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但就发明创造还得靠科学家,而不是AI。 金赫楠:我看到现在有些文学刊物明确不接受AI投稿,但也有的刊物在主动征集人机协作的作品,显然对这个问题文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我想可能大家目前还受困于一个文学伦理上的不确定——这种机器和程序生成真的是创作吗?小说、诗歌包括文学评论等,一直以来都是个体的、原创的,强调的是作家作为创作者的主体性。比如我们阅读《红楼梦》,不仅是置身荣宁两府之外围观热闹,更是在和作品...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5057-404607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7时52分2秒 骁骑校:边界从来不是固定的,而要靠作者去开拓...读者是看书的消费者,作者是创作者,是生产者。作者不能根据某一个人的需求来写,也不会遵从一帮人的需求,而将文本的质量降低,“比如,在《国士无双》中,有惨烈的情节让读者觉得残忍,但我认为这是必要的,是符合文学伦理的。优秀的作者要引领和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而不是迎合他们,写小说不是工业化生产,是具有公共性的私人表达。创作过程中的互动更像是斗智斗勇,读者里有高手,能猜出作者下一步的安排,那我就得多绕几个弯子,让他...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27-404552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8时39分1秒 双基时代文学理论的建构与思考...重构,杜甫风格的参数密度提升近两成,李白的诗意轨迹出现量子跃迁现象。这种分布式创作既保留个体独特性,又通过集体智慧催生不可预测的美学突变,为后人类主体理论提供实践范本。 伦理重构与算法治理 双基时代的文学伦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构建兼顾碳硅文明特性的治理框架。 价值评判权的归属问题。在美国硅谷举办的一次文学大赛中,通过神经监测技术,验证了人类作家莫尔的作品《大漠孤魂》的情感冲击力,其多巴胺波动曲线呈现...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3/c419351-404447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9时5分3秒 爱与友谊的哲学沉思...“这一场域既不是作为专业知识的哲学,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而是一种不再能将哲学与文学加以区分的写作,换言之,我们无法再将概念与生活经验区分开来。”(阿兰·巴迪欧,《法国哲学的历险》)诚然,努斯鲍姆对文学伦理价值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她对传统伦理学的彻底否定;她提倡在文学研究领域复兴人文主义价值的尝试,也并不意味着其试图回归传统的道德主义批评。可以说,努斯鲍姆以其理想化的姿态超越了流俗意义上对文学内容与形式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04030-404403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9时12分18秒 论素人写作中的女性底层经验书写与自我主体建构...女工》、林白的《妇女闲聊录》、马金莲的《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孙惠芬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文珍的《寄居蟹》等。这些女性写作者的底层写作,更多的是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是一种如同林白所说的“另一种文学伦理和另一种小说观”2。她们的书写往往带有文学性的点缀,尽管在遣词造句中尽量选取朴实动人的语言,但写作习惯仍在不自觉间流露。这种习惯有时会给人“剥离”之感,无法建立起一个令读者信服的现实世界。素人女性写作...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23分50秒 战时流亡与作家的“生活”问题 ——兼谈抗战初期左翼文艺界的一场论争...材,“努力想从‘报告’发展或提高到创作”51。 事实上,这一关于“大时代”中“伟大的作品”的争辩,不仅反映出战时作家对于抗战文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普遍关切,也透露出作家在新的时代氛围、文学评价标准、战时文学伦理与意识形态下面临的种种批评压力。在左翼作家之外,像老舍这样暂时搁置了小说创作,专心于文协的组织工作与战时文化供给的作家,也面临着类似的质疑甚至诘难:“你来到大后方,怎能看到大时代的动向,怎能写出伟大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6时50分23秒 《我亦是行人》——小人物的生死悲欢...亡的影子,表现了向死而生的洒脱与勇气。死亡有时是突如其来的意外,但是大多数时候,是漫长的末端旅程。周芳表达的心态是开放的、健康的,当死亡的倒计时开始,坦荡地向死而生,展现了一种乐观的生生不息(王占斌:文学伦理叙事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20:142)。《从骨灰到钻石》中“我”和女儿毫不避讳地谈论这一中国人忌讳的死亡话题。谈起“我”的后事,女儿说:“妈,你不必埋掉,我把你的骨灰提炼成一颗钻石。...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04030-403160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9时23分29秒 非虚构儿童文学职责为何?剑桥学者桑德斯与浙江儿童文学专家、作家对谈...己的观念,并强调非虚构儿童文学也应当给予孩子们这样“可流动的”知识。 