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样沉重的话题切入王彬彬近期的散文,意味着本文的写作同样沉重。当我从王彬彬这些非虚构且有极强故事性的文本情境中走出后,仍然无法摆脱那些看似轻松戏谑的故事内里的沉重。因为,他的散文实质性地触及一直为我们所无视的人性的别种幽暗与国家现代化的关捩——人的现代化。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国家,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重大的问题。1840年始,在“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民族和国家命运危机中,无论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7/c404030-401907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7日9时0分38秒 激活传统文论中“体验”的力量...先验的观念和意识进入文本,并要在阅读中沉浸到文本的情境中,从自己的文化世界和心理环境中暂时走出,设想自己与文本中的人物有相同的经历,设想自己与文本作者有相同的感受。批评者的知识储备与审美经验只有在体验文本情境与作家创作心理之后,才能把握作品的意蕴,从而进行有效的审美创造。 这种以“体验”为重心的文学批评方式,也就决定了文学批评的表现形式。叶嘉莹说:“传统文学批评往往喜欢用一些意念模糊的批评术语,因而在中国...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0/c442005-4014343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0日23时38分53秒 激活传统文论中“体验”的力量...先验的观念和意识进入文本,并要在阅读中沉浸到文本的情境中,从自己的文化世界和心理环境中暂时走出,设想自己与文本中的人物有相同的经历,设想自己与文本作者有相同的感受。批评者的知识储备与审美经验只有在体验文本情境与作家创作心理之后,才能把握作品的意蕴,从而进行有效的审美创造。 这种以“体验”为重心的文学批评方式,也就决定了文学批评的表现形式。叶嘉莹说:“传统文学批评往往喜欢用一些意念模糊的批评术语,因而在中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0/c404030-4014292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0日8时53分16秒 命运的沉吟只有河流可以听见——论长篇小说《大洛河》结构突破与艺术构建...,也使情节推进极其自然顺畅,有吸引力。 命运的沉吟,只有河流能听得到,它是最大的摄像机,也是一台存储器,所有经过这里的人,都能听到它的倾诉。通过对《大洛河》小说的阅读,作者完全沉浸到了黄土地、洛河川的文本情境中,并为之深受感动。因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能将阅读的一点体会呈现于此,以与诸位共享。当然,不同的读者从中体会到的情感与思想并不一样,愿以这样一篇文字与方家交流。 注: [1]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08/c404030-4009068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8日9时28分5秒 时间意识与中国抒情传统...之时间的理解,不必以诗人写作的具体时刻为坐标;而是可以树立读者的主体意识,以读诗的时刻衡量诗歌的时间脉络,使诗文本具有现在时态和行为主体。也就是说,读者读诗是以类似于诗人的主体性,对诗歌进行再创造,使文本情境在当下得以实现。 在此一前提下,刘若愚探究了时间与诗人的方向关系,认为存在两种情形:一是相对,即诗人与时间的方向相反,包括自我静止、时间向自我移动,自我向前移动、时间静止,自我向前移动、时间向相反...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2/c419351-3261668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3日9时46分44秒 张学昕:短篇小说的“艳歌”或“儿歌”...述的领地,举重若轻,在通俗的想象天地延伸出奇思妙想,家族或个人的迷踪和传奇。这样,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叶兆言写作的基本脉络和走向。因为创作题材的宽广度和略显驳杂,决定了叶兆言小说审美趋向、表现策略和文本情境的开放性。那么,如何梳理和描述其短篇小说写作的整体面貌、叙事美学和个性艺术气质,辨析文本的质地和价值,追寻叶兆言短篇小说叙事的腾挪、变化和自我坚守,也就成为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所在。 二 无疑,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18/c404030-3219797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18日9时35分27秒 郭艳:叙事刀锋上的现代写作...质潜隐在人生的边缘,淡漠地俯视着人世间的纷扰与苦难。小说通过“我”对于小虎的成长叙事,呈现出偷窃者刀锋人生灼烧身心的锋芒,带着旁观者的冷静客观对人性和人心进行着冷峻的打量、审视和审判。