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角度拓宽了研究视野。佚简共七封,新涉及到的交游人物分别是陶大镛、杨纤如、高德、李希泌等四人,此外补充《补遗》新涉及的苏晨一人,以下分别以时间为序,辑校相关佚简并做具体的交游考证。 一、关于第一篇文物研究专文的校样及题目:1953年8月7日致陶大镛信 2019年11月27日由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2019秋季拍卖会”之“新建设·楚图南、陶大镛文献资料”专场拍出此信,共一页,纸型不详,黑色毛笔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63-404649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17时31分9秒 聚焦各民族文学交融互鉴的研究进路与话语构建...文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绕过的重要作家,对他所身处的时代及社会关系的研究,扩展了沈从文研究的视野。张新颖《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一书在时间长河中打捞特定的“沈从文时刻”,为读者解读沈从文从文学创作转向文物研究的历程。陈雪、刘泰然《战时语境中的风景美学——论沈从文〈虹桥〉中的风景话语与艺教观念》、黑白《祛魅与聚魂:沈从文的去中心化监狱叙事》、陈久兰《苗族传奇故事群与沈从文民族观念的产生》等文章,均从不同角度...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7/c404101-404140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8时47分57秒 由“抢救第一”转向“保护第一”...去一年,文物安全责任不断压实。不可移动文物卫星遥感执法监测对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首次实现了全覆盖。文物系统严厉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全年文物犯罪发案数同比下降28%。 过去一年,文物系统创新加强文物研究阐释和传承利用,文物考古研究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即将结项,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相关研究成果已经纳入全国统编《中国历史》等教材。 过去一年,博物馆纪念馆教育功能切实增强...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19392-403990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8时30分0秒 “小说考古”与“考古小说”——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阅读札记...18]不仅仅是诗歌用于抒情,其他各体文学创作都可用于抒情,甚至凡是诉诸于语言文字者都可以纳入抒情范畴,因为其中都投射了主体的情绪,不管是“抽象的抒情”还是具象的抒情。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曾戏称沈从文搞的文物研究是“抒情考古学”,甚至在沈从文八旬大寿的赠诗中有一联云:“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19]我们完全可以借用汪曾祺的说法,把刘醒龙创作的“青铜重器三部曲”视为一种“抒情考古学”。事实上,如果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2/c404030-403191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3日8时52分26秒 甘肃麦积山石窟:千年丝路瑰宝风采依旧...9、51以及80窟塑像壁画保护修缮中,广泛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激光拉曼、便携式红外、便携式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分析仪器开展塑像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的分析研究,为保护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文物研究方面,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洞窟的实景三维纹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来实施石窟寺考古测绘工作;借助多光谱成像技术,使得漫漶不清的千年题记和壁画清晰可辨;运用X光拍摄与内窥镜,使造像...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1/c419392-403175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8时6分57秒 高冷古文字正在国博“活”起来...格把关。其中,主题为“博物馆里有条龙”的龙年日历,解读和文物有关的汉字,上市不久便销售一空。 国博还开展了馆藏甲骨文、商周秦汉金石拓片整理,甲骨、商周秦汉金石拓片系统整理和研究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玺印卷》已经出版,古文字爱好者的“工具书”不断扩容。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2/c403994-402968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2日8时5分22秒 雨路:湘西与镰仓...,也同样有着太多的相似性。 沈从文年少时曾经跟随土著部队流徙于湖南、四川和贵州一带,后来成为行伍一员。再后来脱下军装来到北京,成为“北大”旁听生。1948年因为诸多原因受到强力排挤,故从小说创作转移到文物研究方面。并在不久后因受压力而陷入抑郁之中。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去世,他的身体状况始终不佳,说话和行走都受到很大的困扰,因此导致他的精神状态始终在抑郁之中徘徊。 川端康成也是如此。在他一岁时,父亲患结...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04018-402801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5日9时4分17秒 沈从文与王㐨...78年9月13日沈从文再次致信胡乔木:“王同志目前在考古所修复组工作,也希望您能为向夏鼐所长商量一下,同意暂时将王同志调过来帮助帮助我……”③他在信中重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之后,这项包含了太多文物研究“空白点”的工作依然重要,以及自己亟须助手和接续者的问题: 如服装研究工作,在今后需要上,一时不必继续进行,也还希望能得到你的同意,让我有个三四个比较合手的工作人员,争争这三五年有限时间,配合国家需要...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5/c419382-402778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5日8时42分40秒 古文字在博物馆是怎么“活起来”的...下简称“古文字工程”)从2020年11月开始实施。2021年5月,国博成为首批古文字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单位。 完成馆藏春秋、战国、秦汉的青铜器、玺印等文物整理及书稿撰写工作,出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玺印卷》;对馆藏甲骨、商周秦汉金石拓片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研究;开展晚商王朝西部边境考古调查,为研究甲骨文记载的商代西部边境提供了直接证据;设计并投入使用多个古文字数据检索平台,不断优化算法,充实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2/c403994-402763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2日8时19分20秒 习近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他们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 (2021年6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十四 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2021年11月2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十五 历...