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当核桃仁,赵开生的细腻是赤豆沙,再撒上众多上海茅奖文学作品用作糖桂花……因而近来看到高博文的名字出现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里,老听客们倒是一点不诧异,伊老早就是阿拉心里向额模子了。 聊起和《新民晚报》以及“夜光杯”的情缘,高博文说自己全家都是其忠实读者,从1982年复刊起,吃好夜饭看夜报的习惯就没断过,“《新民晚报》是一份软熟的、贴近我们上海人生活的报纸”,在“夜光杯”里,他领略自然之美、生活之...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19-404700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4分46秒 宫立: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史料视角”...也要关注学术集刊(比如《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史料与阐释》)和普刊。不单要关注学术期刊,也要关注报纸(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部分版面刊发的学术成果。不单要关注《人民日报》等权威报纸,也要关注《新民晚报》《太原日报》等地方报纸。不单要关注公开出版的报刊,也要关注内部刊物(比如巴金故居的《点滴》)。不单要关注学人的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也要关注学人的其他成果。不单要关注学者早年的学术成果,也要关注学...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19351-404691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47秒 是“叶田”,还是“叶甜”?读报,有时会读出点“疑问”来。比如,去年8月29日傍晚,我读《新民晚报》时,就读出了一个“疑问”。 那天“夜光杯”头条是《每个人都该为父母拍一部纪录片》,读后感动。作者是一名导演,花了一年时间,到贵州拍摄他的父亲叶辛和母亲当年插队的地方。他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建议大家都为父母拍一部纪录片。我自然赞同,因为这也是一种“书生孝”!赞赏之余,我意识到文章应该是叶辛的儿子写的,看了作者的姓名“叶田”。怎么是“叶田...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19926-404593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52分41秒 人间送小温 ——回忆汪曾祺1992年2月1日,汪曾祺在《新民晚报》发表《书画自娱》一诗,诗中有句云:“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他的同乡说:“汪曾祺是名副其实的好作家、好老头。”他出生于春天。这个春天,我们读一读他的故事,品一品他对故乡的情、对人的温。 42载故乡梦圆 1939年夏,19岁的汪曾祺泪别高邮,独自出门求学。他此行的目的是到昆明报考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那里有他仰慕已久的沈从文。如愿考上后,读书期间就在沈从文指导下开始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63-404545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47分21秒 戴美帝:曾住四合院...年,人民日报“风华怀”杂文征文发表了先生的处女作《撒娇的流派》,一篇千字杂文,给予他巨大的鼓舞。之后各大报刊频频约稿,他的杂文散文和理论文章,相继见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和《求是》《随笔》等报纸杂志。 我们家的饭桌,是先生刚搬进四合院时购置的,就像当年饭店里的很多圆桌一样,直径约一米五左右,下面是钢管支架腿,用的时候支开,不用时收起,立在墙边,节省空间。这张圆桌的利...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9/c404018-404495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11时2分49秒 美好春日,我们因文学“碰杯”...年纪最长的嘉宾是93岁的文学评论家、诗人、作家谢冕。谢冕自称是“夜光杯”的老朋友。“我给‘夜光杯’写稿几十年了。一开始是编辑约,我就写;后来编辑不约,我也写。”谢老说笑,这段写作经历是他的美好记忆,“新民晚报就是亲民晚报,‘夜光杯’一定会越办越好。” 80岁的丁振海是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他关注“夜光杯”的发展:“在互联网、AI和眼花缭乱的融媒体时代,‘夜光杯’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宗旨没有变,其内容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3994-404509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6分1秒 101岁贺敬之百折再看高潮来...大地,我们的歌声响彻海洋。我们齐声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歌声奔过无边的草原,它像浩荡的黄河长江……”这篇歌词由李焕之谱曲后,曾在延安传唱。 我记得有一次去贺老家,他就曾高兴地告诉过我:刚读到上海《新民晚报》的报道,上海一位市民家里发现了《中共廿周年纪念歌》的两张歌谱,是油印在马兰纸(用马兰草制造)上的。 