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方性知识不是对濒临死亡的精英文化的继承,而是活生生根植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北流》不仅在南方方言、植物等意义上,更在普通人的生命际遇上成为开放性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北流》重塑了知识分子写作的文化秩序和版图,成为一部地方性文化的百科全书。而从小说诗学角度来看,《北流》的地方性百科全书写作突出了人的生命与植物、语言之间的转喻式关联,这种诗性关联有着斯皮瓦克所说“星球性”的多元性、差异性、具体性特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30-404649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23时55分48秒 石黑一雄《莫失莫忘》与“克隆人”:殖民地的记忆与行动...然存在内部权力秩序。 小说中有个极为有趣的设定:为了证明克隆人具有人类的品质,黑尔舍姆为克隆人学生开设了许多艺术课程,并要求他们进行艺术创作,将其中的优秀作品选入“画廊”。这多类似西方中心主义下的世界文化秩序。西方作为历史叙事的主宰,将自己打造为文化艺术的模板,将所有文化都统摄入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中,作为“导师”(或译为“监护人”)来评判和选拔“优秀”的世界文化。这套监护人-被监护人的关系隐喻,是...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92-404642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5分42秒 探究乡村价值底蕴和发展之道的创新文本——读乔叶长篇小说《宝水》...作罢,体现公平中的智慧。这也告诉我们,乡村的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该粗就得粗,该细就得细,核心在于是否“在理”。㉖ 笔者在挂职实践中感到,治理问题的核心或者长远目标,是要解决人的观念问题,形成适宜的公共文化秩序。解决治理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民”。所以作品除了对乡村之“事”“理”等问题的探究,最终还是把握住了“人”的关键,进行人文观照,讴歌人的精神成长。如从违规占用停车场转变为乡村手艺人的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30-404632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28分25秒 社区性而非经典性——再论网络文学能否经典化...网络文学的文化精神与“经典”包含的观念不相契合。网络文学是活文学,与“经典”隐含的固化、静止、客体观念相悖。 网络文学应摆脱“经典”概念所包含的作品中心主义 文学经典的概念包含的是客体、作品的观念,在文化秩序的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著名的文本被看成经典,它们构成了神圣的共同体。这种客体观念与书面文化、印刷文化相关,书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物体”。面对网络文学的时候,我们要摆脱的恰好就是这种作品中心主义。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4027-404600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8时54分0秒 英美广播现代主义研究的兴起...ian Principles):信息、教育和娱乐(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里斯生长于苏格兰的牧师家庭,曾在一战中为国效力并负伤,对一战给旧有文化秩序带来的冲击极为痛心。他在执掌BBC之后,竭力推动利用文化来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艾弗里指出,在文化上,里斯是19世纪著名批评家阿诺德的信徒。里斯在其所著《英国广播》(Broadcast ove...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90-40451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20分55秒 故乡重建与自我追寻——评刘国欣的散文集《次第生活》...念。陕北民间保留着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拒斥现代文明与工业理性,形成了文化上和道德上的保守倾向。这种保守一方面维持了陕北人民自由野性的灵魂,使人作为人而非异化的工具存在着;另一方面也巩固着传统的男权中心文化秩序。刘国欣以知识女性的目光注意到领牲、做纸花、送灯、进庙宇、立坟茔等乡村民俗仪式对女性的排斥,以无情揭露和反复诉说的形式抨击着乡土民间稳固不变的男权中心结构。 刘国欣对陕北民间女性苦难的关注,一方面体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6/c404030-404398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6日10时28分15秒 新现场的对话:朝向数字空间的文学批评生态...发挥与其他主体的连接作用,在新的文学现场中同其他主体形成和谐的对话关系。 (一)发声标准的动态尺度 漫长的文学史固化了一些共识性的标准,如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等内在价值指标,而在数字信息营造的文化秩序中,新增了网生性、产业性、互动性、跨媒介性等外在评价指标,与原有的批评标准形成了一种动态的交织,凸显出纸媒与新媒体两种批评体系的应用及两种批评模式的互渗。