演员24人、演奏员14人获选成团,在8个月时间内4次前往苏州昆剧院集训。“两个半小时的小全本戏,学生们居然能组团演出,表现不俗,这就是我们多年来‘昆曲进校园’的成果。”白先勇说。 足迹遍及两岸高校 青春版《牡丹亭》20年连演不衰,足迹遍及两岸数十所高校。此次20周年...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5/c419389-402023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5日8时21分4秒 《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曲...37年) 梅兰芳演绎昆曲《牡丹亭》时的扮相 《牡丹亭》自诞生400多年来,几乎成为昆曲的代名词,且自诞生以来一直到民国,出现的版本达百余种,珍稀版本达20多种。2004年4月,戏剧家白先勇携手苏州昆剧院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并进行巡演。该剧迄今已在海峡两岸及海外演出近500场,今年3月将开启20周年庆演。这个消息使得昆曲《牡丹亭》再一次回到了众人的视野。 史上著名的戏曲传奇 《牡丹亭》为汤显祖所撰...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0/c419389-401797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0日8时25分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