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不仅贡献了新的文艺形式,也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形态。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单小曦深入辨析了新大众文艺的创作主体和传播方式。她认为,依托数字新媒介创作的文艺形态,展现了双重特性。从媒介构建的角度来看,它是“新媒介文艺”;而从主体性和人民性的角度,它则是“新人民文艺”。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钟媛选择从“载体”一词入手理解新大众文艺的变革。对她而言,要深刻理解新大众文艺,必须具备双重视角。每一次载体的变革都引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3994-404616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12时23分23秒 新大众文艺的新面貌、新主体与新标准...海纳百川。 杀虫队队员《十日终焉》 多元并重的新标准 新主体催生新故事,而在故事巨大的生产潜力和经济增长背后,意识形态的导向、媒介资本的争夺等问题也不可忽视。为避免文艺被单一话语主导,就必须深入剖析新媒介文艺与新大众文艺同源背后的隐形权力机制,并据此建立真正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 网络文学具备多种评价机制,其中各级各类“榜单评比”反映出不同的话语倾向。如有关文化管理机构推出的“影响力榜”和“优秀出版工程”...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5/c419351-4043954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5日10时36分11秒 数字现代性: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范式摘要: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范式以数字现代性为基本属性。数字现代性是社会发展到数字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现代性。中国新媒介文艺的数字现代性表达,与西方新媒介文艺表达上那种儿童化、经验幼稚化、执着于表面真实和一本正经的“伪真诚”文风不同,更多突出的是主题严肃、真诚讲述、直面现实、展现中国经验等特点。相对于现代性文论话语范式的人文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性文论话语范式的新人文主义,中国新媒介文论话语范式追求和建构数字人文主义...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19351-404363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9时26分1秒 南帆:文学史与新媒介文艺“文学史与新媒介文艺”这个题目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学史,二是新媒介文艺。 提到文学史,往往涉及历史化策略。文学史的叙述效果是形成历史化。一部作品进入文学史,即获得历史化,亦即载入史册,意味着长存不朽,以经典形式示范后来者。这不仅是一种巨大荣誉,而且会形成后来者遵循的文学传统,表明历史认为什么是理想的文学性。所以历史化是对于作品隐含的普遍意义做出肯定。 “历史”的基本含义之一是代表过往的事件。不是所有文化...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4/c419351-404186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9时51分47秒 解锁电影未来发展:办法总比困难多...演电影语言的驾驭能力还略显薄弱。《解密》的视觉特效对人物十层梦境的外化展现还是很见功力的,但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方面还有可待提升的空间。 文学性能够被业界重视、强调,是因为电影在和游戏、短视频、微短剧等新媒介文艺形态竞争过程中,文学性是使电影能够持续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法宝。文学性强的电影,往往意味着有比较完整的叙事结构,能够塑造立体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有对社会历史深入、辩证的思考。 许 莹:2024年纪实影...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19388-404038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7日8时57分42秒 传统资源推动科幻网文想象力再生产近年来,因新技术、新媒介和新美学理念的全面介入,产生了新的创作迭代,网络科幻小说作为当代新媒介文艺的特殊类型,以及中国传统玄学文化资源的符号再现或想象力再生产形式,已经成为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版图的重要力量。 网络科幻小说积极呼应科学技术迭代的现实语境及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通过对超级科技远景和未来生活图式的呈现来映射人类社会对物质解放和精神自由的渴望,因此它就必须正面回答如何激发人类想象力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4027-404024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9时30分54秒 2024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最大限度地解决文学研究的各种问题。李飞跃认为,古籍数字化、知识增强和多模态语言大模型技术的深入发展,引发了诗学从经典重塑、概念重构、关系重建到价值重估的系统变革。 单小曦认为,作为“数字人文2.0”的新媒介文艺批评应具备两个基本属性,即智能化与数字人文主义。王小英、周冰认为,数据批评应以批评之术来提升人文之道,实现道术相合,增强人文思辨的力度,使文学批评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无缝衔接中不断提升质量。针对日益...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4/c404034-404013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4日9时30分8秒 数据牢笼与批评突围...,于是实验经常沦落为一次性的。况且,数据化方法背后的数据主义哲学倾向会遮蔽文学文本的丰富价值,因而我们需要找出一条规避之道。 一、数据的蛮力:网文实践与数据思维的内在联姻 作品的数据不好就心虚,几乎是新媒介文艺批评中研究者常出现的情况,这是不是意味着数据已经在潜意识中对我们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过滤?答案是肯定的。数据以一种意识形态的方式在整个网络文学实践中发挥作用,悄无声息而又无所不在。 数据的好处是一切都可以...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19351-403992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9时42分37秒 标识又一次文艺席卷大众的浪潮...观照整体,各艺术门类都在新技术的挑战和倒逼下不约而同地“苦苦求生”。近日广电总局的一项数据显示,“微短剧用户已超过点外卖的人数”,一时间,传统文艺形式面临的严峻挑战变得更加具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媒介文艺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主粮”。即便如此,董阳认为,面对新大众文艺研究,价值判断维度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新技术的普及连带着普惠和平等,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进步”,正是这“很容易被忽视”的面向,从根本上重构...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0/c403993-403921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0日15时23分19秒 聚焦 | 新大众文艺:一场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术革命产生的虚拟世界正在向现实世界进攻,正如杂志社长兼执行主编阎安所说,无论我们有多少固有理念和执守,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文艺及其组织和生产模式,正在失去全面崛起的现代社会大众,信息技术革命所引发的新媒介文艺,全方位地改写着文艺的形态及其生产、传播和接受方式。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巨变,需要我们思考甚至警醒,如何主动应对当下文艺的“主体之变”和“本体之变”。 跨越创作和发表的门槛,人人可文艺 新大众文艺的形成并...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29168-403815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9时58分39秒 聚焦新时代文艺创作、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明显的风格差异,其创作往往展现出空间上的流动性,具有体现时代变革的前卫特征。