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Sidney Shapiro)、戴乃迭和俞筏琴三位译者合译的《孙犁小说选》。次年,孙犁《风云初记》《铁木前传》法文版也随之推出。此外,外文出版社也参与进“熊猫丛书”出版计划。1982年,该社发行了戴乃迭翻译的《风云初记》和《荷花淀和其他》的英文单行本。这一系列译介活动凸显了孙犁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孙犁作品走向世界,除了中国自主发力,也得益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本土出版社的支持。早在196...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04064-404271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7日8时38分42秒 王佐良教授1980年代的文化出访...现状,并回忆起前不久在澳洲的文化盛会。 二 就在赴美讲学之前,王佐良先生刚从澳大利亚的文化之旅归来。1980年3月初,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第一次参加阿得莱德文化节。代表团成员翻译家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时任江西省作协主席俞林和北外王佐良教授一同参加了文化节的国际“作家周”活动。 离京后路经广州,于1980年3月7日抵澳大利亚悉尼,转机来到濒临南印度洋的花园城市阿得莱德。次日作家周开幕后,一直忙碌在...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04063-403799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1日9时54分43秒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要中外译者通力合作。第一种合作方式,母语为外文的译者在母语为中文的译者的帮助下充分理解原文后进行翻译,比如《红楼梦》译者杨宪益与戴乃迭,二人是夫妻关系,杨宪益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深厚,且曾留学英国,而戴乃迭的父母都是英国人,但她小时候曾在中国生活,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还是牛津大学首位中文学士。杨戴二人以“双剑合璧”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他们翻译的《红楼梦》成为英语世界最负盛名的两个版本之一。《道德经》(...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3/c431803-402694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日8时19分38秒 文化传播要找好“最大公约数”...传播开始多是缘于接受者的“直接实用”;后者说明,爱情等生命故事是人们的“共同话题”。“实用”与“共同”,是文化国际传播中接受方认同的必然表现。 后来,多种语言的全译本《红楼梦》陆续出现,其中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霍克斯、闵福德翁婿的英译本最为著名。杨译本是国内公认的“极佳”的译本,但它与霍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差距明显:包括购书网站的读者留言、大学教材引用、图书馆馆藏在内的诸多具体数据表明,英语受众对...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7521-402643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8时15分0秒 “十七年”时期《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计划翻译模式”研究...协审批后确定。这种行政权力的上下级关系,体现出《中国文学》作为国家对外文学翻译机构隶属刊物的运作特点。 就人员构成来说,《中国文学》初创时期(1951-1953)的人员构成带有同行推荐的特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加盟先是由主编叶君健写信约译稿,后由刘尊棋邀请加入外文出版社。《中国文学》划归外文出版社以后,引进人员执行自上而下的行政程序,由外文出版社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备,再经中央审批才能最终决定。例如195...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7/c458526-4025845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7日18时38分45秒 走近名家日常,回忆一个时代...不高大,衣着非常朴素,说话语调也比较平缓,是一位很温和宽厚的长者。虽然他不用坐班,但也时常到单位来,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顺便收取一些信件:各种会议的邀请啦,出版社、杂志社寄赠的书刊啦,等等。 他的夫人戴乃迭女士满头漂亮的银丝,个子高高的,非常引人注目。她不太爱说话,但见了面会冲你微笑点头。她会在固定的时间到办公室来“领任务”,把稿子拿回家翻译。有兴致的时候她还会自己挑选几篇喜欢的小说翻译,她更喜欢描写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8/c403994-402255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8日9时16分17秒 汉学家杜博妮:我为什么翻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法国阿尔萨斯大区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也就是朱光潜获得博士学位的地方,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人共同研讨了朱光潜的学术历程与学术著作。