现代社会生活存在于实体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双重结构...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19351-404296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9时19分59秒 《当代人》2025年第2期|杨秀云:堡子里的红灯笼亮了...主宰功名禄位,生前故后皆救人所难,济人所急,广受世人拥戴。当年,每逢祭拜日,学子们祭过位于东门大街的孔庙,即登临文昌阁、魁星楼,洒扫焚香,祈求蟾宫折桂。击鼓鸣钟,其声远播。 堡子里立于时代大幕前,自循文化秩序。每一幢建筑,每一进院落,每一道街巷,都是棋盘上的棋子,所有的走向通往“喜乐平安”。玉皇阁相邻的马王庙,供奉三只眼神力无边的“马王爷”,不正是为护佑牲畜贩运一路平安吗?千佛寺、孔庙、奶奶庙、五道庙、城...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1/c422517-404231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8时59分22秒 《北京文学》:在笃定创新与敏锐开放中前行...貌是《北京文学》心心念念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随着旅游、贸易、文化交流等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到世界去已成常态,到世界去的写作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写作已经没有百年前的民族悲情,也少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东西文化秩序,更多的是自由、自主、平等的文化交流对话。作家张翎的走近非洲系列散文正是这样的典型文本。自2024年第十期开辟专栏,至2025年第二期,张翎共发表五篇散文,显示了强大的创作能量和精致的汉语水平,是近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1/c404030-404233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21时23分58秒 百年后,为何纪念超现实主义?...着杜尚(Marcel Duchamp, 1887-1968)和法国画家弗朗西斯·毕卡比亚(Francis Picabia, 1879-1953)发展到纽约与巴塞罗那。达达派提倡并实践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产物的态度,亦在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界孵化着它的影响力。1918年,当达达派来到巴黎,布雷东几人更是对达达精神热烈拥抱。 而达达主义试图颠覆一切既有秩序的破坏性魅力,并未能在这些年轻人身上产生持久的说服...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04090-403889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8时48分21秒 以“凝视”之姿写出“当代性”...人的情感底色。《蜘蛛脐带》中奶奶床底下的“蜘蛛”和她肚子里的“石胎”,《积福巷》中奶奶手制的“婚服”都有象征意义。前者指向无法割舍的亲情,后者预示着一种职业、一种睦邻关系的远逝。那浸染着浓厚儒家色彩的文化秩序和风习曾经陪伴并安妥了一代代中国人,但还是无法避免地被现代性甩弃了。作者所吟咏的是“悲歌”,也是献给过去时代的“挽歌”。 不过,在上述文本中,有一些细节和设置还可以再推敲。《保持飞行的姿势》关于李强和...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2/c404034-403873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2日22时38分31秒 《青年文学》“新作家专号”:以“凝视”之姿写出“当代性”...人的情感底色。《蜘蛛脐带》中奶奶床底下的“蜘蛛”和她肚子里的“石胎”,《积福巷》中奶奶手制的“婚服”都有象征意义。前者指向无法割舍的亲情,后者预示着一种职业、一种睦邻关系的远逝。那浸染着浓厚儒家色彩的文化秩序和风习曾经陪伴并安妥了一代代中国人,但还是无法避免地被现代性甩弃了。作者所吟咏的是“悲歌”,也是献给过去时代的“挽歌”。 不过,在上述文本中,有一些细节和设置还可以再推敲。《保持飞行的姿势》关于李强和...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1/c404033-403870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1日13时2分22秒 网络文学批评的四重视野...,新媒体也在多方面改变了既存文化范式的某些规则。比如新媒体的模块化组织结构,在互联网应用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去等级化的特点,数据库的组织存储方式,也使文化资源的获取突破了原有的时空和社会限制,这意味着新的文化秩序和文化生态开始形成,原来处在边缘位置的文化形式有可能进入中心位置。目前,网络文学的主流是以娱乐性、通俗性为主要特征的类型化、日更体、超长篇小说,而在中国文学漫长的传统中,大众娱乐导向的文学活动长期处在...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27-403854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9时53分40秒 以“凝视”之姿写出“当代性”——略谈《青年文学》“新作家专号”...人的情感底色。《蜘蛛脐带》中奶奶床底下的“蜘蛛”和她肚子里的“石胎”,《积福巷》中奶奶手制的“婚服”都有象征意义。前者指向无法割舍的亲情,后者预示着一种职业、一种睦邻关系的远逝。