回望漫漫征程,这位老党员、老战士的眼中仍荡漾着赤子般的真切深情。 到延安后,贺敬之起初被安排在自然...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19-404454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9时9分29秒 我记忆中的江五小学...海出名,人们才知道,市三女中也是他的作品。那里有拱形外廊的教学楼,镂花彩色玻璃,专门的音乐教室,比“江五”更大的草坪。我不知当时校园为何有这么个中国园林式六角亭。有一次学校民乐小组排练,庆祝“六一”,新民晚报一摄影记者要来采访,老师把民乐队从有隔音板的音乐教室拉到六角亭,临时把我叫去当小指挥。后来这张六角亭照片发在晚报文化版上。四十年后,我去了晚报主持工作。命运大概就是这样,冥冥之中已为你做了安排。听说那...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04018-404400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28分54秒 施蛰存与陈慧华...华却从傅雷夫人朱梅馥那里获得消息。施蛰存在《纪念傅雷》中写道:“有一段时候,朱梅馥和我老伴都被居委会动员出去办托儿所,她们俩倒是每天在一起,我因此便间接知道一些傅雷的情况。”(施蛰存:《纪念傅雷》,《新民晚报》1986年9月3日) 七十年代末施蛰存与陈慧华在公园小憩 贾植芳这样评价陈慧华,说施蛰存先生有一位贤惠的妻子,还有一所“小洋楼”(张继合:《滋味:与五十位文化名人聊天》,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4063-404180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12时54分12秒 束沛德:在当代文坛跑龙套——我的小传...。 8月,《我这九十年——文学战线‘普通一兵’自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8月,为《十月少年文学》创刊5周年题词。 8月18日,在平和的氛围中悄然度过90岁生日。写了《九十随感》一文,在9月11日《新民晚报》发表。 9月22日,《文艺报》发表颉瑛琪写的《“孺子牛”与“赤子心”——评三卷本〈束沛德自选集〉》。 9月28日,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颁奖大会。 10月16日,赴南京参加南师大...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04063-4040784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13时50分29秒 上海地铁上的读书人,为什么让人念念不忘...路途中读书不辍。” 自活动启动,“书香上海”市民阅读微平台长期入驻“Metro大都会”APP,点击首页就可以阅读上海图书馆、阅文、喜马拉雅、七猫等平台经授权的数字阅读资源、听书资源和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电子报。地铁站里的书香文化长廊,吸引市民游客驻足,在一大会址·新天地站的书香橱窗里,IP SHANGHAI与思南读书会共同推出第一期“地铁阅读推荐书单”《最后的礼物》《词曲吟唱的中国》《大医》《无尽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3994-404067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8时43分36秒 赵丽宏:绵延不绝诗文缘1982年元旦,告别读者多年的《新民晚报》复刊了。那是上海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刚复刊的《新民晚报》只有一张半4开纸,六个版面中,最吸引人的是半张纸上的副刊“夜光杯”,正反两个版面,占了报纸篇幅的三分之一。很多熟悉的老作家在“夜光杯”露面。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林放的杂文专栏“未晚谈”,几乎每天有一篇,虽是豆腐干文章,但言简意赅,情思真切,谈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我还记得复刊第一期“夜光杯”上林放的文章《暂...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63-403945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8时27分2秒 谢晋:成为文学家的朋友...乡,挖掘家乡的富矿,并表示如果他写出好作品,他会将其改编成电影。后来,顾志坤创作了长篇小说《东山再起》,讲述东晋谢安的生平故事,而谢晋正是谢安后人,当时谢晋还曾撰文《读〈东山再起〉想起……》,发表在《新民晚报》。 谢晋与白先勇于“谢晋电影回顾展”上相识,二人初见便觉意气相投、相见恨晚。此后,谢晋决意将白先勇的小说《谪仙记》改编并拍摄成电影。为了把一部短篇小说扩充为完整的剧本,谢晋不仅与白先勇展开深入细致的...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7/c404005-403907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10时36分8秒 李建永:节令:“天人合一”的伟大发明——我写二十四节气...,我们一家三口也在这一天落户北京。转眼间,一年后的2002年夏天,由于一个特殊“契机”——我的工作莫名其妙“歇菜”整整两年。那几年,我周边,“暗势力”发威,文友们骤减,除了《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和《山西日报》“黄河”副刊,我在全国几乎发不出文章。这样也好。知雄守雌,知荣守辱,顺其自然,复归于朴。