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4 篇有关 整理点校 的页面,用时 0.123秒.

第1页  共2页

王培军:读《苍虬阁诗稿七种》

   ...为诗坛两大,与之相提并论,其诗之造诣,自是大家之境了。 不过陈曾寿之诗,虽为同时人所推挹,但诗作数量并不多,所刊不过《苍虬阁诗集》十二卷、《续集》二卷,词一卷,加起来十五卷而已。十六七年前,其集经笔者整理点校,列入《中国近代文学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时湖北图书馆藏《苍虬阁诗》稿本七种,未被发现,故亦无由取校。今湖北图书馆与湖北教育出版社合作影印出版此七种《苍虬阁诗稿》,汇为一书,其有功于近代诗学之...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5/c404063-4013229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5日11时50分9秒 11年打磨,1300万字重大古籍整理成果问世

“跟随谭其骧先生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时,《嘉庆重修一统志》是手头必备的参考书,能在晚年主持《嘉庆重修一统志》的整理点校,希望可以告慰谭先生。”90岁的历史地理研究大家王文楚动情地说。由他领衔、众多学者合力,历经11年精心打磨的重大古籍整理成果——30册、总计1300多万字的《大清一统志》点校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被学术界称为古籍整理的一件大事,也是新时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7/c403994-3266573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7日7时56分15秒 古籍专家谭丕模

   ...成立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分组成员,并参与到古籍小组的规划项目二十四史的点校整理工作之中。具体情况是,谭丕模、王伯祥为文学分组成员,顾颉刚为历史分组成员,李达为哲学分组成员,宋云彬参加了《史记》的整理点校工作。谭丕模的《宋元明思想史纲》、《清代思想史纲》两部专著,是我国古籍整理出版发展历程中有代表性的专著,从其出版情况,也能约略看出20世纪30年代我国出版界的大致情况。 培养人才 谭丕模192...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0/c404063-326272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0日9时44分29秒 “金史”的读法

   ...影印时候的描润问题比较严重,若把影印本与其所据底本覆核比堪,就能看出描润所造成的弊病。 《金史》是依据《金史稿》纂修的吗 那么,文献整理与正史探源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不是要有充分的研究,才能开始整理点校呢?这其实还是要因书而异。你如果整理的是大型文献,要把它彻底研究透了然后再点校的话,那可能就要退休了。 而对于书部头很小的辽金元史,则可以做全面的史源研究,这于点校极有裨益。实践证明,厘清史源和编...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3/c419926-3258591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5日9时7分0秒 作为工作方法的书目

   ...徐森玉两先生交游述略》,《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24页。 [14]周子美编:《嘉业堂钞校本目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缪荃孙等撰,吴格整理点校:《嘉业堂藏书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书目中将此条以墨线删去。 [17]书目中将此条以墨线删去。 [18]周子美:《嘉业堂藏书聚散考》,《文献》1982年第2期,第22...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5/c404063-3242993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5日9时5分7秒 邵循正与古籍整理出版

   ...体,对哮喘病人会有较强的刺激,不适宜居住,同时为了避免每日路途奔波,更好地参加整理《元史》的工作,邵循正决定住到中华书局提供的位于翠微路的宿舍,当时与他同住一屋的是他的学生周良宵。然而,就在《元史》的整理点校工作进程中,1973年4月中旬,邵循正的哮喘再次发作,且非常凶险,辗转协和医院、北大医院、北医三院三家医院,4月27日终不治。可以说邵循正倒在了整理《元史》的工作岗位上。1976年,《元史》由翁独健主...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0/c404063-3233543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0日8时27分41秒 袁世硕:知人论世 学识丰硕

   ...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敝帚集》等专著,主编《元曲百科辞典》《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八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项目,简称“马工程”)、《蒲松龄志》等,整理点校《清诗别裁集》,主持整理出版《王士禛全集》,编辑出版《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冯沅君创作译文集》(与严蓉仙合编)、《蒲松龄研究集刊》(1—4辑)等。 上一次登门拜访袁世硕先生还是2013年,适逢袁...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8/c404064-3226712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8日9时19分32秒 范文澜与古籍整理出版

