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极具人性深度的形象身上。关于李顶梁,此前我们已经先后把他定位为禽兽不如的家庭专制暴君和杀人恶魔,倘若进一步思考追问他何以会如此这般的性格成因,那么不妨更精准地把他这种破坏性极强的特点称为“反社会的文化人格”,而这种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与他青少年时代不堪的人生遭遇紧密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小说结尾处余巧英那一番多少是替李顶梁辩护的叙述,绝对称得上是一种巧妙的安排。在余巧英的话语里,李顶梁首先是一个没爹没娘...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6/c404030-404738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6日9时37分34秒 成长叙事中的罪案与精神分析...虽然作者的处理同样特别隐晦,但明眼人却还是可以猜测出,老木匠和疯女人也都命丧于李顶梁之手。这也就意味着,早在无意间失手杀死蒋秀娟之前,李顶梁可能就已有命案在身。细细追究起来,李顶梁那种根深蒂固的反社会文化人格的形成,与他这样不堪的身世之间,存在着因果渊源。他之所以会对社会充满刻骨仇恨,以至于一再以杀人或者严重伤害他人的方式加以报复,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如果说李顶梁这一形象的人性深度集中体现在他的反社会文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4/c404030-4047298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4日9时38分21秒 “读东坡,见自己” 康震带来“苏东坡12讲”...固执,是天才亦是凡人。谈及创作初衷,他坦言源于热爱,“每个热爱苏东坡的人都有权利书写心中的东坡。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根源。” 在康震看来,苏轼从苏子瞻到苏东坡的转变,本质上是文化人格的淬炼过程。尤其苏轼在黄州时期完成的精神蜕变,展现了中国士大夫文化自觉的最高形态。其在低谷发出高音的生命力,使之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兼具思想深度与生活温度的典范。苏轼的魅力在于实现了多重统一:既保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3994-404681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34分50秒 2025年3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天涯》2025年第2期 作家立场 004 韩毓海 读《封建论》及其他 024 万俊人 泪为谁流? 032 杨庆祥 请兴高采烈地忍耐——《80后,怎么办?》英文版序兼十年来的反思 038 孔见 中华文化人格的演进 民间语文 060 鲁非 当母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十年陪护手记(2021) 小说 074 韩松落 风尘三侠图 108 包倬 去桐庐 116 阿袁 戴帽子的珍妮 125 钱幸 食宴 新人“回头看...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36741-404274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15时31分51秒 《天涯》2025年第2期目录作家立场 004 韩毓海 读《封建论》及其他 024 万俊人 泪为谁流? 032 杨庆祥 请兴高采烈地忍耐——《80后,怎么办?》英文版序兼十年来的反思 038 孔见 中华文化人格的演进 民间语文 060 鲁非 当母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十年陪护手记(2021) 小说 074 韩松落 风尘三侠图 108 包倬 去桐庐 116 阿袁 戴帽子的珍妮 125 钱幸 食宴 新人“回头看”小辑 143 屈旷 守窟人...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18992-4043266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7时17分33秒 贾志红散文论...的植物也充分地彰显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美学原则。而对生命的怜悯则立基于其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贾志红不是依靠才华取胜的散文作家,然而在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彰显上,其所拥有的品质尤其出众。也正是基于这种文化人格,她的个人质感记录方能在淡语间投注深情,让读者有余味曲包之感。而她的非洲系列散文,也能够超越种族、地域、文化的区隔,走向生命共振的频道,其本质也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打开另外一朵云的姿态。 虽...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6分51秒 万象为宾客 ——读潘耀明散文集《万象为宾客》...于金庸的传承不仅仅是对《明报月刊》事业的继承,也是香港左翼人士对自身文化立场的调整——从狭隘的“左”走到中道,以世界华人文化事业之弘扬,实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儒家文化人格。金庸、潘耀明从左翼阵营出发,却抵达了新儒家的家国之思与宏大的文化关怀。如此,又何谓左,何谓右呢?共同的文化使命感使他们仍然心系中心,从国家民族的长远愿景去衡文论世。金庸之于香港基本法的起草,潘耀明对...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5时57分31秒 探索人与内外宇宙的深度关联...