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5855 篇有关 文坛 的页面,用时 0.386秒.

第1页  共2293页

“百川汇海·文学盛宴”首期讲座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

   ...家协会、中关村网络作家协会承办,抖音精选第二课堂官方合作与支持完成。百川汇海文学品牌聘请了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文艺理论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忠老师担任文学顾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邀请活跃在当代文坛上的,曾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奖项的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剧作家以“师说”的名义走上讲台,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强调 “师者”与受众者的互动,活动得到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好评,成为北京文学讲座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3994-404718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5时42分35秒 “必须待到我忘了努力,才又感到淡淡的哀愁”

   ...自己的文学生活回归到这个大的文艺家的格局之中,这也是我们理解最后三篇小说的重要参考。 总之,鲁迅通过翻译使之转化为语言开拓的重要努力,一方面,喜欢“于中国有益”这一“总账”的他通过译介给当时贫瘠的中国文坛带来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作家,对外来文本的阅读、揣摩、逐字逐句翻译、推敲,为其新的汉语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更为富有营养的( 19—20 世纪)文学空间。当然,可以推想另一种可能,鲁迅晚年的“打杂...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64-404710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1时49分34秒 个人微观史叙事的渺小与广大

   ...的生存经验、情感挣扎与精神裂变,使个体生命不再仅仅被简化为时代的注脚,它以“小”见“大”,在碎片中重构人性的光谱。此外,个人微观史叙事还能通过个体的命运起伏反映更广泛的历史趋势和社会变迁。例如,在当代文坛中,许多作家通过个人微观史叙事来探讨城市化、现代化等社会现象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像徐则臣在《北上》中将个人命运融入地方史,毕飞宇在《推拿》中关注社会边缘的盲人群体等。透过小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挣扎与奋斗,...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33-404715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4分1秒 易彬谈《幻想底尽头:穆旦传》:首先是“幻想”,然后才是“尽头”

   ...、为势所动,扎扎实实地做些研究。 澎湃新闻:新版书中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是关于杨苡回忆穆旦的部分。你在二十多年前就为了研究穆旦采访过杨苡。2023年《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出版,内含大量文坛掌故,深受读书界关注。根据杨苡最新的口述,她本人似乎曾与穆旦有过一段暧昧的情感,这是你在二十多年前采访杨苡时未能获知的信息?如何看待这种或有意或无意的“隐瞒”? 易彬:关于这段情感,杨苡老师的原话是:...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0分45秒 大地上不安的魂灵——读胡学文长篇小说《龙凤歌》

   ...注明。 [6] 丁帆:《“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可能性——〈河山传〉可否成为当下描写的另一种范式》,《小说评论》2024年第2期。 [7] 王彬彬:《〈有生〉:有情众生苦难与生命的延续和轮回》,《南方文坛》2023年第2期。 [8] 韩松刚:《时间和生命的综合——评胡学文长篇小说〈有生〉》,《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 [9] 张柠:《论叙事作品形态与东方套盒结构》,《文艺研究》2022年第7...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2分50秒 “现实的葛藤”——以 20 世纪 30 年代“莎士比亚化”的译介为中心

   ...,正式告别了在国内文坛过去的一年才沸沸扬扬提倡的“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手法”,转而寻求更加适合中国现实的文学创作方法。 瞿秋白的文章和周扬的文章发表时间相差7个月,从行文来看,瞿秋白似乎并未明确接收到苏联文坛对“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的否定和批判的信息。不过在这篇文章里,他力图用辩证法唯物论的创作方法去超克资产阶级的现实主义,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矛盾,这样就在辩证法唯物论的创作方法与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创作之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63-404701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7时41分59秒 松本清张的世界

   ...之所以衰落,除社会原因外,还有作品本身的千篇一律,抓不住读者。他说任何小说,包括流传至今的世界名著,前提都必须是好看有趣,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否则就没有人看,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他原本是以纯文学登上文坛的,但未几则改弦更张,摆脱纯文学对社会和人生缺乏深刻挖掘的弊病,转而写属于大众文学的推理小说,利用这种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写社会,写政治,写历史,写现实的黑暗丑恶。 他与姚雪垠讨论历史小说时,姚老说要深...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18-404668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2分6秒 风华不减还是美人迟暮?——浅析新世纪“70后”女作家的“中年写作”