小说在极具张力的文本情境中抵达了对于罪恶与救赎、成长与坠落、个体与命运之间深切的生命体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17/c404030-3182468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17日8时59分12秒 基于“中国经验”的当代文学批评...幻、网络……题材的持续拓延正是文学对社会现实的积极反映。 文学对社会现实的隐秘变迁往往具有超前的敏锐性,常常聚焦于个体人物的精神嬗变与生活冲突。比如小说可以将生活事件经过艺术化的精心编码纳入虚构的文本情境,再造出超越生活事件层面的文学化意义,并展示出一种人物性格逻辑的真实可信度。文学可以只承担个人生活、存在困境和精神境况的展现重任,但是当代文学批评需要经由具体作品探究其背后的社会运行机制,并与作者意图...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906/c404033-30276813.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6日12时30分38秒 路魆:行走在臆想镜像之中的小说叙事...冷漠的母亲和亲人之间,无疑具有混搭的后现代色彩,而小说文本抵达的是对于死亡与异化、生物学时间与历史时间、日常性与特异性的穿越与混搭。在这样的时空语境中,很难用一种明确的语言来阐释文本的意蕴,只能在对于文本情境的沉溺中反思我们自身对于死亡与重生、化石和时间之间的荒谬关系。最起码在这样的现代小说文本中,死亡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死之后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异质性的经验才是作家要表现的重点。 路魆的创作也存在一...
专题#专题#90后作家“十人谈”#作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27/c420732-3017438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27日12时8分44秒 当代文学批评重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法进行精确评估,而文学对社会的隐秘变迁具有先觉般的敏锐。它的兴趣集中在社会分析无力覆盖的个体,关注个人的精神世界、心灵质感、性格养成和命运轨迹。 比如,小说可以将真实的新闻,经过艺术编码纳入虚构的文本情境,再造出超越新闻层面的文学意义,展示出人物性格逻辑的可信。文学话语的单位是个人,文学可以只承担展现个体生活、存在姿态和精神境况的责任,但文学批评需要从形象纹理当中,探幽图景何以如此的社会运行机制。它常...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501/c419351-2995885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日10时5分9秒 非日常性写作与“70后”的精神气息(郭艳)...一个敏感者、观察者和思考者。在严谨理性的写作姿态中,他的创作显示出小说家对于当下生存的知性反思。节制简约的文本意识,呈现出技巧层面的多样性,表现了对于小说整体诗意境界的追求。精准的用词造句和冷峻严酷的文本情境,都将一个有别于日常性写作的作者推到评论者的面前。他的小说带着浓浓的非日常性,却散发着属于一代人独有的精神气息。在沉默低吟的倾诉中,呈现了一个被自我照亮的世界。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是沉...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2/2012-07-11/134035.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7月11日10时15分12秒 非日常性写作与“70后”的精神气息...一个敏感者、观察者和思考者。在严谨理性的写作姿态中,他的创作显示出小说家对于当下生存的知性反思。节制简约的文本意识,呈现出技巧层面的多样性,表现了对于小说整体诗意境界的追求。精准的用词造句和冷峻严酷的文本情境,都将一个有别于日常性写作的作者推到评论者的面前。他的小说带着浓浓的非日常性,却散发着属于一代人独有的精神气息。在沉默低吟的倾诉中,呈现了一个被自我照亮的世界。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是沉...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2-07-11/63254.html 发布日期: 2012年7月11日7时50分34秒 书写一种特殊的人情境界...理的窘境,我们很难对人物作出一种道德判断,而这根本的原因,无疑是梅清丈夫的残疾。这其实代表了一种小说类型,这类小说中常有残疾人物出现,尽管作者一般对他们着墨不多,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本情境。在这种情境中,通常的道德或者不再适用,或者显得非常尴尬,因为,它们遭遇了一种特殊形态的“人情”。比如在这个文本中,许家乐和梅清的关系,就很令人同情,而在一般的意义上,他们之间的感情无疑是不合礼法的。...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0-09-10/47204.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9月10日0时0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