时空出发,找到了独有的叙事路径,构建了基于闽南东石文化共同属性但又独属于“自我”的虚构王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经受物理时光的考量后产生文化积淀的东石,铸就了“独一个”的闽南文化景观并形成了稳定的地域文化人格和心理结构。《看台风的人》《命运慢跑团》擅于捕捉东石平凡人生的生命闪光点,在平实的文字中蕴含着强大的情感力量。沈念的《歧园》是挖掘岳阳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典范,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勾连历史与当下。...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4034-404021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8时8分27秒 2024中短篇小说创作综述:探索人与内外宇宙的深度关联...时空出发,找到了独有的叙事路径,构建了基于闽南东石文化共同属性但又独属于“自我”的虚构王国,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经受物理时光的考量后产生文化积淀的东石,铸就了“独一个”的闽南文化景观并形成了稳定的地域文化人格和心理结构。《看台风的人》《命运慢跑团》擅于捕捉东石平凡人生的生命闪光点,在平实的文字中蕴含着强大的情感力量。沈念的《歧园》是挖掘岳阳地域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典范,在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勾连历史与当下。...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04034-404039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7日9时39分39秒 沈杏培:“头部写作”与王蒙革命浪漫主义的起源问题...王蒙早期浪漫主义精神的源头,我们会发现它跟作家的革命经历与少共身份、阅读资源(尤其是俄苏资源)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环境等因素具有内在关联。可以说,四五十年代是王蒙的浪漫主义气质的发生期,影响了其文化人格和文学风格的形成。某种意义上,四五十年代作为王蒙个体成长和文学写作的“头部阶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精神资源,是我们理解王蒙的重要历史节点。 “少共情结”是理解王蒙的一个基础性视角,是塑造王蒙浪漫主义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2/c404030-403873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2日22时42分56秒 新时代文学论坛暨《王船山》《娑萨朗》作品研讨会举行...、文化建设的角度,充分挖掘了湖湘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该著作很好地写出了王船山思想的形成与人格建构的过程,尤其是一生践行“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这一信条的举动,具有了“逆天性”的意味,更凸显出悲怆性的文化人格,成功地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肖百容教授以《王船山》为例,指出中西小说在虚构性与纪实性上的取向上各有不同,文学日渐受到媒介和读者力量的推动,具有不断变动的弹性...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3994-4038378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9时32分22秒 张锐锋《古灵魂》:历史镜像中的文体探险...,给张锐锋创造了当年在《别人的宫殿》里没能充分实现的那个梦想落地成真的机会。毕竟,系于晋国650余年兴亡历程的西周转折衰落和春秋终结成熟的历史进程,才是《别人的宫殿》里的主角孔子及其弟子们的精神生命和文化人格逆势而生、抗流而进的原发情境和时空背景,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从精神世界的更深处审视自己的人格渊源、把握自己的魂魄底色的更实在、更立体的历史认知参照。按雅思贝尔斯的说法,《古灵魂》穿梭其中的那段远逝的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1/c404030-403520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日9时23分7秒 新乡土叙事的“王松路径”——以长篇小说《热雪》为考察对象...创新性发展。作家借鉴传统话本小说说书人讲故事的方式,借助京津冀三地的方言土语,通过故事嵌套、交叉叙事、以传统音律为叙事结构等,辅以评剧作为情节的推动力或标识物,赋予《热雪》鲜明的“文化小说”品格。 从文化人格上看,《热雪》对中国农民的性情气质进行了深入挖掘,着力刻画了具有中国性格的人物形象,将传统文化中顺天应时、中庸、留余、说此言彼等丰富内涵,妥当地安放在人物身上,使小说成为读懂中国民间性格的百科全书。当...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7时54分54秒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在大运河中读懂中国...10天的资料都有用。”徐则臣说。 写作《北上》的过程,也是徐则臣重新认识大运河的过程,让他对大运河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大运河这一体现着古人智慧的伟大工程,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跟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和性格塑造都有极大的关系,沿着这条河流,往历史深处追溯,可以探寻到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大运河中读懂古老中国 一提起母亲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河、长江等自然河流。