   ...。可以看到,伴随着对她们作品的持续热销和炒作浪潮,随之而来的还有怒斥与谩骂。到了2000年,卫慧的《上海宝贝》一书因读者举报,有关部门介入处理,最终予以禁售。自此,昙花一现的“70后美女作家”渐渐淡出文坛。 而与此同时,曾经被“50后”“60后”女作家,以及卫慧、棉棉等两位标志性的“美女作家”所遮蔽的另一批“70后”作家则缓缓“浮出历史地表”,其中不乏曾经一起被命名为“美女作家”却对这一命名充满警惕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27分36秒 作为一种动态化和成长性的行动诗学——第三代诗人经典化问题重释与反思

   ...时代的变化,他们在追求自由、冒险和流浪的生活中,更加巩固了这一代诗人在青春期的精神穿越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个时期像80年代那样,到处回响着诗人的脚步声,仿佛是一种急切的鼓点,敲击着沉闷的文坛,令它获得了一种涌动的生机。而‘莽汉主义’把这种特征推向了极致。莽汉们离乡背井,颠沛流离,用脚足大步书写诗歌。城市、原野、客店、酒坛、女人、乳房和裙衩,这些事物像水一样从身边流过,成为诗歌的无限美妙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28秒 记忆唤醒之后:黎紫书《告别的年代》的后设与后记忆

   ...别的年代》中,黎紫书至少要处理两个问题,首先是从写短篇小说转型写长篇小说的写作挑战,这涉及写作的跨度,不仅是篇幅长短的问题;其次是作者如何在对历史事件没有亲身经历或个人记忆的写作背景下,仍然将这个马华文坛所关注的历史记忆写入她的小说中。作为黎紫书第一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以后设手法来展开马来西亚历史事件的后记忆书写,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04 《告别的年代》的“后五一三”书写 黎紫书是个写作经验丰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1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28秒 台湾作家白先勇:一生厮守精神原乡

   ...发的喜悦,一颗作家的种子就此萌芽。 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时,白先勇与几位同学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这份“穷到不能再穷”的杂志,让他与文学越靠越近,也深深影响了台湾文学界,多位创办人和投稿人后来成为台湾文坛巨匠。 在台大期间,白先勇常常旁听中文系的课程,尤其推崇叶嘉莹先生讲的《诗选》,让他“如沐春风”。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触动白先勇的心绪。“以文学来写历史的沧桑”,他后来出版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3994-404698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55分49秒 用大众语言传递时代脉动

   ...作对象融为一体后,哪怕入木三分的形容词都会变成累赘。赵树理太熟悉他所处的时代了!”这也让刘醒龙深切感受到,“如果说创作要成为一艘大船,那么作家必须先成为一条江甚至是汪洋大海”。 “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赵树理生前立志要做一个“文摊文学家”。他曾经写道:“我想在一个村子里和群众共事能共到走不开的程度,就可以说是和群众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程度的融洽了。”赵树理的孙女、山西大学教授赵宇霞回忆说,祖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3994-404698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8时50分48秒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构建的现实规制与逻辑依凭

   ...与仁义,正直与邪恶等水乳交融般地糅合在一起。它借鉴并吸收了黄易小说的神秘,李凉小说的搞笑,温瑞安小说的恐怖,金庸小说的细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胡燕:《奇幻怪诞 至情至性-评玄幻武侠小说》,《当代文坛》2006年第5期 很显然,这两段专家批评与网友的在线评价相比,不仅知识视野、观点、思考格局不同,表述方式也更为理性、深刻和严谨。 两类评价构成了网络文学批评的整体风貌,它们看似“两股道上跑的车”,实...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27-40469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7时59分12秒 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香港记忆

