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33 篇有关 文学的根基 的页面,用时 0.156秒.

第1页  共7页

独家 | 外卖诗人王计兵:生活中,我很少有“差评”

   ...花齐放。回顾过去,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氛围特别好,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文化融合、多媒体兴起,文学在生活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我始终相信,大浪淘沙,优秀的文学作品最终会脱颖而出。不管外界的媒介怎么变化,文字都是文学的根基,是永恒的星光。只要我们热爱文学,愿意去探索、去创作,这束光就会一直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资料整理:肖瑶)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5057-404668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6时3分9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新世纪文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新世纪以来作品的批评与研究。这为我们观察和理解新世纪文学提供了充分的创作依据。一方面,以孟繁华为代表的研究者侧重于对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本体的批评与研究,无疑是我们研究新世纪文学的根基所在;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已经走过20多年,在更开阔的文学史和学科史视域里,对之展开总体性的理论阐释不仅必要,甚至变成了所有当代文学从业者们的一道必答题。 从目前出版的文学史著作来看,程光炜、孟繁华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1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28分26秒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新世纪文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新世纪以来作品的批评与研究。这为我们观察和理解新世纪文学提供了充分的创作依据。一方面,以孟繁华为代表的研究者侧重于对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本体的批评与研究,无疑是我们研究新世纪文学的根基所在;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已经走过20多年,在更开阔的文学史和学科史视域里,对之展开总体性的理论阐释不仅必要,甚至变成了所有当代文学从业者们的一道必答题。 从目前出版的文学史著作来看,程光炜、孟繁华的...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51-404614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44秒 李蒙蒙:生机勃发与沉潜蓄势

2024倏忽而逝。回望这一年,江苏儿童文学创作花园里,儿童小说、童话、散文、图画书、儿童诗等各门类艺术植物蓬勃生长,呈现出多元丰富、亮点纷呈的蔚然景象。 一、深入现实的童年书写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根基,儿童文学创作同样离不开现实主义。在童年生态发生变化的今天,如何艺术化呈现当下现实的童年生活、如何恰切反映儿童内在拔节式成长的印记,是摆在儿童文学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祁智的长篇儿童小说《方一禾,快跑》交出了一份江...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72-404543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7时32分41秒 网络文学要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

   ...西是稳定的、恒定的,尤其是关于人性本质和创作本质的东西。文学是人学,文学创作就是基于人性的创作,所以我觉得有许多基本面是恒定的和稳定的。”茅盾文学奖得主、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认为,文学的核心是“人学”,文学的根基是人,作者是人,读者也是人,回顾历史,只要有人,文学作品总会流传下来。网络文学的兴起也不例外,网络文学逐渐成为新的传统,与传统写作殊途同归。 对于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乔叶表示,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具...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27-403814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9时46分29秒 “爽”及其完成:网络类型小说的存在方式

   ...须将所有层次和类型的人视为目标读者,不但要包括身心健康的自然人,也容纳身心不太健康的自然人。何况,即使是处在最高层次的自由人,他首先得是一个健康的自然人,也是一个合格公民。 “爽”的第一个重要价值是让文学的根基重归大众。文学的根就在大众,在朝生暮死者。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兴旺发达,就在于它不是“文人式”的,并不专属于文化精英,不会只追求某种更高的善,也因此容易发酸发臭和堕入虚伪;它更是属于普罗大众,植根于他们现...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04027-403708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9时30分40秒 在时代的深度和广度中生成创造性力量

   ...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能够在其中被洞察并洞见。 承续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时代文学的根基和宝藏正在于此,十年间,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赓续中华文脉,成为越来越多的作家的自觉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古人之规矩,...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6/c459541-4034029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6日9时31分21秒 用普鲁斯特接触文学作品的方式来接触普鲁斯特

   ...路。不事先决定文学创作(小说、批评研究)得以实现的手段,就不会有文学创作。换句话说,对普鲁斯特而言,在进行创造行为之前就有一种对此种行为及其构成、源泉、目的、本质的思考。一种对文学的总体性认识、一种对文学的根基的无目的性的把握,应该先于计划中的作品。这至少是普鲁斯特为自己规定的首要目标:通过批评,通过对文学、对各种文学的批判理解,未来的批评家将达到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他希望无论是哪种文学的创造活动,都从这种状...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0/c404091-403020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0日8时33分30秒 《奔月记》:奔月,逃离抑或超越?

