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散发出来,形成自己的精神概念。李俊玲边地视野下的人间,除了人,还有与人相关的村庄、屋舍、习俗、稻粱、风土、信仰,作品维度跨越了不同的时间段,观照着民族、时代及未来。在现实的回溯、描绘和想象中,达及族性的认同,以此极好地规避了创作上的窄化。 如《有龙在侧》的龙会、羊皮会,《人间炊米》的米汤、米酒糟,《大地之子》的邻国缅甸的土主庙、佛塔,《夏至》的布谷鸟、青梅等,这些由文字捕捉的细小、蓬勃、专属等留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8/c404030-403914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8日12时44分16秒 打捞沉默的历史与跨越界限的言说——从《西高地行记》看阿来的散文同样是以文字为载体对现代化进程中的族性(嘉绒藏族)遭遇进行表述,同样是以汉语为中介从事跨族际想象和书写,阿来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编剧)等体裁上各有斩获。阿来的小说成就已被公认,然而学界对其散文的关注却相对较少。那么,阿来的散文究竟有何特质值得我们重视?2023年出版的《西高地行记》(以下简称《西高地》)是回答该问题的重要抓手。这部长篇游记散文集共有九篇长文,虽只涉及四川、甘肃、青海、西藏、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2/c404030-402825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3日9时11分40秒 我们为什么研究华文文学...。 同时,华文文学还存在着与世界其他“离散族裔”文学的比较。 华人的世界性生存,使其与黑人族裔和犹太族裔共同成为全球三个最大的散居族裔。战后半个多世纪相续兴起的黑人学、犹太人学和华人学,都以他们强烈的族性文化,为自己在这个多元和多极的世界定位。在讨论美国非裔黑人文学和犹太裔文学的诸多著作中,“黑人性”和“犹太性”,成为人们辩识他们文化行为和文学书写的重要特征,把对他们的行为和书写,提升到文化诗学的境界...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2/c404092-4013037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日10时1分46秒 世俗时代的史诗思维——论刘亮程《本巴》对《江格尔》的发展...,关乎在技术暗夜之后,天地人神和谐的“诗意的栖居”。所以可以看到,《本巴》尽管对于土尔扈特部的历史遭际略有涉及,但总体上淡化了《江格尔》史诗的卫拉特蒙古起源,尽量去除地方和族群的特殊性元素,而采取了去族性化的可译性、世界性书写。唯其如此,史诗就不再是独属于某个地域、民族或者国家的特产,而成为整个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就像我在别处所说,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深入到广泛的民众日常生活或者成为精英传承...
专题#专题#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6/c457894-4011148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6日15时18分43秒 夜叉在午后看见我...即化”那么轻巧,顽固的本性无法在一夜之间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不对旧的自我进行否定,不脱一层皮,做不到彻底的改变,还要敏锐自觉地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在自我撕扯的同时,夜叉还要面对同族类的仇视和追杀:“我族性本恶,而你选择站到善的队列中,向恶发出宣告,我们从此势不两立。”它内外交困,但清醒的灵魂从不会安逸,于是带着死的意识,渡过飘满业障的河流,抵达生的彼岸。夜叉本来能泳善渡,那天却第一次发现,渡河变得异常...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0/c404032-4003173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0日8时56分43秒 王艳:新时代 新坐标 新话语——2022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体意识。阿来是在汉藏文化之间漂泊的作家,他以嘉绒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为写作资源,书写了现代性、生态、博物学以及灾难等“同时代性”的主题。汪荣的《阿来文学创作中的族性表述与跨族际想象》认为阿来的创作包含了族性表述和跨族际想象的双重面向,他将自己的文学实践扎根在嘉绒藏区的土地上,其创作凸显了强烈的地方性和混融的原理。王瑜、宋丽娟的《〈云中记〉与阿来的文化认同》认为民族性与现代性在阿来的小说中并不矛盾,《云中...
