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16 篇有关 文化进程 的页面,用时 0.129秒.

第1页  共11页

《粤食记》:舌尖上的“新南方”

   ...》在肠粉车的热气与制式化的冷光之间,巧妙构建出一种承载地域文化意涵的“新南方”叙事。 作为融合地理文化特质与审美意识的“新南方写作”,不仅关注地域景观、方言表达、异质想象、生活体验及全球视野,更在现代文化进程中体现对本土传统的 “回溯” 意识。广州作为“新南方写作”重要阵地,粤语、宗族伦理、饮食文化等要素共同构建出鲜明的文化纹理。《粤食记》正是在这一文化语境和书写范式下展开叙述,以足够的笔墨回望了现代性冲...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3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11时32分20秒 “新大众文艺”概念提出的 历史性意义

   ...《新传媒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一文,不仅给纷纭万状的网络文艺“命名”而且“正名”,一方面使其光明正大地进入文艺序列,另一方面被纳入文艺评论对象乃至文艺史考察对象,进而从文艺现象和文艺理论以至社会历史文化进程诸方面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 《新传媒时代与新大众文艺的兴起》一文先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了“新大众文艺”“兴起”的“时代”原因:“文学在纸媒时代是作家和职业群体的专利。过去写作的特别是能写作的,只是少数人...

专题#专题#新大众文艺#《延河》杂志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60048-404549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16时0分2秒 让美与审美比翼双飞——红学世界的美文追求

   ...《红楼梦》的废稿糊一只风筝,看着它飞起来,飞远去,飞到天边寂寞处。(李敬泽:《芹脂之盟,那几个伟大的读者》) 这是红学乃至文学史上,极为少见的一种叙事形态:把作为文学经典的《红楼梦》放到中国社会宏大的文化进程中,以史料为基础和线索,以想象做延伸和补充,用历史的目光串起《红楼梦》与历史和文化大事件的逻辑关系,讲述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故事,凸显其意义与价值。而在具体的行文中,李敬泽则善于用描写代替叙事,将情趣...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1/c442005-404230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9时3分47秒 一个成熟理想主义者的诞生

   ...并用世界语代替的冲动和进行文学改良的主张。但书中指出,他们没有意识到,“语言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记忆,倘使缺失了百年的记忆,诗意与哲思都会有所减少。文明是绵延性地发展的,不是断崖式的决裂可以解之”。后来的文化进程也不断证明,启蒙的激情固然有历史的合理性,但问题往往出在“革命的第二天”,当文字革命遭遇了现实生活的固执抵抗和习惯的遗传时,注定会反噬自身,给知识分子带来难以抵消的苦闷。 鲁迅在这个问题上有着超越时代...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63-404215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11时17分25秒 逆西方现代性的当代摄构与书写实践——陈晓明的文学批评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阐释

   ...其底色和纲领。它既是陈晓明文学批评高度的提前宣告,也是当时当代文学批评与理论构建的制高点,其中一系列前瞻性判断即便在今天仍未被超越。 后现代、先锋派的后现代性,在那个年代对于理解和接受绝对是个挑战。从文化进程看,西方先锋派、后现代主义明显存在文化代际,尽管它们作为理论知识完全可以共时地输入,但从现实经验与需要而言,当时最紧迫的则是实现从现实主义到现代派、现代主义的转换。而当时大家忙于“寻根”“反思”,以及...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30-403948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10时16分53秒 当代学科生产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自省

   ...利于一个学科完成它的科学革命。科学史表明,一个学科在新范式的早期发展阶段,发明一种替代的理论并不困难[39]。真正艰难的是,在替代理论的修缮或增效之后,我们如何创造建构新宏大理论的可能性,能否在变迁的文化进程与社会需求中维系这一共同体的稳定性。而解决这些问题,恰恰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回答好“为什么”的问题,才能把“如何”的问题解决好。实际上,具有创建新宏大理论的抱负,不意味着民间文学要放弃谦恭理论、放弃对社会...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19351-403746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1时13分12秒 今日批评家 | 白惠元:越界的想象力