   ...。可见,身处现代法治社会,王贵却体现出一种王学泰先生所言的“游民意识”,一种古代游侠似的罔顾礼法,只尊崇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价值观念和处事逻辑,游离于主流价值判断之外。 王秀梅在采访中曾言:“疼痛是我文学的根基。” 偌大的命运之网笼罩下,如何逃离现实之痛是人一生的命题,也是作家书写的动力源泉,即便逃无可逃是人们普遍的生存生活处境,自我超越更是难上加难,可作家似乎并不旨在提供解决之道,也并未流露出悲观沮丧的情...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0/c404030-4026057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0日9时10分5秒 玉兰花见证这份诗意般的美好——港澳作家创作研讨会侧记之二

   ...作家和内地作家深化交流,共同学习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 澳门出版协会理事长陈雨润谈到,近些年来,我们似乎很难看到那种经典、有分量、能够振奋人心的新诗作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根基不够扎实。如果新诗创作割断与传统的国学、诗学的联系,就会像一些画家只追求“龙飞凤舞的所谓‘大写意’”,而忽视了素描的基础,那么,这样的作品就会显得空洞、没有底蕴。 香港作家周瀚说,她既写新诗也写古诗,...

新闻#中国作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30/c403993-402069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30日19时33分37秒 文学批评标准中国范式之刍议

   ...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给予文学作品客观评价。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16)文学批评为优秀作品与庸常作品划分出明确分界线,守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根基。由此,批评家更需精确瞄准文学批评社会功用的中心点,着力生发出具有创新性、开放性、人文关怀性的文学批评观,努力推进前沿理论话语与大众化视域的文学期待协同共进的文学批评实践,着手构建新时代文学批评标准范...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8/c419351-401917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8日10时6分45秒 从乡村到新荒野:英国自然文学史

   ...念赋予了自然文学新的生命力。根据本书提供的线索,我参考了书中提到的自然文学作品以及相关学术研究,在此对本书探讨的英国自然文学的主要特点做一点粗浅的评论。 博物学传统与自然文学 英国的博物学传统是自然文学的根基,被誉为英国自然文学的奠基之作的《塞耳彭博物志》完美诠释了两者的渊源。“最杰出的自然作家往往也是优秀的业余博物学家,有些作家甚至接受过良好的科学训练”,对此我深表认同。本书讨论的诸位自然作家都印证了这...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5/c404090-401661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5日8时40分44秒 文化的隐喻与历史的装置——论张新科兼及他的中短篇乡土小说

   ...目染下,作者早年就深谙文学修身的重要作用,在后来漫长的求学、从业的人生经历中更感文化塑造心灵的深远力量。故自从事文学创作以来,作者始终秉持“文化塑造心灵”的创作意旨,并以文化塑造自身作为前提。毕竟,“文学的根基在文化,而文化的根本在人”18。张新科的强烈文化感使其在文学创作中极其关注文化现象的书写与反思。在《大庙》中,张新科用很大一部分笔墨描绘“乡村电影”这一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记忆。其实早在《新湘评论》上他就...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4/c448916-4013154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4日16时9分40秒 王蒙:大道且行三千里,再沐东风三十年

   ...,“作家应有一种令人震惊的能力——他能够在任何一个特定的瞬间,摄住那正在飞驰过去的生活现象,把握它的全部完整性与新鲜性,把它保持在自己的面前,一直保持到它整个都属于艺术家所有”。要具备这种能力,需要从文学的根基寻求。这个根基就是生活。只有生活才能教会一个作家深入的观察,而文学首先需要的是深刻而不浮泛、细致入微而不浮光掠影的观察,这种观察的深度决定着一部作品的高下。只有生活才会教会一个作家独特的体悟,而文学传...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0/c403994-4009238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1日10时30分10秒 “新文学运动”冲击下的旧“文苑”