   ...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工作会议。蔡美彪在《“二十四史”校点缘起存件》一文中对这次会议记载:“范文澜时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长,会议在该所会议室举行。”这次会议的与会人员也许自己都没有想到,正是这次整理点校“二十四史”工作召开的首次会议,开启了标点、整理“二十四史”二十余年的漫漫长路,而他们所做的工作,也在中国学术史、出版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在于确定了点校“前四史”的具体方案,并...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1/c404063-3225957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1日7时55分12秒 一份礼仪之邦的文献证明

   ...,中华书局年度好书评选现场,点校本《五礼通考》被多位文史专家点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过常宝说:“清代的《五礼通考》是我国礼学名著,对中华礼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总结梳理,南京师范大学的两位学者此次能够整理点校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对我们的学术研究非常有益。” 从2004年开始点校到2020年正式出版,16年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向东、王锷两位学者倾注心血所做的,就是让《五礼通考》这部重要的、沉甸甸的古...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24/c403994-3197711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4日7时54分0秒 傅乐焕:“穷源竟委”的古籍整理

   ...,负责整理《明史》《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南史》《梁书》《南齐书》《陈书》《新唐书》《旧唐书》等。傅乐焕与其他原本在北京的专家陈垣、刘乃和、邓广铭、翁独健、冯家昇等,原则上仍在家工作,承担整理点校《金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元史》的工作。 这些外地的教授专家到京后,就在翠微路中华书局招待所内工作,有炊事员专门为他们提供一日三餐。后期,傅乐焕也住进了中华书局招待所,与其...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27/c404063-3168903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7日8时2分1秒 第二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好作品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

   ...宜定目,又将顾氏手稿的眉批、旁注随意插入正文,失去了顾氏手稿原貌,而云南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藏本基本保持顾氏手稿原貌,但四川藏本漫漶残缺过甚,决定改用云南本为底本。” “谭先生原请吴杰先生为全书整理点校作覆校定稿,吴杰先生于八四年二月自愿退出点校组,由我接任吴杰先生之职,负责复旦方面点校稿共二十五册覆校定稿,并负责撰写出版点校凡例,而该书前言由谭先生撰写。云南朱惠荣先生负责昆明共十五册的覆校定稿。”...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22/c403994-31413113.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31日15时53分11秒 徐兴无:寻找最江苏的文脉经典

   ...中,并不唯古是尊,也不唯旧是尊。徐兴无介绍说,在选定的200部当中,有一些,到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整理本。其中有一些经典,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还没有被整理过,没有被点校过;还有一些,虽然在历史上被学术界整理点校过了,但是和“精华编”的体例有一些不合。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在学界约请相关的专家进行修订或重新点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华编”有编有作。 作为江苏文化最显著的精神传统和最高文化成果的代表,“精华编...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203/c405057-3043740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3日7时46分45秒 《宋书》:千年古籍仍可拨动世人心弦

   ...修订本《宋书》与之前刊刻整理各版本的学术精神、史学传统一脉相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晓斌认为,从北宋嘉祐年间《宋书》的刊刻,到殿本《宋书》的整理校勘,到张元济先生百衲本的整理校勘,到王仲荦先生的整理点校,再到修订本全面吸收已有成果,集古今众本的优点和当今研究的成果于一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尽可能地接近原貌,接近历史的真实,所体现出的就是求真务实的史学精神,世代相继,不断完善,传承、发展着我国史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17/c403994-3023533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17日11时22分53秒 王伯祥先生哲嗣、《王伯祥传》作者王湜华逝世,享年83岁