我终于有机会可以集中精力时间撰写《母亲词典》。等到2004年春天,我真的迎来了人生...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19926-403878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15时35分46秒 55年的贵州情写了一小篇《我写贵州山水》,发表在《新民晚报》上,上海的一位读者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说: “看完你写的这篇,我一定一定要再去一次贵州。” 这位读者是个身居要职的女干部,接着她又意犹未尽地补充了一句: “叶老师写的不仅是贵州,也是自己的青春呐。” 我久久地凝视着这句话,觉得一下子被她的这句话打动了。我一边发微信向她道谢,一边加了六个字:“你真的很敏感。”心里说,她岂止是敏感,看文章的眼光还十分犀利。很少有读者从...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3/c404018-403877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3日9时43分15秒 中国报业传媒拥抱AI踏浪潮头...程,大大释放生产力。 解放日报社的“新闻魔笔”,是对策划、采集、编写和发布等一整套新闻稿件创作全流程的全方位模拟仿真。从热点感知、写稿视角推荐、资料挖掘、提供线索支撑到结合党报观点库,匹配导向观点。 新民晚报社《重走解放路,飞越新地标丨AI眼中的上海解放瞬间》系列融媒报道,选取上海解放战役的重要事件和地标,利用AI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和英雄故事,颠覆了在“故纸堆里挖宝”的传统模式。 澎湃新闻的“派生万物”拆解...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0/c403994-4038622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0日9时16分28秒 开启“报纸中的时代记忆”...心遴选的104份报纸、首次亮相的22件藏品、5处多媒体以及2处场景还原,勾勒75年来波澜壮阔发展图景。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发源地和中心,从《字林西报》《申报》《新闻报》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延续着滋养百年的新闻文脉。展览复原了1949年旧报摊场景,摆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各类报纸刊物。 “报纸堪称时代见证者,一篇重要报道、一张精彩照片,都是历史的写照,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时代的风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8/c403994-403845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9时42分15秒 流沙遗简...,和其他文物2300余件。这2万余枚汉简,不仅在数量上超出1930年代近一倍,也是我国历来发现汉简最多的一次。其中能够复原或较完整的册书多达70多种,有原始纪年的达1300多枚。 年过古稀的沈仲章在《新民晚报》上读到关于这次发掘的报道,百感交集。“这和我千辛万苦从虎口中抢救汉简的情况,两相对照,真是甘苦判然。” 居延遗址带给人们的惊喜并未结束。 1998年至2002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博物馆...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4019-403790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9时50分11秒 流沙遗简——战火中抢救居延汉简往事...,和其他文物2300余件。这2万余枚汉简,不仅在数量上超出1930年代近一倍,也是我国历来发现汉简最多的一次。其中能够复原或较完整的册书多达70多种,有原始纪年的达1300多枚。 年过古稀的沈仲章在《新民晚报》上读到关于这次发掘的报道,百感交集。“这和我千辛万苦从虎口中抢救汉简的情况,两相对照,真是甘苦判然。” 居延遗址带给人们的惊喜并未结束。 1998年至2002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博物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0/c404063-403788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0日8时28分1秒 2024年度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十佳图书揭晓...及图书,就是做好学者和大众的桥梁和转换。他认为,图书版本升级很重要,不同的读者可以选择各自喜欢的版本。书是一个最好的礼品和连接器,可能会越来越成为奢侈品,书从创意即内容原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连接器。 《新民晚报》副刊部首席编辑郭影表示:看到2024年的候选好书,很惊喜——学术性、文化性、大众性、艺术性兼而有之。这些年,上海聚珍的书越来越有了自己的特色、路径、规模和体系。 《文汇报》读书版主任编辑蒋楚婷表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03994-403742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日9时46分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