那浸染着浓厚儒家色彩的文化秩序和风习曾经陪伴并安妥了一代代中国人,但还是无法避免地被现代性甩弃了。作者所吟咏的是“悲歌”,也是献给过去时代的“挽歌”。 不过,在上述文本中,有一些细节和设置还可以再推敲。《保持飞行的姿势》关于李强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30-4038510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8时30分30秒 “融合文学”、伤痕记忆与代际危机...论,由此自觉不自觉地深入新的历史情势和代际进程的复杂性内部,自觉不自觉地展开着追问:在这样的历史新变中,“新”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意味着新的危机的迸发,还是新的主体的涌现?抑或是新的地理格局、社会秩序和文化秩序的重构?所有这一切会带来新的历史认知、新的文学形式和新的理论语言吗? 然而,危险同样如影随形。面对新的历史情势和代际进程,“80后”的创作者和评论者们渴望一种新的理解和把握现实的方式,然而,一方面“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3/c404030-403815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10时52分16秒 文学照亮生活,经典滋养灵魂...意、对农民的热爱,多年来深耕乡土文学创作。他强调,作家们如果想写农村题材,就要真正深入生活,把农民的问题研究透。他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剥离土地的农民,承受着生存空间变窄的精神焦虑,广大农村面临着重建文化秩序的课题,这是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也是作家要思考的。他指出,作家要客观描述今天这个时代,既不回避苦难,同时要给这个时代提供温暖和向上的力量。作家要有耐力,发掘生活细部,让政治的、社会的元素转化成...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7/c403994-403774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7日13时23分22秒 2024“文学京彩季·大家小课”收官...仁山主讲主题为“乡土文学创作传承与新变”,他强调,作家们如果想写农村题材,就要真正深入生活,把农民的问题研究透。他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剥离土地的农民,承受着生存空间变窄的精神焦虑,广大农村面临着重建文化秩序的课题,这是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也是作家要思考的。他指出,作家要有耐力,发掘生活细部,让社会元素转化成审美元素,真正把时代与生活的本质挖掘出来。 尹学芸以“文学是对生活的最好诠释”为题展开授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5/c403994-403762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5日15时49分23秒 构建民间文学自主理论话语的有益尝试...本身的复杂性,其内涵意义也不断发生变化,致使不同学人、不同时期对“民间”的阐释莫衷一是。该书着眼于国家话语,在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之中关注“民间”的发展演化。“民间”一方面承袭了近代以来关于中西文化秩序的讨论,同时又在20世纪40年代延安文艺的革命动员特性基础上继续拓展和深化,进而在新的国家体制内建构出一个全新的“民间”。在这一历史情境之中,“民间”被置换为政治特点更为鲜明的“劳动人民”“人民大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3/c404030-403602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3日9时19分25秒 论新时期文学话语的“生产史”...托的载体之一——文学期刊多是“大同小异,省级文学期刊几乎都是仿照《人民文学》的办刊路线,文学动向和文学信息也呈现出从中心向地方扩散的运动规律,文学期刊也被无形地纳入从上到下、按照行政级别划分辐射区域的文化秩序,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文学期刊,构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在这种结构之下,文学话语自然而然地具有千篇一律的面貌,同时呈现明显的自上而下的传播链条。而在国家逐渐收紧财政支持、实行“断奶”政策的形势下...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04063-403561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11时40分13秒 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两种范式——以《花灯调》《雪山大地》为典型个案...力,便来自经验性与虚构性关系的调整和错动。 经验性与虚构性在深层关联着“现实/理想”的关系及“个体/世界”的关系。20世纪初,个人性、世俗性、经验性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20世纪中叶,当代文化秩序逐渐以超越“经验性”的“虚构性”重构了现代小说的秩序和形态。1970年代初“经验性”因素卷土重来,将“虚构性”视为某种理念性的“虚假”。1980年代中期开始,一种带有根本性质的“经验性”崛起并延伸于1...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7时42分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