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5/c403991-402165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9日19时57分47秒 以书香之美共促全民阅读新风尚...质生产力“新”在何处?如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质生产力——以大足石刻为中心”研讨会上,作家、文物保护专家等一同探讨了传统文化发掘保护传承与新质生产力如何融合发展的话题。文物研究专家介绍到,通过全息虚拟成像技术,可以把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的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从而让文物穿越厚重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动漫、游戏等数字艺术来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实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4/c403993-402224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4日8时20分50秒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水平。 文章指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5/c403991-402165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5日15时58分31秒 “汤乐三书”读后:曲径交叉的回忆...痛的深刻反思相得益彰的。 不妨抄录两段涉及同一件事情的文字,也还是关于废名先生的。乐老师的记录如下: 再见到废名先生,已是在解放后1950年的春天了。这时,沈从文已断然弃绝了教室和文坛,遁入古文物研究;而废名先生却完全不同,他毫不掩饰对共产党的崇拜和迎接新社会的欢欣。他写了一篇长达万字的《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的欢喜的话》,交给了老同乡、老相识董必武老人,甚至他还在没有任何人动员的情况...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7/c404030-402108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7日9时19分37秒 春日,携一卷泛黄的书回家...,于学术研究而言是可贵的资料。 即便是近年来出版的、变“旧”了的新书,于需要它的读者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毕竟,再旧的书卷里,也藏着新知。 在中国书店琉璃厂店,挂着学者们赠予中国书店的书法作品,其中文物研究专家王世襄写道:“保存文献 功在千秋”。 古旧书行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确能起到“聚珍”的作用。 走进中国书店琉璃厂店善本区,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的典籍博物馆——不同时期的古籍琳琅满目;写本、雕版印刷、活...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6/c403994-402030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6日7时5分30秒 “万园之园”重现光华...3年建设完成,于10月正式揭牌。博物馆内现有“传承·守望——圆明园文物保护成果展”“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圆明园石柱回归展”,系统展示了圆明园修缮复建、考古发掘、遗址保护、文物修复、流失文物研究与追索等成果。 从1984年开始,圆明园逐步清整西洋楼、蓬岛瑶台、接秀山房、涵秋馆、别有洞天、海岳开襟、思永斋、凤麟洲、天心水面、鉴园、狮子林等遗址,并整修山形、恢复水面、修复驳岸、复建围墙,同时完成...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2/c419392-401940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2日8时21分33秒 回忆录写作与新时期沈从文文学史形象建构...文学史研究的逐步深入,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 古文物研究及其困难 沈从文在文物研究方面的回忆录,按说不属于文学史考察的范畴,但是,1949年以后,沈从文的主要工作就是文物研究。所以,出于完整考察沈从文历史形象的目的,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一方面的回忆录做一个简要的讨论。通过研读我们发现,这一方面的回忆录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条件的艰苦、周总理的嘱托与郭沫若写序。 1957年...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7/c458524-4017537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7日16时34分24秒 “让我来为国家赶赶工作吧”——回忆沈从文先生...作以来,竟然历经了几十年的过程,书稿屡遭破坏,不得不从头干起,其中的艰辛令人难以想象。“人生是一种沉默的斗争或一个沉默的战场”,说老实话,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为我们留下了这部绝无仅有的关于中国古代服饰和文物研究的著作。因为没有人能有他那么全面丰富的知识和对于古代文化椎心泣血的热爱,可惜的是他没能做完他想做的事情。那时他已经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他曾向领导哀求道:“让我来为国家赶赶工作吧。让我用我的稍稍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2/c404063-401717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日8时50分43秒 谈谈沈从文的“有情”...及1957年4月沈从文致张兆和信之中附录的那几幅速写以及文字,在上海外白渡桥热热闹闹的拥挤场景的同时,沈从文注意到的却是浮游在黄浦江上那艘小小的艒艒船和那个怡然自得的船夫。所以,张新颖说沈从文后半生的文物研究也是“有情”的。沈从文关心的文物,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当中应用的、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在沈从文那里,文学和文物这两个领域,是相通的,都是沈从文对“人”的认识,是他在根子上看待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0/c404030-401629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0日8时46分4秒 《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贴着沈从文去写...重的是不同,是相隔,在沈从文那里,却是相通。不是表面的相通,是这个人在根子上看待世界和历史、看待人事和自我的意识、眼光、方法上的相通。他的意识、眼光和方法的独特,不仅造就了他独特的文学,同样也造就他在文物研究上的独特贡献。”在另一篇文章,张新颖再次提出,“沈从文的文学是从自己生命的来路而产生出来的,沈从文的文物研究也一样,也有这么一条生命的来路和自我的根据。”这的确是深入研究沈从文之后的洞见,值得深思。 ...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2/c404030-401576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2日9时12分55秒 史诗的“误读”:普通人的命运与民族文化精神...故宫文物,写了很多部相关的专著和长篇随笔;但他的长篇小说我却是第一次读。浏览小说的目录,我知道这是一部“三部曲”的巨著,结构恢宏壮阔,一种史诗的气势扑面而来,着实让我惊讶不已。我当然想到了祝勇关于故宫文物研究的系列作品,但小说与那些散文或随笔类的文字终究不同,它需要故事、人物、情节和大量的细节。学问,或学术研究的那些成果在这里似乎很难派上用场,只能作为小说的骨架与思想的支撑,这样的转型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5/c404030-401534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5日11时57分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