专题#专题#2022年度文学概观#其他门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45-3269507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8时20分20秒 第三届晓剑海南青年文学奖揭晓... 其中,中篇小说《弥矢岛奇观》、短篇小说《四点金》、长篇小说《琼中女足》获文学创作二等奖;短篇小说《飞蛾之死》、诗集《衣米一诗选》、小说集《大海、女人和船》获文学创作三等奖;论文《阿来文学创作中的族性表述与跨族际想象》《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书评的繁盛及其文化筛选意义》《当代海南文学中海南形象的建构》获文学研究二等奖;论文《“边界”:格非小说中的空间思索——细读“江南三部曲”》《现代艺术公众是如何...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8/c403994-3268080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7日7时19分5秒 新时代 新坐标 新话语...彰显出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阿来是在汉藏文化之间漂泊的作家,他以嘉绒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为写作资源,书写了现代性、生态、博物学以及灾难等“同时代性”的主题。汪荣的《阿来文学创作中的族性表述与跨族际想象》认为阿来的创作包含了族性表述和跨族际想象的双重面向,他将自己的文学实践扎根在嘉绒藏区的土地上,其创作凸显了强烈的地方性和混融的原理。王瑜、宋丽娟的《〈云中记〉与阿来的文化认同》认为民...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07/c404101-326590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7日8时26分31秒 少数民族文学:新时代的新变化...语文学研究》等;“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丛书”中,刘大先《千灯互照: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生态与批评话语》、孙诗尧《锡伯族当代母语诗歌研究》、邱婧《凉山内外: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论》、林琳《族性建构与新时期回族文学》等。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得到了来自从上至下、各民族的不同部门、机构、人员的合力推进。2012年被视为“少数民族文学年”,标志性事件是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4/c405057-3254502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4日14时56分31秒 一种“中国方案”的文艺价值“互约论”建构...自然性的统一,或者说人性与动物性的统一。这一表述有必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递进才更清晰,那就是:1.人类文化地分布为各自精神传统生存性格乃至历史梯级的不同民族,无论非交往时代还是交往时代,每个民族都按照自身族性规定展开其社会生活史与精神意识史,而精神意识史的民族展开过程就是民族精神家园的垒筑过程,没有这种垒筑,就会沦落于流浪与漂泊。2.即使处在非交往时代,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史与精神意识史都有同质性和异质性。...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7/c405057-3251292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7日9时47分8秒 一种“中国方案”的文艺价值“互约论”建构...自然性的统一,或者说人性与动物性的统一。这一表述有必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递进才更清晰,那就是:1.人类文化地分布为各自精神传统生存性格乃至历史梯级的不同民族,无论非交往时代还是交往时代,每个民族都按照自身族性规定展开其社会生活史与精神意识史,而精神意识史的民族展开过程就是民族精神家园的垒筑过程,没有这种垒筑,就会沦落于流浪与漂泊。2.即使处在非交往时代,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史与精神意识史都有同质性和异质性。...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3/c405057-3250930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4日8时29分59秒 杂糅的诗性:转型期少数族裔汉语诗歌语言诗性重构的一种解读...库乌雾之所以能对汉语施行如此规模的改造工程,与他用少数族裔母语来颠覆并重建第二母语——汉语——的自觉努力分不开的。 与阿库乌雾相较,另有一些彝族诗人(如沙马、阿苏越尔等)的写作,在对汉语的解构与多族性重建方面似乎显得相对平缓而不彰显,但仍对汉语诗性的激活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比如沙马对于吉狄马加开创的感伤、柔美兼深沉的彝性汉诗的继承与发展,再如阿苏越尔对于“汉彝之雪”的跨文化的精心熔铸。关于后者《...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11/c404101-3241932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11日10时10分16秒 动物叙事、族性声音与文化记忆...悯的叙事情怀与丰韵的人文情愫。毋庸置疑,以“民族代言人”姿态驰骋于文坛的乌热尔图,其笔下有关动物与民族性的相关书写,在当代文学“动物叙事”创作整体格局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席。 二、多维视角:作为“族性声音”的叙事展览 不同的作家在讲述故事时均有各自不同的叙事视角,“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同一作家亦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件...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9/c404101-3234297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9日9时23分35秒 尘埃中的民族志:简论阿来的故乡小说...间(between nation and state)。部族可以翻译为封地 (fiefdom),但又不同于部落(汉语里相应于“封地”的另一词语),而部落是民族和国族之间的一种族群社会结构。正是阿坝藏族族性的这种棘手的“间性”特征,以及他们在文化和政治上的不同归属,使得阿来小说表述的地缘政治在其部族的文化传统中显得非常重要。