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81 篇有关 戏曲教育 的页面,用时 0.199秒.

第1页  共10页

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平总书记给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本版邀请京剧院团的青年演员、戏曲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结合他们的成长故事,分享学习实践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心得感受。 ——编 者 让更多青年戏曲演员登上舞台 孟广禄(中国文联副主席) 戏曲传承发展,敬老人、推新人,传递接力棒,让更多年...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6/c419389-404030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8时36分25秒 张謇与近代戏剧

   ...2年。招收学员年龄11岁至13岁,要求高小文化程度。张謇在办学中投入了大量资金,招收学员时,符合条件被录取者,其食宿学费一律由校方负责。 伶工学社在欧阳予倩的主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上戏曲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重,开设京剧、昆剧、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英文、体操等课程,并注重音乐、舞蹈的教学,以增强学员的艺术修养。张謇还亲自给学员讲授修身课,教学员忠实为人和敬业精进。欧阳予倩则讲授艺术概论,介...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0/c404063-403990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0日8时29分54秒 高山仰止“梅兰芳”

   ...面前,完完全全地拿出来,供后一代年轻艺人们参考。”作为一代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在艺术传承与经验的总结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将挖掘和培养戏曲人才、传承梅派艺术视为一项重要工作,为戏曲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不断演出和学习中,梅兰芳的视野格局、思想和世界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艺术为何人服务”的目标和定位,人生也随之进入新阶段。 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梅...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19389-403891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9时58分50秒 铭记欧阳予倩的戏剧贡献

   ...扬,并进一步主张话剧应当学其所长。 欧阳予倩在戏曲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戏曲的革新与创作上。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戏曲艺术家,还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戏曲教育家。他深知戏曲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致力于戏曲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为了培养新的戏曲人才,欧阳予倩多次创办戏剧学校。1919年,他在南通创办了“伶工学社”,自任社长,用新的方法培养戏曲人才。他破除旧的科班制度,拟定新的办学宗旨,为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奠...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04063-4037105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11时54分46秒 京剧巨匠的艺术人生与不朽贡献

   ...时的印象:“我感到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在我还认识不多的名演员中,他似乎不像是位演员,而更像是一位学者。” 程砚秋的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艺术的提高,他关怀整个戏曲界的发展,演出经营制度、艺人生活福祉、戏曲教育和发展等时刻萦绕他心头。1931年,时年27岁的程砚秋连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提出皮黄“摩登化”的问题,认为京剧在现代化过程中,要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同年他发表《检阅我自己》和《我之戏剧观》两篇文章,阐释...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8/c404005-403222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8日9时29分58秒 一部活态的昆曲史

   ...溍从故宫戏本中攒戏的经验,建议传承昆曲可采用依据故宫本子排新戏之法,并发挥曲社在昆曲传承中的作用;王安奎认为,昆曲折子戏多为后人所创,若想把古典昆曲恢复在现代舞台上,没有创造则不行。第四,对于如何通过戏曲教育实现昆曲传承,《口述史》受访者的建议更为具体,撮其要者,有吕传洪、朱继云、包世芙、计镇华、石小梅等主张将分行教育与各行兼学相结合,大行启蒙与小行传承相结合;计镇华、石小梅、李鸿良、汪小丹等主张从全面培...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8/c404004-4027301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8日7时58分48秒 把“梨园舞台”搬上“三尺讲台”

   ...演出那样,来对待每一堂课”。 建构知识体系,滋养精神世界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印发,为大中小学戏曲进校园实践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为戏曲...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1/c419389-402676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日8时17分57秒 推进戏曲高质量发展 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戏曲事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他呼吁,要充分认识培养高层次戏曲人才的重要性;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中,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给予戏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更多政策支持;同时更多考虑戏曲教育特殊规律,不盲目比较办学规模,更注重内涵特色发展;重点加强戏曲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把培养造就具有艺术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艺术家作为工作重点,在兼顾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适当侧重...

专题#专题#聚焦2024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6/c458621-401897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6日7时46分39秒 东风梳掠又重新

   ...府主导是传统戏曲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推动戏曲交流、扩大艺术影响的重要助力。 以文化和旅游部为例,2023年度主办的重要展演活动即有13项之多: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全国戏曲演员会演(生行、旦行...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9/c419389-401682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9日8时12分18秒 以“游艺”促进戏曲艺术的交流互鉴

   ...主办,各方强强联合、通力协作,积累了对中华传统戏曲艺术如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进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鲜经验。而且,由于高等戏曲教育院校、戏曲界学术团体一起与戏曲演出团体合作,又令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新时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尤其是戏曲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新风。 这次活动更为温州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戏曲艺术繁荣,探索了一条行之...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3/c404004-4011651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3日8时5分23秒 欧阳予倩:出入中西,熔裁新旧

   ...剧的呼声,从剧界发出,这番改良的事业,前途更有希望”[52]。 来自新文化核心圈的认可鼓励,使欧阳予倩进一步坚定了彻底改造旧剧的决心——1919年夏,他放弃在上海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决定赴南通试验新式戏曲教育。南通三年办学的得失功过在戏剧史上评价不一,然而对于欧阳予倩而言,“改良戏剧的事业”至少在戏曲创作上,再未复现红楼戏的辉煌了[53]。 作为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的新文化运动,解放封建伦理道德的禁锢,引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31/c404063-4004687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1日7时30分49秒 新时代戏曲学发展成果的重要总结

