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不佳,留港养病。1940年3月5日溘然长逝。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陶冶出来的学者,又博采西方文化之所长。他博览群书,不囿于一家之言,兼收并蓄,融古今中西学术于一身,时人谓为“学人亦兼通人”。其治旧学,邃于经,兼通诸子百家,文极古藻;其于新学,不以博学为点缀,而是深入探索以求门径。蔡元培先生留下一种博大的精神气象。他道德垂范,以身教代言教,循循善诱,殷殷教导,在潜移默化间影响了无数青年。他有着中国...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57-404512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9时1分25秒 穿越历史的精神追寻...怀风骨,读书人的精神气度,同时还能够写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当然古代的教育也并非没有问题,惟其有问题,才有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新文学早期的开创者,要么是“作家型的学者”,要么是“学者型的作家”,源于旧学的基础和新学初期的转换,形成了他们鲜明的特色和优长,但后来这种新学造就的教育模式,却越来越片面地走向了知识化,以至于在最近的若干年里,完全忽视了文学作为一种实践素养和实践才能的养成。所以我们的学生培养...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5057-404365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8时0分56秒 《鲁迅诗传》:探寻鲁迅诗意人生的钥匙...径“以诗证史,诗文互证,诗注生平”,将鲁迅的家世、求学、创作、婚恋、交游等人生片段,通过对其诗歌的解读一一展现。比如,书中从鲁迅的家学渊源谈起,探秘他的诗歌启蒙。鲁迅生于诗书传家的绍兴周氏,祖父对他的旧学启蒙影响深远,六岁时读的韵文《鉴略》,开启了他诗与史结合的知识之旅 。这种成长背景下孕育出的诗歌素养,在他日后的创作中有着深刻体现,像“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句诗便鲜明地表达出他的爱国志向,是他青年时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58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9时46分1秒 “写进”《围城》的数学系主任...达发表了数学论文,但没有发表诗作。1930年旧历重阳节,李达在德国作诗《重九游 Partnachklamm寄伯珊兄》有句:谁家新月照人圆? 欲插茱萸路万千。佳节异乡思亲之常见主题,而清新不落窠臼,足见旧学素养。1941年7月出版的《蓝田青年》第二卷第1期刊登了李达的诗作二首,其一《夜宿桂林》:仆仆风尘负此生,谁家庭院□瑶笙。归来久坐方成寐,又被晨鸡唤几声。其二《晓泊南流江》:半天残月半天霞,几处炊烟几...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5/c404063-404257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5日9时50分35秒 《几生修得到梅花》:“好诗不过近人情”...崖歌》,格调高古,气韵磅礴。还有《续落雨歌》《落雨三歌》,“只缘见雨每生情”。“词曲卷”里的《浣溪沙·谒晋江俞大猷墓》《满江红·祭岳武穆忌日》《鹧鸪天·悼李国文老》等,用词准确,炼句精妙,体现出深厚的旧学根底和文化修养。 特别是他悼念李国文先生的词,我读后沉吟许久。词曰:“穹地人生终一眠,华章已信供流传。月下山阳笛尚咽,风中五内断潸然。悲过客,恍眸前。藏身如海上苍天。笑谈握手温卮酒,衣袖犹香二十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04030-404157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0日9时33分50秒 写春联...。权衡以后,他还是把我父亲送进李集的新学堂做走读插班生。因此,我父亲生前称自己的教育是“解放脚”,即先在私塾里开蒙,后又改读新学堂,就像旧时代的女子先缠了小脚,后来又放开了一样。 由于我父亲有比较好的旧学根底,平时也喜欢吟诗作赋,因此我很小的时候(在上小学之前),就会背诵一些古诗词。像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0/c404018-404110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22时12分51秒 孙郁:鲁迅与孔子最大的相似之处是积极入世的精神“鲁迅与国学”看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方面,鲁迅对于“吃人的礼教”的批判深入人心,“几乎成了破坏旧文明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鲁迅毕竟还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旧学功夫很好,这也是在文学史研究中经常被提及的。 那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为什么还要写《鲁迅与国学》这样一本书?孙郁教授很谦虚地说“是出于好奇心,也是为了补古代文化的课”,所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谈论鲁迅的风骨。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研究鲁迅,不能...