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展现了一个充斥着美国黑人民俗、歌声和魂灵的诡异现实。故事以男主人公奶娃回归祖父之地的旅程为线索,展现了主人公发现和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在莫里森层层纠结的叙事迷宫里似乎暗藏着一个成长教育小说的坚实内核,而莫里森也与她乔装改扮的寻根故事一道,跳入了文学经典的种种窠臼。这样的解读使《所罗门之歌》陷入了一个熟悉的批评语境,在此,它与古典神话、英雄史诗、传统成长小说、历险传奇以及追寻自我的现代主...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6/c404092-3248562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6日8时30分6秒 成长教育小说的日常时间性编者按本文试图分析从欧洲传统散文叙事向经典成长教育小说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情节(plotting)特征——日常性叙事,我们从中看到,英国洛克式的教育观与德国古典主义的成长理念使小说的叙事呈现出了不同的时间性。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与《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两部作品的日常时间之比较,我们发现前者主要以认识论的方式建构其情节时间,而后者则试图以认识论与存在论相统一的方式来建构日常的时间性。 1“成长教育”中的认...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6/c404090-3230043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6日8时51分35秒 李杨:《三体》与“文学”...性这一过程。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的作品,被瓦特当成了现代小说的起源。伊恩·瓦特对现代小说的这种“时间性”的描述其实是西方小说理论界的共识。在卢卡奇的《小说理论》《心灵与形式》中,在巴赫金关于小说时空和成长教育小说的论文中,在“启悟”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国家思考的奥尔巴赫的《模仿论》中,都有对于“时间”的本体意义的论述。巴赫金依据“时空型”理论把现代小说理解为一种时间艺术,由此将“成长小说”视为“现代小说...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03/c404080-3166046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3日9时7分18秒 欲望与秩序的碰撞:少年T的寄宿生活(徐畅)...角度来理解。从个体的角度说,它意味着“成长”,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意味着“教育”——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因此起源于德国的成长发展小说有时候也被称为教育小说。《学生托乐思的迷惘》可以算作成长教育小说的一种变体,之所以说它是变体,是因为它所设定的军校寄宿生活这个背景使得它描绘的成长发展过程与通常的成长教育小说中所描绘的不同。在典型的成长教育小说中,年轻的个体常常作为歌德笔下威廉·迈斯特意义上的“社...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1-18/152285.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18日9时3分23秒 欲望与秩序的碰撞:少年T的寄宿生活...角度来理解。从个体的角度说,它意味着“成长”,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意味着“教育”——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因此起源于德国的成长发展小说有时候也被称为教育小说。《学生托乐思的迷惘》可以算作成长教育小说的一种变体,之所以说它是变体,是因为它所设定的军校寄宿生活这个背景使得它描绘的成长发展过程与通常的成长教育小说中所描绘的不同。在典型的成长教育小说中,年轻的个体常常作为歌德笔下威廉·迈斯特意义上的“社...
外国文艺#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1-18/152284.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18日9时2分25秒 欲望与秩序的碰撞:少年T的寄宿生活...型,因为在这个有如修道院一般的环境中,欲望是被彻底驱逐的,年轻人对于欲望的困惑找不到已经成型的解决范式,只能或者独自苦苦探索,或者在同龄的其他未成年人中寻求方案。这决定了托乐思的“成长的烦恼”相比一般成长教育小说中所描绘的更加迷惘。但另一方面,由于形式化教育典范的缺失,少年个体在欲望问题上的独自探索因此也更加触及了秩序建设的隐秘核心——语言。 小说以托乐思在火车站送别前来探望他的父母这一情节开始。离别的...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3-01-18/67296.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18日8时0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