   ...高度综合的学科特点和戏曲本体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三版在原来的戏曲史、戏曲声腔剧种、戏曲文学、戏曲表演、戏曲音乐、戏曲舞台美术6个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了戏曲文物、戏曲演出场所、戏曲演出习俗、戏曲研究、戏曲教育5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分支学科达到11个。不仅如此,第三版还扩展、补充了原设分支学科所记述、收录的内容,体现了本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在补充和修改前两版不足的同时,把总结记述第一版问世以来戏曲传承发...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4/c404004-4004206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4日8时52分24秒 谁说女子不如男

   ...经验教给青年”。是的,要培养接班人,培养青年人,只有这样,豫剧事业才大有希望。1977年12月27日,常香玉赴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勇敢地挑起了培育戏曲后辈人才的重担。上任伊始,常香玉深知教师之于学校戏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于是便协调多方力量,在赢得院团领导和同行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的前提下,选调舞台艺术经验丰富的优秀戏曲演员、乐队演奏员,充实到戏校的师资人才队伍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戏校的唱腔、表导演、...

艺术#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9/c404005-4003882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9日8时45分21秒 文武并重展现戏曲之美

   ...传,这种情况引发了戏曲界的普遍担忧。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戏曲艺术作出重要制度设计,为戏曲传承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文化和旅游部...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21/c404004-4001862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1日8时45分46秒 上海金山区举办“戏曲进校园”五周年座谈会

   ...教育局局长郑瑛从主要经验、主要成效、后续思考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戏曲进校园”区域推进的金山模式。毛时安、孙惠柱、朱恒夫等专家学者深入分析了普及中小学戏曲教育的难点,表示“戏曲进校园”是一项战略性举措,对戏曲教育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等工作提出建议。会上,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与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闻广艺术团等5家院团进行续签;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木偶剧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淮剧团、上海民族乐...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13/c404003-3262236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13日8时6分0秒 戏曲艺术焕发新的魅力和风采

   ...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夯实戏曲创新创造的文化根脉。 近来,国家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艺术学门类专业目录调整中的一大亮点是把戏曲与曲艺等传统艺术门类与一级学科并列,这在戏曲艺术发展史和戏曲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抓住契机,加快中国戏曲学派建设发展,拓展、丰富和完善戏曲艺术知识体系,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将戏曲内涵总结好梳理好,将其中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好展示好。强调戏曲艺...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0/c419389-3260333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0日9时10分14秒 西安易俗社与近代秦腔的传承发展

   ...情”的互融。 “前社后校”秦腔人才培养机制 易俗社的成立彻底打破了传统秦腔班主制固有的秦腔授艺模式,开创了“前社后校”(文化课与技艺课并重)的培养机制,在秦腔艺术史上首开先河,建立了学校性质的戏曲教育机构。就秦腔剧种而言,易俗社的成立彻底改变了秦腔“伶人”社会地位低下的传统观念。易俗社以学员称谓招收学徒,同时给他们讲授文化课程。传统秦腔班社的班主与学徒文盲占较大比重,秦腔艺术的传承完全依靠师徒式的...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9/c419389-3258953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9日8时38分44秒 传统戏曲火遍青春校园

   ...;游戏《原神》中糅合了戏曲元素的“神女劈观”唱段甚至引起国内戏曲界各个剧种众多艺术家下场翻唱,在视频网站动辄百万播放量,成为时尚的校园文化…… 随着“戏曲进校园”政策不断推进、深化以及国家对美育、戏曲教育越发重视,大中小学的学生与戏曲之缘也越结越深,他们不仅是“戏曲进校园”的受益者,有机会接触、认识戏曲,更自发成为传统戏曲的传承者、传播者甚至是研究者。 戏曲传承实现由“进校园”到“驻校园” 踢...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6/c419389-3255184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6日8时41分42秒 专访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杜书瀛:重在创新,贵在超越

   ...积累新材料,还要细心剖析和重评老问题。 有评论说,这本书重点论述李渔戏曲美学的思想内涵与学术价值,并对李渔的戏曲表演、导演、角色选择和组合、舞美设计、舞蹈、化妆、道具、声音效果、戏曲欣赏和接受以及戏曲教育等美学理论分别提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见解。譬如说,我认为李渔倡导和推进的两个“转变”,即“从抒情中心向叙事中心转变”,“从案头性向舞台性转变”,可以说是他对中国曲论的突破性贡献。要作出这样的判断,得出这...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4/c405057-3254541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7日8时33分48秒 富连成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贡献

   ...了富连成社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戏曲事业江山代有才人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富连成社全面继承了“由艺人培养艺人”的最传统、又最有效的训练方式,始终不懈地采取重因材施教、重基础、重师资、重实践的戏曲教育方针,并用极严格的业务标准来衡量其教育成果。富连成社培养的人才,形成了包容京剧之树“干冠”与“根系”的两重格局:一如莱岛琼花,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师和出类拔萃的大家,不断树立着艺术前沿的标杆;一如园圃春工...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8/c419389-3253546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8日7时24分34秒