阿来的政治观点,假如真有其事,绝不是西藏独立的政治,而是在民族和国家边缘、在民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27/c404030-3223823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27日9时43分57秒 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地吸收了西方后现代理论资源,形成了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研究、身份研究、民族志书写、地方性知识、多元文化主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多元阐释路径,民族与民族国家、国家性与民族性、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族性与身份、生态与性别等成为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最突出的学术话语;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讨论的话题和论域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新趋向,中国当代民族问题的新变化,世界多边主义与霸权主义对抗,中...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29/c404101-3217396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29日8时29分43秒 刘大先: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关键词概述...析,不能将其作为先验性的范畴。 七、民族性 民族性是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评论中常用词,但其并非“族性”和“民族”的简单组合,因为这两个词根都具有极为复杂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脉络,需要做出区分。“族性”的讨论往往与民族主义、暴力、自决、多元社会、公民身份、文化融合、全球化时代的移民、种族主义及排外等联系在一起。“民族”固然在古代典籍中能找到对应词,但其现代意义则经过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才形成转型。...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05/c404034-3214863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5日11时14分17秒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关键词概述...现,它是历史实践的结果,也会随着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发生变化,因此应当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分析,不能将其作为先验性的范畴。 七、民族性 民族性是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评论中常用词,但其并非“族性”和“民族”的简单组合,因为这两个词根都具有极为复杂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脉络,需要做出区分。“族性”的讨论往往与民族主义、暴力、自决、多元社会、公民身份、文化融合、全球化时代的移民、种族主义及排外等联系...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5/c404101-3213034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24日8时22分38秒 刘大先: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立场和理论命题的生产...学民族文化的回归潮,与当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联系在一起,恐怕就是受‘左派’话语影响而至的张冠李戴”。如果走出狭隘的文化封闭视野,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新时期的新变尤其在21世纪之交对于族性认同的强调,不免是新自由主义或者是王晓明所说的“新意识形态”在文学话语上的折射。这其中有着异常吊诡的局面: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学是在国家意识形态支持下获得创作上的资助,另一方面却又在这种限度下试图拥有超乎...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02/c404101-3204037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2日9时42分6秒 当“民族”遇见“新部族”: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类似的效应正在发生。如前所述,那些发表在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网站或社区中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从内容上看,与前网络时代的、或者说线下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姚新勇说:“少数族文学中的族性意识,……不仅反映了近三十年来‘民族意识’在少数族那里日渐高涨的现实,同时也是特定的‘民族认同’的建构,这都大大强化了少数族个体的‘民族认同’感。这既是一种结果,也更是众多少数族作家写作的使命性追求。...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23/c404101-3197656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5日14时18分16秒 力行不惑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认为满族作家叶广芩笔下的家族长篇小说《采桑子》和《状元媒》中的女性意识有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种女性意识与满族独特的妇女观密切相连,体现出比《我们家族的女人》更为鲜明的“族性”。这与作者的家族背景和成长经历是密切相关的。 阿洛秀英(西昌学院)通过对李纳不同时期的作品剖析,探究隐含在文本之内的女性意识的发展及变化,认为李纳的女性写作经历了从最初的关照现实、鲜有女性话题到...
民族文艺#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20/c404098-3197255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0日10时3分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