   ...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王伯祥传》《俞平伯的后半生》《红楼才子俞平伯》《音谷谈往录》《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后半生》《弘一法师与夏丏尊》《玄妙观中三年少:追述王伯祥、顾颉刚、叶圣陶三人之友谊》等;古籍整理点校著作有《清嘉录:中国烹饪古籍丛刊》《不下带编》《巾箱说》《石渠馀记》等。 王湜华是王伯祥先生的第十三个孩子,他生前历时数年,在精心整理父亲日记、书信等珍贵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王伯祥传》。 在王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31/c403994-3018162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31日16时35分20秒 辛德勇:以《史记》为例 谈中国古代经典的大众阅读

   ...“右派分子”,当然还会重印更多。黄永年先生当年以这种形式来撰写大众通俗读物,就说明那时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史记》原文,是没有太大困难的。 记者:你讲的这些很生动,也很有说服性,但这是当年整理点校《史记》时的情况,我们今天的读者,是不是还有那样的旧学基础,能够接受这样的《史记》原本? 辛德勇:前面我已经谈到,新修订本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印刷了4万册,市场的实际状况,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回答:社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13/c403994-2992511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13日15时10分4秒 《中华读书报》推荐沪版好书 20种

   ...的著作进行了首次较为系统的收集整理,从1982年起陆续出版了《章太炎全集》八卷。近二三十年来,章氏佚文屡有新的发现,因此,上海人民社决定重新整理出版《章太炎全集》。相比旧版,新版《全集》增补了以前未曾整理点校的章氏遗稿,以及章氏散落海内外的书信、札记、眉批、演讲、著述等各种文献,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最全、最可靠、最便于利用的章氏全集。 《王安石全集》(全十册),王水照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一...

阅读#图书排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822/c404069-29486649.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8月22日11时43分7秒 与时间赛跑,古籍数字化如何加速

   ...界读书日期间,中华书局推出了“中华经典古籍库”微信版。这个包含896部古籍、5亿字的古籍库就规模而言不算大,但就其准确性而 言,则是其他商业性古籍数据库难以比肩的。顾青说,“我们的古籍库是基于几代学者整理点校的版本,体现了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高水平,可以成为读者信赖和依 据的本子,这一点是我们的优势。”   据顾青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整理出版的古籍近3万种,其中古籍整理类约1万种,古籍影印类约4000 种...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6/2016-06-23/274906.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23日8时0分12秒 河北临漳七部旧志整理点校完成

  本报讯(通讯员刘彬、刘洋 记者耿建扩)日前,河北省临漳县专家学者历时15年将临漳七部旧志整理点校完成,著成合订本《临漳旧志》,即将出版发行。   据了解,合订本《临漳旧志》由明正德年间的《临漳县志》、清雍正年间的《临漳县志》、道光年间的《漳水图经》、同治年间的《临漳县志略备考》、光绪年间的《临漳县志》以及民国时期的《续临漳县志》和《临漳县一般概况》七部分组成,全书近140万字。书中记载了临漳县260...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7-15/248307.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7月15日8时38分23秒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悲情家族:一对父子 “两个罪人”

   ...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下,他竟然还完成了百万字的学术著作。”1959年,在友人的帮助下,王高明在中华书局文学组当“临时”编辑,做了大量的古籍点校工作,像著名的《李清照集校注》、《南唐二主词校订》等书,都是他整理点校的。1966年,因“文革”受到冲击被清退。王庆山忘不了,1968年他回家探亲,一对父子,“两个罪人”,相见时都极力回避敏感话题,只说一些生活琐事。分别时,父亲送他到车站,嘱咐他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要给王...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12-31/186877.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31日11时45分9秒 二十年编订最通行的“国史”标准本

   ...《政协会刊》第2期中刊登了郑振铎的文章《整理古书的提议》,指出“这是千秋的事业”,要做成“历史上最正确、最可靠、最有用的”一个定本。   令人遗憾的是,一年后郑振铎因飞机失事而殉职。但“二十四史”的整理点校,两年后在毛泽东的亲自指示下付诸实施。   历时20年的“二十四史”整理工作,以“标点前四史及改绘杨守敬地图工作会议”和“毛泽东主席的批示”为起点,以“文革”开始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3/2013-08-16/171230.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16日16时29分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