1978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杜博妮选择来到中国,在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帮助下进入外文出版社工作。杜博妮感慨道:“这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杨宪益和戴乃迭都是非常好的人,给予了我很多学术研究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帮助,他们是汉英翻译的泰斗,是一对非常杰出的夫妇。”杜博...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1/c431803-401931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1日7时59分19秒 刘绍棠 丁帆 徐兆淮通信...德文版中篇小说集已付印。法文版即将进行。 请问你爱人好。 握手! 刘绍棠 1985年6月16日 注释: (1)郑其平是我的婶婶,是引导我走上文学道路的人,她是外文图书出版社的文学编辑,参加过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版《红楼梦》和“熊猫丛书”的编辑工作,与刘绍棠有工作关系。 通信九 丁帆同志: 你好! 收到你四日的来信,非常高兴。 去年我继 83 年的长篇小说《京门脸子》之后,又写了两个长篇《豆棚瓜架雨如丝...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5/c419382-401892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5日9时45分10秒 杨苡和她的同时代——关于《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才华横溢、爱好戏剧,大胆离家逃到伦敦却无法维持生计,“十六世纪一个女人若是有特殊的天才,一定会发狂,自杀”,因为没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和五百英镑的年薪。而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同龄的杨苡却与哥哥杨宪益、嫂子戴乃迭以及丈夫赵瑞蕻一道成了翻译家。她翻译的《呼啸山庄》至今仍滋养着我们。她的姐姐杨敏如也成为优秀的古典文学学者。在女性主义学者戴锦华看来,新女性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明。中国女性开始走出家庭,逃出宗法的藩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0/c404030-401799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0日9时34分4秒 杨宪益先生的诗、酒、情...的同学,还曾担任过中国学会的主席秘书。“他对祖国的热爱打动了我。”戴乃迭如是说。从喜爱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对中国文化着迷,到爱上谈吐幽默、中西学养深厚的杨宪益,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1952年,杨宪益和戴乃迭应邀来到北京,到刚创办的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社工作。向海外译介中国作家作品,这也是戴乃迭喜欢做的事——她可是牛津大学获得中国文学学位的第一人。共同的对于中译英工作的投入使得他们俩的文化差异迅速转化成...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18/c404063-401784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8日8时44分4秒 毛泽东《沁园春·雪》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和传播...译诗集,参照了多本不同译者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包括前述安德鲁·波义德和戴乃迭合译的《毛泽东诗词19首》(1958)、蒂勒曼·格林的《论毛泽东旧体诗》(1958)、《中国文学》月刊(1960)刊登的戴乃迭翻译的毛泽东诗词、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的毛泽东诗词6首(1963)、施拉姆的《作为诗人的毛泽东》(1964)等多种文献。该书最初由德国Hoffmann und Campe出版社出版,首印3000册;19...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9/c431803-4014931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9日10时16分25秒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自己种菜,一次拎了一包西红柿、茄子、豇豆和黄瓜送去让她尝鲜。先生高兴得不得了,说她有口福,“吃上大编辑种的菜了”。 先生手脚大方,喜欢送人东西,我是得天独厚,获益甚多:最珍贵的是端木蕻良送给杨宪益、戴乃迭的一幅画(一个熊猫造型的茶壶和两只茶杯),杨宪益先生送给她,先生竟然转送给了我。当时我不肯要,说留给赵蘅吧。先生摇摇手:“东西要落在喜欢它的人手中。” 她住院时,同室病友送她一对漂亮的镇纸,赵蘅回宁探...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4/c404019-4001281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0日8时3分0秒 张昌华:杨苡先生与我交往的点滴...我哥”(她习惯如此称杨宪益)的事,听罢,引起我的创作欲。我的长文《杨宪益的百年流水》就是在先生的帮助下完成的,她为我提供了多种版本的《杨宪益传》,还有照片,并讲其轶事。还有,我写《“我的两个祖国”——戴乃迭逝世十周年纪念》,也得益于先生的襄助。 始终自认为是个平凡的民间老妪 不是什么名人 先生为人处世谦逊、低调,更有大慈悲。先生始终自认为是个平凡的民间老妪,不是什么名人。一次,有位生客来访,我恰在侧,客...