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5057-404025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8时17分47秒 数字批评之批评...示范。他们早熟的“数字化”追求展现出“对系统、合理化、效率和进步的明显现代主义的激情”,像是因超前的感应而忽然绽放的花朵——其季候在数字时代才真正到来。 在文学研究上,量化方法也同样是一种复兴和增强的旧学。“远读”的概念虽是莫莱蒂首提,但它也被追溯至雷蒙·威廉斯和珍妮斯·拉德威(Janice Radway)等人的相近设想和实践。事实上,作为细读方法源头的新批评本就有其非细读的一面。已有论者爬梳新批评奠...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2/c419351-404002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9时26分50秒 从蒙学到经学:论《孔乙己》的识字之喻...文之不宜废》一文中“‘而方、姚卒不之踣’一句,不合文法,可谓‘不通’”[19]。五四以后,鲁迅在与学衡派、甲寅派的论战中延续着这一战法[20]。1922年初,鲁迅抨击学衡派之守旧,直斥《学衡》诸公“于旧学并无门径”“字句未通”[21]之失。1925年8月,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感慨文章道衰,识字之学将成绝学:“民国承清,每况愈下,更越十年,将求稍识字者而不可得。”[22]并于句旁加点,以示警策。反而被...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4063-403942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1时31分1秒 《红岩》2024年第6期|刘建华:雨湾...父亲不愿意让我们做。他说,“挑粪犁田是最脏重活,做这些就意味着你是真正的农民,做农民太苦,我不想你们再重复我的老路,希望你们能拿笔吃饭,读书走出这个穷山村。”说到读书,我父亲曾经也是好学少年,读了四年旧学三年新学,成绩非常好,先生经常夸他是个好材料,跟我爷爷说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见世面。然而爷爷只允他识字就行,也许是家庭穷困的原因,也许是担心那个世道怕走出去回不来了,硬是逼着父亲辍学务农,说你就是在农田...
新作品#报刊在线#《红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37907-403891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9时39分10秒 代际、伦理与“生命的路”...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58],以及“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59]……作为论述背景的,是他对中国人数千年来被扭曲的生命之苦的深刻体会:“中国的旧学说旧手段,实在从古以来,并无良效,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好人无端的多受些人我都无利益的苦痛罢了。”[60]相比那些乐观的论述,后者才是现实的、历史的,并构成鲁迅启蒙论的精神底色。同样地,鲁迅也从生命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4/c404030-403884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4日9时26分11秒 陈艳:关于钱钟书——严家炎的未刊手稿...钱钟书,都是受英国文学影响的作家。他们一脉相承,从最初较肤浅,发展到后来较深沉。 钱钟书生平简况 钱钟书,生于1910年,老家在江苏无锡。父亲钱基博,是一位国学家。由于家庭关系,他早年就熟习中国的旧学。他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博闻强记,读书甚多。在清华外文系读书期间,就在《新月》上发表了一些散文。他也很早为英文刊物写稿,如1932年12月出版的英文刊物《中国评论家》(The China Critic...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8/c419382-403843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8时40分9秒 孙郁《鲁迅与国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底色却大半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汲取,远不同于传统士大夫的沉迷与陶醉,而是在新旧时代转换的背景下,以全新视野反思中华古老文明的时代价值。此书首章“从新知到国故”,探讨了鲁迅“由旧学而得以染习新知,后由新知而反观国故”的学思历程。鲁迅早年阅读大量翻译作品,特别是严复所译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大大开阔眼界,而留学日本更让他了解到古印度、古希腊与古希伯来文明,使其得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30-403815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10时48分13秒 鲁迅与国学续话...,从六朝碑文里悟文章法度。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写作。与王国维一样,他的行文深带古风,但审美与伦理观已含西学元素。所以今天看他的述学文体,可感其文字厚重与通脱的特征并存,也由此可知,他之整理旧的文化遗产与旧学之士不同——他的思想是放飞的。