   ...候,以此透视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变迁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位置。回到本书的研究视野,白惠元将孙悟空的形象嬗变视作透视现代中国的一面镜子,立足于跨学科视野与症候学分析,将孙悟空重新带入晚清以来的中国历史文化进程,探讨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处境与现实机遇,去揭示某种历史心理或历史无意识,重新审视中国古典文化的当代价值。 白惠元从现代孙悟空形象的闯入开始,论述其形象嬗变的历史深意。然后他跳到新中国文化对猴戏的改造,...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1/c404030-403664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2日9时52分19秒 重返“关键时刻”:陈平原陈子善陈思和说五四

   ...物、关键学说。 陈平原:我讲的主题为“为何以及如何与五四对话”。 我二十年前曾说过: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必须认真面对,这样,才能在沉思与对话中,获得前进的方向感与原动力。……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进程来说,“五四”便扮演了这样的重要角色。作为后来者,我们必须跟诸如“五四”(包括思想学说、文化潮流、政治运作等)这样的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关键学说,保持不断的对话关系。这是一种必要的“思维操练”,也是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2/c403994-403109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日9时21分0秒 传承“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

   ...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两种美的完美结合。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 “刚健”美学精神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进程告诉我们,文艺必以气象取胜。刚健雄浑的美学精神中,蕴含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力量,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虽然饱经忧患,却能渡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其内在动力和凝聚力正在于此。我们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刚健...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8/c419351-4009789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8日9时31分32秒 纪录片《中国》第三季:解码中华文明基因 探寻五千年历史渊源

   ...湖南宣传部发言中提到,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形态,是中华文化核心道统的一种继承。湖南广电主动扛起“影像著史”的历史担当,采用纪录片的方式,全景式呈现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进程。三年前《中国》以何以华夏何以中国的文化叩问脱颖而出,第二季在承接第一季的美学风格基础上继续创新,让广大观众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三季创新性地采用手绘和数字技术,探寻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源远...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28/c404003-4008740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28日13时51分34秒 老舍:国家—民族意识的升华与隐曲

   ...思想,满族人曾经的政权已经被民国推翻,他们的存在更让人想到孑然孤立的“遗民”,满族作为族群也一度在历史的兴替中饱受创伤和委屈,这都使得他们的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染上了一层斑驳混沌的色彩。但是作为现代社会文化进程积极的参与者,老舍的思想和情感又绝对有别于视“民国乃敌国”的前朝遗民,当然更与东北沦陷时代认贼作父的伪满洲国作家根本不同,在“中华认同”的鲜明的方向上呈现出一种丰富而复杂的个人特色,是我们剖析现代国家...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1/c404064-4007458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2日7时58分34秒 宏观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学史观

   ...历史学家田野调查的宝地,更是作家创作的“活水源”。 而在文化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在短短的四十年间,走过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叠纪”时代,犹如过电影一样,将西方两百多年的文明和文化进程,浓缩在这样一个大变局的时空之中,却也是全世界的学者都无法遇见的奇观。 毋庸置疑,在中国地域文化的版图上,尚存在着一个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文明与文化的梯度形的“落差格局”与“反差格局”,这也是泱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1/c404030-4007496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1日9时29分52秒 吉金辉映文化交融画卷

   ...饰总体呈商代晚期中原文化的特征,而模糊的地纹、粗犷的铸造风格,又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此尊应该是巴人在商文化影响下创制的重器,是迄今所见巴人故地年代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铜容器,对于研究古代巴人的矿冶技术、文化进程以及与商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川西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交界地带,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走廊。考古工作者在四川茂县、甘孜、盐源等地发掘了一批战国至汉代的墓葬,揭示了20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的迁徙...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8/c419392-4005249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8日8时46分58秒 他凿开的“天路”是独龙族的幸福路