孟繁华则对地方性写作中的一些不良倾向提出批评意见,提出强调地方性首先要有中国意识、世界意识,否则可能造成思想上的闭锁。 关于新媒介文艺创作,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玉玊对新媒介文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类创作——网络文学、电子游戏、微短剧——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总结了十年来网络文学主流化发展、电子游戏弯道超车、微短...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03994-4037991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1日9时58分50秒 “跨界性与世界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深入的学术交流。数十位来自全国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青年论坛发言。 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认为,文艺批评研究院聚焦创新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产出重要学术成果、服务地方文艺建设等领域,在新媒介文艺理论、浙江文艺史料建设、中外当代文艺批评前沿等方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研究特色,也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希望文艺批评研究院深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推动中国当代文艺发展提供某些重要的...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30/c404090-403724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30日10时39分26秒 网络科幻小说的神话叙事: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幻想的美学交汇点...文学创作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幻想的美学交汇点两种叙述模式共享着中国文化的想象力资源。通过构建具有“神话思维”和“科学理性”的故事形式并对传统“神话叙事”进行现代化改造,以网络科幻小说为代表的当代新媒介文艺新形态确立了一种对于“神异他者”“未来世界”与“陌生经验”等想象力话语建构模式的叙事伦理,以此凸显出网络文学创作实践的美学价值。 一、神话与科幻的思维同构 神话思维与科学幻想,看似处于人类文明时间轴的...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4/c404027-4034620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4日9时5分48秒 从新媒介文艺到新的大众文学...予新的意义。这些“文学出圈”的具体表现,促使我们思考媒介变革与文学新变之间的关系。无论如何,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只有主动融入新媒体,正视媒介变革才能获得网络空间的席位,以数字化生存的姿态和新的传媒方式引领新媒介文艺的发展。 二 “用户生产内容”(UGC)是新媒介文艺的核心生产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接受”的关系,更空前发挥出接受者的主动性 作为新媒介文艺的核心生产模式,“用户生产内容”(UG...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3/c404030-403453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9时13分12秒 从新媒介文艺到新的大众文学...予新的意义。这些“文学出圈”的具体表现,促使我们思考媒介变革与文学新变之间的关系。无论如何,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只有主动融入新媒体,正视媒介变革才能获得网络空间的席位,以数字化生存的姿态和新的传媒方式引领新媒介文艺的发展。 二 “用户生产内容”(UGC)是新媒介文艺的核心生产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接受”的关系,更空前发挥出接受者的主动性 作为新媒介文艺的核心生产模式,“用户生产内容”(UG...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3/c404033-403449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7时23分58秒 文学如何讲述“科学”?...其置身于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发掘、解读和制造关乎现实与人之发展的“命题”。 李静开展研究与批评的“作业现场”和“文学田野”超出了既有的文学体系和范式,除了传统的文学作品的分析以外,将弹幕、音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介文艺形式纳入文学研究与批评的范畴中,在融媒体时代以“沉浸式”的方式展开置身事内的跨媒介文学研究,因而,李静的这一系列论文呈现出强烈的在场感和行动性。同时,李静冷静、客观地审视和分析资本、技术、媒介、大众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1/c404030-403439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2日9时1分46秒 寻找文学变革中的确定性和可能性...以作为一条重要的路径。文体不仅是批评的外在样貌,而且是批评内在理念的呈现,更是读者感受批评的直接方式。有感于目前批评的枯燥生硬和知识化操作,批评家希望出现更多灵活多样、体现个性和富有美感的批评文体,而新媒介文艺批评的迅猛发展,也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批评体式的创新问题。 一是在反思“学院派”批评的基础上倡导多样化的批评文体。何言宏的《论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新变》一方面指出以“论著体”为文本样式的“学院体...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6/c404034-403283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6日8时24分13秒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文艺新发展...彰显着文艺观念不同程度的更迭,乃至关联着整个文艺生产过程的深刻变化。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关键特征是高科技,它首先将会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等新技术,沿着文艺的形式、观念与生产过程等几个路径,继续影响文艺尤其是新媒介文艺的生产。伴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文艺新形式紧密相关的文艺生产新主体不断出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19351-403260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9时29分25秒 网络文学的“世界性”及其场域学研究视角...络文学呈现着媒介大陆过渡阶段的“混生”“混合”性特征。文字层面上,它延伸着旧媒介大陆的诸多特点,比如完整的故事文本属性、非视听语言中心创作、对通俗文学叙事和民间价值的传承;同时它又旺盛地生长于互联网的新媒介文艺序列之中,一方面不断接受新媒介的改造,呈现出变化的、强烈的网络性,一方面则以头部内容和粉丝经济等为“下游”其他新媒介文艺的发展输血奠基。伴随着IP的视听改编、文艺评论的强社交介入、读写共创、数据库写作...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2/c404027-403110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3日8时4分50秒 人工智能文艺生产方式新变与人机关系省思...的评价标准提供合理的认识前提。 对传统文学来说,文学文本仅仅由单一的文字符号构成。文字符号构成的文本欣赏空间是扁平化的,只允许视觉这一单一感官进入,这就构成了传统文学的“静观式”审美方式。这样的历史在新媒介文艺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文本开始由多模态符号组装而成,文字、图片、声音甚至动态视频都能囊括其中,形成复合符号文本或超文本。 对于数字文学作品而言,多模态的复合文本或超文本不仅意味着符号组装方式的变化,更带...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7/c419351-4029447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8日9时8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