   ...49-1959年香港故事》中文简体版新书发布会暨读者见面会。梁凤仪自1989年推出首部小说《尽在不言中》后,成为风靡华语世界的畅销作家,其“财经小说”开创了商业与文学融合的新范式。作为同时活跃于商界与文坛的跨界代表,梁凤仪现场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8万元人民币支持文学事业,其个人文库共入藏文献3046件,涵盖小说手稿、商业档案及社会历史文献。梁凤仪的捐赠既是对香港特殊历史阶段的文学纪录,亦为研究商业文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63-404694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19时29分27秒 李林荣:文学中国的山西道路

   ...存在的文学团队力量,山西文学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深接自己的地气、疏通自己的血脉,把昔日的荣光和新近已有的收获,还有未来理应更辉煌的成就,连接为神完气足的一个机体,内铸魂魄,外现活力。以此,使得山西文坛一方面能够持续强化把更多的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资源凝聚起来的向心力,一方面也能不断释放出引领全国文坛风气和全国文学前沿潮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以我的阅读思考的片面之见,山西中青年作家在小说、散文和诗歌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30-404694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18时40分25秒 怀旧,或一种“晚期风格”——论当下青年写作的一个症候

   ...会心态研究》,《新闻记者》2024年第2期。 [3]于文舲:《论青年创作的怀旧》,《创作评谭》2020年第2期。 [4]陈培浩:《想象力:通往共同体语言途中——读陈春成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南方文坛》2021年第6期。 [5]吴瑛、孙蔚航:《青年“低欲望躺平”:全球图景、影响因素与引导策略》,《当代青年研究》2024年第1期。 [6]黄平:《定海桥:王占黑小说与空间政治》,《小说评论》2020年...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走向“晚期”:新世纪文学危机中的新变

   ...得精神救赎……即便历史作为一种公共经验具象化于个人生命中必然有其普遍性,但模式化的书写充斥着填补历史逻辑与弥合情感逻辑的惰性。而看似抽象的“文学危机”事实上就寓于一个个具体的写作思维惯性之中。 二 “文坛”是一种内涵与外延十分暧昧模糊的概念,所以当梁钺皓问出“我们的文坛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中国的写作”[9]时,问题已然不成其为问题,不是因为问题本身消失了,而是问题的答案似乎无人在意。当传统文学作家...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3-404687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26秒 马原的 “元童话”,或先锋文学的未来

   ...思索空间:在今天这个变动的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重新理解先锋文学?无数人心心念念的“新小说”,究竟应该如何重新出发? 现在看来,先锋派文学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叙述形式、表达方式及话语形态上脱离了当代文坛的主导形态, 呈现出一种难以被主流话语命名和言说的特征。这种“异质性”当然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决然反抗,因此这也是其政治性的重要内容。比如,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提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0-404687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15秒 当下的作品是时代的注脚,故事仍在继续

   ...尔滨》将是我们与他时隔十五年的“再会面”。 我还想重点介绍的韩国作家是朴婉绪,今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推出朴婉绪的小说集《傍晚的邂逅》。朴婉绪出生于1931年,不惑之年参加小说征文比赛,以《裸木》正式步入文坛,此后一直进行着小说和散文的创作活动,被誉为韩国的国民作家。《傍晚的邂逅》收录了朴婉绪发表于1984年1月到1986年8月之间的13篇中短篇小说。虽然已经过去三四十年,但这些小说在今天读来依然牵动人心...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90-404682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2时48分25秒 方志小说的女性文本——黎紫书《流俗地》的地方感形塑与精神归属

   ...代社会的交织,还为现代方志小说增添了丰富的人文视角。在她的笔下,地方记忆不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女性在地方感中的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为读者带来了更为鲜活的地方叙事。 《流俗地》的出版标志着马华文坛首次出现了以女性视角书写的方志文本。作为女性作家,黎紫书展现了女性与地方之间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她们如何在地理空间与身份认同之间建立联系,即“地方感”(sense of place)。 近年来,女性主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11时24分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