桑德斯特别指出,虽然我们必须具备使用不可靠信息的能力,但在“传记”类非虚构文学中应当格外小心,警惕知识权力优势,由此重申非虚构儿童文学伦理的最终指向,对儿童、对读者的尊重。 “第一,桑德斯作为一个学者,面对新的创作和出版现象及时地做出了理论的、伦理的思考,而且是独特的思考,面对学术界的流行话语、流行观点,桑德斯提出了自己一系列的独特观察...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8/c404071-402949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8日9时30分1秒 王蒙:我最满意的是这几十年来的人生经历...学到来的讯息。作为方法,意识流的写作更多的具有象征性的症候,它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率先的表率,提供了一种立场和观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夜的眼》《布礼》《蝴蝶》《春之声》等重构了一种新的文学秩序和文学伦理,是真正意义上的“先锋”小说,虽然从未有人把王蒙归入“先锋”文学之列,但如果没有王蒙的这些小说,又哪有后来的“先锋”文学? 新疆16年与茅盾文学奖 2015年,已经81岁的王蒙凭借《这边风景》获得第九...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9/c405057-402124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6日11时52分21秒 迎向“万脑互联”的时代?...机接口技术美好想象与问题回应的窗口,不仅能够为当下脑机接口的发展与伦理规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参照,还可以实现脑机接口未来化的审视目的,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走向“超人类”化的理想生活。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文学伦理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
科幻#科声幻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7/c404084-4020407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7日7时59分17秒 《你的目光》:文学与科技“合金时代”的先声...生活变革,作家秉持怀疑的姿态,尤其对于城市化和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普遍持着批评的立场,习惯性地去揭示现代生活的灰暗一面,甚至否定城市文明。毋庸置疑,这些反思和批判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它并不是不可突破的文学伦理。新时代,中国作家面对着新的城市生活,也应该努力寻找新的城市文学叙事伦理。在此意义上,《你的目光》探索的人与人、人与技术以及人与城市的和解可能,就是一种城市文学叙事伦理的突破。同时,在科技书写层面,因...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3/c404030-401878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4日8时11分5秒 叙事伦理:关乎文学,更关乎生活... 即便如此,创作界以及批评界对于“当代文学叙事伦理”问题的审视与反思仍然是不够的。《长城》杂志从2023年第1期起开辟的“当代文学与叙事伦理”专栏,集中刊发了张光芒、史鸣威共同撰写的系列文章,针对当代文学伦理叙事中的“平庸之恶”问题、人性隐秘的伦理叙事、“崇高”的叙事建构、“受难”叙事伦理、“道德绑架”问题、“生命·爱情·自由”的价值序列问题等,展开了持续、深入的讨论。 综观这一系列文章,可以发现,论...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1/c404033-401806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1日9时36分46秒 读《路遥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比亚、尤其是与俄罗斯文学的继承阐发关系是极为复杂的,至少,将之建立与对当代中国农村观察的有效连接,吸收外来影响兼与自己思想分析和艺术表现的内在关系,是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路遥 李建军 俄罗斯文学 伦理态度 相互对话 近年来,路遥研究在朝着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材料整理的工作,这方面,陕西本地的诸多研究者贡献甚多,已有三十本相关著作问世;另一个是路遥专论,一直鲜有具有分量的专书,李建军先生刚刚面世八十...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7/c458524-401753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7日16时11分21秒 2023年文学理论评论:“生命的风暴将裹挟我们”...能与文艺生产”研究专辑。《南方文坛》刊发的钱文亮的《AI训练、“自动化写作”与当代诗歌的现代性诗学知识》,则颇可代表当下此类研究的思路与着眼意图:从科学技术问题入手,研究者最终要关注的仍是文学技术乃至文学伦理;从前沿科技问题出发,我们所要反观的终究是文学与生活、生命的互动,“朝向未来的人类诗歌仍然需要超验的、经验的、直觉的和知性的生命维度……需要植根于个体生命的切身遭遇与反应——需要作为海德格尔意义上的‘...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6/c404034-401742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6日10时46分34秒 张光芒 史鸣威:生命·爱情·自由...