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年代中儿童自我执掌的主体性表现。 作家、新闻记者、高级编辑、影视制片人等多重文化身份赋予简平先进的儿童文学观念与强烈的读者意识。他在血与火的战争语境中将“魔术”作为主要情节动力元素引入,是其突破传统抗战书写的创新关键。魔术是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而达成的表演艺术,是奇迹的化身,是儿童的挚爱,也是积极人生观的表征。但是迄今为止,业界并没有看到以魔术为主要题材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简平在历史小说中大胆引入魔术,让...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72-404593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2时8分41秒 2025年1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龙保村遗事(中篇) 顾 固 | 绚烂(中篇) 明日之星 冉志会 | 秒针指向九(短篇小说) 作家书斋 郜润科 |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李建永杂文杂谭 梁 贝 | 经济抗战书写路径的强有力拓展 专 栏 董晓可 | 小虫的河流 散 文 任林举 | 重温“虚构”或“非虚构”的包公 刘小云 | 大爱 黄河诗会 王占斌 | 河流的雪豹(组...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0/c436741-403923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7日14时31分27秒 当历史照进现实——2024年《民族文学》小说创作综述...乡村景观。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较为突出的女性形象幺姨,到了小说结尾,她的去向依然是开放式的。另外,关于牺牲的三个战友的布做成的衣服、交通员、烈士证明等叙事显得格外沉重肃穆。 瑶族作家光盘的《黑洞》则是对抗战书写的细节诠释,小说分别从不同视角切入一场残酷的保卫战,分为“我”“他”“你”“她”等角色,而每个角色都面对着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桂林,桂林守军的力量有3万人,可是进攻桂林的侵略者日本军队...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4/c404034-404016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4日10时1分45秒 《黄河》2025年第1期目录... 龙保村遗事(中篇) 顾 固 | 绚烂(中篇) 明日之星 冉志会 | 秒针指向九(短篇小说) 作家书斋 郜润科 |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李建永杂文杂谭 梁 贝 | 经济抗战书写路径的强有力拓展 专 栏 董晓可 | 小虫的河流 散 文 任林举 | 重温“虚构”或“非虚构”的包公 刘小云 | 大爱 黄河诗会 王占斌 | 河流的雪豹(组...
新作品#报刊在线#《黄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26204-404009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11时58分26秒 “茅盾文艺奖金”征文与青年作家的“人民文艺”实践...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年,第253页。 45 邱域埕:《作为“人民文艺”方向标的〈清明前后〉及其讨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2期。 46 李永东:《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与仓促换调的〈清明前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2期。 47 穆仁:《茅盾与突兀文艺社——抗战文艺运动的一个侧面》,《抗战文艺研究》1983年第5期。 48 茅盾、韦韬:《茅盾回忆录》...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04063-4037992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1日10时1分52秒 杨沫:一个“极真诚,极本色”的作家...“这样一种又战斗又有爱情生活和个人灵魂世界的披露,把它组织成一个娓娓动听的传奇故事。这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文学中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英华之歌》写的是1939年至1942年的历史,延续了《芳菲之歌》的抗战书写,呈现根据地紧张、危险的生活实况。杨沫从抗日队伍的生命遭际和情感状态入手,将镜头慢慢推至正面战场。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更有利于林道静、柳明等女性形象的成长。小说中,卢嘉川、江华分别是林道静曾经的恋人和后...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6/c404064-403550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6日21时32分57秒 陈西滢与抗战时期的中国叙事...出版一些反映战时中国的作品或请中国作家来宣讲,因而笔者选取叶君健、萧乾作为主要的个案阐释;萧乾试图通过宣讲和文学译作增进西方对中国抗战和中国人民的了解,这些符合英国读者的阅读旨归。