经学与旧史学是自上而下地讨论天下诸理,鲁迅则相反,乃自下而上地展示人生和存在的要义。他留意金石学,以此滋养现代版画运动;研究旧小说史,自己则由旧而新,在白话小说领域创造甚...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7/c404063-403772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7日9时4分11秒 叶嘉莹的北京足迹...这座小桥是内外校的男生对辅仁大学的女生围追堵截的地方,也是送辅仁女生回宿舍的终点。不知在这座桥上,发生过多少浪漫的情事。 对于进入求学黄金年龄的叶嘉莹而言,辅仁大学是以陈垣、余嘉锡、顾随等先生为代表的旧学重镇。在顾随先生的课堂上,叶嘉莹算是最认真的学生之一。多年之后,根据叶嘉莹整理的笔记出版的《顾随诗词讲记》,让众多无缘聆听顾随课程的后辈,了解了这位学者的教学神采。 在授课的开始部分,顾随便出惊人之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04063-403752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0时59分47秒 作为精神史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心中的首选。就《史稿》来说,固然王瑶是用了研究“古代文学”的方法研究“新文学”,强调“现象比规律丰富”,把“新文学史”当作“作了古”的历史来强调“真实”,但是这并不构成对于“马列主义”的拒绝。把王瑶的旧学等之以食古,忽略其综合古代社会经济、民俗、训诂之学的方法,事实上是欠缺公允的。王瑶“向下”观察古代社会历史的方法,与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普及密切相关;王瑶服膺“释古”,一如其倾心于“马...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7分35秒 孙郁:国学,是鲁迅的“暗功夫”...究,如何看待现当代文学研究与古典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未来这种转向或者融合,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孙郁:现代文学是从古代文学那里发展来的。王瑶先生就专门写过文章,谈论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关系。五四那代人,旧学的基础都不错,文言文与白话文都能自如地运用,而白话文中也有文言文的影子。有一段时间,他们十分强调白话文,不太提古文的价值。后来人们发现,新文学不能完全与古代文学脱钩,白话文适当嵌入文言文与方言,会增加...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05057-403702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9时5分59秒 偏路旁也能见大树...一扇扇窗户,让读者在一种新的维度反观己身。黄德海在《金克木散文·导读》中说:“不管谈读书还是论文化,凡涉及空间上的西方和时间上的古代,金克木从不沉溺怀恋,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句句不离当时置身的文化情境,旧学遂能安然转化为新知。” 这个评价是对的,他的文章整体上并不漂亮,有时候还显得隐晦,一时不明题旨何在。但那些非线性的逻辑,常常在我们以为没有问题的地方看到问题。他年轻的时候读到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04018-403708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9时54分34秒 钱玄同的“开放心”...一个忠厚、宽容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步瀛中过举人,是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的学生,曾经留学日本。他性情耿介,在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时,看不惯“大元帅”张作霖的所作所为,辞官进大学任教。高步瀛旧学功底深厚,对古典文学一往情深,而钱玄同曾将旧文学概括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特别惹高步瀛生气。 一次,高步瀛给学生讲《文选》,讲着讲着,突然大发脾气:“有人说‘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谁是‘妖孽’,谁...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04063-403653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8时38分50秒 晚交殊密:钱仲联与程千帆的学术友谊... 四位先生中,程、唐、任三位早年先后在南京求学,多直接或间接受教于著名学者吴梅门下,定交极早,其友谊自少及老而无间。钱先生则与三位先生定交稍迟,尤与程先生定交最晚。但尽管“晚交”,却堪称“殊密”,其“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的佳话也一直流播学林,脍炙人口。 一 其实,并列“四大导师”,不是程、钱交谊的开始,他们定交要略早些。 改革开放伊始,万象更新的春风也吹进了学术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6/c404063-403555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6日21时32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