   ...不拔的民族精神,作品不是流于简单的背景交代、知识呈现,而是通过叙述推进、行动展开,使之成为情节发展的内动力,成为主人公谢怀谦高尚人格、无私奉献精神的现实佐证。 其次,作品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从人类童年文化进程看,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不仅有着很深的渊源,甚而就是儿童教育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儿童文学作品无论作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对儿童的知识掌握、情感体验、思维培养、品格培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的阿角...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1/c404072-4003282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1日8时50分21秒 李劼人:旧趣味通达新生活

   ...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当他想要恢复他的内心的平衡时,由于他所进行的复仇,他坠入了魔鬼的手中。他的爱情大部分是为了满足欲望。”[20]这就是薄伽丘《十日谈》中的那些热气腾腾的世俗人生。欧洲近代文化进程,不仅有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有彼特拉克精致高雅的十四行,也有薄伽丘所发现的市民浮世绘,是精英创造与世俗发现的双重并进才有力地推动了精神的嬗变,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同样如此,可惜的是,我们文学史的主流叙述...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04064-3269497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7时33分5秒 外国文学理论及其“历史化”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史性问题,梳理解析蒂尼亚诺夫独特的文学进化理论;张越介绍了德·谢·利哈乔夫对俄罗斯“前文艺复兴”问题的独到历史见解,他将14世纪末-15世纪定为俄罗斯的“前文艺复兴”时代,意在证明俄罗斯文化与欧洲历史文化进程的不可分离性,彰显出俄国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独特性。 “英美文艺理论”是外国文艺理论中的重要支脉,曾长期占据文艺理论研究的中心和热点位置,对其进行批判性理解和应用是外国文艺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9/c404090-3268183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9日8时56分0秒 “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吴元迈先生的学术研究

   ...格斯致哈克奈斯信与现实主义理论问题》《 生活之路和现实主义之路——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恩格斯论现实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和俄罗斯文学》《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化进程与世界文化》《 列宁文艺思想研究在苏联》《 列宁的两种文化学说》《 列宁同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斗争》《 列宁的反映论与文艺》《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础》《 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思考》等。 ...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8/c431803-3266726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8日10时13分12秒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潮汕分卷》编纂工作在汕头启动

   ...进行工作交流。 汕头市民协副主席李宏新表示,“本次的编纂过程,是潮汕民俗文化的一件大事,四市民协学者专家交流学习,同心勠力,奋楫笃行,表现了潮汕人民的团结。起而行之,必有所成,相信将同样为潮汕民俗文化进程带来大的正面影响和推动作用,载入潮汕文化历史。”(图/曾柯权)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7/c403994-3261917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7日9时10分53秒 杨义:绘一幅壮阔的中国文学地图

   ...质和命运的两极。鲁迅作为百年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文明的批判者,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对他的研究已经被中国人作为显学,谈论了近百年。“百年鲁迅”,是一个植根于文学,却又超越文学的宏观文化命题。现代大国的文化进程,要求我们对鲁迅的存在采取新的观察。比如应该观察,鲁迅小说为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展示了哪些视境上和途径上的美学可能性;鲁迅略作白话诗,却长期写旧体诗,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格局提供了哪些启示;鲁迅论梅兰...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2005-3261475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31日8时27分48秒 2022年第四季度文学理论评论新著列锦

   ...性。 《革命话语与中国新诗》 魏天无、魏天真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0月 《革命话语与中国新诗》是华中师大学术伉俪魏天无、魏天真的新著。作为贯穿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进程的核心语词,“革命”既是新诗研究的参照,也是其研究的对象。该著以中国新诗史上代表性诗人何其芳、卞之琳、冯至、艾青、绿原、废名、徐玉诺、穆旦为个案,探讨革命话语与中国新诗的生产、传播、接受的关联及其复杂...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07/c429168-3260163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7日8时35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