从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抗战书写,到萧乾、叶君健赴英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战与翻译作品,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文化实践中,萧乾、叶君健这些人在英国成功地建构了战时“文章出国”的景观。 战争年代,在异域环境中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无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7/c404063-402042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7日8时39分41秒 杨怡芬《海上繁花》:“文学就是人与历史的故事”...,对侵略与抗争、生命与尊严等主题进行了理性思考。中国人民的淳朴和无畏是作者以“里斯本丸”号沉船史实创作小说的支点——我们有这样的人民。 活动现场,读者朋友们与杨怡芬踊跃互动,大家还针对历史写作的经验、抗战书写的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提问。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6/c403994-4011122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6日10时8分56秒 【温故】十月,纵浪大化中,做一支有思想的芦苇...长虹耀云巅 牵风驾鹤行——徐怀中先生其人、其文、其事散记 10月18日 雷颐丨做有思想的芦苇:漫话何兆武 10月19日 舒群&李霄明丨抗美援朝战地日记(节选) 10月20日 张中良丨老舍的抗战书写:国家至上 10月23日 中国现代文学馆丨经典作家专刊——林斤澜 10月24日 阎晶明丨“那钱上还带着体温”——《呐喊》《彷徨》里的金钱描写 10月25日 王安忆丨父亲王啸平南洋时期剧评佚...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31/c404057-4010715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日17时42分48秒 老舍的抗战书写:国家至上一、底色苍凉悲壮的抗战文学轨迹 在现代文学史上书写爱国主题的作家中,老舍占有独特的地位,不仅因其庚子国难烈士之子的身份,更是由于他的抗战书写贯通了现代文学史。老舍的父亲舒永寿是京城护军士兵,殉难于1900年8月15日抵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父亲的悲壮殉国给老舍的心灵涂上了苍凉悲壮的底色,也种下了赤诚爱国的种子。1917年,老舍就读于北京师范学校,野外演战时作《过居庸关》:“啼猿促归客,驻马叹兴亡。丸泥无要塞...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0/c404064-400999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0日14时24分45秒 非典型战争叙事——评房伟长篇小说《石头城》...的,也可以是被动的。与此三点相应,战争固然可以体现在战斗员直接交战的战场,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发生于任何时间与空间,并且呈现出与主战地不一样的战斗形式,可以说,它们是“非典型的战争”。《石头城》与其他南京抗战书写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对非典型战争的表现。小说以蒋家一家人的遭遇为叙述线索,以蒋家的长孙蒋巽丰为主要的叙事视点,讲述了南京抗战前夕到抗战结束这几年的故事,而整个故事框架则置于蒋家后人的回溯之中。作品虽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5/c404030-3246625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6日9时23分41秒 胡性能《马陵道》:想象历史的一种方式...的时候,用右手食指点着自己的胸口。”也因此,丁汝成才知道,“大垣一雄嘴里所说的我们,并没有包括他这个中国人。”这样一来,借助于大垣一雄的强行要求修改剧情,胡性能非常巧妙地把《马陵道》因素嵌入到了自己的抗战书写之中。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在当时有了极大的暴露可能,丁汝成不得不在不惑之年再度出逃。 戏曲《马陵道》之外,小说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物象就是“剪影戏”。“剪影戏”一方面紧密维系着丁汝成的个人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17/c404030-3233292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17日9时10分2秒 旗语殷殷——论舒群抗战创作中的认同书写...的中东铁路,意在侵吞东北,客观上却也繁荣了东北经济,冲击、改变着当地风习。这些不可替代的人生经验和文化视野,加之“九·一八”事变后舒群投身抗日斗争、参与第三国际情报工作而奔走于北满各地的耳闻目睹,为其抗战书写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素材。他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东北沦陷后的痛切体验写下的一系列小说,生动地呈现了东北各个族群在历史转折中的错综关系和复杂心态,在白雪黑土之上描绘出色彩斑斓的认同景观,以文学的方式诠释了中...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24/c404064-3231616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4日9时33分21秒 跨学科、考史料与研究路径的创新...发茅盾的文化选择和文学世界建构;史新玉的《〈春蚕〉与左翼电影人的意识形态宣传策略》则从电影生产的视角探讨小说《春蚕》影视化过程中所包孕的复杂政治意涵。