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相对于桐城派散文(所谓“桐城谬种”)而言,选学派骈文(所谓“选学妖孽”)15所受摧折更大更深,这就进一步阻碍了现当代散文与骈文的文体融合。稍有进者,如治六朝文学的朱自清写散文明显借鉴了骈文语言与文章技法,还有杨朔名满天下的政治小品文也汲取了骈文养分,但他们对骈文的吸纳整体上并未受到好评,讥其雕虫小技、炫耀文辞、“形式主义”者不少。至于以《文化苦旅》名噪一时的余秋雨,其散文与辞赋、骈文的渊源甚深,其实...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2/c458525-402150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2日17时29分0秒 “文学”概念的历时涵化及中西会通...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为君子的标准;韩非则批评“修文学、习言谈”者不劳而获。而在墨子的观念中,“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使言为文之道有“本之、原之、用之”三法。这是中国最早的文章技法观念。“文学”有“文献典籍”之义,又以“言谈”“文学”并举而含“修习文章”的特定意涵。可见,先秦时期“文学”已不单纯标示学术素养,也兼及文章创作观念的理性萌芽。 正是由于“文学”成长于先秦文化观念...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217/c404033-3203011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2月17日8时54分24秒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桐城模式...立地研究创作,要研究阅读、保存、编选、圈点、评论等多种问题,要重视氛围和传统。 在桐城文章、诗学、经学的承继和弘扬过程中,技术、物质这两种传统呈现的样态颇为丰富,甚至可加深拓展希尔斯的论说,如关于文章技法、诗法及读书治学的方法,独具特色;而关于物质传统的论述,除一般性保存之外,还关联朝代更替、突发政治事件、大规模战争等外在不可控因素与文献保存及复活等重要问题,以及桐城一邑文人内部的保存,如家族性保存,...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30/c404063-3176382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30日7时21分13秒 《致江东父老》:世间万物都叫人苏醒和悔恨...转换,幻想与真实的模糊。而《我亦逢场作戏人》呈现了他最溢出文体的一次叙事,崎岖起伏的叙述推动了长度的从容扩张,从而实现文本容纳更立体的人物和更陡峭的事件的可能。那么回望李修文的古典主义,实在也要算作他文章技法的一种,但因为这古典主义是他的文化血液和文化印记,因而成为他文章风格的显性基因。在散文的山头,李修文从容插上自己的旗帜,这旗帜,正迎风猎猎作响。 (《致江东父老》李修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117/c404030-3155295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17日8时38分14秒 读唐诗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姜正成新书传授技巧...古诗词,会让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甚至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朱自清先生常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古诗词,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便成为描写春风的典范。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文章技法。它精于构思,意象生动,议论精警,而短短几句中也有起承转合,其中的文章技巧是非常丰富的。多读古诗词,我们还会积累丰富的文化符号——意象。意象是透射出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突出的文化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9/c403994-3006534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19日8时30分17秒 曹文轩:“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相继去世了,但因有文章在,他们的精神、灵魂就在那一望无际的文章海洋里永生。 世界上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是不可传授的,文章也不例外。现在有许多人说写文章是不可教的,既然是不可教的,又谈什么文章之道和文章技法呢?其实,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一直在琢磨文章之道,并且总结出了许多道理,教给后来人。有些道,后来还成了法。我们这么说,并不是在否定天分的作用。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也许并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时代。写作...
访谈#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talk/2016/2016-04-12/269749.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12日9时59分15秒 “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对话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相继去世了,但因有文章在,他们的精神、灵魂就在那一望无际的文章海洋里永生。 世界上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是不可传授的,文章也不例外。现在有许多人说写文章是不可教的,既然是不可教的,又谈什么文章之道和文章技法呢?其 实,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一直在琢磨文章之道,并且总结出了许多道理,教给后来人。有些道,后来还成了法。我们这么说,并不是在否定天分的作用。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也许并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时代。写...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6/2016-04-12/269735.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4月12日7时23分52秒 别开生面的“前言”——推荐刘希亮新著《寻找作文的精气神》...可断定这是一本有别于众多作文书的优秀读物。 著者刘希亮先生是位老作家,老牌刊物《中学生》杂志原主编。他以学生的作文习作为依托,通过对作文的修改和点评,向孩子们传授了许多有益的写作知识、可操作性很强的文章技法和崭新的作文理念,其中揉进了著者自己大半生从事文学创作弥足珍贵的甘苦和体会。不仅对于孩子们习写文章,而且对于广大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乃至对于已经具有作家称号的朋友们写出更好的作品,都有重要的启示和指...
原创#其它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2/2012-07-16/70147.s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7月16日11时5分31秒 文学中的文学——近年来散文创作评说... 一般的散文作者有时也能挥洒得开,各方面的知识和生活体会不少,但写着写着文章就收不拢,各方面的知识和人生体会无法在文章中串联到一起。这是散文写作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文章技法不够熟练,缺少一种关联,但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作者个人的修养没有达到一种圆通的境地。他对各种人生世相的观察体会,还无法洞若神明,举重若轻,而只能停留在见山说山,见水言水的直观程度。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够...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7/2007-03-19/72166.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3月19日1时33分59秒 文学中的文学――近年来散文创作评说...造才能的最基本的要求。一般的散文作者有时也能挥洒得开,各方面的知识和生活体会不少,但写着写着文章就收不拢,各方面的知识和人生体会无法在文章中串联到一起。这是散文写作经常遇到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文章技法不够熟练,缺少一种关联,但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作者个人的修养没有达到一种圆通的境地。他对各种人生世相的观察体会,还无法洞若神明,举重若轻,而只能停留在见山说山,见水言水的直观程度。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够...
作家库#主要作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56/2007/0109/2059.html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9日15时35分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