的“神话”剧本,却实在难以称得上服膺于自由意志。上述文本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展现了当代人重视个体情欲胜于个体自由(自律)的悲剧命运,从而为重审当代人的自由观念,提供了一片宝贵的想象空间。 如上所述,当代文学伦理叙事接续了中国新文学反思“为爱情牺牲自由”的伦理传统,观察子君式“受损害”者的思维缺陷,追问自由意志沉落和个体“决断”受阻的原因。小说中人物遭遇无法摆脱的现实困境,他们或因爱情的失败和恋人的失贞而丧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0/c404030-4014295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0日9时3分21秒 记忆·反思·共鸣:论美国韩裔文学的发声...的群体,给予他们足够的认可与鼓励。概念是建构而来的,以往的白人至上观念、男性中心主义等形而上在场只会加剧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性别间的异化与疏离。美国韩裔作家驳斥批判这些狭隘自私的观念,用追求至善的文学伦理不断感化读者和受众,主张尊重个体的平等地位。21世纪以来,美国韩裔作品的表现手法大胆直接、深入浅出,坚持客观简洁、点到为止,引导读者走进作家精心打造的文学后花园,同时避免在读者心里种下先入为主的批评范...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5/c404090-401028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5日8时44分5秒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代诗歌的另一条线索 /马贵/31 《文艺报》与新时期现实主义的话语建构(1979—2000) /孙立武/40 —— 文学现象研究 —— 从年度长篇小说略谈近年文学宏观生态 /吴 俊/50 “后人类”与文学伦理的转向 ——基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思考 /管 季/54 ——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研究 —— 为武陵山腹地“精准扶贫”历史现场铺写新时代乡村的精神图谱——评欧阳黔森现实主义长篇新作《莫道君行早》 /刘 ...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5-3261520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2日11时54分25秒 “后人类”与文学伦理的转向——基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思考...争论,到了当代文坛,也有“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简单分界,其中还包括“革命文学”占据主流的时期。1990年代经历过“人文精神讨论”危机后,中国当代文学正视了自身精神贫瘠的事实,开始发展多元的价值观。文学伦理基本代表了一个时代人们的观念和文化走向,也是当下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作品中的直接反映。 而后人类时代的文学伦理——我们尚没有能力对其进行预判,但仍可以从当下的某些文学现象去判断一个基本的走向。可以说,21...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5-3261521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7时45分23秒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及其可能...想象的开发,将其上升为谋篇布局和语言叙述的意识和能力,在科技化与文学性之间探寻一种必要的平衡,为我们重构文学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提供新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需对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与技术的新变所引发的文学伦理、文学观念、文学功能、文学审美等方面的问题有着更多的自觉。文学与技术也唯有在不断调整更新与协同共进中,才能走向更高的形式。 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与时代精神交融汇聚,在承继多民族文学传统的同时,扮...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9/c404030-4005985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0日8时51分20秒 “确定性早已被历史洪流卷走”: 詹姆斯·伍德之论W.G.塞巴尔德...观愿望与情感,一方面也预设虚构与现实两者间的名不副实。在塞巴尔德这里,文学创伤记忆体现事实与真相之间,确证与理解之间的不一致。 谈及叙事革命的“发生史”,单论文体风格无法完整呈现塞巴尔德涉及历史记忆的文学伦理观念。2002年11月4日,《纽约客》“思考”专栏发表了塞巴尔德1997年在苏黎世讲座《空战与文学》(“Luftkrieg und Literatur”)的部分节选。长文题名为《毁灭的博物志》[lxx...
专题#专题#文学新苏军·批评有力量——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专栏#叶子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0/c457816-4003212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4日17时43分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