上述诸篇仅仅是随机举例,其实该书收录的《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与仓促换调的〈清明前后〉》(李永东)、《〈子夜〉对国民革命的“留别”》(妥佳宁)、《左联时期的茅盾与瞿秋白——从迎合到疏离的心路历程及其根源解析》(田丰)、《革命文学语境中的启蒙异声——以〈石碣〉〈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19/c404030-3228670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9日9时31分40秒 《野猪渡河》:南洋雨林中的另类抗战史...对突然降临的战争,这些普通人被迫拿出赖以谋生的看家本领。作者无意于拔高这一行为,也没有赋予任何人主角光环。平心而论,书中的人物无法激发读者太多壮怀激烈的情感,读罢只觉意难平,但这正是作者希望实现的另类抗战书写,也是宏大革命叙事背面另一种叩问历史的可能。 承认文化背景与生存环境的巨大差异,正视无名之辈身上的弱点与阴暗面,是尊重历史的先决条件。它无损于抵抗行为本身的正义与光荣,也令故事更细腻可感、真实可信...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28/c404030-3221114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28日10时54分2秒 断裂的“桥”——曹禺话剧《桥》的未完成及其困境... (57)《〈清明前后〉与〈芳草天涯〉两个话剧座谈会》,《新华日报》1945年11月28日。 (58)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新华日报》1946年2月13日。 (59)李永东:《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与仓促换调的〈清明前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2期。 (61)《曹禺大谈戏剧》,上海《大光明》周报第2期,1946年3月2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2/c404063-3215472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2日7时6分2秒 现代文学红色经典的知识社会学考释...完全与世界文学隔绝的不可理解的东西。红色经典所继承的文学传统是多元开放的、世界性的,而不仅限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新文学传统,世界左翼文学的优秀作品也曾滋养其创作。红色经典的革命书写是世界革命潮流的折射,其抗战书写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主义建设描写是国际共运实践的反映,中国现代文学红色经典同样是世界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而出现的强烈政治性特征,其实是上承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07/c404063-3192248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7日10时29分26秒 《长江文艺》2020年第6期目录...有泪 |周 芳 临街楼 歌子三嫂传 |於可训 面对面 我只想把人还给人本身 |何子英 周 芳 自由谈 战争、历史与原初的人 |刘大先 战争后遗症与恐惧的权利 |刘 波 抗战书写的超越性视角 |刘天琪 诗空间 爱与善的哀歌(7首) |小 海 镂空辞(12首) |田字格 最后的站牌(9首) |然 也 三官殿 城市、疫情、艺术家 |陈 俊 新推荐 ...
新作品#报刊在线#《长江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1/c418961-3179217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1日16时26分16秒 刘天琪:抗战书写的超越性视角...,站在民族与个人融合的立场上,对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异化做了更多反思与探索,题材上也更加细分,比如,随着网络小说的兴起,又加入与抗战有关的军事小说、谍战小说、特战小说等元素。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些反复的抗战书写中,民族意识不断被唤醒、强化,最终成为我们思考战争与各种问题的潜意识。那么,在当今“全球化”与“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关于抗战文学还有没有更加宏阔的视野?民族、政党、宗教是战争书写不可超越的精神基点么...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12/c404033-31779983.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12日9时6分23秒 邓一光:抗战书写的超越性视角...,站在民族与个人融合的立场上,对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异化做了更多反思与探索,题材上也更加细分,比如,随着网络小说的兴起,又加入与抗战有关的军事小说、谍战小说、特战小说等元素。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些反复的抗战书写中,民族意识不断被唤醒、强化,最终成为我们思考战争与各种问题的潜意识。那么,在当今“全球化”与“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关于抗战文学还有没有更加宏阔的视野?民族、政党、宗教是战争书写不可超越的精神基点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11/c404030-3177956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11日8时50分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