在徐则臣看来,大运河这条人工开...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9/c403994-403310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9日16时44分49秒 “小说考古”与“考古小说”——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阅读札记...在刘醒龙的“青铜重器三部曲”中,从目前的《蟠虺》和《听漏》来看,他确实在致力于挖掘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奥秘,所以他选择了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聚焦于上古汉楚青铜文化及其塑造的理想文化人格,探究其作为当代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的精神文化资源的可能性。在《听漏》中,马跃之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全部质量加在一起就是灵魂。”他还说:“考古的事既不能靠天,也不能靠地,更不能靠人,唯一能依靠的是灵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2/c404030-403191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3日8时52分26秒 器物发现、故事诗学与情感结构——徐风《包浆》的紫砂叙事读解...“我”与师父裘至修讨论21世纪紫砂界是否还会出现像古希伯这样的行业泰斗时,裘师父把古希伯标举为20世纪的业界大师,认为这种伟岸人格可遇不可求。同时他也阐释了“古希伯式泰斗”的内涵:除了壶艺独绝,还要有文化人格和文化品质的高度,他把自己的人格力量融进了紫砂茶壶16。古希伯、江灵风、崔蕴娴、裘至修等紫砂艺人是小说中塑造的老一辈艺术大师,他们代表了紫砂艺术界前辈大师具有的风骨和格局。尤其是古希伯,渗透在他的传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5/c404030-403136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5日9时33分22秒 《人世间》:人民性表达与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无论是耕读传家,还是处理邻里纠纷,抑或面对民族大义之举,其人其事无不闪耀着传统文化的人格光芒。相对于朱先生和白嘉轩身上尚残存的迂腐一面而言,佑德公和逸公身上则更多地呈现儒家文化人格的刚健与宽容。不仅如此,佑德公和逸公都有子女或儿媳投身于党的地下革命斗争事业,他们自己也给革命队伍提供大力支持,而且他们也都曾坚决反对国民党政权的横征暴敛,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人民性立场。逸公的立身行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7/c404030-403070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7日9时27分26秒 吴思敬诗学研究的中和之道...法中,找到了相通的对立统一规律;他把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价值观和使命感,与儒家的传统美德融合起来。所以,吴思敬的“中和之道”,既具有中外文化融合之后的新质,也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他完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人格和诗学与批评的现代品格。他为文和为人的统一,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 吴思敬的“中和之道”,不仅对如何继承中国智慧,探求当代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品格的民族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而且对21世纪学术研究如何...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6时39分20秒 器物发现、故事诗学与情感结构——徐风《包浆》的紫砂叙事读解...“我”与师父裘至修讨论21世纪紫砂界是否还会出现像古希伯这样的行业泰斗时,裘师父把古希伯标举为20世纪的业界大师,认为这种伟岸人格可遇不可求。同时他也阐释了“古希伯式泰斗”的内涵:除了壶艺独绝,还要有文化人格和文化品质的高度,他把自己的人格力量融进了紫砂茶壶16。古希伯、江灵风、崔蕴娴、裘至修等紫砂艺人是小说中塑造的老一辈艺术大师,他们代表了紫砂艺术界前辈大师具有的风骨和格局。尤其是古希伯,渗透在他的传奇...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8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6时38分14秒 唐颖新作《淑女》:“回家的诱惑”...”模式,它塑造两个女性形象,经由她们的性格、气质与行为差异生成小说的叙事动力与矛盾冲突。这种模式更为读者熟知的是林语堂《京华烟云》《红牡丹》《赖柏英》等多部小说,双姝的对峙既源自文学史传统,又与作家的文化人格密切相关,成为作家文化哲学需求的艺术性表白。 在唐颖的这部新作中,“淑女”一词共出现六次,或是黎朶的自我审视与自我要求,或是他人对黎朶的评价。显然,话语的合谋形成了无形的枷锁,宰制并异化着黎朶。当唐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31/c404030-402894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日9时31分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