   ...旧在性质,不在形式”,“不该拿时代来注释”[56],这些话语已然剥离了《新青年》同人所发明的白话文言与新旧、高低、活死对等的言说模式。众多论者在这时所表现出的对于旧文学(旧诗)的温情,展现了彼一时代旧文学的根基之深和人们对旧文学的价值认同与情感依恋之笃,这是旧诗在新文学高歌猛进的时代得以续命的根基。 正因为有这样的“群众基础”,所以,虽然“新文艺”开始在江湖上呼风唤雨,但“旧诗”却“不甘心”自己永远被“放逐...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3/c404063-400260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日15时51分35秒 “神奇、奇特”的童书,让孩子发现“奇迹”

   ...所发,更是对目前儿童文学创作在城市化类型化写作中某种偏颇缺失的真言。庆幸的是,这套“乡土和孩子”系列不期而遇地与这样的理念形成了共鸣和呼应。“地理”“乡土”“大地”——这些具有根性的概念词汇不但是成人文学的根基,也同样是儿童文学的础石。我们在寻觅诗性、守望文学性时,其本质是在寻觅和守望一种根性,因为诗性文学性所依附和再现的意象,是根植或渊源于乡土大地的。“乡土和孩子”系列所呈现的儿童诗,则集中并带有原生性地...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9/c404071-3268185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9日9时2分49秒 类型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主潮

   ...的互联网要自由和草根得多,并带来了网络文学的野蛮生长。野蛮生长首先是自然生长,多有野劲和生气勃勃,少有人为的规划和干预,才能突破原有的稳固的文学格局。可以说,自由自发的网络论坛恢复了文学的原初动力,使文学的根基重归于大众。以金庸客栈为起点或有可商之处,但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理应落在论坛模式中。 在局势和结构清晰之后,就要在标举出最具包孕—绽开意义的事件。换言之,在一众公共论坛中,究竟哪一个最能代表中国网络...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31/c404027-3255536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31日9时1分15秒 文明的进阶:从民间文学到儿童文学

   ...媒体的谣言及其煽动民意的导向,得出了“没有谎言,就不会有战争理由和战争意愿”的论断。由此可见,谎言和想象的区别在于动机。谎言煽动情绪,操纵和控制人的精神世界,引起分裂、战争与混乱;想象则建构人的世界,文学的根基在于想象,它通过具体经验展现对精神世界的主体探索,导向自由、平等与和平。弗莱认为,借助想象我们能获得现实无法给予的广阔而强烈的经验,如爱、死亡、激情和喜悦等,我们的心智被拉伸到最高处和最深处,在那里我...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4/c404072-3255076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6日7时14分22秒 东北文艺复兴中的东北小说:底蕴与新潮

   ...《逍遥游》没有写死亡,它写的是挣扎,绝望的挣扎,一个年轻的生命在贫困和绝症的重压之下心路历程,被班宇写得跌宕起伏、步步惊心。 双雪涛、班宇和郑执的出现并非偶然。如果以地域性为尺度的话,其背后有东北文学的根基和底蕴。翻阅当代文学史,你很容易就会发现东北文学不算单薄的身段。它有自己足够大的体积和重量,也有自己的风度。中国文坛潮流的一波一澜,都会在东北文坛掀起一朵朵的浪花。“文革”结束,新时期文学开始,从伤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31/c404030-3251598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31日9时12分34秒 师力斌 周明全 喻向午:有关文学基本问题的时代申辩

   ...让读者得到前所未有的审美惊诧。但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中期的先锋文学,到90年代就逐渐式微了,那是有其内在原因的。那个时期的先锋作家对于形式和内容创新的突飞猛进,让普通读者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毕竟中国文学的根基是现实主义。同时我们也看到,先锋文学以殉道者的姿态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一些先锋文学的创作技巧,正被当下现实主义作家广泛采用,读者也已经习以为常。这正是当年先锋文学的历史功绩。在当下,随着大学教育...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7/c405057-3244927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7日11时29分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