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4/c404063-4001306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4日9时21分51秒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自己种菜,一次拎了一包西红柿、茄子、豇豆和黄瓜送去让她尝鲜。先生高兴得不得了,说她有口福,“吃上大编辑种的菜了”。 先生手脚大方,喜欢送人东西,我是得天独厚,获益甚多:最珍贵的是端木蕻良送给杨宪益、戴乃迭的一幅画(一个熊猫造型的茶壶和两只茶杯),杨宪益先生送给她,先生竟然转送给了我。当时我不肯要,说留给赵蘅吧。先生摇摇手:“东西要落在喜欢它的人手中。” 她住院时,同室病友送她一对漂亮的镇纸,赵蘅回宁探...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4/c431803-4001281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4日7时21分27秒 孙犁作品的出版与海外传播...孙犁的《铁木前传》(1961年)、《孙犁小说选》(1964年)、《村歌》(1966年)等作品。其中,英籍汉学家、翻译家戴乃迭和编辑家兼评论家吕剑,在孙犁作品的译介和传播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当时正值盛年的戴乃迭曾将孙犁的多部作品译出,推荐给国外读者。《中国文学》相继刊载了她翻译的《山地回忆》《芦花荡》(1962年第9期)、《风云初记》片段(1963年第9期)、《光荣》(1965年第10期)等作品;1964年...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2/c431803-4000475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日8时54分50秒 父亲赵瑞蕻和母亲杨苡的学问人生...都有外国影片,她宁可保姆小陈去别的家做事,这样她可以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好好欣赏外国影片。 1972年双亲到北京探亲,陪去天安门的合影 中华读书报:您的家族里有这么多翻译家、学者(舅舅杨宪益、舅母戴乃迭,姨妈杨敏如),在读书和学习外语方面是否有好的经验分享?您对母亲的读书情况了解得多吗?她跟您提起过小时候的读书情况吗? 赵蘅:母亲说我舅舅是天才。阅读能力超强。晚年陪伴他,他看东西一目十行,非常快。母...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9/c405057-4000132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日8时3分11秒 李博婷:文学传记内外的康拉德...人生中途(三十八岁)才发表英语处女作,从此只用英语写小说。出道如此之晚,风格又如此阴郁深沉,不由令人想起同样也是到了三十七岁的年纪才以《狂人日记》横空出世的鲁迅。确有英国的现代文学研究者在看到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狂人日记》后惊其为康拉德的同道人。 波兰人觉得用英语写作代表一种文化自觉,说明康拉德承认英语高级优越,等于背叛了母语。康拉德当然不这么认为。他也有理由不这么认为,因为他的英语实在特殊,与其...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7/c404091-3268787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7日8时28分46秒 杨宪益兄妹和他们的母亲...敏如与罗沛霖也已交往多年,干脆把儿子和女儿的婚礼放在一起办。于是,选定1941年2月16日共同举行婚礼,这在当时叫“双婚”。 在举行婚礼前,母亲宣布:一律不收礼。亲友们便纷纷送花篮来庆贺。杨宪益、戴乃迭的证婚人是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杨敏如、罗沛霖的证婚人是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都是学界名流。婚礼非常热闹。 母亲很高兴,也很开通,向两对新人说:“咱们来新派儿,鞠躬吧,不要给我磕头了。”母亲一说不用磕...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6/c404063-3268681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6日7时31分6秒 汉学伉俪傅汉思与张充和...书法艺术在美国的流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傅汉思与张充和以实际行动支持彼此的事业,共度了媲美赵明诚、李清照洋溢诗乐文化的美好时光。傅张二人像李约瑟和鲁桂珍、杨宪益和戴乃迭、康达维和张泰平等汉学伉俪一样,相互扶持,彼此成就,谱写了中国文化异域生辉的佳话,为当下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了有益启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1/c404063-3266152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1日9时39分5秒 甘苦诗译:中国的蒌蒿与西方的苦艾...小燕来,说‘晴雯姐姐要吃芦蒿’,你怎么忙的还问肉炒、鸡炒?小燕说‘荤的因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你忙的倒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儿似的亲捧了去。”在《红楼梦》的英译中,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以蒌蒿的“属名”“artemisia”(蒿)对应萎蒿。不过,由于未加注解指出这里是中国特有的可作蔬菜的萎蒿,可以想象英语读者若是心中以西方常见的蒿属植物如苦艾代入的话,也许会觉得奇怪——这种以苦...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2/c431803-3263457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日8时34分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